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對于今天的設計師來說,無論是知識分享會,還是項目提案評審,甚至是求職面試等等,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要考驗我們的演講表達能力了。那么對于設計師來說,除了口述表達能力,美觀大方的幻燈片往往也是必不可少的。而Keynote因其酷炫的動效儼然已經成為演示界的神器,但是現狀是很多設計師朋友對于Keynote的掌握還不是很熟練,特別是五花八門的動效以及復雜的構建順序,在此作者就與大家分享總結一些個人的使用心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目錄
1、認識keynote
2、制作準備
3、動效
4、構件順序
5、演講相關
下圖即是Keynote的主界面,與我們熟悉的Sketch還是挺相似的。其中中間為舞臺區域,當前頁面的所有元素都會出現在此;頂部是工具欄,包含一些常用的功能,并且跟Sketch一樣支持自定義;左側是幻燈片的導航,可以快速在各個幻燈片之間切換;右側是參數調整,可以分別針對幻燈片以及其中的某個元素進行參數調整。
其中,右側的參數調整又分為“格式”、“動畫效果”和“文稿”三個Tab。當選中左側導航中的幻燈片或舞臺中的某個元素時,對應的參數調整面板是不同的。
在開始動手之前,還有一些準備工作需要完成。首先就是整個幻燈片的尺寸,常見的尺寸比例有4:3和16:9,需要根據演示現場的幕布寬高比來確定選擇哪一種。如果是在移動設備上演示,就根據移動設備的屏幕比例來選擇,一般手機是16:9,Pad是4:3。當然,也可以自定義幻燈片的寬高尺寸?;脽羝叽缭谟覀鹊摹拔母濉盩ab中調整。
其次,編輯母版。母版有點類似于Sketch中的Symbol,改變了其中的某個元素,所有使用這個母版的幻燈片都會出現相應的改變。不同的是,母版的對象是整張幻燈片,而不是其中的某幾個元素組合,也就是說,一張幻燈片只能選擇一種母版。如果你的所有幻燈片都需要加上logo或者水印,使用母版就很方便了。母版的編輯以及調用在右側的“格式”Tab中(選中幻燈片的情況下)。
最后,將你需要用到的圖片元素,按幻燈片順序整理好命名,以便于在后續調整構件順序時使用(命名混亂會對調整構件順序造成很大的干擾,在稍后構件順序的時候會講到)。
Keynote中的動效分為幻燈片之間的過渡動效和單個元素的動效。
幻燈片之間的過渡動效有以下這些:
這里重點要介紹的是神奇移動。它的原理是為兩張幻燈片中的同一個元素添加補間動畫,通過這個元素在兩張幻燈片中的位置、大小、形狀、顏色、旋轉角度、透明度這些屬性差異來實現過渡動畫。當然,還可以選擇抹入抹出來使其過渡更自然。
單個元素的動效又分為三個階段:出現、動作、消失。
出現,顧名思義就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主要有以下這些:
動作,主要是移動、縮放、透明度、旋轉這些基本的屬性變化。大部分的動效都是通過這些基本屬性的變化組合來產生的。
消失,顧名思義與出現相反,是一個從有到無的過程。
其中,打字效果和跟蹤這兩個動效只針對文本才會有效果。
這么多的動效,其中有一些還是蠻有意思的,比如“解體掉落”、“碎屑”、“轟然墜落”,這里就不展開細講了,大家有興趣可以一一去嘗試一番。
使用動效還有一個誤區就是,不是所有的頁面之間或者元素出現消失都是需要動效的,過多泛濫地使用動效反而會給觀眾造成視覺疲勞,讓他們的關注點都集中在你的動效上,從而對本身的演示內容失去關注。
構件順序是針對單張幻燈片內添加了動效的元素而設定的??上攵?,一張幻燈片內的所有元素,很少會有同時產生動作的情況,因此必然有個先后順序,這個順序就是構件順序。通過構件順序,可以組合出變化多端的動畫效果來。
構件順序分為三種:一起、之后、點按。如下圖:
可以看到,通過構件順序列表上兩個構件之間的樣式變化,我們就可以一眼區分出它們之間是什么順序。一起,兩個構件連在一起并且中間沒有分隔線;之后,兩個構件連在一起中間有分隔線;點按,兩個構件不相連。
點按比較好理解,就是兩個構件動作之間需要手動控制。下面重點來講一下,“一起”與“之后”。我們通過時間軸的形式,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當然,我們還可以設置延遲時間,讓構件交替動作。
前面我們提到過,要為圖片元素整理命名,其目的就是在構件順序列表中便于查看。如果我們沒有整理命名,那一張幻燈片中的構件順序列表可能就是如下圖這樣:
那么這時候,我們如果要調整其中一個元素的動作順序就顯得異常困難了。因為在舞臺區域中,這些元素可能都是疊加在一起的,想要通過點選找到元素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構件順序列表中的命名也顯得很混亂……
此外,即使是整理命名了這些元素,最好也不要把許多動效做在一張幻燈片中。原因同上,如果后期要修改,尋找起來也是非常困難。我們可以利用幻燈片之間的自動過渡效果來將它們拆分到不同的幻燈片中。
圖中在第2張幻燈片與第3張幻燈片之間選擇“無過渡效果”,且開始過渡設置為“自動”,延遲“0秒”,那么第2張幻燈片播放完,就自動無縫進入第3張幻燈片了。
做完了演示稿,那么就要開始準備演講了。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文件大小了,如果圖片內容不多倒還好,一旦圖片較多,整個.key文件就會變得很大。這時候我們可以先壓縮圖片再將其置于Keynote中,或者有一些元素或者文字可以通過Keynote直接繪制,就不要采用圖片的形式了。這樣可以將.key文件的體積大大縮小。
其次,Keynote的版本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最好可以拿到演示所用的電腦來演示一遍,作者就曾經因為軟件版本問題導致一個動效無法展現,進而影響了那個片段的演講。
此外,我們不可能講所有要講的內容全部呈現在幻燈片上,適當的注釋是必不可少的。
添加完成的注釋我們可以在演講者模式中看到。
演講者模式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前幻燈片、下一張幻燈片以及還有多少個構件動效沒有播放。在頂部,靠左的是當前時間,靠右的則是定時器,可以設置成計時器或者倒計時來幫助我們控制演講時間。
最后,如果你不在電腦邊上而又不想別人幫你控制幻燈片播放時,可以利用iPhone來遙控播放。打開iPhone上的Keynote,點擊右上角的遙控模式進入如下圖左側的界面,然后前往Mac端的Keynote,進入偏好設置,選擇遙控器,然后連接上你的iPhone(需要在同一WiFi下),iPhone上的界面就會提示你開始播放幻燈片。
這時,你的iPhone就變身為一個遙控器了,并且點擊右上角的菜單還有激光筆功能,便于你在演講過程中做臨時批注。
這篇文章旨在幫助你更充分地運用Keynote來傳播分享知識、展示設計作品,并不能美化你的幻燈片。想要做出美觀大方的幻燈片其本質還是需要版式排列、色彩搭配這樣的基礎技能;同樣,酷炫的動效也需要多欣賞臨摹別人的作品才能運用得恰到好處。
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我是從十幾人的小公司逐步跳槽到目前2千多人的中型公司的,朋友們吐槽的PM傻*、設計當牲口、需求臨時亂改等等都經歷過,即使現在偶爾也有該情況發生。
如果你真的非常想進階高級UI設計師行列、想突破底層職業生涯的瓶頸,
請逐漸放棄“你看領導傻逼不懂設計,領導看你傻逼瞎JB設計”的態度。
對待工作的態度絕對是初中級UI設計師和高級UI設計師之間最大的區別;
有朋友說因為他們是大牛,自帶“牛逼設計”Buff,拿出來的東西別人第一印象就認可,領導沒那么多事;自己在公司里就是個打雜UI,誰都能上來捅一刀,沒可比性。
從大濕個人經歷來看,任何環境的領導和工作本質上都一樣,不可能說看人下菜碟:給高級UI設計師的需求就完美清晰、需求明確,到手就能絲滑流暢不便秘的出稿;
給初中級UI的需求就邏輯混亂、模糊不清,到手是一坨屎還是稀的,握都握不住。
————————我是分割線————————
造成UI設計師高低級別之分的原因一個是能力差距,另一個是處事態度。
首先除工作經驗之外的能力都是需要初入職場就主動訓練的,這和所處工作環境無關,它不會隨著工作年限增長而有所提升,只能有意識的訓練才行,包括溝通能力、分析能力、控場能力、分享能力等等。
工作初期不訓練自身的主導能力,想著等有經驗了、是大牛了的時候別人就認可那是不可能的;等到職業中后期你已經發育不起來了,只能淪為被動型美工,你們肯定也見過30多歲還是底層的平庸程序員、設計師。
初期能力確實有限但一定要敢說敢練,想法無論對錯一定要表達出來,這是訓練溝通和思考能力;最怕的就是做設計師的有話憋著不說,久而久之連敢想的能力都沒了。
————————我是分割線————————
能力差距是高低之分的硬性條件,但成為行業精英的人還是只有那20%的人,處事態度就是決定成就的另一軟性條件。
當然不要求步入職場沒多久的人就有工作十多年的認知和覺悟,借用華強哥的話:“年輕人不氣盛那還叫年輕人嗎?”
只是希望能及早的開始矯正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妄自菲薄絕對會造成惡性循環。
心里定位上就認為自己不行,別人當然也會覺得你不行,所以說自信也是搞設計的必備心理素質,實話來講負面情緒在潛意識里確實會影響你的真實水平。
————————我是分割線————————
從進入行業職場開始,就要樹立一個良好的行業價值觀和從業態度。
很多從事UI設計的朋友,可能是學校相關專業、亦或培訓轉行、再或者就是為了賺錢,怎么進入這行無所謂,畢竟移動互聯網爆發時給了所有人一塊蛋糕;
但是進入后可能發現這一行不那么好做,絲毫不比之前從事行業輕松,更別提在學校的狀態了,錢難賺事還多;不過既然從事這個行業,就要受得住壓力,擺的正態度,有做到行業精英的覺悟和沖勁,因為你不做還有數十萬的人要涌入這個行業等著做。
· Part01 設計流程解析 ·
大部分設計師可能受限于公司環境處于一種被動設計環節里,我們來看下標準設計流程中設計所處的位置:
與設計相關的環節幾乎處于流程底部了,這也導致了一個現狀:設計師不參與前期工作又或者名義上參與了前期工作,但沒有從設計角度提出任何意見,只是被動接受。
雖然很多招聘需求上已經寫明了:參與項目前期規劃,參與產品需求擬定等等;
但說實話很多人把這個只當作企業招聘的套話模版,其實這是企業真的希望設計師去參與的事,因為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產品訴求,更有效的進行本職工作。
————————我是分割線————————
下圖是大濕根據我目前的設計部日常工作總結的設計流程,也是我這里對設計師的基本能力要求;
它其實是一個閉環,不過這里為了容易說明我把它拆開拉直了: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對UI設計師來說,它分為設計流程和設計職能兩個方面;
那這里來看一下為什么使用這種設計流程可以減少“需求難、設計難”的尷尬,同時我們也來看一下作為UI設計師,在不同階段的具體職能有哪些。
————————我是分割線————————
前期職能主要集中于產品階段和交互階段,目的是參與到產品整體設計中,從需求層和交互層理解產品功能,并以實際用戶角度和設計師角度去考慮產品是否合理。
這里只是給各位一個大綱,具體的交互可用性驗證都會在后期內容中詳細解讀。
————————我是分割線————————
中期職能就是所有設計師的本職工作階段,大濕這個系列的文章內容多數集中于這個階段;主要是視覺設計層面的各類設計方法論如何應用于實際工作設計中,這個我們后續也會有很多篇幅去詳解,這里不拓展了。
————————我是分割線————————
后期職能才是實際流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因為就算前中期規劃再好,他終究只是個未面世的概念階段;一旦實際開發效果把控不好,產品一旦投入市面給用戶第一印象不好,想要挽回就太難了,所以作為設計師,一定要時刻跟進著最后的一環。
————————我是分割線————————
不過這里還有一個默認的設計師職場規則:
不要越權,80%專注于本職工作內容,20%參與建議其他環節內容。
也就是說,作為UI設計師,你可以參與到需求環節或交互環節、對其提出建議和輔助修改內容,但不可以橫插一杠子去干涉其他環節的工作決定。
所以如果目前你現在處于被動接受型狀態,那可以開始嘗試改變現狀。
本意不是要求你去改變現有公司的狀態和環境,這也不是作為設計師能輕易改變的;
而是說要開始培養對UI設計師自身的一個認知和定位,從而培養主動性。
那也有朋友說了你就會在這瞎JB扯,我們公司沒有PM、交互,都是老板直接說要做個什么什么,然后需求、交互、設計都自己一個人做了,你說這有屁用?
這我就覺得奇怪了,這公司都這樣了你還堅持干嘛呀,我寫這個系列的目的不就是幫有需要的朋友早日進入資源更好的環境嗎?
· Part02 設計方法論預熱 ·
下圖是我們團隊工作中實際用到的設計方法論,現在不需要了解具體內容,
因為后續文章就是要向大家闡述這些方法如何結合到實際工作中的:
朋友們可能有疑問:我不是設計師嗎,弄這些方法論干嘛,我又不是PM,會做圖就行唄。但其實這是目前市場對高級設計師的要求,不僅要有視覺設計能力,更要有數據分析能力;
從13年互聯網爆發、萬眾皆UI的盛況;到如今18年,熱度褪去行業清場;但凡是能留下來的互聯網公司都摸清了如今環境下怎么去更貼合用戶口味,從市場中分一杯羹;
對設計師的能力要求也由13年的會做圖標給8K,到現在七十二般武藝樣樣會的境地,這其實和冰山原理是一樣的,視覺表現層始終只是水上的一小部分,需求分析和用戶體驗可用性才是水下的重頭部分,如今的企業如果真的想站得住腳,只能在這方面進行競爭,市場就這樣,想立足的我們也沒辦法只能跟著前進。
你從之前的專注視覺式工作到如今的數據、場景、用戶分析式工作勢必會覺得很累,但這是一個必經階段。
————————我是分割線————————
方法論主要結合著上文的工作流程來看,是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理論指導:
這些方法論具有模版性高、通用性強的特點,可以復用到任何產品的設計分析中;
不需要對每種理論都理解透徹,我們本職是設計師,對設計常用理論吃透就可以了;
掌握其他相關理論只是為了更好的幫助我們去理解和配合其他環節工作。
像“五導家”是阿里提出的產品設計流程,也是總監來之后時刻向我們經常灌輸的,作為產品設計流程的總體指導理論;
5W1H需求分析法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挖掘用戶實際需求,當然這是PM常用的理論,但作為UI設計師也是我們日常工作中常用到的方法;
KANO 模型是狩野紀昭發明的對用戶需求分類和排序的工具,延展出來的有“十字分析法”,在分析頁面內容、主次排版時使用非常有效,這是交互和UI常用的理論,上文的設計流程中期職能也體現了對應的應用。
當然我們這里還要清楚的認識一點,大濕從來不認為設計師是理論派:
學習的所有理論知識目的都是為了經我們手設計的產品體驗更好、作出的設計稿更加站的住腳。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很多設計師為在配置裝備時,往往只考慮到主機的性能,然而卻忽略了顯示器,只有工作了一段時間,才知道顯示器的重要性。比如有時候顯示器的色彩不夠準確,辛辛苦苦做的圖,還可能被客戶投訴。
如果說性能好的主機是設計工作的主心骨,那一個性能好的顯示器更是錦上添花~
特別是我們這些Web/UI設計師,不管是設計階段還是產出成品的效果,都和顯示器息息相關的。
那么WEB/UI設計師要從那些方面來選擇顯示器呢?
小編認為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
現在做天貓電商之類的首頁設計,最常用的寬度已經去到 1680 – 1920 像素,而 APP UI 界面也要從 @2X 的尺寸做起,如果還在用低分辨率顯示器,會有著各種不爽。
舉個例子,設計一個電商首頁,默認新建一個1920*1080像素的畫板,原圖如下:
原圖 1920p*1080
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同樣尺寸、不同分辨率的顯示器來展示在PS設計時的效果??梢灾乜纯淳W頁頁面和PS工具欄的大小~
圖1: 1366*768PX(通常是普通筆記本的分辨率)
和原圖對比,在PS畫板的可見區域十分有限,設計元素時,會非常頻繁地移動畫板,我想你移動畫板的次數比設計的操作還要多……所以用這分辨率的顯示器就不要用來做設計了,只會受氣,直接淘汰。
圖1
圖2:1680*1080PX(普通顯示器)
基本上可以看到網頁“安全”區域操作,但不能以100%方式查看全貌,所以這種分辨率也可以淘汰了。
圖2
圖3: 1920*1080PX(普通寬屏顯示器)
嘿,這個比上面2個好一點了,幾乎可以看到全貌,但必備要在PS全屏模式下才能看到。所以這種顯示器嘛,還能湊合使用吧。
圖3
圖4: 2560*1440PX(高分屏)
嘿,我想大家也看到了,在這個分辨率下,不需要縮放、不需要全屏PS就能看到作品全貌,極大提升操作效率。所以 2560*1440 像素是目前WEB/UI設計師們的使用分辨率。
圖4
大家會發現同樣大的界面,分辨率越高,畫面越精細,這個從網頁頁面和PS工具欄的大小就可以明顯看出來~
來個對比,只有高分辨率才是正確的設計方式^_^
寬屏還有其它優點的,比如雙屏操作,這對于寫代碼時可非常方便,一邊寫前端代碼,另一邊可以預覽網頁效果。
說到寫代碼,就不得不說到顯示器的旋轉功能了。旋轉顯示設計,比如小編最近在使用的明基BL2420PT顯示器就有這個強大功能,可以把屏幕90度旋轉,一次可以看幾百行代碼也不是問題……
有時候要做一些天貓詳情頁,橫屏設計時兩側的空白會浪費空間,并且不方便把控頁面的整體情況。但是豎屏操作的話就會很方便了~
幾乎每個設計師都會遇到“色差”問題,而小編覺得要徹底地解決色差問題,最最好的方法還是提高設計師的能力啦。
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無論是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們,一臺色彩準確的顯示器一定可以幫助設計師們事半功倍。畢竟色彩好的顯示器才能顯示出作品的效果!
更何況像我們做Web設計或者UI設計,設計成品一般會在其他顯示器上顯示,所以對顯示器色彩的還原度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這是同一張圖片在專業顯示器和普通顯示器上顯示的對比圖:
這張圖片可以明顯看出,與專業顯示器相比,普通顯示器的色差真的很明顯。
因為當設計師自己顯示器的色彩不精準時,如果客戶顯示器色彩精準,那就很尷尬了;而如果客戶顯示器色彩也不精準,那色差就會更大了?。。?
色彩方面,設計達人網小編用 Retina 屏的 Macbook 和最近在使用的明基BL2420PT對比了下,肉眼是無法看出偏色問題。一般來看,雖然蘋果筆記本并不如藝卓的顯示器那么專業,但是色彩顯示在業內也算口碑標桿,由此可見在色彩表現方面,明基這款顯示器的確不錯。
同時,我特地參考了一些考量顯示器色彩的重要參數,BL2420PT的色彩的確達到了專業級別:
色域:100%sRGB。參考下圖,一般顯示器的色域是96%~98%sRGB。假如色域無法達到100%,那這個顯示器就不能完全顯示所有顏色。
而BL2420PT的色域達到100%,色彩就足夠豐富了。
色深:8bits色深,最大色彩達1670萬,色彩過渡均勻。
參照下圖,色深值越高,圖像表現的色彩也越多,由此一來,色彩的過渡會更加均勻,圖像就不會出現顏色斷層的問題了。
色準: △E<3,色彩更加精準,最大限度降低偏色問題。
△E是一個衡量色準的值,顯示器△E值越低,色彩的精準度越高。可以參考下面的圖片,△E越高,色差就越明顯。
另外,這款顯示器還有好多專業的畫面模式,例如“M-Book”模式可以一鍵還原蘋果色,因為這款顯示器本身采用的是標準的sRGB色彩,蘋果電腦的色彩與之相比會稍微偏艷麗,因此”M-Book”模式能讓顯示器更適合蘋果用戶~
設計師工作時需要長時間坐在屏幕前,頸椎、腰椎有時候會不舒服,長時間盯著顯示器看作圖,有時候還會加班到深夜,眼睛疲勞酸澀那是經常的事情。
所以選擇顯示器的時候,最好還要考慮“健康”的問題。畢竟設計真是一個“高?!毙袠I,新聞動不動就報導年輕設計師猝死……所以不僅要給自己買保險,更要選擇一個有益健康的顯示器給自己續命啊~
頸椎、腰椎保護:建議選擇可以大范圍旋轉和升降的顯示器。
比如小編的明基BL2420PT顯示器可以升這么高
也可以這么矮……
建議最佳調整高度是屏幕中心與眼睛能夠平視。
眼睛保護:長時間盯著屏幕,甚至忘記工作環境的光線變化,眼睛疲勞,視力易受損。
建議選擇能減少閃屏及有藍光模式的功能顯示器。
小編使用的顯示器目前還有一個護眼功能,可以根據當前環境光自動調節屏幕亮度。開啟這個功能也是超級簡單的,只要和上圖那樣,按屏幕邊框上的觸摸按鍵,開啟“眼睛保護”,就可以智能調光了~
但有個缺點就是,每次開機,屏幕都是最亮的,然后再慢慢變暗……
不過瑕不掩瑜,顯示器能自動調節亮度,也算是幫了一個大忙~畢竟每次工作都廢寢忘食的,天黑都不知道,屏幕太亮好怕眼瞎QAQ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要怎樣才能算上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呢?優秀的設計師意味著要在大公司里工作?還是要打造了一個意義非凡的世界?抑或是因為寫了本設計領域熱銷的著作?…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可能會滿足以上的所有條件,也可能一條都不符合,這其實都不重要。當你和優秀的設計師一起共事的時候,你就會從他們工作和為人處世的方式——獨處方式、思維方式、設計方式——來感受優秀的設計師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其實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處事風格,并且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長和個性。我有幸和一些非常棒的用戶體驗設計師和產品設計師一起共事過,他們有一長串無法數盡的本領。但我觀察到一些他們共有的特質:
“有效的提問帶了來洞察力,洞察力滋養了好奇心,好奇心澆灌了智慧”
在設計師的眼里,世界是千變萬化的。優秀的設計師經常會對事物進行質問。如果有什么是難以理解的,他們就會去問個明白。
“‘走直線’是走不了太遠的”
探索者將“永遠不去走直線”視作自己的信條。探索的過程中總會伴隨著未知。探索者不知道他們不知道的事情有哪些,他們的目標也不是去尋找有哪些事他們不知道,而是去理解事情的本質是什么。在我看來,優秀的設計師會用一種開放的思維來探索他們的項目,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確定他們最終會發現什么。
“雙重性格者(同時具有內向和外向性格的人),往往更有創意,因為他們更能適應新環境”
雙重性格者能很好地應付團體活動和社交場合,當然他們也喜歡有獨處的空間做點自己的事。優秀的設計師既需要與團隊通力合作,也要喜歡獨立地想點子。
“開發一個內置的廢話探測儀”——Ernest Hemingway
當你跟形形色色的人一起共事時,你必須學會把他人的廢話扼殺在搖籃里。優秀的設計師知道什么樣的人廢話多,并在工作中杜絕他們說廢話的機會。
“聚沙成塔 ”(“Small changes eventually add up to huge results”)
在會計學里,“累積變化”是指所有差異的總和。革命性的變化往往是累積而來的。優秀的設計師會抓住讓他們不爽的東西,并且試著去做改善。他們善于把眼光放遠來觀察事物的全貌,并且明白微小變化會引起巨大的轉變。
“不要一開始就對自己設計方案的抱有自信,開始的時候應該持有一種好奇和質疑的態度”——Simon Pan
這條黃金法則是Simon Pan在讀了Marty Neumeier 的《創造力提升的46條天才法則》后提煉出來的。在這本書中, Marty 強調說人的意識形態對學習新知識是有害的,我們要拋開先入為主的觀念,并思考為什么我們相信我們所做的事情。
“掌聲固然動聽,但禁得起批判更難能可貴””——Paul Arden
優秀的設計師并不會特別在意自己的觀點能否成為解決方案,他們更想要的是完美的結果,自尊心被他們扔在一邊。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在使用它的用戶和創造它的公司眼中,這款產品是最棒的。
“用不尋常的眼光來觀察尋常的事物”——Vico Magistretti
“我喜歡和那些有創造力(雄心壯志)并且’魔怔’ (專注)的人一起共事”——Nicole Kidman
設計師在解決問題時會變得非常專注。我見過一些優秀的設計師,他們對自己的項目抱有極大的熱枕,并且被它們牢牢地吸引著。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就會令他們相當的苦惱。
“成為一個獨行俠吧,這樣你就有時間去思考,去探索真理。保持神圣的好奇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有意義?!薄狝lbert Einstein
優秀的設計師既能自得其樂地獨自關在小黑屋里工作,也可以和團隊一起合作,達成他們想要的目標。
“把你最愛的東西都干掉,從你的想法中走出來,投入到過程中去”——Chirryl-Lee Ryan
過程是一切的關鍵。我們要對過程報以信任。這個過程是帶領設計師通向最終目標的引路牌。在這個錯綜復雜的世界中,過程就是設計的關鍵。
“要想成為與人交流的大師,首先要學會閉上嘴來傾聽”——Rick Warren
人都有兩個耳朵,兩只眼睛和一張嘴。優秀的設計師會遵照這個比例來使用它們(即兩分聽,兩分看,一分說)。大多數人傾聽是為了做出回應,優秀設計師的傾聽則是為了試圖去理解人們的所思所想背后的本質。
“即便是簡單的關心也是值得敬重的”——Edward Albert
好的設計師潛意識里是富有同理心的,他們關心人本身,喜歡問“為什么”,同時他們關注人的技能和本質。
“與普世觀點不同的是,設計師并不是藝術家。我們通過藝術的手段將我們的思維和工序可視化,但與藝術家不同的是,我們致力于解決客戶的問題,而不是展示我們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薄狤rik Spiekermann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我們使用語言與人進行溝通,傳達信息,記錄內容,而視覺語言也發揮著類似的作用。從色彩到排版樣式,從插畫到品牌構建,視覺語言同樣承擔著類似的功能,它和傳統的語言有著類似的特征包括結構化和溝通功能。所以,視覺語言也是規范化的,標準化的,它足夠自由,也保有約束。視覺語言本身也可以具備足夠明顯清晰的特色,就像每個人的表達方式和口音一樣,這使得視覺語言本身可以強化和凸顯品牌特色。那么想要創建一套屬于自己的視覺語言,可以從下面的9個方面入手。
我們總是說,色彩和形體是用戶第一眼最快注意到的東西。配色方案的視覺表現力最強,這使得配色方案成為視覺語言中辨識度最高的組成部分。配色方案本身需要具備一定的獨特性,確保它整體上能夠讓人記住,區別于其他,品牌不至于在繁雜的互聯網世界中迷失,也不會讓用戶無法記住。
另一方面,配色方案應該具備良好的兼容性,能夠調和品牌不同模塊,比如網站、APP、社交媒體、包裝、名片等。
配色也應該體現品牌的價值。想想麥當勞的配色吧,黃色和紅色為主。這兩種色彩本身能夠觸發幸福(黃色)和饑餓(紅色)的感覺,兩者搭配加上經典的金拱門的LOGO,麥當勞的視覺識別度可以說是相當高的。此外,麥當勞旗下的許多其他的設計,也是在這個配色的基礎上構建的。
排版層次結構的構建,和選擇字體同樣重要。不同的排版層次,能夠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清晰還是粗糙,雅致還是有趣。在排版的層次結構上,并不存在對錯,更多需要考慮的是合適不合適,風格和感受上的一致性。
當然,不同層級的信息,在排版層級上還是要有比較清晰的體現的,大小疏密對比度不足,會難以讓用戶感知到內容之間的重要性的差異。
以 Airbnb 為例,網站的排版有著清晰的層次結構,字體的大小、字重、間距和配色都已經標準化了。相應的,給人的體驗也始終保持著應有的一貫性。
視覺元素之間的位置關系,和它們本身的設計是同等重要的。如果你希望整個設計在細節上是清晰明確的,那么柵格會給你想要的。
FreeCodeCamp 對此有很明確的描述:
柵格賦予了UI界面元素以模塊化的清晰結構,這使得整個設計團隊能在此基礎上更好地合作。這使得產品能夠快速清晰地輸出到不同的平臺上。如果你是基于某個想法來構建概念設計,那么這種方法更加實用有效。
簡而言之,柵格讓視覺呈現的復雜度降低了。
從按鈕、圖標再到卡片,你應當創建出一整套可用的、風格一致的UI組件庫。
同樣功能的控件,在頁面不同的地方、或者不同的頁面上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是讓人迷惑而糟心的。一個好的組件庫,應當包含全部常用的UI組件,以及針對 iOS 和 Android 平臺所適配之后的UI組件。雖然構建組件庫本身的工作量并不小,但是在完成之后,能讓后續的工作事半功倍。
在諸多圖形化的元素當中,圖片和插畫是視覺性最突出的元素,這也是整個視覺語言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為它從某種意義上是和品牌關系最緊密的素材。
構成視覺語言涉及到圖片素材的方方面面,構圖,色彩,濾鏡,甚至相關動效的細節。
下面是 Smashmallow 中的網頁設計,即使它們并不是同期設計也不是服務于相同的功能,但是很明顯插畫所采用的視覺風格是一致的,并且每幅插畫當中都使用了共同的元素:熱氣球。這一元素和品牌本身是有著緊密關聯的,而用戶也可以從這些插畫圖片的內容,迅速意識到品牌本身的一些概念。
動畫效果同樣是要遵循一些規則的。是快速移動還是慢速移動,是懸停觸發還是自動運行?這些動效的運動規則其實是有著明顯的視覺識別度的,就像日漫和美漫在視覺和運動規則上存在差別一樣。
就像下面這個來自Dribbble 的動效,它大體上做著勻速的圓周運動,速度適中,其中有些元素并沒有完全按照圓周運動。那么想想看,是否所有的做圓周運動的物體都和它一樣呢?它們是否會帶來不一樣的視覺觀感呢?
視覺語言并不是只涉及到視覺元素,文本并不是與之割裂的,在設計的時候,兩者需要合理地配合,在體驗上達成一致,傳達一致的信息。
在下面的 Steffany 這個網站當中,整體設計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女性化的特征,文本內容在表達方式和調性上和整體的視覺語言保持著一致,并沒有出現兩者沖突或者競爭的狀況。
視覺語言只有在用戶接納的情況下,才會地發揮作用,它要給人可靠的感覺。所以,整個視覺語言需要和你的品牌定位、氣質表里合一,而不能讓設計和產品、企業的氣質割裂開來。
你能想象沒有主角的芝麻街會是怎樣的一種氣場么?
整個品牌和視覺形象都是圍繞著 Big Bird 和 Elmo 等角色建立起來的,每一個細節的設計都是圍繞著這些角色來創建的。注意網站中角色和其他視覺元素之間的映射關系,它們讓用戶清晰地感知到角色和整體設計之間的關系是表里如一的,這使得整個網站的設計更容易為用戶所接受,視覺語言在此發揮了作用。
整個視覺語言在構建起來之后,需要保持各方面的一致性,在具體設計的時候,則得有一份詳實具體的設計文檔供整個設計團隊和利益相關人員,作為參考。所以,完成整個設計之后,將整個視覺語言相關的內容和素材制作成設計風格指南,和整個品牌的設計規范統一到一起。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當我們每周深入探討一個問題時,可以向這二十位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學習。本周,設計師們講述了從他們設計過的一款失敗產品中學到了什么。
2000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縣的總統選舉中,蝶形選票就是一個兇殘設計的突出代表。
蝶形選票的設計將候選人與中間一列打孔交織排列在一起。這種設計讓很多選民感到困惑,結果使他們不小心將本想投給阿爾·戈爾(Al Gore)的選票錯投給了帕特里克·布坎南(Patrick Buchanan),或戈爾(Gore)與布坎南(Buchanan)兩個人?!白貦盀┼]報”的一項研究推測,被蝴蝶選票搞糊涂的選民,讓阿爾·戈爾(AlGore)失去了總統職位。
之所以稱這是一個失敗的設計并不是因為其結果導致喬治·布什(George Bush)贏得了選舉,而是因為許多選民在投票后的當天認為自己投給了阿爾·戈爾(Al Gore)。更糟糕的是,因同樣原因導致的一模一樣的問題早在1996年棕櫚灘縣的選舉中就已經發生過了。任何有能力的設計師只要看一看選票表格,就會發現這當中的可用性問題。任何業余的設計師,都本可以讓用戶提前測試選票表格的設計并指出問題。
相比選票的設計,當今的設計挑戰與實際生活聯系更加緊密、更加復雜和全球化??瓷先ゴ蟠笮⌒〉臎Q定在我們的世界中承擔著重要的結果,我認為,現在是時候讓設計成為一個執證上崗的職業了。(閱讀 Mike Monteiro的《Designs lost generation》)。
老實講,我們所做的幾乎每個項目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失敗了。每次讓我失望的是時間本身時間有限,我們的動作太慢了。我們必須砍掉一些需求和基本功能以滿足商業上的訴求。我在媒體上寫了一篇關于這件事的文章,結果在當時的設計圈中迅速傳播開來。因為我認為在我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大家都感受到了這種痛苦:即優秀的UX設計師必須是戰士,妥協的設計不是好的設計。
“我覺得設計是探索發現,而不是創造??赡芤驗槲抑笆强脊艑W家的原因,我認為設計像是恐龍,掩埋在地下的遺跡。作為設計師,我們的任務是仔細清除污垢和糞便,使遺跡被發現,復原,可重新被使用,然后把它們在博物館展出供人們體驗?!?Andrew)
作為設計師,我們也必須用我們的想象力和想法來填補空白和缺失的部分。但業務目標,研發資源,時間和資金總會與我們的理想情況產生矛盾。如果我們不注意的話,他們會試圖改變恐龍的本質,把它的骨頭碾碎成粉末,而之后他們會奇怪為什么人們不想參觀博物館展出的遺跡了。最好的設計師是那些在限制下溝通,爭取,并協調所有不斷變化的(通常也存在相互矛盾的)各方利益,來主張設計使命的初衷的設計師。但設計永遠不會是完美的。完美的設計不是設計,是藝術。而我們不是藝術家,我們是溝通者。而溝通者總面臨溝通失敗。但這就是溝通。不斷失敗,但不斷嘗試,永遠嘗試去贏。
當我剛從事設計工作時,我為一家面向小型企業,提供DIY建站工具的初創公司工作(是的,又是一款建站工具)。這款產品最酷的地方在于:一個業主只需輸入他的企業名稱、行業和品牌色,一個充滿相關內容和圖片的網站就會在他的眼前自動生成??梢哉f是真正的一鍵生成網站。
我負責設計和構建網站的框架模板,使以后的網站可自動生成。我需要找到一個基于企業名稱,所在行業和品牌色就可自動創建出一個像樣的網站的方法。我接受了這個挑戰。經過大量的摸索和研究,我決定用一個簡單的屬性列表來代表每一個網站,包括:模板(定義網站布局)、內容模塊(內容類型包括圖像、文本和視頻的內容類型)、品牌色(最多2種)和主題(字體和樣式)。我設置了多種可替換的屬性以確??山ňW站類型的多種多樣。不幸的是,公司在我們完成產品開發之前就倒閉了。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戰性的項目,我學到了很多關于如何分解一個網站架構的知識。如果你在一件失敗的事情中學到點什么,那說明還不算完全失敗。
我的一部分愿意去相信,精心打造的產品將永遠是最成功的產品。這想法很好,但隨著我在一路跌打碰撞中的學習,我意識到,這部分的我需要閉嘴了。
在我讀研時,我和朋友Noah合作開發了一款應用,名為“捕捉亮點?”,——一個幫助人們在他們的視頻片段中找到并分享那些亮點時刻的應用。我們知道對于任何一個從GoPro相機,孩子的體育運動,家庭活動等場合中留下數小時未觀看視頻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因為我們做了一個可靠的應用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于是我確信用戶們會發現這個應用的。
但他們沒有。后來我們的錢都花光了,最終決定開放應用的源代碼。我意識到,即使人們被某個問題所困擾,想出解決方案僅僅是個開始。引導人們使用解決方案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更別說讓人們為之付費了。
有無數名言強調過,未曾實踐過的想法毫無價值。但即使是實踐過的想法也仍需能觸及分發到用戶。所以是的,我們學到了很多(像Noah寫的那樣),但不得不停止開發。那還有一線希嗎?現在GoPro相機上有個叫做“HilightTag”的按鈕。這讓我們受寵若驚。
我要給你們講個十多年前的故事,是我做過的第一個真正的項目。任務是建立一套控制船只進出的系統。我們的客戶是一個港口運輸公司,他們想在自己的網站上使用這個系統。
我為正在開發的系統感到興奮,因為這個系統將使數百人的生活變得更好,所以我決定做一個擁有進技術和豐富的視覺體驗的系統。我試著盡可能多地增加功能。例如,為管理員提供了一個強大的界面,允許從多個數據庫直接導入和導出數據,同步事項,監控及修改重復的信息。
經過一個月的緊鑼密鼓的設計、編碼和調試工作之后,我向客戶演示了該系統。這是一個功能齊全的系統,隨時可以上線。。。至少我覺得是這樣。但演示不太順利,我受到了很多批評。
主要問題是:我所做的系統并不是我的客戶想要的。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帶有WYSIWYG編輯器的簡單表格,以便于即使是不太熟練計算機技術的管理員也可以學會添加新事項或更改表中的現有事項。這和我最初的設想(一個熟練的管理員將使用的系統)相去甚遠。
但我學到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Kymberlee剛從McCann的體驗設計副總監崗位辭職)。
回想我當乙方的時候,我在加拿大一家很大的銀行帶領團隊負責一個數百萬美元項目的數字化戰略及部署。我是在項目進行到中途加入的,當時的項目進度有點曲折(項目缺乏原型,只用線框圖)。
當我們終于要去做這個網站的主要(且非常復雜)的部分時,發現網站流程的設計真的非常差。
我記得當時我指出了這一點并建議團隊不能再繼續使用這樣的方法和設計。老板對我說,如果我在領導團隊和督導委員會中提出這個建議的話我將是自毀前程。但現實是,無論我怎樣選擇都是在賭上自己的一切。
最后發現結果還不錯。我做了正確的事,在委員會中提出了建議,并申請項目排期延長5個月來修正這一部分的問題。講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做正確的事。
“沒有失敗,只有反饋”——Richard Bandler
我每天都收到“反饋”,但這仍是不愉快的體驗。我最大的失敗,即使發生在十多年前,仍如昨日般記憶猶新。我當時住在中國并經常和科技打交道。一位客戶曾像我咨詢關于數字廣告系統的解覺方案,我想到了一個讓我非常自豪的想法,利用一個我朋友正在開發的軟件來監測觀看者的性別,并針對性地播放廣告。
你可能能猜到后面故事的發展了,而我曾認為我曾有過的最好的想法就是它了。這個產品很棒,很簡單。大型顯示器、照相機和實驗軟件,基本上就是在這里等著事故的發生。災難發生在當產品被投放到一個法國的著名機場之后。在那之后不久,很快我收到一個精美的文件夾,里面是來自一個著名律師的關于隱私問題的300頁來信。我沒想過會是這樣的結果!我應該提前測試產品,不應該盲目愛上我的想法。這就是我在這個項目中得到的教訓。
我很早就了解到測試的價值,所以我還沒有經歷過那么多產品的失敗。當然,不排除有些產品在測試或原型設計中表現得并不好,但我把這稱為學習,而不是失敗。我所看到的真正失敗是發生在團隊氛圍中的。因此,在團隊內部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和共同創造出色的產品同樣重要。
很多事情都沒有按照我的計劃進行,而這正是重點,不是嗎?失敗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和更好的設計師。不過我想到一個特別的失敗案例,,那是我為自己的產品prevue.it所做的事情。在Prevue的內部有一個文件夾庫,每個文件夾都包含你與客戶共享的設計工作。有一天,一位朋友建議,如果我讓用戶把他們的資料庫公之于眾,Prevue就可以作為一個制作作品集的工具。主意聽起來不錯,所以我去做這件事情。
在幾個月的時間里,成千上萬的人因為這個特別的功能成為了注冊用戶。事實證明,投資工具的主意,作品集工具服務是門大生意!但這些新用戶中沒有一個愿意付費的,他們還要求額外增加一些我們的競品所提供的功能。與此同時,現有的用戶被“新”的產品方向搞糊涂了,感到困惑??梢哉f,我制造了一個爛攤子,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恢復,這過程中損失了大量的客戶。
我在挫折與失敗中,
實際上我沒有機會足夠深入地參與到一個產品中直至需要判斷成功與否的階段,更不用說我也沒有參與過重要到需要一個成功/失敗矩陣來衡量是否成功的產品了。我所設計的,大多是面向公眾的網站,這其中的很多設計都經歷過一些嚴重的失敗。最常出現的失敗,特別是在我早期職業生涯中出現的,是當我交付設計方案時,發現方案在很多方面都完全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也許風格不對,也許用戶體驗不好,也許頁面布局沒有與用戶習慣相匹配,也許沒有體現出品牌,也許用戶就是不喜歡。
要克服這些失敗是很難的,因為這意味著你在這個過程中漏掉了一些東西,或更糟的是,你忽視或省略了重要的信息。這種失敗有點像炸彈可能隨時引爆。但也意味著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成長就在于我們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我學到三種簡單且快速的方法來幫助項目取得成功,也減少了出現失敗設計的概率:
我發現采用以上方法,會讓工作更有效,更深思熟慮,同時失敗的可能性更少。最重要的是,客戶會看到,你在努力理解他們的項目和使命,因此能培養雙方的信任和健康的合作,免于項目中的阻撓和意料之外的反饋。
我有過很多失敗的產品和想法,舉兩個例子:
1.Lostgrad社區
在我畢業那時,每個人都在為尋找工作而煩惱,所以我想,應該建立一個社區網站來幫助他們:
(http://graemefulton.com/projects/post/lostgrad-jobs-website)
幾年前,我在這里寫下了關于整個項目的失敗歷程,這是早期快速失敗教會我的最好的一課。
2. Slappy Face
我真的想不通這個項目為什么沒有成功:
你可以在這里體驗。
從這次的經驗中學習到(創造這個產品很有趣?。?,你不可能單靠優秀的設計來獲得產品成功。盡管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產品,但如果你不把它拿出來,圍繞它建立社區,打造優秀的銷售團隊,你就不會收獲太大的成功。
現在,我正在開發一款關于電子郵件模板的應用,名為Tamarin Templates。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定義成功的標準。谷歌有一套易于操作的評判標準,稱為HEARTS??梢杂脕砗饬慨a品的用戶體驗:
老實講,在加入谷歌前,我不清楚我的大部分設計是成功的還是糟糕的,因為設計公司的項目效果并不能被長期跟蹤。如果用“HEARTS”來衡量的話,我的大多數項目可能是“失敗的”,因為根本沒有資源或計劃來繼續跟進、迭代和優化。在沒有測試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第一次就把一切都設計好的。但對我而言,只要能從項目中學到一些新的東西,就是取得了小小的勝利。無論是了解一個新的行業,例如設計運河調度的應用;學習如何與開發人員合作,例如學習編碼和用開發語言進行交流;掌握一款設計工具,例如如何在Sketch中使用“符號”功能,還是結識有趣的同事,等等。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藍藍注
在設計龍泉大藏經時,是由賢度法師主持的,一起開會溝通相關事宜,是位高僧,總是隨喜贊嘆設計的工作,激發了我們的熱情,也很開心。
如今賢度法師因8月的事件,離開龍泉寺,是沒有想到的。
本文系賢度法師5月26日在杭州2050大會“我帶佛陀上火星”論壇上演講的文字整理稿。
賢度法師,畢業于中科院計算所,現任龍泉寺人工智能與信息技術中心主任。
在演講中,賢度法師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在賢二機器僧、龍泉大藏經智能??逼脚_等項目中的應用,為大家介紹了當代佛教的科技實踐。法師談到,科學更側重于對外在世界的探索,而佛教側重于對內心世界的開發。只有不斷向內心深處覺醒,才能夠消弭物質和精神的隔膜,才能夠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找回人本身的價值和尊嚴。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些佛法與科技方面的話題。剛剛楊賽給我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她說她什么都沒做好,實際上我在計算機方面也什么都沒做好,所以最后選擇了做和尚,希望自己把出家這個事情做好,盡其一輩子。我給大家演講的主題是:佛法的內涵+科技的翅膀=心靈的覺悟。我想先詮釋一下這個主題和“我帶佛陀上火星”這個大主題之間的關系,因為佛陀嘛——那么佛法,龍泉寺是一個落地的道場,而龍泉寺的科技實踐我覺得可以看作是我帶佛陀來北京龍泉寺,未來可能還會去上火星。
我先介紹我們現在的一個狀況。龍泉寺的科技實踐最早要從寺院的方丈學誠大和尚說起。學誠大和尚有一句話,叫“佛教是古老的,但佛教徒是現代的”,我們龍泉寺很多的科技實踐都是基于這樣一個理念開展的,這是一個總的指導思想??萍紝嵺`應該包括兩方面,一是科技應用,二是科技研發。我先從應用講起。
最早龍泉寺,我們學誠大和尚最早用技術干了些什么事呢?第一個就是博客法門,這是科技之用。這個PPT可以看得見,在2006年的時候,師父學誠大和尚用博客不斷發龍泉寺生活的點點滴滴——可以看見,左側的目錄——每天大概會有兩篇左右的文章。
這些文章都是記錄龍泉寺活動的點點滴滴。我們可以內窺一下其中的一些細節。我可以念一小段給大家,看看這些博客到底是些什么。
“為了配合夏安居,我們乙班的教室由內院搬到了現在的齋堂。為了讓齋堂的環境更適合作為教室來用,便發心整理一下齋堂的衛生和布局。真正開始干起來,發現活還是挺多的,看來晚殿也就泡湯了,不過心里還是很高興做這件事情,莊嚴道場,令僧歡喜,師歡喜!當正在埋頭洗缽的時候,聽到師父的聲音從門口傳來,仰起頭來時,發現師父和幾位法師已經到了齋堂。師父看到我在忙乎,就笑著問:‘你在做什么?’‘師父,我在洗缽,準備騰出一個缽架來,放一個書柜,專門放我們平日里要誦的經書?!薄畹竭@里可以看得見實際是一些很生活的東西。修行認為就是在學習工作生活之中完成的。不是說要離開生活而修行,就是要在生活之中修行覺悟。我們再往下看,“與師父接觸久了,就會發現師父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常愛問我們這些弟子一些問題??雌饋硪恍﹩栴}的答案是很明確的,但師父還是會問”。比如像剛才這個問題,弟子明明在洗缽,但還是問弟子在做什么。實際上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很多地方,師父有時候還會發短信問弟子,“你在干什么?”這個問題“你在干什么”就如同禪宗的當頭棒喝,你在干什么,然后你就立馬回到現實,我不應該打妄想,我應該活在當下。其實這個小問題就是修行。我們弟子被師父問到這個問題之后,后面這些就是內心活動,一些所思所想。這個法師寫到師父通過這樣簡單的一問一答可以了解很多深廣的事實,并且能夠了解對方內心的所思所想及心理狀態。后面我就不再細念了,我想說的是什么——這些博文都是龍泉寺學修生活里頭的點點滴滴。
這些博文后來我們把它結集成冊,結集成書,有100本。這100本書,我們送到國內國外很多圖書館和大學,讓大家能夠通過這些博文了解在北京西郊的一個道場里頭的學習、修行,依照佛陀的教導修行的(出家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這樣一些法門,有哪些人從中受益了呢?首先,讓社會更加了解現代化的佛教修行方式是什么樣的。不是很神秘的,也不是很懸乎的,是很真實的內心的點點滴滴,(內心的)提升與感悟,所以這是一個很真實的修行和生活,是內心的感悟。第二呢,我們編輯成冊送到海內外,也擴大了漢文化的影響力。因此2016年的時候,師父被評為中國佛教界博客第一人——這個第一,這是第一次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第一,后面還會有。
第二個,微博法門,這還是科技之用。這是師父微博上的一個截圖,可以看得見粉絲量已經有98萬多了。同步發布了大概16個語種的微博,就是同一個漢語言微博發出來以后,我們龍泉寺有專門的翻譯團隊,翻譯中心把這些漢語翻譯成16個語言向全球發布。
我們再來內窺一下微博的一些細節。有人問,也就是我們的網友在微博上問師父,“頂禮師父,請問我參加了公務員考試,筆試成績出來之前,一直很焦慮,想看,如何面對查成績的那一刻,該怎么辦?”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當你在面對高考,焦急地等待某個結果,很重要的時候,你內心的焦慮、期待,這種心情該怎么去平復?怎么讓自己在那個時間還能有一份快樂??纯磶煾甘窃趺椿卮鸬?,“若是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能有何益?一件事情,你擔憂也好,害怕也好,它總會來到,也總會過去。做好手里的事,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當下,都盡心盡力就好了?!彼阅軌蚩吹靡?,就這樣一句短短的回復,讓我們的心在一種期待、緊張、焦慮的狀態當中走向平靜,能夠活在當下。所以這個就是佛法能夠給我們帶來的一些好處。
第二個例子,有人問,他說,“請問師父,如何面對職業乞討者?幾乎天天碰到。”大家會有這樣的問題嗎?走在大街上的時候,面對一個乞討者,你內心是怎樣的作意,去思考?你會不會覺得是真是假?要不要給他錢,要不要幫助他?有人就問了這樣的問題,師父講:“看自己的發心,對方是假乞丐,自己也可以真修行。如果不愿意布施財物,也可以布施其它的,比如微笑、鼓勵、勸勉、書籍等等,乃至于自己什么都不愿給的話,也可以心里默默發一個愿,未來能夠幫助到對方?!彼悦鎸σ粋€境界,看看自己起什么心,是煩惱的心,還是覺悟的心,和佛法相應的心,這個非常重要。所以修行呢,它此時此刻,外在的真和假你很難去判斷,但你自己的起心動念,是真實的,善良的還是惡毒的,你自己可以去把控。這是內窺一下微博的細節。那么這個微博的法門呢,一個是更方便地每天發布寺內動態,第二個師父每天早上堅持在互聯網上,在微博上去回復社會上各行各業的網友問題,現在也快100萬粉絲。并且我們成立了翻譯中心,同步發布各種語種的微博,也結集成冊《微博答問錄》,都是可以在書店里看得到的。
第三個,動漫的法門。這個卡通人物大家認識嗎?大家認識賢二嗎?這個是賢二的配角,就是和賢二打擂臺的,叫趙小翠。賢二是怎么說趙小翠的,“雖然你有缺點,但勇于改正,所以大家更喜歡你?!逼鋵嵨矣X得我們說賢二,都講,人人都是賢二,因為賢二他是一個有缺點的人,不是一個圣人,他周圍的人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也有他的缺點,但是他勇于改正,所以它是不斷的鼓勵大家,通過修行來提升自己。賢二這個動漫法門我們也是做了很多,像不斷地出動漫,然后動漫的視頻啊。這是一個動漫的視頻叫《謊言的代價》,它是在教育孩子不要去說謊。這是賢二律師以及孩子他爸,他講不愛讀書,但經過教育以后呢,他就喜歡上讀書,并且不說謊。賢二動漫是龍泉寺的出家法師在師父的指導之下,以社會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向社會傳播佛法。講到這兒,這三個法門其實都還是科技之用,后面要進入到科技的研究乃至于去研發。
賢二機器僧的法門。接下來就介紹賢二機器僧,底下這兩個是一代的、酷酷的賢二,第二個是賢二二代,比較高個,胖胖的賢二。
機器僧2015年10月份一代亮相。16年的時候,突然人們發現北京西郊寺院里面竟然有一個人工智能機器僧,大家猛然就覺得這個寺院是怎么回事,怎么會在人工智能元年的時候就已經于此之前研發出來一款人工智能機器僧,非常的好奇。賢二也因此被廣泛關注和報道,成為網紅,并且于16年10月份的時候發布了二代。我們也即將發布第三代,賢二開始在不斷升級。這是賢二實體的機器僧,同時我們還有虛擬的機器僧,就是基于微信公號的聊天機器人。在我們門口有賢二的二維碼,大家可以去掃,掃完以后去關注它。不要以為它只是一個簡單的公號,它背后有強大的對話能力。對話的基本語料是前面介紹的師父在博客、微博上和網友互動的問答對,同時加上我們義工的補充,成為賢二的大腦。然后我們再用人工智能、用深度學習、用自然語言理解,把這些語料加工之后,你可以去互動。所以一會兒大家可以去關注一下,和他去聊天。除了中文之外,還可以用英文來聊天。這是后臺用戶的數據分析,目前有139萬粉絲,快到140萬粉絲了。每月的增長量在1萬7千人左右,所以大家也可以貢獻一份啊。
這個對話機器人,它其實就是因為佛法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種種煩惱。并且除了這些社會大眾從中受益之外,我們的義工團隊在參與過程中,也學會了像賢二一樣說話,不去傷害別人,給人鼓勵、給人撫慰、給人慰藉,所以這些義工們從中收獲非常非常大。而且我們即將推出3D聊天小程序,敬請期待。
我們接下來說到科技之研究,因為前面是講科技的應用。大藏經就是我們龍泉寺利用科學技術整理佛教的文獻。
大藏經是佛教文獻的總集。佛陀所講的法最根本的依據就是來自于大藏經。我們希望把古來歷朝歷代的大藏經都進行比較完整系統的整理,然后發布到網上去。這個過程如果搞古籍的同學可能會比較了解,包括版本校對、??薄它c等等。這個過程當中哪個可以用得上人工智能呢?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視頻。這個視頻展示的是我們做的一個古籍OCR的人工智能引擎。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對古籍進行識別。目前我們已經把《永樂北藏》《乾隆大藏經》和《六十華嚴》進行了處理。
可能大家不是特別了解大藏經。我簡單說幾個數字——大藏經大概有二三十個版本,少的有5000多字,多的1.25億字,所以這個規模是非常龐大的。我們現在有OCR技術,非常成熟,但是一旦把這個技術應用到古籍領域,就會發現它處理不了,為什么?古籍所面對的字種,古人所用的生僻字非常的多,大概有幾萬字,而我們現在常用的字,根據國家通用漢字規范表,一級字表也就三千多字,二級字表有六七千字,足以覆蓋我們日常說話、寫書、出版用到的,這些字也就六七千個。但是實際上這個事情一旦到古籍領域就打不住,它有幾萬個字,這些都給OCR帶來非常大的難度。能看得見,這個是我們利用技術對版面進行分析并且進行切割以后的一個效果。這是我們不同版本的大藏經,每個字都用算法技術切出來,然后把它們轉化成對應的文字。這個視頻左側是一個自動處理的過程,能看得見紅色的框在往前進,右側文字自動識別。這是為了動態展示的一個效果,所以做成這樣,實際上它一張照片處理的速度比這個要快。
另外我們也研發了龍泉字庫。為了解決生僻字的問題,我們自主研發了龍泉字庫,比如遇到這樣的字,大家認識嗎?如果遇到這樣的字需要解決,怎么辦?那么我們自己研發了一款龍泉字庫,可以看得見這個字庫的工作界面。我在檢索框里只需要輸入單人旁和部首,左側的部件面板可以幫助我們,能看見包含這兩個部件的所有字,大概有342個。這是兩個部件,部件筆畫輸入法的長處是,除了輸入部件之外,對于你無法輸入的部件你還可以輸入筆劃,比如說剩余筆劃是0,輸入0以后,表示除了這兩個部件外,我不包含任何部件了,因此馬上結果只有一個,可以很迅速、地找到我想要的字。這個字庫背后的總量有16萬字,非常的龐大。可以看得見,進一步這個字會把我引導到字典的界面,它是“佛”的異體字,在古人來講這個字就是“佛”字。
然后我們研發了一個基于藏經的工作平臺,把人工智能和人結合起來,一起去完成古籍的校對、校勘這樣一個工作。這邊是幾個界面的展示。
那么實際上我們做這個事情也花了好些年頭。最早也和藏經、古籍的工作單位交流,比如臺灣的法鼓山、佛光山等等。我們也和國內知名的高校、企業就人工智能進行藏經古籍電子化這個主題進行交流和合作。龍泉字庫和藏經工作平臺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這個基于人工智能的OCR引擎是我們合作研發的。
以上就是龍泉寺科技應用與實踐的一個概覽。我再進一步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龍泉寺,一個寺廟,一個道場,出家人為什么會去做這個事情?它背后是怎樣一個理念?也就是我們師父是怎么想的?賢二機器僧是出家法師創造出來的,適合現代人審美的佛法符號,也就是說賢二機器僧它實際上是一個傳播佛法的符號,一個IP。它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提醒我們用自己的內心來創造,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如果忽略內心世界的建設,我們所開創的所有科技事業都有可能成為傷害和毀滅我們的技術。賢二機器僧提醒我們,科技要服務于人類,服務于內心。我們希望建立、探索和完善漢傳佛教體系。大藏經這個工作只是目標的起點,首先做文獻的整理,它背后更希望能夠建立漢傳佛教的修學體系,讓佛法能夠廣為傳播。
那么出家人和在家人一樣,其實在接受科學帶來便利和物質利益的同時,也在接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比如說互聯網時代下的群體性孤獨?;ヂ摼W時代有一句諺語,叫“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們倆雖然在一起,但是你卻在玩手機”。就是科技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很多的問題,我們怎么去認識科技?從佛法的角度,我們不是要拋棄科技,或者貶低它的價值,而是給它找到正確的定位。我們應該思考如何享受現代文明帶給我們利益、便捷、的同時,不讓科技帶來負面乃至于有害的影響??萍加泄ぞ叩膬r值,但是缺乏目的的價值。只有不斷向內心深處覺醒,才能夠消滅物質和精神的隔膜,才能夠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找回人本身的價值和尊嚴。
其實走到現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人們常常會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人工智能的到來,會讓我們很多人都失去工作,我們人的價值何在?那么我們這邊也有一個提法,或者是從佛教的角度能給出一些參考。
科學更側重于對外在世界的探索,側重于物質的發展,而佛教側重于對內心世界的開發,側重于心靈的發展。其實佛教和科學從來不矛盾,它們各有側重,它們卻同樣面對我剛才所提到的這個問題??茖W和佛教一起面對這個社會的問題。什么樣的問題?就是科技過度發展帶來的問題,比如說環境污染,環境的問題,比如說工作壓力帶來的緊張、焦慮、自閉等等精神的問題。這些環境的問題也好,精神的問題也好,不光科技要去面對,整個社會都要去面對,佛教也要去面對。共同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佛教能給出什么樣的建議?給出什么樣的參考呢?
我們回過頭去看一看人類的發展歷史。在農業時代的時候,我們是一種神文化。大家對于自然現象無法理解,就有這樣一種神文化的存在。那時候人們的價值體現何在?體力,就是不斷去耕種、勞作。在工業時代,乃至于現在信息時代,文化是物文化,物質發展的一種文化,對物質的發展、追逐。那么人的價值何在?當工業時代把人從體力之中解放出來以后,人的價值從體力勞動轉向了腦力勞動,不斷去發展這種知識、發展科技。那么現在人工智能時代來臨以后,會發現人的腦力勞動也將被取代。翻譯呀,各種簡單的流水線上的工作,都將被取代。腦力已經不再成為人的價值的一種體現以后,會走向哪里?
從佛教角度,我們提出了心文化。學誠大和尚提出心文化的概念,就是說你會發現還是有些問題無法解決,就是我前面所講的共同面對的這些問題,環境、心理、精神這些問題,誰去解決?佛教可以去解決,心文化可以去解決。人的價值何在?心力。
佛教對于心的認識,從佛教唯識的角度上講,就是八識,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都比較好理解,佛教還有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就是說在我們這些淺表的意識之下,我們每天會有所思所想。面對各種人事物的境界,在這些淺表的思維意識之下還有更加深廣的內心世界。在佛法唯識的角度,就是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那里蘊藏著宇宙人生的奧妙,而這是佛教可以貢獻的。當然今天由于時間的關系,我不再展開,到底八識是什么。
所以當面對這樣共同問題的時候,我覺得佛教與科技應該攜手,理應攜手?;氐轿业臉祟},佛教的內涵+科技的翅膀=走向心靈的覺悟,好,我的介紹就到這里。
作者:魯米
做人就象是一家客棧
每個早晨,都是一位新來的客人
喜悅、沮喪、卑鄙
一瞬的覺悟來臨
就像一個意外的訪客
歡迎和招待每一位客人!
即使他們是一群悲傷之徒
來掃蕩你的客房
將家具一掃而光
但你要款待每一位賓客
他或許會為你打掃
并帶來新的喜悅
如果是陰暗的思想、 羞恥和怨恨
你也要在門口笑臉相迎
邀請他們進來
無論誰來,都要感激
因為每一位都是
由世外派來
指引你的向導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在 Sarah 給 Jimmy 講完了她在設計上的一些原則之后,Jimmy 就準備開始重新設計那個客戶等著要的新的儀表盤界面了。與此同時,他所在的公司 Shmuckle 準備設置一個新的產品經理的職位,并且將會在公司內部選擇合適的人員來任職。Jimmy 對此非常有興趣,實際上,在當前的架構下, Jimmy 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候選人。但是要擔任這個職位,他必須證明自己能夠勝任這個職位,證明自己知道如何管理項目和團隊。
對于他正在做的這個控制面板的設計項目,他也正在挑選合適的產出流程。用敏捷(Agile)開發流程更好,還是應該用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又或者是循環式開發流程?他覺得跟開發部的同事聊一聊會是更好的選擇。
當他找到工程部的 Boris 的時候,他正在樓道里刷推特摸魚?!赣檬裁戳鞒??那還用問,當然是敏捷啦。這個最好,過程清晰簡單,現在沒有什么辦法比敏捷更好處理各種數字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啦?!菇又珺oris 去隔壁會議室拖出一個白板,并且說道:「給我一個小時,我告訴你關于敏捷開發的一切。接著還能捎帶計劃一下每周的工作內容,這樣你就能完全明白要干啥了。哦,差點忘了,還有幾個播客和視頻可以幫你更加深入地了解敏捷?!?
敏捷開發以用戶的需求進化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軟件開發。在敏捷開發中,軟件項目在構建初期被切分成多個子項目,各個子項目的成果都經過測試,具備可視、可集成和可運行使用的特征。換言之,就是把一個大項目分為多個相互聯系,但也可獨立運行的小項目,并分別完成,在此過程中軟件一直處于可使用狀態。
絮絮叨叨的 Boris 終于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Jimmy 一時之間感到頗為尷尬,不知道如何回應。好在這個時候,開發部另外一個部門的 Floris 從門口路過,Jimmy 趕緊喊住他「Floris 我到處在找你,你怎么在這兒啊」說著就拉住 Floris 的手,竄進了另外一個辦公室,遠離了熱情的 Boris。
「干啥?你倆在聊啥?」
「Boris在跟我說敏捷開發……」
「啥玩意兒?他跟你講敏捷開發?快拉倒吧,他們部門里面唯一敏捷的就手頭上的 Macbook。我們這邊都用瀑布模型來作為產品開發的流程,因為它是線性的,有著更簡單的結構,操作起來也簡單,很少會發生混亂?!拐f著,Floris 從辦公室的書架上摸出一堆文檔壓到 Jimmy 手上。「你要的東西都在里面,祝你好運。如果你需要任何幫助,請在公共的平臺上跟我約時間,我們可以開個小會解決一下問題~」說著 Floris 回到自己的桌子邊,開始繼續干活兒。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是一個項目開發架構,開發過程是通過設計一系列階段順序展開的,從系統需求分析開始直到產品發布和維護,每個階段都會產生循環反饋,因此,如果有信息未被覆蓋或者發現了問題,那么最好「返回」上一個階段并進行適當的修改,項目開發進程從一個階段「流動」到下一個階段,這也是瀑布模型名稱的由來。包括軟件工程開發、企業項目開發、產品生產以及市場銷售等構造瀑布模型。
拿著一堆資料,回到自己的工位前,整個人都要陷入到怠惰的情緒里面,癱坐在電腦椅上糾結了起來。信息太多了,不知道從何做起。在網上一搜也是成堆的內容,根本不知道從何入手。懵逼了。
Jimmy 決定采用最終的備用方案——萬事不決問 Sarah。在 Jimmy 的工作經驗當中,老領導 Sarah 總能給他靠譜的建議和可行的方案。
Sarah 辦公室的門從來都是敞開的。當 Jimmy 來找她的時候,Sarah 正在閱讀一些有意思的東西。她的辦公室里面有很多的書和綠植,漂亮的色彩讓 Sarah 的整個工作區域仿佛能夠喚起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桌上打開的書頁散發著油墨的味道,聞起來讓人很有安全感,像家里的書房?!窰ey,Sarah,我又有問題來麻煩你啦,你有空么?」
「我的門永遠敞開著。這次有啥問題,看看我能怎么幫到你?!筍arah 聽到聲音就知道是誰,一邊放下手頭的文檔,一邊抬頭笑著看到略顯局促的 Jimmy 。說話間,Jimmy 非常熟悉地跑到辦公桌另外一邊的椅子上癱坐下來,Sarah 笑著搖頭,拿起咖啡壺給 Jimmy 倒上一杯咖啡。
回到自己椅子上的 Sarah 沒有看自己的電腦,而是像心理咨詢師一樣,盯著 JImmy ,進入了等他傾訴的狀態。而 Jimmy 此刻也驚訝于 Sarah 如此灑脫迅速地放下手頭的工作,并專注地幫助自己,于是也不再放飛地癱坐著,直起腰身,開始認真地陳述自己的問題:
「實際上,你之前跟我說的設計原則,讓我獲益匪淺。我按照你告訴我的方法,找到了癥結,解決了問題。但是我現在不僅僅是要設計這個儀表盤界面,我需要開發和實現。有人說敏捷開發比較好,有人說瀑布模型很給力,這些開發方式到底有啥差別,優勢具體在哪我并沒有搞清楚。有人說我需要的是敏捷開發里面 Scrum,還有人說,它實際上是 shmum,也有人稱之為 Bshmum,結果還有朋友告訴我說 Google 的 Design Sprint 才能幫我解決問題。我感覺腦子快要炸了。所以……Sarah 你明白么,我需要幫助了。 」
聽到 Jimmy 說到后面,Sarah 就明白了他碰到什么問題了?!窲immy,沒事兒,我們總會在某些時候碰到問題,別人的指導總會派上用場?!?
「我可以理解,如果在網上搜索這些相關的信息,會有太多雜亂的內容讓你感到信息過載。幸運的是,如果你理解這些東西背后的基本原理,就可以相對輕松地梳理清楚所有的內容了?!?
「早知道我應該一開始就來找 Sarah 問問?!笿immy 不由得對自己抱怨了一句。說著,他在摸起咖啡杯旁邊的紙和筆,準備做筆記,就像上次那樣。Sarah 看穿了他的小心思,笑道:「不用記?!拐f著,喝了一口咖啡,然后繼續道:「先想想看,我們為什么會有敏捷、瀑布模型、沖刺模型,為什么要用循環工作法呢?」
「為了?」Jimmy 下意識撓頭。
「是的,但也不完全是這樣??偟膩碚f,我們需要一個過程來呈現產品,因為人類的思維是沒有辦法直接掌控混亂的事物。此外,一個清晰的、可遵循可記錄的流程,能夠確保你在完成后,確保產品的整個開發過程是可交付的,細節也是可回溯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這些流程?!?
「最首要的問題,不是選擇哪個流程,而是要了解這些流程為什么而存在,以及我們可能會碰到什么樣的問題。無論你選擇哪一個?!筍arah 看了一眼窗外,繼續說道:「你有問過公司的其他的同事,他們都遵循什么樣的流程么?」Sarah 問道。
「問過了,絕大多數都采用的敏捷和瀑布模型。」Jimmy 說到。
「首先要告訴你的是,兩種方法都很棒。但是絕大多數的公司只會在兩種方法當中選擇一種。因此,當人們采用敏捷或者瀑布的時候,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他們所做的設計或者開發的小沖刺。以往,我們會看到團隊會在3個月或者半年這樣的時間尺度當中,一直保持著高強度沖刺的狀態的。在旁觀者眼中,會看到一個清晰的故事,或者說整個產品逐漸設計或者開發出來的景象。如今流行的做法是將沖刺劃分為很多不同的階段,這也是為什么如今被稱為小沖刺。不過本質上,做的事情和內容并沒有改變?!?
「另外,很多人會使用敏捷的方法來做項目,過程中會不斷的迭代修改。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法來獲得更好的結果。實際上,很多團隊會持續不斷地、長期地堅持這么做,幾個月甚至一年半載都沒有發布任何東西。如果你在這種情況下,會問自己,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我會告訴你,原因在于沒有清晰的承諾,以及太多的事情讓人分心。大家都不會承諾在一段時間內交付一些東西,使用各種借口不按時、按預算來完成項目?!?
「如果這個時間只是一兩周,一個月,好吧,或者說一年,這個周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需要擁有一個清晰的過程,并且承諾提供一些東西。當然,這是很有挑戰性的。這意味著,在這個情況下,你必須作出一些選擇,來完成任務?!筍arah 總結道。
「到底使用哪種敏捷的方法,采取多少個步驟,或者使用經典的瀑布模型,借助谷歌的設計沖刺,都可以,都沒有問題。大家總會認為,采用哪種過程是關鍵,但是現實是,這個過程始終都只是達成目的一個手段而已?!?
「真正的問題在于,人的天性是懶惰的,沒有按照承諾交付東西??偸侨滩蛔〉耐涎樱蛎浀淖晕?,辦公室政治,愛來事兒的甲方,喜歡變卦的客戶,它們還都會像攔路虎一樣進入產品和設計的流程。無休止的辯論,不斷改變的策略,不斷膨脹來回拉鋸的會議,最后你只能呆滯地坐在辦公室當中,想想自己的生活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最后,我想說一下多年前,我自己所經歷的一個項目?!筍arah 覺得她應該從具體案例上來說說這個事兒了。
「所以,首先你應該清楚,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交付一些東西出來。你要保證你的團隊不會跳票和拖延,也不會讓預算超出計劃。你將要在約束中工作。約束其實是一種隱藏的優點,也許并不是每個人都明白。你需要完全保持專注,除了你的和參評之外,不會被其他的任何東西分心。就你的情況而言,你需要專注于這個儀表盤界面的設計和實現?!筍arah 說道。
「團隊的規模很重要。不過那是后話,后面咱們再仔細聊。」
「假設,你有一個三個人組成的團隊,他們共同負責開發并發布你的產品的下一個功能。具體到你的頭上,就是為你開發并實現這個重設計的儀表盤。你需要確保公司的其他人不會前來干涉他們的工作,不會來和他們討論這個項目以外的任何事情?!?
「這一點極為重要。他們必須保持專注。減少被打擾的機率——或者說不被打擾是最好的事情,他們能夠專注而清晰的思考問題。除了手頭的任務之外,他們不會需要去做其他的任何事情,不會被其他的工作內容所分心。對于如何做手頭的工作,什么時候做,具體做什么,他們應當有足夠的控制權和自主權。最后,請記住這一點:
團隊必須足夠小。如果太大,溝通問題一定會成為主要的障礙。每增加一個人,想讓大家信息和想法保持一致的成本,就會成倍增加。如果你擁有太多的自由,太多的資源以及大量的人員,你不僅會得到過度的設計,超出常規的工作,需要超出計劃的預算,以及一個沒有重點,不夠出彩的產品?!?
「如果你像我說的一樣,后退一步來看問題,就會意識到,流程背后所存在的問題,并不是流程本身的優劣,也不關乎公司、人員、國家、文化或者其他。這是關于紀律和約束。不僅是團隊本身需要紀律,負責人要有紀律感,業務也需要有紀律約束。如同我們所知道的,團隊也好,產品也好,公司也好,它都是自上而下的,頂部的紀律、約束和眼界,決定了底部的紀律、調性和產出?!?
「現在,你可能會問自己,如果你的項目出現了問題,會怎么辦?那么首先,對于你想要達成的目標,需要一個清晰的愿景或者想法。除非你的愿景和目標足夠清晰,否則你是沒有辦法來提供承諾的。在項目開始之前,這個愿景/目標必須有足夠清晰的定義,是否能夠達成,難度高低,是否具備可執行性,否則在過程中一定會有所偏離。在這里,給你幾個小貼士,務必要記?。?
不要自欺欺人,你需要提前計劃好整個項目,避免出錯。很多事情都會出錯,所以你需要有目標有愿景,你需要向著目標前進,并且隨時做好解決問題、糾偏的準備。一旦你被其他的因素影響,就很容易增加開發時間、增加預算、招募更多的人手。不要相信所謂的規劃和藍圖,那什么都不是。問題是一定會出現的,出錯了,就專注于最終目標,抓緊手頭的項目,別無其他?!?
Sarah 說道這里,Jimmy 已經開始有所思考了?!杆?,在我告訴你這些事情以后,對于你你手頭的這個儀表盤的項目,你打算下一步要怎么做?」
Jimmy 的腦中仍然在反思 Sarah 剛剛說過的話,下意識回復道:「要有遠見,目標清晰,為即將出現的錯誤與問題做好準備,組建一個足夠獨立的小團隊,和公司其他的團隊和部門隔離開來,這樣可以在不被打斷的情況下聚焦于當前的任務,最重要的是,要在承諾的日期前交付承諾的產品。但是我不知道團隊要有多小,我應該帶多少人?」Jimmy 問道。
「如果我說我知道你要帶幾個,那么我一定是在騙你。不過,通常而言,你這種規模不算太大的產品,我建議控制在3人以內。你是這個項目的主管設計師,也是產品經理,在設計上已經沒有大的問題,你還需要兩個開發人員,一個負責前端,一個負責后端,這樣足矣?!筍arah 回答道。
「那么我應該花費多少人在這個上面呢?」Jimmy 又問道。
「這個是你的項目,時間應該由你來衡量。不過,你需要一開始就清楚你手頭有多少資源,你有多少時間來投入這個項目,有多少可供調用的預算,以及管理團隊的耐心達到了什么程度。而且,這個事情最關鍵的并不是時間,而是你的承諾,以及到達約定時間之后要交付的東西。這不僅是對上層的責任,對于你和你的項目而言,也是一個可供奮斗的目標和清晰的邊界。你的項目看起來并不算小,這個人員工作量之下,可能需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來進行開發。但是請記住,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你必須提交出一個可用的產品出來。從我的角度上來看,我是不允許增加預算和時間的。約束對雙方其實都是有利的?!筍arah 說道。
「那么我還是想問最開始的那個問題,到底應該使用敏捷還是瀑布模型?」Jimmy 還是忍不住問道。
「我不知道?!筍arah 坦言道:「你的項目應該由你來決定。對我而言,選擇哪個流程其實并不算最重要的問題,相反我剛剛說道的,流程之前的種種問題才是最重要的,關于承諾,團隊的構建和管理,這些因素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如果你清楚的知道最終要產出的產品,流程就僅僅只是手段了?!筍arah 笑著總結道。說話間,她伸手去拿之前沒看完的文檔?!钢x謝,Sarah,」Jimmy 笑道:「你好像又救了我一次?!拐f著 Jimmy 走出了Sarah 的辦公室。
「我的門一直都敞開著。」Sarah 低聲說道,走遠了 Jimmy 大概并沒有聽到這句低語。
在設計和開發數字產品的時候,每個團隊的負責人可以選擇自己習慣的或者自己青睞的流程和方法。使用什么樣的方法無關緊要,在未來10年,我們可能還會碰到更多的新方法,新的策略。而唯一不變的,始終還是最基本的問題,團隊,承諾和交付。
我注意到,有人把產品所使用的敏捷和瀑布模型這類流程稱為「項目的上帝」。但是實際上,不管哪種流程,依然會陷入無休止的扯皮會議和無意義的辯論,出現了問題之后,開始修改時間表。「我們無法按時完成功能A,因此我們無法開發模塊B,開發人員又需要參與下一個項目,因此我們資源是不夠用的,所以呢,這個項目不得不停一個月?!惯@情況很常見,也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我相信,產品團隊應該高度專注于當前的產品,和其他產品的需求、各種無關的事務隔離開來?!窰ey,Angela,我們的大客戶要求這個今天上線,能不能把你的項目放一邊,幫我們把這個產品弄上線?」這也是一個反面案例。拒絕。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www.sypr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