<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address id="ttjl9"><nobr id="ttjl9"></nobr></address>
      <form id="ttjl9"></form>
        <em id="ttjl9"><span id="ttjl9"></span></em>
        <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form id="ttjl9"></form>

          首頁

          UI 設計和交互設計的區別是什么?

          藍藍設計的小編

          在當今數字化產品蓬勃發展的時代,UI 設計(用戶界面設計)和交互設計在打造優質用戶體驗方面都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但它們卻有著明顯的區別。

          如何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

          藍藍小助手

          在當今數字化的時代,產品的成功不僅僅取決于其功能的強大,更在于能否為用戶提供流暢、愉悅且富有價值的交互體驗。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意味著將用戶置于核心,以實現產品的商業目標和用戶需求的完美融合。

          10大交互設計原則,優秀的產品軟件都在遵循

          資深UI設計者

          UI設計不僅僅需要把功能需求可視化,還需要注重用戶體驗。所謂用戶體驗,其實就是用戶與頁面的交互。而在交互設計中有很多的方法和理論,如格式塔心理學、尼爾森可用性原則、7+2法制、3次點擊法制、功能可見性原則、菲茨定律等。他們大多的方法也是共同的。

          用戶體驗設計必備知識之支持可用性的交互設計原則

          資深UI設計者

          本文主要結合常見的移動端產品分享支持可用性的交互設計基本原則。文章圖片較多請耐心等待加載清晰后查看。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ui設計分享達人

          目錄
          一、  什么是用戶體驗地圖?
          二、  為什么使用用戶體驗地圖?
          三、  什么情況使用用戶體驗地圖?
          四、  用戶體驗地圖的組成?
          五、  用戶體驗地圖的制作流程
          六、  用戶體驗地圖案例展示
          七、  用戶體驗地圖總結
          一、  什么是用戶體驗地圖?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用戶體驗地圖(User Experience Map)是一種用于可視化展示用戶在與產品或服務互動過程中所經歷的各個接觸點和體驗的工具。它幫助團隊深入了解用戶的行為、情感和痛點,從而優化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地圖(User Experience Map)是產品設計前期——用戶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視角化和圖表的方式,從用戶的角度來表現其和產品/組織/服務交互的過程,是連續的視覺時間和完整故事的多個互動點。
          簡單來說,在用戶定義角色,搭配行為研究、表格調查和競品分析等數據下,構思出這個角色在某個角色故事下要完成特定目標,以反應用戶使用某個特定產品的真實特性,有助于我們評估現狀、找出用戶真正的痛點,與優化整體的體驗流程(創造和諧的互動)。
          二、  為什么使用用戶體驗地圖?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使用用戶體驗地圖(User Experience Map)在項目中有很多重要的原因,能夠給團隊帶來顯著的價值,例如:
          1、全面理解用戶旅程
          可視化用戶體驗:用戶體驗地圖通過圖形化的方式展示用戶在使用產品或服務過程中的所有步驟和接觸點,使團隊能夠直觀地看到用戶的整個旅程。
          識別關鍵時刻:幫助團隊識別用戶旅程中的關鍵觸點和情感波動,理解用戶在不同階段的需求和行為。
          2、發現用戶痛點和改進機會
          識別痛點:用戶體驗地圖能夠揭示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痛點和挑戰,使團隊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制定解決方案。
          挖掘改進機會:通過分析用戶行為和情感波動,團隊可以找到提升用戶體驗的機會,從而優化產品或服務。
          3. 增強團隊協作和溝通
          統一理解:用戶體驗地圖作為一種直觀的溝通工具,使跨職能團隊(如產品經理、設計師、開發人員和市場團隊)能夠共享對用戶體驗的統一理解。
          促進協作:通過共同創建和討論用戶體驗地圖,團隊成員可以更好地協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4. 驅動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
          以用戶為中心:用戶體驗地圖強調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關注用戶的需求、情感和行為,推動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和開發。
          提升用戶滿意度:通過優化用戶旅程中的各個觸點和體驗,團隊可以提升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5. 支持決策制定
          數據驅動決策:用戶體驗地圖基于用戶研究和數據分析,為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減少主觀判斷和猜測。
          優先級管理:通過識別用戶體驗中的關鍵問題和機會,團隊可以更好地確定優先級,集中資源解決最重要的問題。
          6. 提高用戶體驗設計的效率和效果
          明確目標和方向:用戶體驗地圖幫助團隊明確設計目標和方向,減少反復修改和溝通成本,提高設計效率。
          驗證設計假設:通過用戶體驗地圖,團隊可以驗證設計假設和概念,確保設計方案符合用戶需求和期望。
          三、什么情況使用用戶體驗地圖?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用戶體驗地圖(User Experience Map)在多種情況下都可以使用,能夠幫助團隊更好地理解和優化用戶體驗。例如:
          1.產品或服務的初期開發階段
          定義產品概念:在開發新產品或服務時,用戶體驗地圖幫助團隊理解用戶需求和期望,確保產品設計符合用戶需求。
          設計用戶旅程:通過用戶體驗地圖,團隊可以詳細規劃用戶與產品互動的每個步驟和觸點,確保用戶旅程流暢且無障礙。
          示例:
          一家創業公司在開發一款新的移動應用時,通過用戶體驗地圖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和使用習慣,從而設計出更符合用戶期望的產品。
          2.現有產品或服務的優化
          識別和解決問題:當現有產品或服務存在用戶體驗問題時,用戶體驗地圖幫助團隊識別痛點并制定改進措施。
          提升用戶滿意度:通過分析用戶在不同接觸點的情感和行為,團隊可以找到提升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的機會。
          示例:
          一家電商平臺通過用戶體驗地圖發現用戶在結賬環節遇到的困難,優化了結賬流程,顯著提高了用戶滿意度和轉化率。
          3.跨職能團隊的協作和溝通
          建立共同理解:在涉及多個部門的項目中,用戶體驗地圖幫助不同團隊(如產品、設計、開發、市場)建立對用戶體驗的共同理解。
          促進協作:通過可視化的用戶旅程,團隊成員可以更有效地討論和協作,提出有建設性的改進建議。
          示例:
          一家大型企業在推出一項新服務時,通過用戶體驗地圖讓產品經理、設計師和市場團隊共同參與,確保各團隊對用戶體驗的理解一致,從而提高協作效率。
          4.用戶研究和測試階段
          記錄用戶反饋:在用戶研究和測試階段,用戶體驗地圖幫助記錄和分析用戶反饋,發現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實際體驗。
          驗證設計假設:通過用戶體驗地圖,團隊可以驗證設計假設,確保設計方案符合用戶需求和期望。
          示例:
          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在測試新功能時,通過用戶體驗地圖記錄用戶的使用體驗和反饋,優化了功能設計。
          5.制定產品戰略和路線圖
          戰略規劃:用戶體驗地圖幫助團隊從用戶角度出發,制定產品戰略和發展路線圖,確保產品的發展方向符合用戶需求。
          優先級管理:通過識別用戶體驗中的關鍵問題和機會,團隊可以更好地確定改進措施的優先級。
          示例:
          一家健康科技公司在制定未來兩年的產品發展計劃時,通過用戶體驗地圖分析用戶需求和市場趨勢,確定了重點開發的功能和服務。
          6.營銷和客戶支持
          提升客戶支持效率:用戶體驗地圖幫助識別用戶在尋求支持時的痛點,優化客戶支持流程,提高用戶滿意度。
          優化營銷策略:通過了解用戶在不同階段的情感和行為,團隊可以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提升用戶轉化率。
          示例:
          一家SaaS公司通過用戶體驗地圖發現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優化了客戶支持流程,并根據用戶行為調整了營銷策略,提高了客戶留存率。
          四、  用戶體驗地圖的組成?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組成用戶體驗地圖(User Experience Map)可以分為八個部分,分別是:用戶角色(Persona)、場景(Scenario)、階段(Stages)、觸點(Touchpoints)、用戶行為(Actions)、用戶情感(Emotions)、痛點(Pain Points)、機會(Opportunities);組成部分整合到一張用戶體驗地圖上,團隊可以直觀地看到用戶旅程中的所有關鍵要素。幫助團隊全面理解用戶在整個體驗過程中的行為、情感和痛點,從而制定更有效的優化策略,提升用戶滿意度。下面我們詳細說明這八個部分:
          1. 用戶角色(Persona)
          定義:用戶角色是目標用戶的詳細描述,包括人口統計信息、行為模式、需求和痛點。
          目的:幫助團隊聚焦特定用戶群體的需求和體驗,使設計和決策更有針對性。
          示例:
          年齡:25-35歲
          職業:城市白領
          興趣愛好:網上購物
          需求和痛點:需要便捷快速的購物體驗,不喜歡復雜的結賬流程
          2. 場景(Scenario)
          定義:場景是用戶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與產品或服務互動的全過程描述。
          目的:幫助團隊了解用戶的具體使用情境和目標,確保設計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示例:用戶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通過移動應用購買晚餐所需的食材。
          3. 階段(Stages)
          定義:用戶旅程的不同階段,從開始到結束,包括用戶在每個階段的主要活動和目標。
          目的:展示用戶旅程的整體結構,幫助團隊識別每個階段的關鍵活動和目標。
          示例:
          發現(Discovery)、考慮(Consideration)、決策(Decision)、使用(Usage)、回訪(Return)
          4. 觸點(Touchpoints)
          定義:用戶在每個階段與產品或服務的具體接觸點,如網站、客服、實體店等。
          目的:識別用戶與品牌互動的關鍵時刻,確保每個接觸點的體驗都得到優化。
          示例:網站首頁、產品頁面、購物車、結賬頁面、客服
          5. 用戶行為(Actions)
          定義:用戶在每個觸點上的具體行為,如瀏覽網頁、咨詢客服、購買產品等。
          目的:展示用戶的具體操作過程,幫助團隊理解用戶的實際使用方式。
          示例:瀏覽產品、加入購物車、填寫訂單信息、支付、聯系客服
          6. 用戶情感(Emotions)
          定義:用戶在每個觸點上的情感體驗,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感波動。
          目的:幫助團隊理解用戶的滿意度和痛點,確保在關鍵時刻提供積極的體驗。
          示例:
          興奮(瀏覽產品時)、猶豫(選擇支付方式時)、沮喪(遇到支付問題時)、滿意(收到產品時)
          7. 痛點(Pain Points)
          定義:用戶在整個體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目的:識別和解決用戶體驗中的問題,提升用戶滿意度。
          示例:
          結賬頁面加載慢、支付方式選擇不便、客服響應慢
          8. 機會(Opportunities)
          定義:基于用戶行為、情感和痛點,識別出改善用戶體驗的潛在機會。
          目的:為團隊提供改進用戶體驗的方向和具體措施,推動持續優化。
          示例:
          優化結賬頁面性能、增加支付方式、提升客服響應速度
          五、  用戶體驗地圖的制作流程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制作一份完整的用戶體驗地圖(User Experience Map)需要多個步驟,使用的方法也有很多,不用擔心,下面我們進行詳細步驟拆解:
          1.定義目標
          目的:明確制作用戶體驗地圖的目標和用途,比如改善特定功能的用戶體驗、優化整體用戶旅程等。
          示例:
          一家電商平臺希望通過用戶體驗地圖識別用戶在結賬過程中的痛點,并制定改進措施。
          2.收集用戶數據
          方法:
          用戶訪談:直接與用戶對話,了解他們的需求、行為和情感。
          問卷調查:通過問卷收集大規模用戶數據。
          用戶觀察:觀察用戶在實際使用產品或服務時的行為和反應。
          可用性測試:測試用戶在特定任務中的表現,發現使用障礙和痛點。
          數據分析:分析網站或應用的使用數據,了解用戶行為模式。
          示例:
          電商平臺通過用戶訪談和問卷調查收集用戶在結賬過程中的體驗和反饋。
          3.定義用戶角色(Persona)
          步驟:
          基于收集的數據,定義主要的用戶角色,描述其特征、需求和痛點。
          示例:
          用戶角色A:25-35歲,城市白領,喜歡網上購物,重視便捷和快速的購物體驗。
          4.描繪用戶旅程
          步驟:
          劃分用戶旅程的不同階段,從開始到結束,包括用戶在每個階段的主要活動和目標。
          示例:
          發現階段:用戶在網上搜索和瀏覽商品。
          考慮階段:用戶比較不同商品的特點和價格。
          決策階段:用戶決定購買某件商品。
          使用階段:用戶完成購買并等待商品送達。
          回訪階段:用戶收到商品后可能會再次訪問網站。
          5.識別觸點和用戶行為
          步驟:列出用戶在每個階段的具體觸點和行為,展示用戶的操作過程。
          示例:
          觸點:網站首頁、產品頁面、購物車、結賬頁面、客服。
          用戶行為:瀏覽產品、加入購物車、填寫訂單信息、支付、聯系客服。
          6.記錄用戶情感
          步驟:描述用戶在每個觸點上的情感體驗,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感波動。
          示例:
          用戶在瀏覽產品時感到興奮,但在結賬時因頁面加載慢而感到沮喪。
          7.識別痛點和機會
          步驟:基于用戶行為和情感,識別用戶在每個階段的痛點,并找出改善用戶體驗的機會。
          示例:
          痛點:結賬頁面加載慢、支付方式選擇不便、客服響應慢。
          機會:優化結賬頁面性能、增加支付方式、提升客服響應速度。
          8.創建可視化地圖
          步驟:將所有信息整合到一張可視化的用戶體驗地圖上,使團隊能夠直觀地了解用戶的完整體驗過程。
          工具:
          手繪草圖:用紙和筆繪制用戶體驗地圖。
          數字工具:使用工具如Miro、Lucidchart、UXPressia等創建數字用戶體驗地圖。
          9.討論和驗證
          步驟:
          與團隊成員共同討論用戶體驗地圖,驗證其準確性和全面性。
          基于討論結果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調整。
          示例:
          團隊成員共同審查用戶體驗地圖,確認所有觸點和用戶行為是否準確,討論發現的痛點和改進機會。
          10.制定改進措施
          步驟:根據用戶體驗地圖識別的痛點和機會,制定具體的改進措施和實施計劃。
          示例:
          優化結賬頁面加載速度,增加多種支付方式,提升客服響應效率。
          11.實施和跟蹤改進
          步驟:實施制定的改進措施,并持續跟蹤用戶反饋和數據,評估改進效果。
          示例:
          電商平臺實施優化結賬頁面的改進措施,并通過用戶反饋和數據分析評估效果,確保用戶體驗得到提升。
          六、  用戶體驗地圖案例展示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你已經對用戶體驗地圖(User Experience Map)有了一定了解,是不是已經想自己動手開始制作了,下面我們看幾個案例:
          案例 1:電商平臺優化
          背景:一家電商平臺希望通過用戶體驗地圖識別用戶在結賬過程中的痛點,并制定改進措施,以提升用戶滿意度和轉化率。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用戶角色(Persona)
          姓名:張女士
          年齡:30歲
          職業:城市白領
          興趣:喜歡網上購物
          需求:需要便捷快速的購物體驗
          痛點:不喜歡復雜的結賬流程
          觸點和用戶行為
           
          1.  發現(Discovery):通過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廣告發現平臺
          2.  考慮(Consideration):瀏覽產品詳情,查看用戶評論
          3.  決策(Decision):將商品加入購物車
          4.  購買(Purchase):填寫訂單信息并支付
          5.  回訪(Return):查看訂單狀態,聯系客戶服務
          用戶情感
          發現:興奮和好奇
          考慮:謹慎和比較
          決策:確定和期待
          購買:焦慮和滿足
          回訪:滿意和信任
          痛點和機會
          痛點:結賬頁面加載慢,支付方式選擇不便,客服響應慢
          機會:優化結賬頁面性能,增加支付方式,提升客服響應速度
          案例 2:健身App優化
          背景:一家健身App希望提高用戶的使用頻率和忠誠度。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用戶角色(Persona)
          姓名:李先生
          年齡:25歲
          職業:程序員
          興趣:健身
          需求:需要個性化的健身計劃
          痛點:課程選擇不夠個性化,計劃制定過程復雜
          觸點和用戶行為
           
          1.  發現(Discovery):通過朋友推薦和廣告發現App下載并安裝App
          2.  考慮(Consideration):瀏覽課程詳情,查看評價
          3.  決策(Decision):選擇并購買課程
          4.  使用(Usage):開始使用課程進行鍛煉
          5.  回訪(Return):查看鍛煉記錄,調整計劃
          用戶情感
          發現:好奇和期待
          考慮:審慎和比較
          決策:確定和信心
          使用:滿足和成就
          回訪:滿意和忠誠
          痛點和機會
          痛點:課程選擇不夠個性化,計劃制定復雜
          機會:增加個性化推薦功能,簡化計劃制定過程
          案例 3:銀行在線服務優化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背景:一家銀行希望優化其在線服務平臺,以提高用戶的操作體驗和滿意度。
          用戶角色(Persona)
          姓名:王女士
          年齡:45歲
          職業:教師
          興趣:理財
          需求:需要簡單易用的在線銀行服務
          痛點:在線服務平臺操作復雜,轉賬流程繁瑣
          觸點和用戶行為
           
          1.  發現(Discovery):訪問銀行官網,注冊賬戶
          2.  考慮(Consideration):瀏覽平臺功能和用戶評價
          3.  決策(Decision):決定使用在線服務
          4.  使用(Usage):進行賬戶管理和轉賬操作
          5.  回訪(Return):查看交易記錄,繼續使用服務
          用戶情感
          發現:好奇和懷疑
          考慮:審慎和信任
          決策:確定和信心
          使用:滿足和便捷
          回訪:滿意和忠誠
          痛點和機會
          痛點:操作復雜,轉賬流程繁瑣
          機會:簡化操作流程,優化用戶界面設計
           
          七、  用戶體驗地圖的總結
          用戶體驗地圖(User Experience Map)作為一種強大的工具,在理解和優化用戶體驗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然而,制作和維護用戶體驗地圖也存在資源密集、復雜性和動態變化等挑戰。團隊在使用用戶體驗地圖時,需要平衡其優劣勢,合理分配資源,確保地圖的準確性和實用性,從而真正提升用戶體驗和產品成功率。
          優勢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1.  全景視角
          優點:用戶體驗地圖提供了用戶體驗的全景視角,涵蓋了用戶與產品或服務互動的各個階段。這種全景視角有助于團隊全面了解用戶旅程中的各個觸點和行為。
          案例:電商平臺可以通過用戶體驗地圖了解用戶從瀏覽商品到完成購買的全過程,識別出所有關鍵的用戶觸點。
          2.  用戶共情
          優點:通過記錄用戶在每個階段的情感體驗,團隊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戶的需求和痛點,增強用戶共情。
          案例:健身App可以通過用戶體驗地圖了解用戶在制定和執行健身計劃時的情感變化,從而設計出更具吸引力的個性化健身計劃。
          3.  識別痛點
          優點:用戶體驗地圖有助于識別用戶在使用產品或服務過程中的痛點和障礙,幫助團隊找到改進的機會。
          案例:銀行在線服務平臺可以通過用戶體驗地圖識別出用戶在進行轉賬操作時遇到的困難,進而優化轉賬流程。
          4.  跨團隊協作
          優點:用戶體驗地圖作為一個可視化工具,可以促進跨團隊協作,使不同部門(如產品、設計、開發和市場)能夠共同參與討論和改進用戶體驗。
          案例:電商平臺可以通過用戶體驗地圖匯集市場、設計和技術團隊的意見,共同制定優化措施。
          5.  數據驅動決策
          優點:用戶體驗地圖基于用戶研究和數據分析,使決策更加數據驅動,有助于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進策略。
          案例:健身App可以通過用戶體驗地圖中的用戶數據分析,調整課程推薦策略,提高用戶滿意度和使用頻率。
          劣勢
          打動用戶的關鍵:用戶體驗地圖實戰攻略
           
           
          1.  資源密集
          缺點:制作用戶體驗地圖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包括用戶研究、數據分析和團隊協作。
          案例:中小型企業可能難以投入足夠的資源來全面制作和維護用戶體驗地圖。
          2.  復雜性
          缺點:用戶體驗地圖可能變得非常復雜,特別是當用戶旅程涉及多個觸點和渠道時,可能難以全面和準確地記錄所有細節。
          案例:大型電商平臺的用戶旅程可能涉及網站、移動應用、社交媒體等多個渠道,制作一個全面的用戶體驗地圖可能需要大量的精力。
          3.  動態變化
          缺點:用戶行為和市場環境是動態變化的,用戶體驗地圖需要不斷更新和維護,以保持其有效性和準確性。
          案例:健身App的用戶需求和市場趨勢可能隨時變化,需要定期更新用戶體驗地圖以保持相關性。
          4.  主觀偏差
          缺點:盡管用戶體驗地圖基于用戶數據和研究,但在數據解讀和情感記錄上可能存在主觀偏差,影響決策的準確性。
          案例:銀行在線服務平臺在記錄用戶情感時,可能會受到研究者的主觀影響,從而無法完全準確地反映用戶真實感受。
          5.  過于理想化
          缺點:用戶體驗地圖有時可能過于理想化,忽略了現實中存在的限制和障礙,導致制定的改進措施難以實施。
          案例:電商平臺在識別改進機會時,可能忽略了技術實現上的困難,導致優化方案無法落地。
          參考文獻:
          https://medium.com/@michaeljiager/user-experience-maps-6184f4044e48
          https://liviayang-ms.medium.com/%E4%B8%80%E5%88%86%E9%90%98%E8%AE%93%E4%BD%A0%E4%BA%86%E8%A7%A3%E7%94%A8%E6%88%B6%E9%AB%94%E9%A9%97%E6%AD%B7%E7%A8%8B%E5%9C%96-user-experience-map-e28a1b8817c0https://uxmastery.com/how-to-create-a-customer-journey-map/https://medium.com/art-marketing/incorporating-customer-and-user-experience-data-into-holistic-journey-maps-502ae12072ac
          https://uxplanet.org/empathy-map-user-persona-and-user-flow-5299ada245c8https://medium.com/@myskill.id/persona-user-journey-map-ebd84c15ae2f?
          U
           


          作者:CANAAN8
          鏈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YzMDA4MA==.html
          來源:站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B端界面設計、桌面端界面設計、APP界面設計、圖標定制、用戶體驗設計、交互設計UI咨詢、高端網站設計、平面設計,以及相關的軟件開發服務,咨詢電話:01063334945。我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分享國內外優秀的設計,有興趣請加入一起學習成長,咨詢及進群請加藍小助微信ben_lanlan。

          WechatIMG27.jpg

          關鍵詞:UI咨詢、UI設計服務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用戶體驗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銀行金融軟件UI界面設計、能源及監控軟件UI界面設計、氣象行業UI界面設計、軌道交通界面設計地理信息系統GIS UI界面設計、航天軍工軟件UI界面設計、醫療行業軟件UI界面設計、教育行業軟件UI界面設計、企業信息化UI界面設計、軟件qt開發、軟件wpf開發、軟件vue開發

          用戶體驗設計必備知識之支持可用性的交互設計原則

          資深UI設計者

          本文主要結合常見的移動端產品分享支持可用性的交互設計基本原則。文章圖片較多請耐心等待加載清晰后查看。

          UI設計師該有的排行榜

          資深UI設計者

          在互聯網中,許多產品都有排行榜,但是排行榜應該怎么設計,如何根據具體產品思考交互框架、信息?這篇文章會告訴你。

          如何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

          ui設計分享達人

          本文從產品角度出發,深入探討了如何發起交互設計。通過明確產品目標與用戶需求、進行用戶研究、構建信息架構、設計流程與界面、進行原型測試以及持續優化等關鍵步驟,闡述了如何打造出滿足用戶期望、提升用戶體驗并實現產品目標的交互設計。
           
          一、引言
           
          在當今數字化的時代,產品的成功不僅僅取決于其功能的強大,更在于能否為用戶提供流暢、愉悅且富有價值的交互體驗。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意味著將用戶置于核心,以實現產品的商業目標和用戶需求的完美融合。
          如何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
           
           
           
          二、明確產品目標與用戶需求
           
          (一)定義產品目標
          產品目標是交互設計的起點,它決定了設計的方向和重點。產品經理需要與團隊共同明確產品的定位、市場需求以及預期的商業成果。例如,是旨在提高用戶活躍度,還是增加用戶轉化率,或者是提升品牌形象。
          如何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
           
           
           
          (二)挖掘用戶需求
          通過市場調研、用戶反饋、競品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目標用戶的行為習慣、痛點和期望。這不僅包括對用戶顯性需求的捕捉,還包括對潛在需求的挖掘。
          如何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
           
           
           
          三、進行用戶研究
           
          (一)用戶畫像創建
          基于收集到的數據,構建詳細的用戶畫像,包括用戶的年齡、性別、職業、教育背景、使用場景等特征,以便更精準地理解用戶的行為和需求。
          如何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
           
           
           
          (二)用戶場景分析
          模擬用戶在不同場景下與產品的交互過程,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優化點。
          舉例說明:
          我們要知道,地鐵周邊美食,這是一個解決方案。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一個字一個字地找需求,地鐵=快速方便出行,美食=和朋友一起吃飯/自己一人吃飯。這是一個和線下場景很相關的項目,我們要把不同目的核心用戶的主要使用場景寫出來。經過分析,我們得出了用戶會選擇我們產品,且產品未來可能存在的各種場景A、B、C、D、E。如下圖所示:
          如何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
           
           
          如果按照目標人群所在場景分類,進行細分,則為下圖:
          如何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
           
           
          乘地鐵去地鐵站和附近地鐵站區別:前為用戶會乘坐地鐵去目的地尋找美食;后為用戶不用地鐵/吃完后使用地鐵,地鐵邊美食沒有其他美食團購產品有競爭力。
          上班族和普通大眾區別:上班族工作日使用固定地鐵站上下班,時間可能緊急,快速獲取食物;普通找美食吃的大眾不使用固定地鐵站,目的是通過地鐵快速到達某目的地,就近享受目的地美食。
          朋友們和個人區別:朋友們一起吃飯,容易出現喝多、吃過點等異常行為,并且在選擇地鐵旁吃飯地點時需要考慮朋友們家的位置就近選目的地。個人均不需要考慮以上,較為自由。
           
          市場定位
          經過領域場景的分析,我們知道了真場景都是用戶有目的乘坐地鐵去到某地鐵站出站口尋找美食的。那么我們對這么一群大眾進行用戶人口統計學類的細分:
          如何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
           
           
          •  
            上圖為前期定位的目標大眾用戶群,依靠地鐵的工具屬性,我們得出了具體的兩個影響因素:時間+美食熱愛程度。同時我們把直接競品和間接競品一同進行用戶群比較??梢钥吹胶痛竺缊F有相同和不同維度,這就是產品最初冷啟動時期的差異化!也就是我們的前、中期場景的主要目標用戶類型。
          •  
            紅色部分即種子用戶群,以這些群體為冷啟動階段,可以更快的向四周擴張。因為他們有使用地鐵的時間屬性,同時有較高的美食熱愛程度,有利于帶動其他時間+熱愛程度的用戶加入產品,實現快速并有質量的拉新、活躍的目標。
          •  
            低端直接競品即用戶群工具屬性明顯,只是搜地鐵站,選擇美食的用戶,無明顯其他行為;高端競品即注重社交、ugc為起點,逼格高的搜尋美食工具。這部分開始很難,工作量巨大,且較脫離大眾主流群體。
           
          結合上圖和要做的場景,我們得出了產品具體目標用戶:乘坐地鐵快速到達并尋找目的地美食的大眾用戶(上班族休息日,大學生,個人或一起),要求在地鐵站附近便能方便享受目的地美食。且對美食有一定熱愛程度。
           
          (三)用戶測試
          邀請真實用戶進行產品試用,觀察他們的操作行為,收集反饋意見,為后續的設計提供依據。
          1、需求接受
          需求很有可能是在線上接到的,并不是面對面交流傳遞的,并且還會遇到很多坑,例如需求本身不具體,或者自己理解有偏差,因此在接到需求后,最好和交互、產品等同事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
          詳細了解測試目的和關鍵點,確定用戶配比。
          最好是讓交互帶著跑一下整個程序(半成品demo也好,交互稿也行),這樣能在頭腦中快速形成操作流程的認知,并把相應關鍵點對應上去。同時把大致的用戶配比情況敲定一下,后續就可以直接招募用戶了。
          了解demo的完成進度,相應確定具體測試時間。
          交互、視覺等完成demo的時間具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因此我們需要及時了解整個demo的完成進度,在盡可能快的情況下保險安排測試時間,如果邀請的是外部用戶,結果用戶到了而demo還沒出來,那也是夠了。
          2、方案撰寫和確定
          讓交互稿幫助自己
          。在完成測試方案撰寫的過程中demo還未誕生,具體程序細節記憶又很模糊,不好寫測試方案,怎么辦?不要慌,去看交互稿吧。
          及時溝通
          。在方案撰寫過程中,如果有一些疑問,例如在看交互稿的時候還不是很理解某個具體操作過程,或者自己對產品有疑問的也可以跟交互等溝通,因為自己會遇到的問題,很有可能在測試用用戶也會遇到,這樣子用戶如果問到了,就可以相應作出解釋。
          核實確定方案
          。完成方案后,可以在公司溝通交流工具上和交互及產品等同事再確認一下,是否有什么地方遺漏或有不妥之處。
          3、用戶招募
          這是一個大多數人都頭疼的一個過程,希望看完了以下幾點,可以稍微緩解一下大家的癥狀。
           
          再次確定測試時間
          。
          方案定下來后,再跟交互確認測試時間,了解是否有變動和調整,盡量避免用戶來了demo或者測試環境還不ok的情況。
           
          撰寫招募文案
          。
          需要把用戶要求、測試日期和地點、報酬、大致的測試時長、用戶需要在測試中做什么,以及報名方式等表達清楚。有以下幾點可以注意一下,方便我們自己招募:
          •  
            詳細列出測試安排的時間段
            。例如10:30-11:15、13:30-14:15,讓用戶自己挑選合適的時間段,這樣就不用事后再協調不同用戶測試時間了;
          •  
            優先人力、信息管理、行政等崗位同事
            。盡量避免相關產品人員、設計崗等同事。
          •  
            制作簡單的招募海報,并檢查。
            可以事先將“海報”用word或者ppt做好,然后保存成圖片格式,記得檢查核實一下是否有錯。因為在公司IM群上直接黏貼確實方便,但是其排版往往不利于閱讀,導致用戶會遺漏重要信息。而制作成圖片格式,可以更好地去避免這個問題,同時還可以顯得整個招募過程比較正式,突出了對用戶的尊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我們用研工作的規范性。
           
          多渠道投放招募海報
          。
          內部用戶可以嘗試先在公司IM群組上招募,之前招募樣本量比較小,因此很快可以招到,其他途徑暫時未嘗試,公司論壇應該也可以,不過隱約感覺效率會比較低。外部用戶可以在朋友圈試試,效果還不錯,大家都很熱情幫忙轉發,群眾的力量大無窮。也可以相應去搜索一些QQ群,加入并發布招募信息。另外還有一些社交論壇什么的,都可以嘗試一下。方法很多,針對具體招募情況,大家就盡情發揮吧~
           
          用戶多了留到下次用
          。
          海報發出去后,有時也會出乎意料用戶數量超過預期了,這是好事,不要擔心,也不要急著拒絕,平和的跟對方說明情況,強調下次還會有測試,把用戶相應信息了解一下做個記錄,下次招募的時候可以直接先聯系這幾名用戶。當然前提是你真的有下次測試需求,如果沒有那還是老老實實說明情況。
           
          確保自己和用戶能彼此聯系上
          跟用戶強調測試時間和地點,尤其是外部用戶,如果招募和正式測試隔了幾天,最好在測試前一天再通知一下。給出自己的聯系電話,同時詢問用戶的聯系電話。
           
          第一個用戶盡量安排公司內部同事
          。
          很多時候demo的完成情況會出現意外,到了測試時間demo還不能用,內部用戶可以方便取消或者更換。另外,在第一次測試前誰都不確定用戶會有什么反應,第一個測試是可以起到試水效果,而外部用戶成本高,用來試水太奢侈。
          4、測試準備
           
          材料準備
          需要準備的內容有:量表、報酬簽收表、記錄筆記本、錄音筆、會議室借用,以及記錄表格,如果是外部用戶過來,相應準備一杯水,人家大老遠過來也不容易。
           
          測試內容準備
          。
          其實每次訪談用戶自己都會挺緊張的,不知道用戶是不是也很緊張(PS:好想當一回用戶,體驗一下被訪的感覺)。為了消除這種緊張,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完成訪談,可以有嘗試以下幾點:
          •  
            盡可能多的去了解所需測試的產品
            。有時候demo出來的晚,下午要測試,demo中午才出來,自己都沒玩過,測試還怎么搞?之前也說了,那就使勁去看交互稿吧,雖然比不上實際操作來的真實,但是也能有不小幫助,但也要給自己留足熟悉demo的時間。
          •  
            按照模塊來列提綱
            。其實相當于組塊策略,把同一個模塊的問題放到一起更方便記憶,并且也在訪談中也方便自己和其他同事發現遺漏點。但模塊不要太大,如果太大了就相應拆分一下。例如,在考拉新版測試的時候,有“首頁”、“活動”、“購物車”等測試,但是光是首頁內容也很多,作為一個模塊還是太大了,可以拆分成“首頁整體感知”、“商品詳情”等幾個方面來整理提綱。
          •  
            根據任務演練提綱
            。有了提綱后,按照任務大致過一下所有列出來的問題,這個過程會打亂按照模塊列好的提綱,有一次這樣的排練,在測試的時候更不容易漏掉題目,而且也相當于模擬了一下測試,自己心里會更踏實一點,在實際測試過程中也能有更好的應對。
           
          相關人員通知
          。
          通知交互和產品的同事具體測試時間和地點,邀請他們一起參與。不建議交互和產品只是后期測試查閱報告,如果他們參與到測試中,能更近距離和用戶接觸,并能更加深刻感受到產品存在的問題,也能更好的推動產品的改進。
          5、正式測試
          主持人需要注意的點:
          •  
            劃分我們和產品的關系。在測試之前跟用戶說明清楚,我們并不是產品的設計者和開發者,我們只是受產品方委托來進行測試,以免用戶不好意思當面如實評價產品。
          •  
            強調測試的是產品,而不是用戶。要跟用戶說明產品尚處于不完善階段,因此邀請用戶過來進行測試,幫助發現問題和改進產品設計,但請注意不是為了評價產品。
          •  
            注意訪談技巧。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  
            盡可能深入的去挖掘用戶的需求。不要停留在用戶話述表面,更進一步去追問,用戶為什么會這么說或這么問,例如,很多時候在測試中會碰到用戶說“哦,原來這個按鈕是xx功能,我還以為是xx功能“,這個時候可以再推進一步,了解用戶為什么會這么認為。
          •  
            給其他在場的同時發言的機會。主持人如果覺得自己訪談的差不多了,可以詢問一下記錄者以及交互、產品等同事,了解他們是否還有問題需要補充。
          •  
            記得量表評分和報酬簽收。長時間的測試和訪談后容易忘記量表評分和報酬簽收,可以把這兩份東西放在顯眼的地方,另外可以讓記錄的同事打個招呼,幫忙提醒自己。
           
          記錄人員需要注意的點:
          •  
            仔細觀察用戶行為并記錄。記錄不僅僅是用戶的觀點、想法等,更重要的是記錄用戶的實際行為。
          •  
            按照模塊記錄。記錄者可以按照測試方案中的模塊來相應記錄用戶的行為和言語表述。
          •  
            查漏補缺。主持人可能會遺漏一些點,記錄者作為旁觀者需要提醒主持人遺漏了什么,或者自己有什么新的內容需要補充。
           
          6、測試結束
          歡送用戶。對用戶表示感謝,并開門送一下用戶,對于外部用戶,最好能送到大樓外面可以看見出口的地方。
          測試后及時討論。這個是重點!
          在每一名用戶測試后及時和交互、產品等同事快速過一下主要發現的問題點,這樣做有以下優點:
          •  
            有效達成共識,確定解決方案。剛訪談結束印象最深刻,因此能快速有效達成對主要問題的共識,并討論確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  
            體現敏捷優勢。確定了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后,交互和產品的同事就可以相應去改進產品設計,做到了邊測邊改,加快迭代速度。
          •  
            幫助優化訪談提綱,和測試用戶安排。有些問題在事先撰寫方案的時候可能沒涉及到,在討論后可以補充進去,而有些問題確定后則不需要再測。另外,也可以通過討論對事先安排的測試用戶進行相應調整,例如增刪用戶,或者調整新老用戶測試順序等。
          •  
            事后幫助我們自己快速撰寫方案。通過討論確定了關鍵問題,并且,交互和產品的同事也相應清楚了,因此在最后可以快速形成報告。
          再次感謝用戶。所有用戶測試結束后,可以花幾分鐘時間簡單感謝一下用戶。
           
          7、報告撰寫
          針對不同大小項目的用戶測試,在完成報告撰寫過程中有兩種具體方式:
          •  
            小測試項目簡單快速撰寫報告。對于那些1-2天的小測試項目,由于在每次測試后都有討論,已對主要問題達成共識,因此在報告撰寫的時候就可以快速地將主要的問題和風險點呈現出來。
          •  
            大測試項目每天總結并反饋主要問題。大的測試項目持續時間比較久,針對每天的測試及討論,簡單總結一下主要發現的問題,并反饋給相關人員,如果到了最后再總結,容易遺忘掉一些內容,并且這樣子也方便自己最后撰寫報告。
           
          四、構建信息架構
          思考信息架構有三個核心關鍵詞:用戶角色、產品價值、使用場景。
          1、明確用戶角色
          用戶角色清晰揭示用戶目標,幫助我們把握關鍵需求、關鍵任務、關鍵流程,看到產品哪些是主要的事,哪些是次要的事。我們應該盡可能豐富、形象化我們的用戶角色,讓它在設計決策過程中發揮作用,設計出更符合用戶場景的產品。
          2、了解產品的目標價值
          作為產品的設計師一定要理解產品的價值,知道用戶想要什么,把最重要的優先級提到最高,盡量移除無關緊要的信息,或降低其他優先級的權重,以免對用戶造成干擾。
          3、提煉產品的使用場景
          要了解產品的業務流程,比如目標用戶是誰、什么場景、如何使用,要把產品業務流程上的節點一個一個梳理出來,還要考慮這個產品對用戶的價值是什么,不要僅僅考慮界面的元素規范、設計細節等等,要知道產品的目標價值體系。
          4、信息架構優先級
          基于三個核心點(用戶角色、產品價值、使用場景)分析,把目標用戶人群核心價值的功能點業務流程梳理出來,分清主次關系,切忌功能堆砌,具體方法可以把所有功能業務邏輯的主線列出來,然后根據業務的優先級做評級,分清楚這些功能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通過數字做排序,這樣我們就知道哪些功能設計需要明顯,哪些功能設計需要低調。
          5、信息歸類及整合
          從整體上思考信息類產品的分類及整合,比如用戶資料相關的產品會有用戶信息、資料、等邏輯,這樣就要把所有跟用戶相關的信息都歸在同一個分類菜單下,不要讓他們分散在各個頁面中。也就是所謂的一級菜單、二級產品的處理邏輯。
          6、要定期審視與迭代
          隨著產品規模與復雜度的提升,要隨時關注信息架構是否滿足當前的產品框架,不要等需要時候再去孤注一擲的全盤優化,這樣會讓項目陷入被動的局面,可以逐漸增強,循序漸進的優化,從小的細節對信息架構進行調整,提升產品的易用性。
           
          六、進行原型測試
          1、制作原型
          使用快速原型工具制作可交互的原型,以便更直觀地展示設計方案。
           
          (二)內部測試
          團隊內部進行初步測試,檢查功能的完整性和流程的合理性。
           
          (三)用戶測試
          邀請外部用戶進行測試,收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發現潛在的問題和改進空間。
           
          七、持續優化
           
          (一)數據分析
          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的使用數據,了解用戶的行為路徑和偏好,為優化提供數據支持。
           
          (二)用戶反饋處理
          及時響應用戶的反饋,將有價值的建議融入到后續的優化工作中。
           
          (三)迭代更新
          根據數據分析和用戶反饋,不斷對交互設計進行迭代更新,以適應市場和用戶需求的變化。
           
          八、結論
           
          從產品角度發起交互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充分考慮產品目標、用戶需求、信息架構、流程界面、測試優化等多個方面。只有以用戶為中心,不斷追求卓越的用戶體驗,才能打造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未來的產品開發中,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交互設計也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產品團隊應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精神,持續探索和優化交互設計,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作者:Charlotte的嘻醬
          鏈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YyNzM1Mg==.html
          來源:站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B端界面設計、桌面端界面設計、APP界面設計、圖標定制、用戶體驗設計、交互設計、UI咨詢、高端網站設計、平面設計,以及相關的軟件開發服務,咨詢電話:01063334945。我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分享國內外優秀的設計,有興趣請加入一起學習成長,咨詢及進群請加藍小助微信ben_lanlan。

          WechatIMG27.jpg

          關鍵詞:UI咨詢、UI設計服務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用戶體驗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銀行金融軟件UI界面設計、能源及監控軟件UI界面設計、氣象行業UI界面設計軌道交通界面設計、地理信息系統GIS UI界面設計、航天軍工軟件UI界面設計、醫療行業軟件UI界面設計、教育行業軟件UI界面設計、企業信息化UI界面設計、軟件qt開發、軟件wpf開發、軟件vue開發

          交互設計可以用在哪些行業上

          藍藍設計的小編

          交互設計,作為一門專注于優化用戶與產品或服務之間交互體驗的設計領域,其應用范圍之廣泛令人矚目。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到高科技的前沿領域,交互設計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將探討交互設計在多個行業中的應用,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交互設計與傳統設計的異同

          藍藍設計的小編

          在產品設計領域,交互設計與傳統設計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它們各自擁有獨特的優勢與特點,同時在現代設計實踐中也呈現出明顯的互補與融合趨勢。本文將從設計理念、目標導向、用戶參與以及設計流程等方面探討交互設計與傳統設計的異同。

          交互設計與傳統設計的異同

          一、設計理念的差異
          傳統設計主要基于設計師的創意和審美,強調產品的功能和美學。設計師在產品設計中占據主導地位,往往通過自身的直覺和美學知識來創造具有美觀外觀、優良功能和可靠性能的產品。這種設計方式主要解決的是產品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物理交互問題,關注產品的物理屬性和制造過程。

          相比之下,交互設計以用戶需求為核心,強調用戶體驗。它不僅僅關注產品的物理特性,更關注用戶與產品之間的行為、情感和認知交互。交互設計師通過深入了解用戶的行為、需求和心理,將用戶反饋融入到設計過程中,使產品更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期望。這種設計理念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哲學,致力于在人與產品之間建立一種有意義的關系。

          交互設計與傳統設計的異同

          二、目標導向的不同
          傳統設計的目標在于創造具有美觀外觀和優良功能的產品,以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它主要解決的是產品與外部環境的物理交互問題,如產品的結構、材料、工藝等。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傳統設計已經難以完全滿足現代用戶的需求。

          交互設計則旨在創造一個用戶與產品互動的愉悅體驗。它不僅關注產品的物理特性,還關注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反應。交互設計的目標是使產品易于使用、有用且用戶友好,從而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這種目標導向使得交互設計在產品設計領域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和市場適應性。

          交互設計與傳統設計的異同

          三、用戶參與的差異
          在傳統設計中,用戶的參與往往較少。設計師主要依賴自身的經驗和能力進行設計,用戶的反饋往往被忽視或置于次要位置。這種設計方式容易導致產品與用戶需求之間的脫節,影響產品的市場接受度。

          而在交互設計中,用戶的參與和反饋被高度重視。通過用戶研究、用戶測試和迭代設計等環節,設計師能夠深入了解用戶的需求和問題,并將這些反饋融入到產品設計中。這種用戶參與的設計方式使得產品更加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期望,提高了產品的用戶體驗和市場競爭力。

          交互設計與傳統設計的異同

          四、設計流程的不同
          傳統設計的設計流程相對封閉和固定,主要依賴于設計師的手繪技能和藝術感覺。設計過程中缺乏用戶的參與和反饋,往往需要通過多次試驗和修改才能確定最終的設計方案。這種設計方式不僅耗時費力,而且容易導致設計結果的偏差。

          交互設計則采用迭代設計的方法,通過反復的用戶測試和反饋來不斷優化產品設計。設計過程中強調用戶的參與和反饋,通過不斷迭代和改進來完善產品。這種設計方式能夠更快地響應市場變化和用戶需求,提高產品的設計效率和質量。

          交互設計與傳統設計的異同

          綜上所述,交互設計與傳統設計在設計理念、目標導向、用戶參與以及設計流程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用戶需求的多樣化,交互設計將逐漸成為產品設計的主流趨勢。然而,傳統設計在某些方面仍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價值,因此在現代設計實踐中應充分考慮兩者的互補與融合。

          日歷

          鏈接

          個人資料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www.syprn.cn

          存檔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