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address id="ttjl9"><nobr id="ttjl9"></nobr></address>
      <form id="ttjl9"></form>
        <em id="ttjl9"><span id="ttjl9"></span></em>
        <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form id="ttjl9"></form>

          首頁

          做B端后臺產品很復雜?送你一份完整的設計流程和規范!

          資深UI設計者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明修棧道C和暗渡陳倉B

          1. 初識B端產品和C端產品

          C端 Consumer,表示為消費者、個人用戶或終端用戶設計,直接面向普通用戶提供服務來幫助他們實現個人需求。B端 Business,它面對商業和企業,是為幫助企業集團等實現商業目的而設計的軟件、工具或者平臺。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手機上使用的大多是 C 端產品,單一的 C 端產品通常是為了實現單一的需求。比如看網紅的抖音、聽音樂的酷狗、買車票的12306、社交的微信等,這些產品有自己的核心功能,其他的功能則是附加的,倘若沒有這些附加功能,雖然用戶體驗感會降低,但并不會影響產品的核心功能。

          而面向 B 端的產品,我個人稱之為「暗渡陳倉」,當個人用戶為實現個人需求產生了一系列動作,往往伴隨著該需求的另一端也會反饋一系列動作,即 C 端產品的后臺產品線(BtoC),比如淘寶賣家平臺、餓了么商家版等。除此之外,還有面向商家、企業、業務部門提供的企業級服務產品,以及面對企業或者個人提供的平臺級工具產品等。

          雖說我們日常使用的更多是 C 端產品,但是 B 端產品對我們的影響也是時時刻刻存在著。C 端產品在明,逐漸改變著現代人的生活方式,B 端產品在暗,間接服務于用戶,讓一切流程化秩序化,并且具有多個主要功能點。

          2. B端和C端產品的區別

          在我看來,C 端產品以消費互聯網為主,B 端產品以產業互聯網為主,C 端更感性,而B 端更理性。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

          • C 端產品關鍵詞包括免費使用、迅速上手、體驗為王、你能讓我做什么;
          • B 端產品的關鍵詞則是付費購買、上手緩慢、效率第一、你能為我做什么。

          從開發的角度來說:

          • C端周期短,B端周期長;
          • C端用戶多,B端用戶少;
          • C端邏輯簡單,B端邏輯復雜;
          • C端競品較多,B端競品較少;
          • C端主戰場是移動端,B端則是 PC 端;
          • C端是用戶體驗驅動,B端是解決問題驅動;
          • C端產品的使用決策權在用戶手中,而B端產品的使用決策權則在客戶手中(B端客戶不一定是用戶);
          • C端產品除了產品的體驗以外,也要讓產品更美觀,讓活動更有趣,讓用戶更舒服,產品經理有很強的同理心。B端產品的實用性大于美觀性,能切實解決問題、配置資源的 B 端產品才是一個好的 B 端產品,產品經理要具有更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3. 后臺產品常見分類

          后臺產品按其作用可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支撐前臺產品,二是管理各種資源。我認為后臺產品應當是囊括在 B 端產品的范圍之內的,常見的類型包括:

          • C 端產品的后臺產品線,如淘寶商家版,餓了么商家版,對訂單和用戶進行管理,支持 C 端產品的業務進展。
          • 平臺級工具產品,如微信公眾平臺,對文章和讀者的數據統計和管理;各大互聯網公司的開放平臺,如微博開放平臺等。
          • 企業級服務產品,虛擬主機系統(VMware),云主機管理系統(深信服、xensystem、騰訊云)以及各種云SaaS。
          • 企業的業務處理平臺,對內有考勤、報銷等 OA辦公系統,對外有 CRM 客戶管理系統,ERP 資源及供應鏈管理系統。

          后臺產品設計思路

          1. 初識后臺產品設計

          說起后臺產品,很容易想到復雜、龐大、邏輯縝密,而作為設計師,則苦于競品短缺、架構復雜,設計的前期工作比設計本身要復雜得多等問題。

          后臺產品不同于普通用戶所使用的 APP,它在用戶初次使用和短暫時間內的認知成本是較高的。當用戶用慣了一個音樂類的 app,再給他幾個其他的音樂 APP,用戶是可以迅速上手并且輕易解決自己的需求的。而后臺產品則不然。

          對于后臺產品來說,它并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下載使用的,即便你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因角色不同而受到權限限制,一般來講很難像超級管理員一樣接觸到整體功能;其次,門檻之高,后臺產品的使用者一般都是在該行業沉淀了很久,所以要對后臺產品進行設計就需要同樣了解該行業,甚至更能洞察該行業,業務本身的復雜性質決定了后臺產品架構也會比較龐大;然后,無論是工廠商家的進銷存管理,還是政府醫院的工作流和業務流,乃至企業內部的產品,除了不同行業都有門檻外,對信息和產品也有「保密協議」的使命感,所謂「隔行如隔山」,在后臺產品更是如此;最后,后臺產品設計往往沒有固定的功能架構和商業模式,對于產品經理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更高,設計師不僅僅是做界面、優化流程,也要主動和產品經理溝通交流,并對產品進行思考和探索。

          2. 后臺UI設計工作流程

          后臺 UI 設計的工作,大體分為三個部分:需求分析、設計執行、數據分析。

          在需求分析階段,要對產品本身和行業本身有一些基本的認知。要了解產品的基本情況,比如產品目標、用戶人群、產品定位、需求分析、功能模塊、主要競品和產品特色。做這個產品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想實現什么目標?使用這個系統的用戶有哪些?不同角色的用戶有哪些具體的權限?是否需要對每一個用戶的行為都生成操作日志?產品有哪些主要的功能模塊?產品的業務流程是怎樣的?有哪些同類型的產品?和他們相比我們的產品有什么特色和特點?成功地做出大而全的后臺產品,是整個設計團隊和開發團隊能力的體現,而對很多小團隊來說,只能做一些大團隊不愿去做的產品,或另辟蹊徑在某些方面做專做精。

          在設計執行階段,參照 PM 給出的功能清單做原型和流程的梳理,需要關注的有當前版本規劃、功能模塊、功能類型、功能描述、任務優先級、完成時間等,交互原型則伴隨著功能描述、規則判定條件、觸發條件等內容。原型設計完成,開始做 UI 視覺方面的設計,而這時后端同步構思需求的實現方案。UI 設計師向前端了解實現框架,方便交接和溝通。當界面實現,UI 設計師應該是最早進行測試的,力求視覺設計和代碼實現無誤差。在完成設計執行后,從信息層級、文字、圖標、圖片等方面進行設計走查,進行多次設計驗證與測試。

          數據分析是產品優化迭代的重要依據。進行多番測試和評審后交付客戶(或內部)使用,根據產生的具體問題進行不斷迭代,且觀察產品能否通過準確的數據反映問題、體現能力,應虛心接納使用者的使用建議并嚴謹思考其合理性,用戶的使用和反饋是優化產品的重要途徑。只有達到了管理和運營的指標,后臺產品才是真正產生了價值。

          3. 制定設計規范的作用

          為后臺產品制定設計規范有哪些作用和好處呢?簡單來說就是對產品好、對自己好、對團隊好、對客戶好。

          • 對產品:在項目完成第一版較為穩定的版本時,著手制定設計標準,統一公司視覺設計規范及某些特定交互設計規范。同一個項目會有多個設計師的參與,規范化的設計語言,避免因設計控件混亂而影響設計輸出。
          • 對自己:組件化同類元素,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公司產品的組件庫,以便不同項目的復用及設計延展。在同一個項目中也能更好的把控該項目的視覺規范,提率。
          • 對團隊:設計規范的制定,規范了設計團隊的輸出,同時方便了與開發團隊的交接和協作。通過設計規范的制定,前端實現也能擁有一套可供復用和擴展的組件庫,助力上下游交接及團隊協作。
          • 對客戶:制定設計規范的同時需要考慮設計延展性,為不同客戶的定制化需求提供更的輸出。同時在進行產品迭代時,設計規范的組件化調整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后臺產品設計規范

          以下數值為參考,請結合特定產品靈活運用。

          1. 頁面布局

          統一尺寸

          據統計,目前 PC 端用戶屏幕分辨率占比排名前三的是 1920*1080、1366*768、1440*900,以 1440 來設計的話,向上適配或者向下適配誤差會比較小。

          適配方案:面向多個客戶,后臺產品設計功能型頁面的尺寸統一為 1440*900,按照柵格系統原則向上或向下適配。展示型頁面以 1440*900 為主,同時設計出極端情況(寬度為 1280 以及寬度為 1920)的效果圖,力求實現前端實現效果和高保真設計圖誤差最小。面向公司內部的后臺系統,由于各個職工電腦屏幕是統一采購、統一尺寸,所以開發適配的分辨率可以統一尺寸進行設計,這個尺寸根據公司內部采購屏幕的尺寸和分辨率選擇即可(提前和前端溝通好)。

          頁面框架

          頁面框架主要分為左右欄布局和上下欄布局,還有其他的布局。左右欄布局包括頂部欄、左側菜單欄、主體內容三大區域,其中頂部菜單欄、左側菜單欄為固定結構,右側主體內容根據分辨率進行動態縮放;上下欄布局包括頂部菜單欄和主體內容兩大區域,其中頂部菜單欄為固定結構,主體內容進行動態縮放且需定義主體內容左右兩邊空白區域最小值;左右欄布局時,左側菜單可收縮展開,收縮狀態下固定寬度。

          柵格布局

          柵格系統的使用是為了解決自適應和響應式問題,從而更好地進行產品設計和產品開發。響應式柵格采用 24 列柵格系統實現,以滿足 2,3,4,5,6 分比布局等多種情況。固定寬度 Column,將間隔 Gutter 進行動態縮放。

          需要柵格化處理的內容的總寬度=23列(1列=1寬度Column+1間隔Gutter)+1寬度Column=24寬度Column+23間隔Gutter。

          谷歌規定模塊和結構之間要以 8px 為基準,布局間相對間距可采用 8px 以及 8 的倍數,但一些小組件(按鈕、間隔、輸入框)可以以 4 為基準。柵格布局是為了輔助設計,靈活運用,不要被它所局限。

          尺寸設定

          一般在整體區域左上角放置產品 LOGO 及產品名稱,大部分系統頂部欄高度 48+8n,側邊欄寬度  200+8n。我常用的是頂部欄高度 56px,側邊欄寬度 200px,側邊欄收縮狀態寬度 56px,右側的側浮窗寬度 400px。

          相對間隔

          定義主體內容的上下左右邊距,定義主體區域內各模塊的邊距及安全寬度,超出內容區域的部分采用區域內滾動或整屏滾動,視情況固定導航欄。

          2. 標準色

          顏色分為品牌色、輔助色、中性色。根據不同產品的不同需求,可能也會將統計圖、標簽等進行統一標準色設定。

          品牌色即產品主色,產品主色的設定直接影響產品氣質和直觀感受,也是產品直接對外的形象。品牌色要根據產品特性、用戶使用場景、產品定位等進行選取,盡量做好色彩的延伸性,可支持換膚。品牌色的應用場景包括操作狀態、按鈕色、可操作圖標等。

          輔助色用于提示其他場景,比如成功、失敗、警告、無效等。

          中性色常用于文本、背景、邊框、分割線等,需要考慮深色背景和淺色背景的差異,可以選擇同一色相控制透明度變化,用來表現不同的層級結構。

          其他色如統計圖、數據可視化、多個標簽的不同配色方案根據項目情況單獨設定。

          3. 標準字

          后臺系統常用的字體:windows 系統,中文 Microsoft YaHei,英文 Arial;Mac 字體,中文 PingFang SC,英文 Helvetica;除此之外可以選擇的字體還有 segoe UI、思源黑體、Hiragino Sans GB等。

          后臺系統中常用字體大小為 12px、13px、14px、16px、18px、20px、24px、30px。

          行高設定,根據文字大小及使用場景設置行高,一般行高=文字大小+6px/8px。

          4. 圖標

          圖標是 UI 設計中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分為功能圖標和應用圖標,以圖形的方式傳達概念,可以降低理解成本,使得界面更加協調美觀。在后臺產品中,圖標的功能則更偏向輔助性,輔助用戶對功能的認識。

          除了某些常用的圖標,有一些專業性的操作和詞匯則需要設計師進行繪制,現在比較方便的方法是在 iconfont 提供的圖標模板上用 AI 繪制,畫板 1024*1024,提供圓形、正方形、矩形形狀。圖標尺寸按照 8 的倍數進行延展,繪制完成后生成 svg 格式文件,提交到阿里巴巴矢量圖標庫的項目組里,方便前端調用,調整大小和顏色更為方便,且能夠優化系統內存和性能。

          5. 按鈕

          按鈕是后臺產品進行交互設計是重要元素,提供給用戶進行點擊操作,是視覺上最引人注目的控件,具有一定的視覺受范性。常用按鈕可分為填充按鈕、線性按鈕、文字按鈕。

          按鈕的交互狀態包括默認、懸停、點擊和不可用。

          按鈕根據需求分為不同尺寸,大中小三個級別用在不同的場景,一般按照 8 的倍數設定。如高度分別設定為 24、32、40px。

          規范整理時要規定不同類型按鈕的寬高、圓角及文字大小,同時還要將按鈕的不同狀態展現出來。

          填充按鈕之間間距最小為 10px。

          6. 導航

          導航的類型有很多種,常用的比如頂欄菜單、側欄菜單、折疊菜單、下拉菜單、面包屑、分頁、步驟條、時間軸、tab標簽頁、膠囊菜單、徽標數等。

          各類導航中的字體大小可進行統一設定。

          頂欄菜單多為一級菜單,點擊切換,或作為下拉菜單的父級,將子級菜單合理分類。

          側欄菜單為垂直導航菜單,可以內嵌子菜單。

          下拉菜單的觸發方式一般有鼠標懸停和鼠標點擊兩種。

          步驟條引導用戶按照流程來完成任務,一般步驟不得少于兩步。

          分頁的高度設定為 24px、30px、32px,根據應用場景適當增減內容,比如設定每頁展示數據的條數、跳轉至指定頁等。

          面包屑用于說明層級結構,使用戶明確當前所在位置,并且可以回到任一上級頁面。

          徽標數用來通知用戶當前有未讀消息,一般出現在圖標的右上角或者跟在文字后面。

          7. 表單

          表單多由一條或多條列表項組成,單一列表項的類型有字段輸入框、條件選擇器。

          字段輸入框的標題和輸入框分布方式包括左右、上下、無標題。左右分布是常見的對齊方式,比較適合 PC 端的使用;上下分布增加了表單的整體高度,視情況選擇使用;無標題經常應用在登錄注冊,雖然減少了面積,但是增加了理解難度。

          輸入框的交互狀態包括默認、輸入結果、提示錯誤、禁用、獲取焦點。

          輸入框的尺寸可按照8的倍數進行設定,比如 24px、32px,也可根據系統實際情況進行設定,我常用的輸入框高度為 30px,寬度視情況而定,無圓角。上下布局的多個輸入框上下間距為 20px,有錯誤提示時候豎向增加 10px 或橫向顯示在輸入框右側(預留出位置)。

          表單中標題文字左對齊,輸入框左對齊,標題文字距離輸入框20px(多個長度不同的輸入框算最長的);標題文字右對齊,輸入框左對齊,也是常用的方式。輸入框內正文字體 14px,文字和左右兩邊邊框的邊距 10px。

          選擇器包括單選、多選、時間選擇、開關切換、下拉選擇、滑塊選擇、旋鈕等。單選框多為圓形,復選框多為方形。

          搜索框和選擇框的高度為 30px 或按照 8 的倍數自行設定,通常和輸入框保持一致。搜索框距離右側按鈕 4px,內部文字 14px。

          單選多選框尺寸 16*16px,多個選項橫向排列間距 16px,縱向排列間距 8px。

          開關按鈕外框 40*20px,內部圓形 16*16px。

          8. 表格

          表格在后臺產品 UI 設計中占比非常大,用來展示數據、統一管理、作為詳情入口,是最清晰、的形式之一。在設計規范中需設定表頭高度、表格行高、表格列寬范圍,同時也包括表格中的按鈕樣式、標簽樣式。

          表格主要分為五大區域:選擇搜索區、操作區、表頭、正文、底欄。選擇搜索區放置篩選框和搜索框,為用戶提供按需搜索,可以大大提高用戶效率;操作區指各種對表格內容進行增刪改查、批量處理、配置列的動作;表頭展示列標題,一般具有排序功能;正文主要展示各種各樣的數據,要注意行高、對齊、分割、信息層級等,要考慮是否提供行內操作;底欄顯示分頁、總數統計等。

          表格信息一般主要功能為增刪改查,查看和編輯是最基本的功能,表格信息支持篩選、搜索、排序、分頁。對可批量操作的表格數據在第一列增加多選框。

          行高

          表格行高可設置為表格內字體高度的 2~3 倍,主表格會間隔顯示不同顏色,用于區分不同行數據、加強視覺流引導,展開單行的內置表格可采用純色,選中行應有視覺上的反饋。表頭要和表格內容有視覺上的區分。表格行高可采用 36、40、48、60 等。

          行數

          表格行數太多加載速度會降低,延長用戶等待時間;行數太少會導致用戶不斷翻頁,降低使用效率。比較合適的默認表格行數是 20 或 50,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默認的行數。設定行數之后,如果每頁行數多于每屏行數,可在表格內引入滾動條,這時可以固定表頭滾動內容。

          列寬

          列寬根據內容字段長短需要有不同且合理的默認值,使得表格字段有良好的展示效果。列內容的長度固定時,列寬應大于固定寬度(比如時間、MD5、SHA1);列內容不固定時,能預判最大寬度的按照最大寬度設定列寬(比如IP地址、MAC地址、姓名),不能預判最大寬度的設定列寬按照常用寬度,多于內容省略以「…」展示,鼠標懸停出現完整內容(比如詳情、描述)。

          列數

          表格列不應過多,列數比較多的情況下應該合理進行合并、隱藏、刪除或進行優先級處理。常用的方法有引入配置列,用戶可自定義展示必需列以外的其他列;只展示重要信息,下拉展開列查看完整信息;在表格中引入橫向滾動條,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要始終固定基本信息列(如第一列是文件名)和操作列(最后一列的操作)。

          對齊方式

          表格內的文本應按照文本類型不同進行統一規范,如金額類數值保留相同位數小數,SHA1 雖然是一串數字但是其實那并不是數據而是一串編碼,所以可以像文本一樣左對齊。根據文本內容不同,對齊方式也應靈活調整,可采用文本左對齊、數據右對齊、金額小數點對齊的方式。數據前面有標簽的,將標簽前置對齊。類似 IP 地址、MD5、SHA1、域名這樣的信息,也可以根據產品需要在文本前面增加「復制」圖標,方便用戶調用。

          詳情入口

          表格內部數據的詳情入口,將能點擊下鉆查看詳情的內容以不同顏色表示,同時在表格行最后一列操作按鈕部分放置一個查看按鈕。

          9. 反饋

          包括彈框、側滑框、骨架屏、全局提示、警告提示、消息提醒、加載狀態等。分為模態框和非模態框,區別是是否會打斷用戶工作流。

          彈框又稱對話框,是疊加在應用主窗口上的彈出式窗口,以對話的方式使用戶參與進來。

          彈框

          彈框出現時,主題內容增加一層遮罩 #000,透明度 50%,避免使用雙層彈框,可同時采用有關閉圖標的彈框和無關閉圖標的彈框,引導用戶對內容進行正確操作。如果設定系統內所有彈框均可以點擊彈框外區域關閉, 則需要為用戶新增或編輯內容的彈框彈出二級確認的彈框,或者再次進行交互梳理。

          側滑框

          側滑框又稱抽屜,出現在右側,固定寬度 400px,高度覆蓋在主題內容之上,點擊側滑框以外的區域則收起側滑框。

          骨架屏

          為某些特定數據提供數據加載等待時的占位圖形組合。

          全局提示

          建議停留時間 3s,可根據文字字數調整停留時間,文字內容限制在 30 以內。

          警告提示

          用不同顏色和樣式展示需要關注的信息。

          通知提醒

          消息通知和警告信息用通知提醒框,單個消息從頁面右側以抽屜的方式劃出,用戶可手動關閉,或停留 3s 后自動關閉。

          10. 缺省狀態

          繪制不同類型的情感化插畫表示缺省狀態,如404、500、暫時沒有數據、沒有新消息等。

          頁面需要一個默認的底色,錯誤文字使用 14px,與情感化插畫間距 20px,與按鈕間距 30px。

          11. 數據可視化

          數據可視化部分可能是后臺產品中對視覺設計要求較高的部分,使用情境為各類統計圖、大屏展示頁面等。

          功能型頁面的數據可視化可以引入圖形化設計組件,Echarts、G2、d3等;展示型頁面的數據可視化則可以做得更有趣,比如立體的統計圖、粒子地球效果、靈活有趣的網絡拓撲圖等。

          考慮到數據可視化可能會需要深色淺色不同的背景,在數據可視化統計圖的色彩搭配上要注意顏色的拓展性。

          經驗觀點及設計資源

          1. 設計前端一家親

          • Ant Design 的設計組件,實現框架 React、Angular
          • Element 的設計組件,實現框架 Vue 2.0、 Angular
          • iView 的設計組件,實現框架 Vue
          • 飛冰的設計組件,實現框架 React
          • Layui 的設計組件
          • G2 可視化圖形組件
          • Echarts 可視化圖形組件
          • d3.js 可視化圖形組件
          • GridGuide 在線柵格化計算工具

          2. 書籍推薦

          • 《B端產品經理必修課》
          • 《交互設計精髓》
          • 《U一點料·Ⅱ》
          • 《簡約至上:交互式設計四策略》

          3. 文章和作品推薦

          總結

          不管是做 C 端產品還是 B 端產品,都是為了實現用戶的需求、幫用戶解決問題。

          剛接觸后臺產品的時候,最希望能把產品做的炫酷、美觀,工作中慢慢地發現項目的背后思考更為重要,產出的設計成果也應該有理有據、支撐整個設計體系。網上供大家使用和學習的資源非常多,對一些公司來說、專門去制定一套自己的后臺設計規范不免顯得費時費力,合理引入 antdesign 和 element 等開源的設計組件,會使得設計師以及前端事半功倍,有助于設計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沉淀行業知識、研究產品架構、梳理交互方式和創新視覺表現上。

          在后臺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更應該把寶貴的時間用在更值得關注的事物上,讓設計師能夠輔助業務挖掘,從趨于相同的表象中找到產品獨有的閃光點,從而切實解決問題和實現價值。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常見的網頁設計、文章設計錯誤

          用心設計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常見的網頁設計、文章設計錯誤
          本文來自阮一峰分享


           1.內容未按邏輯分成塊

          用戶可以根據邏輯塊輕易的獲取信息。

          具體做法為:將padding設置為120px-180px,同時不同的邏輯塊使用不同的背景。


          2.每個邏輯塊的空白大小不一致 

          對于每個邏輯塊,需要設置同等大小且適宜的空白。否則網頁看起來會很混亂,作者不會對每個邏輯塊同等對待。



           

          3.Padding不能設置過小,否則用戶無法將內容分為邏輯塊

           為了這點,插入大的空白(至少120px),以使內容按邏輯塊分開。





          4.背景圖片和文字 應該對比鮮明

           


          5.在一頁中,樣式過多

          太多不同 的排版和樣式將會使得頁面不太專業以及難以閱讀。

          解決的方法是,以字體為例,設置一種字體,字體為正?;虼煮w(保證在兩種不同樣式之內)



           

          6.背景顏色塊過于狹窄




          7. 在一個狹窄的列中,放入了過多的文字

          這導致用戶閱讀需跳很多行,整體看起來也不行。推薦的做法為,減少列的數量,精煉文字。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干貨分享:如何更好地使用柵格系統

          資深UI設計者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柵格系統在UI設計和前端開發中是被應用的很廣泛一套體系,但真正能掌握并很好運用的人卻不多,一起來學習吧!


          環顧身邊常見的優秀設計很多都使用了柵格系統,你可能非常贊同在界面中使用柵格系統,但卻沒有人告訴你應該如何使用它們。


          印刷中也會用到柵格,但就本文而言,我主要想討論的是用于PC和移動設備上的柵格系統設計。


          Image title

          紫色塊放內容


          內容塊包括文本,圖片或者是兩者的組合形式,背景顏色實際上不能算是內容元素,除非是作為文本或者圖片的容器。


          Image title


          上圖中的粉色塊作為柵格中的列,它們構成了內容寬度。一般來說,列寬是不會變的,只是列數會隨著設備的不同而變化,比如從PC端的12列變為平板電腦上的8列,然后在移動端變為4列。嚴格來說,你其實可以定義任何想要的列寬,但大多數情況下的網格列寬都設置在60-80px之間。選擇合適的列寬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內容寬度的主要決定因素。


          Image title


          水槽是在列與列之間的空間。20px是一個常見的尺寸設置,當設計塊狀或者卡片元素的網格時,這種間距非常重要,比如做照片類設計的時候。有些系統會隨著設備寬度的增加而增加水槽的寬度,但也可以保持固定。


          Image title


          外邊距也稱為外水槽,是內容寬度之外的空白區域。為了更方便的設計,外邊距會隨著設備寬度的增加而增加。移動設備的邊距通常為20-30px,而在平板電腦和PC端,這個間距通常會差異很大。


          下面會介紹一些基本的準則,但要明白在實際設計中其實沒有任何硬性的規定。


          1. 內容元素必須位于若干列上

          其核心思想是內容元素必須位于若干列上,你可以任意分割,比如6x2,3x4,4x3。下面的例子中,我展示了不同分割方式設計的信息卡片。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不同柵格設計展示


          很棒,這看起來很簡單對吧。有的時候,你想把內容嚴格的套用在柵格布局上,會發現可能不夠美觀,比如下面的例子。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如果我們把內容都放在網格上,文本內容會顯得很長,最佳的位置是不嚴格在任何網格上,這也是可以的,只要理解了整個元素實際上是一個不可見的,更大的容器就行。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這也是4x3的布局,只是給了它內部不可見的填充。當把這樣的設計稿給到開發時,他們就能很直觀的知道這一點,所以這更利于去理解如何實際地分配好內容。


          2. 不要將內容元素留在水槽中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內容元素應該要在列寬以內,而不能流出在水槽之外,這樣會違背柵格化的目的。


          3. 只要父級元素對齊柵格,子級可以不完全對齊列

          有些時候,你想要將設計和卡片分成兩部分,一半是圖片,一半是文字。你可能遇到這樣尷尬的情況,圖片沒有完全落在一列上,文字被迫以一種奇怪的方式自適應。其實不用擔心,只要“父”容器對齊柵格,這就沒有關系。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父子級內容柵格排版示意


          4. 除非有意,否則不要把列作為外部填充

          所有重要內容都應該與柵格列寬相適應。一開始會覺得奇怪,因為如果不習慣使用網格,可能會把網格寬度當成全部內容區域,所以還需要給它設定一定的內邊距。此時外邊距就起到了留白的作用,它們充當了內邊距。不要在網格內部利用列寬當成內邊距,而是要與網格最外面保持對齊,利用網格外的間距來當做留白區域。根據代碼實現方式,要么網格內的內容按比例縮放,邊距固定,要么外邊距與內容同時縮放。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正確的內容填充方式和不正確的把柵格當做邊距


          所以如果有人說“我需要一個1200px寬的設計”,這并不意味著你的設計就是1200px寬,這其實是說設計內容寬度在1200px的畫布內,實際內容占位是960px,這樣就會有空間留出外邊距。


          5. 完全出血的元素或紋理圖形應該設計在畫板邊緣,并理解為出血的列網格


          Image title

          這個頁面布局的頂部圖片被設計成完全出血


          這是一個例外的規則,當背景顏色或者圖片在完全出血的情況下,開發同學會把它理解為一個全屏的內容元素。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如果設計的是裝飾元素之類的內容,可以接受它被裁切掉,此時也可以脫離柵格化的設計。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一些圖片和文字的出血設計


          頁眉和頁腳有時也有例外,它們不被認為是內容的一部分。有些設計將它們固定在瀏覽器邊緣,有些則喜歡保持內容的寬度,這取決于自身功能和內容的情況。將它們保持在內容寬度內的好處是,當用戶在寬屏顯示器上看頁面時,不需要來回掃視;將它們固定在瀏覽器上的好處是可以為導航元素提供更多的空間。


          柵格化布局如何做到響應式


          Image title

          圖片來源Intuit


          Image title


          在傳統的柵格化系統設計中,列的寬度和水槽的寬度是保持不變的,只是列的“數量”發生變化。為什么要這么處理呢?這是為了讓設計更簡單。如果一組三張卡片分別放在桌面的四列上,那么在平板電腦上,會顯示兩張卡片,并把第三張卡片進行折行顯示在第二行上。不需要做任何的調整,因為已經知道它位于第四列上了。在手機上,答案也很簡單,只需要一張卡片,其他的就會自動堆到下面的行中。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變得有創意,選擇只在手機上顯示一張卡片,或者做一個水平滾動。這些列的自適應對于代碼來說就是很簡單的參考。


          實際上,web必須呈現任何瀏覽器的寬度。例如,有一個大顯示器,它可以看到1600像素寬的東西,實際上pc端的網頁設計是1200px寬,平板電腦上是768px寬,手機是360px寬。所以你會看到一個小于1200px的設計,有大量的留白。但是當你的瀏覽器再小一個像素,1199px,會發生什么呢?


          固定網格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固定柵格示意


          如果開發那邊寫了一個固定柵格,當你從桌面縮小到平板電腦,就像是在900px的瀏覽器寬度時,你不會看到任何變化,設計就像是被剪掉了一樣。但當達到768px臨界點時,設計馬上就會改變,平板電腦上的顯示效果就會好起來。如果繼續減小這個值,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到達另一個臨界值之前,設計看起來都是不變的。


          流動網格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流動網格的示例


          現在來看看流動網格的特點,當窗口縮小時,內容將動態的發生變化,文本會進行換行,元素也會變窄。然而,這些元素在內容寬度縮小到下一個臨界值之前,布局是不會變化的。


          所以我想說的是,設計的臨界值只是一個更改布局的參考點。這就是為什么列寬和水槽在網格中不會改變的原因,因為我們想讓設計師在考慮布局時能夠更容易地創建一致性。


          混合網格

          在實際項目中,使用流動網格和固定網格的組合也是常見的做法。網站通常是流動網格,因為它要去適應各種不同終端的大小。


          一些做的很酷的柵格系統

          不需要太死板地去堅持傳統柵格套路,12、8、4這樣的分布,甚至不需要20px的水槽。下面是一些在設計中使用柵格系統做的很棒的設計靈感。


          Image title

          Invision’s Genome Project


          Image title

          可以看到,他們的設計故意不去使用任何的水槽,所以看起來是無縫的。


          這個網站不僅設計的很好,他們還利用了在設計中展示他們自己的柵格系統來讓整體的設計變得更加酷炫。


          Dropbox Design


          Image title


          他們沒有設計水槽和外邊距,相反,整個頁面被分成兩半,然后將內容填充到這兩部分。


          Wordpress


          Image title

          Wordpress創建賬號頁面


          使用網格的方式取決于你自己。你可以在主要內容部分使用網格,次要內容則不使用。在Wordpress的例子中,頁面中間的部分使用柵格化設計,左側的側邊欄則沒有使用。


          The Mockup Club


          Image title


          內容和網格也并不總是從中間開始,對于模型網站,內容在左邊也未嘗不可。


          Instagram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我非常確定的說,Instagram的PC端是用上了6列柵格布局。


          要點總結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提供一些關于如何在響應式設計中使用柵格系統。我知道對于我自己來說,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寫了大量的代碼來理解網格是如何工作的。我在YouYube上看了很多視頻,也閱讀了大量的文章,但每個人都在關注它為什么重要,卻不去注重到底怎么在自己的項目中使用這些原則。


          你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從現在開始注意那些優秀設計是如何對齊元素的,你將會開始看到這些模式。為了幫助理解,這里有一些設計系統概述了它們的網格使用:


          Google’s Material Design System

          Intuit’s Design System

          IBM’s Carbon Design System

          …And here’s huge list of other systems you can look through


          在完全理解了網格的工作原理之后,我已經成為了一名更好的設計師,因為我知道我的設計將如何在臨界值之間進行轉換。我也可以落地我的設計,使它們能夠有一個完美的像素對齊。這樣的規范帶來了更一致,更簡潔的設計,當用戶從一個界面到另一個界面流轉時,這真的提升了產品的檔次。我建議在你的設計中去應用這些網格,并和開發一起,以相同的方式將它們落地,這將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進步。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如何做好文字內容類頁面版式的設計?欣賞

          用心設計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微信圖片_20190307101210.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232.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247.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54.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48.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11.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59.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229.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236.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240.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243.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250.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254.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257.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00.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03.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07.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10.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13.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17.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20.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22.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26.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29.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35.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38.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41.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45.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48.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51.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54.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357.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02.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05.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08.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11.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14.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17.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19.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22.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25.jpg微信圖片_20190307101429.jpg

          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特價商品價錢頁設計,不管怎樣,得熱鬧起來!

          用心設計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微信圖片_20190306095930.gif微信圖片_20190306095951.gif微信圖片_20190306095953.jpg微信圖片_20190306095956.jpg微信圖片_20190306095959.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002.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006.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056.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052.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049.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046.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042.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026.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020.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059.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02.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06.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08.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12.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14.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17.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39.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37.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33.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30.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26.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23.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21.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43.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47.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50.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54.jpg微信圖片_20190306100157.jpg

           

           

           

          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輕量級的時尚主題

          用心設計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目前從官方介紹來看,UI組件還相當齊全,可用它來快速搭建漂亮、時尚的網頁和UI設計作品,下面一起來看看介紹。

          bootstrap 4 主題:shards

          關于 Shards 這個主題雖然免費,但并不代表它只有「表面」,制作者還為性能性能考慮,壓縮版僅12KB大小,實在太好了,以這樣的大小,制作出來的網頁直接能秒開。

          它并不是直接使用 Bootstrap 的設計樣式,所有的組件都是重新設計,以便得到統一的風格!

          著陸頁演示

          這是非常不錯的UI KIT素材 ,它還包含了10個額外的自定義組件,可以讓使用者快事制作著陸頁。

          演示地址:https://designrevision.com/demo/shards/extra/app-promo.html

          演示地址:https://designrevision.com/demo/shards/extra/agency-landing.html

          UI 組件演示

          Shards 含有豐富的 UI 組件,網頁端常用的元素幾乎包含了,大方便用戶自由定制。

          顏色:

          字體

          圖標支持900+ Material icons 和 Font awesome 兩大圖標庫!

          表單上的細節,也不容忽視:

          還有日期組件的設計:

          卡片

          按鈕

          導航菜單

          我想這些漂亮的元素,已經足夠你設計一般的網頁,即使不夠,也完全可以自己利用 Sketch 源文件或 HTML 模板再創作。

          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布局怎么做到不單調而有層次?來看高手的9個技巧

          資深UI設計者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簡單布局怎么做到不單調而有層次?看看設計師 Czékmány Zoltán 的9個技巧。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乾隆氣哭了:《延禧攻略》不是莫蘭迪色,而是中國傳統色!

          博博

          乾隆氣哭了:《延禧攻略》不是莫蘭迪色,而是中國傳統色!

          平面設計ps教程cdr和ai教程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授權轉自:藝非凡(ID:efifan)

          每一種色彩,

          都是一份匠心、一段歷史。


          中國傳統色


          一部《延禧攻略》,

          火了永遠的白月光富察?容音,

          火了大家共同的敵人拔絲爾晴,

          還火了“大豬蹄子”乾隆皇帝,

          火到油管播放都破了10億。


          #以為傅恒買了iphone#


          究其原因,

          還是畫面配色高級唯美,

          讓監制于正徹底洗刷了  

          “阿寶色”黑歷史。


          從前的于正劇

          現在的于正劇


          網上不僅一片叫好,

          還專門把這劇的配色命名為

          “延禧莫蘭迪色”



          這看著也很是納悶,

          《延禧攻略》的配色,

          分明是最正統不過的中國色,

          怎么還跟外國畫家扯上關系了?



          莫蘭迪出生于20世紀初,

          是一位意大利畫家。

          一生盡畫些清湯寡水的瓶瓶罐罐,

          反而因為低飽和度的特點,

          在2018年被設計圈看中。

          從此“高級灰”“性冷淡”成了明日黃花,

          為了蹭上這波熱度,

          大家統統改名為“莫蘭迪色”。



          但是《延禧攻略》里的中國色,

          可無心蹭這波熱度。

          莫蘭迪色多以白色調和,

          中國色多以墨色調和,

          以明度純度來判斷簡直天南地北,

          差了整整兩個色調。

          「延禧」的服化道   

          為了貼近傳統花費了不少心血,

          現在你卻跟我說這是莫蘭迪色?



          《尚書》里寫:

          “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赤、黃、青、黑、白,

          五色觀是中國色的基礎。


           01 



          從周朝開始,

          “朱色”就成了中國正統。

          工匠把朱砂礦石細細研磨,

          涂嵌在甲骨文上以示“高亮”,

          歷經3000年不褪色。



          后來又有了天子朱批、貴胄朱門。

          抄寫佛經也要用朱砂。

          「延禧紅」即是朱砂紅,

          朱砂紅便是中國紅


          惲壽平(清)


          「延禧」中的宮門紅墻,

          均以朱色表示富貴。



          傅恒、海蘭察穿的侍衛服,

          采用了煙紅,這種顏色   

          專門用來制作古代的僧袍,

          以及批量生產的制服。



          剛入宮做小繡女時的粉裝,

          容易被認成莫蘭迪色里的“高級粉”,

          實則是中國傳統色“十樣錦”。

          由唐朝女詩人把信箋染成粉色而來。


          張熊(清)


           02 



          黃色五行屬中,象征中正帝統。

          又是土地的顏色,十分尊貴。

          唐代開始就只有皇族可以使用。

          而且黃色越純,權利越大。



          「延禧」中只有皇帝、皇后

          和貴妃才能用黃色。



           03 


          藍紫


          古代的靛青色,

          要從珍貴的青金石里提取,

          有錢人家富太太專用色

          也是劇中輝發那拉氏皇后的最愛。



          莫高窟壁畫中,

          就使用了大量青金石  

          制成的靛藍顏料。

          這可不是歐洲色地中海色,

          而是純正的中國色。



          就連最接近莫蘭迪色的紫色系,

          也是傳統中國色中的丁香色。



           04 


          青綠


          冒著失去女朋友的風險,

          小編還是要冒死說一句:

          我喜歡爾晴  

          常穿的那件墨綠旗裝。



          「延禧」中以粗晶皂和墨綠相配,

          正是明清時期國畫常用的手法,

          以粗晶皂為底色,

          畫上墨綠的枝葉。


          乾隆御筆《水仙冊》


          魏姐就不適合穿墨綠,

          而是用「荷綠+月白」

          來表現素雅單純的假象。



          雖然都有低飽和度的特點,

          但中國傳統色,

          是以水和墨來控制深淺,

          色彩飽滿不蒙灰,

          和莫蘭迪色系的高灰高白完全不同。



          整部「延禧」的布景和服裝,

          采用了中國傳統色之后,

          呈現出了一種和諧穩定的感覺,

          純而不艷、灰而不臟。

          就連群像都絲毫不亂,

          滿溢著微微泛黃的古畫質感。



          要知道在真正的歷史上,

          中國工匠為了制作這些傳統色,

          從春秋戰國起,

          歷經了三千年艱難的探索。



          上文提到的傳統顏料

          大多從天然礦石植物中提取。

          一個合格的顏料匠人,

          先要有一雙慧眼,

          在崇山峻嶺中走上好幾天,

          發現適合提煉的巖石、植物。

          有時幾個月才能讓找到1兩適合的礦石。


          GIF截自二更視頻對顏料大師仇慶年的采訪


          再備上四件套:

          榔頭、石杵、石盆、瓷碗。

          用榔頭把礦石敲得稀碎,



          再用篩子過濾掉粗糙的顆粒。



          接著就是一天8小時枯燥的打磨。

          就一個動作,

          手握石杵在缽里用力旋轉,

          耳邊不斷循環刺耳的滋啦滋啦聲,

          直到沒有聲音才算成了。



          很臟、很累、很寂寞,

          這種足以把人逼瘋的單調,

          是顏料匠人幾十年如一日的日常。



          至少一月有余,

          才能做出小小一方顏料。

          只有用手磨出來的顏料,

          才能歷經千年不褪色。


          甲骨文的朱砂,沒有褪色(3000年),

          馬王堆的帛畫,沒有褪色(2000年),

          敦煌的壁畫,沒有褪色(1500年),

          《千里江山圖》,沒有褪色(1000年)。



          正是制作不易,

          每一種傳統色,

          都有一個極富韻味的中國名。

          燕地女子采擷紅藍花搗汁凝成脂塊,

          是為「胭脂」


          畫師:樸縝


          宋徽宗夢見煙雨初霽,

          水白而天空青成一片,

          是為「天青」


          宋汝窯水仙盆


          唐朝女詩人薛濤,

          用草木將信箋染粉寫少女心事,

          是為「十樣錦」



          中國工匠歷經艱難,

          制作了中國色。

          中國畫師鉆研畢生,

          把中國色用到。

          每一種傳統色,

          都印刻著中國的歷史。

          現在終于有一部像樣的古裝劇出現,

          卻被莫蘭迪色搶走了風頭,

          皮皮都要為傳統色鳴不平了。


          畫師:樸縝


          誰都知道,

          莫蘭迪會畫畫時,

          大清都已經亡了。

          只因近兩年莫蘭迪色風頭正勁,

          成了人人皆知的潮流色,

          大家才會認為「延禧攻略」

          采用了莫蘭迪色系。

          說到底,還是對中國傳統色的

          不了解、不熟悉。



          其實中國傳統色,

          有著悠久的歷史、淳厚的積淀,

          每一色都純正高級、堪稱至美。



          希望有一天,

          再次看到「延禧攻略」

          這樣配色唯美的古裝劇,

          我們可以自信自豪地說出,

          這不是莫蘭迪色、霍克尼色、博納爾色,

          而是美了數千年的中國色。


          參考資料:

          二更視頻《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色》

          中國色網: zhongguose.com

          圖片來自《延禧攻略》官方劇照

          作者:RORO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在這個火熱的8月,正在流行這3種網頁設計趨勢

          資深UI設計者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設計趨勢總會在你迷茫的時候,給你一點靈光。在合適的時候,恰到好處地「跟風」,借助流行的趨勢幫你作出更合時宜的好設計。炎熱的8月即將到來,我們觀察到三個設計的趨勢,當下正在流行。

          1. 以白色和淺色為主的配色方案

          雖然以白色和淺色為主的配色方案似乎哪里都有,但是在最近,這種趨勢體現的非常的明顯。

          色彩的運用一直都是諸多設計趨勢當中,最為醒目的組成部分。這種以白色和淺色為主的色彩美學,似乎在和之前所流行的高飽和度霓虹色的流行做對抗,柔和的灰色,相對清冷的色調,甚至是顯得沒有足夠溫度的粉色,這些色彩都在力圖淡化之前配色方案中濃稠的情感和激蕩的氛圍。

          Verho

          以白色和淺色為主的配色方案,相對而言是沒有那么醒目的,設計師在采用這種配色方案的時候,常常會結合其他的元素,來豐富整個設計的視覺感,這樣就避免了出現「過于普通」的視覺感受。這種配色設計還包括了使用片拍的圖片素材,就像 Verho 這個網站。

          Omega Yeast

          Alexandra Elise

          不過圖片和色塊并不是唯一的實現這種配色的方案,采用視頻或者插畫元素同樣可以做到,比如 Omega Yeast 和 Alexandra Elise 這兩個網站,它們同樣足夠吸引人。

          這一設計趨勢可以搭配風格相對清爽、情緒比較清淺的網站主題,在炎熱的夏季顯得尤為有感覺。頁面中的文本內容只需要采用相對較深色彩的字體,即可確保良好的可讀性。

          在按鈕和為數不多最為重要的元素上,可以采用明亮的色彩,以示強調,整體風格則可以保持極簡。

          如果你喜歡極簡主義的設計,并且打算運用這一趨勢,這篇文章別錯過了:

          2. 數據可視化

          數據可視化將數據的直觀性提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它使得跨行業的數據展示和信息呈現變得更加有價值,也更加可靠,而大規模的可視化的數據呈現并不是奇怪的事情。

          不過也正是因為數據可視化讓數據變得更加親民,設計師開始更多地將圖表和數據加入到日常的設計當中來,結合交互式動畫,讓數據在整個網頁設計當中,開始發揮更多的作用。借助可視化的設計,數據信息更輕松地為用戶所理解,整體設計也開始顯得更加富有吸引力。

          而這種設計趨勢需要設計師花費更多的精力來處理數據,盡量多借助現成的數據可視化的工具來進行設計。

          在網頁設計當中,將數據以可視化的方式嵌入進去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而這一趨勢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交互式的動態信息展現。

          Tree Tree Tree

          Tree Tree Tree 這個網站就很好的利用了數據可視化來展示天氣,當你輸入你感興趣的地方的時候,它會使用可視化的樹木來呈現當地風力大小。此外,你還能和底部的交互式的地圖進行互動。

          Tomorrow’s World

          Tomorrow’s World 這個網站則始于一項調研,而網站最終會將一系列的調查使用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用戶了解周圍的世界。

          Qravity

          Qravity 在網站中加入了多個數據輸入點,用戶可以通過滾動交互來調整時間軸,信息的呈現也會隨之發生改變(比如日期和事件),這比起簡單的列表要好懂得多。

          3. 多邊形2.0

          多邊形元素從2017年開始成為設計師們的心頭好,作為一種持續流行的、泛用型的設計趨勢,一直流行到現在。有意思的是,多邊形元素也不再維持以往常見的樣子,開始在外觀和視覺上發生改變。現如今的多邊形不再是以往小巧玲瓏、成群結隊的樣子,設計師開始有意識地挑選一些多邊形,賦予它們超大的外觀造型,而不再是簡單的點綴和堆砌。

          這些超大的多邊形元素可以在不同的設計風格之下良好地運作,結合不同的樣式和色彩,發揮作用。它們可以作為整個設計模式中的一員,作為裝飾元素也可以用來作為強調特定內容的容器(比如圖片和文本)。

          多邊形元素的有點在于,它們造型多變,可以區別于常見的原型和矩形,更容易吸引用戶的注意力。這種不同的使用方式,我們姑且稱之為 多邊形 2.0。

          The Alan Turing Institute

          多邊形的特征、角度可以隨著你的設計需求來靈活選擇,比如 The Alan Turing Institute 這個網站會在右側露出三角形的一部分,Evoluted 這個網站則將簡單的線條和多邊形搭配在一起,互相疊加營造出聚合的感覺,而 Iqor 這個網站則更加傾向于使用多邊形來承載內容。

          Evoluted

          iqor

          多邊形和不同的色彩搭配,所帶來的視覺體驗和強調效果都是非常突出的。不過要將內容和多邊形結合起來,設計師還是得花點心思。

          更多多邊形元素的玩法看這里:

          結語

          對于設計趨勢而言,它是存在時效性的,它之所以在特定的階段流行有諸多因素的影響。當你在設計的時候沒有想法的時候,設計趨勢能夠給你的不僅僅是當下設計方向上的選取,也為你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選擇。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網頁設計的核心難點是什么?

          博博


          網頁設計的核心難點是什么?

          公眾號:西見 個人QQ:26474600

          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每天自動發到您的郵箱中, 請點這里

           網頁設計也被稱為Web Design、網站設計、Website design、WUI等。它的本質就是網站的圖形界面設計。雖然現在我們常使用移動端上的APP來獲取資訊,但是顯然基于個人電腦平臺的網站上網方式陪伴我們的歷史要比手機久很多:從1987年錢天白教授向德國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到2000年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再到現在網站遍地;中國的網站高速發展了近三十年。我是在小學開始去網吧“上網沖浪”的,那時的電腦屏幕非常小,分辨率只有800x600像素(對比一下,iPhone8的分辨率是750x1334px),網速也很慢,經常掉線或者加載失敗。那時的網站性能和體驗都不好,而現在網站設計和過去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注重用戶體驗、注重頁面動效、富媒體等設計讓如今的網站體驗并不比軟件和手機APP差。加上個人電腦的普及,網站仍然是人機交互中非常重要的平臺之一。那么作為UI設計師我們就必須掌握網站設計的規范和理解網站運行的原理,才能更好地駕馭這個平臺。今天就向您好好說道一下網站必須懂得的那些事兒。

           

          工作流程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網站設計的工作流程吧:除了之前介紹過的用戶研究、撰寫產品需求文檔、市場文檔、做競品調研等工作之外,與設計師密切相關的網站項目流程可以分為原型圖階段、視覺稿階段、設計規范階段、切圖階段、前端代碼階段、項目走查階段六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設計師參與和了解,千萬不要只在意視覺稿這個階段,有很多前期與后期工作同樣需要得到我們的重視。好,讓我們一個一個來了解它們吧。

           

          原型圖階段

          原型圖階段中設計師需要和產品經理溝通需求,這時要注意,并不是產品經理向設計師下發需求,而是需要相互就自己擅長的方面進行溝通。視覺方面具體呈現也許設計師會有更好的方式,這時需要在設計之前與產品經理達成一致。


           

          構建網站原型圖(工具:Axure RP )

           

          視覺稿階段

          視覺稿階段就是我們要根據原型圖確定的內容和大體版式完成網站的界面設計了,在設計網站的時候,我們需要一些圖像和靈感的素材。比如做世界杯專題時,我們除了收集很多素材之外,也可以設計一個“情緒板”(Mood Board)。簡單說情緒板就是將一些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和素材拼貼在一起,這樣可以更好地指引我們整個需求的設計主題和大體感覺。另外,很多網站的頭部通常需要主視覺來抓人眼球,這時可能會使用到需求方提供的明星照片、主題素材、LOGO、主視覺PSD等,那么用素材和這些需求方提供的資料進行混合并拼出讓人覺得震撼的頭部視覺就是我們的目標了。主視覺下面的信息排布更強調合理性,這時也需要和產品經理溝通從后臺調取的圖片尺寸、標題字段長度等,然后根據這些要求完成頁面信息部分的設計。總之,設計過程中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和溝通才可以完成一個比較棒的視覺稿。


           

          視覺稿設計階段(工具:Photoshop)

           

          設計規范

          當視覺稿通過后,很多設計師可能不會主動去做設計規范。其實每一個可迭代的產品都需要設計師來總結設計規范,設計規范就是所有頁面中共性的東西,比如說字體不同的大小、圖片的尺寸、按鈕的樣式等,這些共性也是用戶訪問網站時會理解成固定概念的憑證。比如同樣的分享功能如果采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樣式就會讓用戶困惑。那么設計規范主要也是在約束設計師我們自己,在用戶有限的記憶力中減少思考的成本。同時,設計規范也可以保證同一個項目的不同設計師都能輸出一樣風格的設計來。最后,設計規范對于設計師個人來說也是對項目影響的一個佐證,可以證明你的思考和你在項目中的地位。所以我認為設計師應該主動去做設計規范和項目總結。設計規范如何去做?其實設計規范就是把主要頁面的元素固定成統一元素即可。具體來說一個產品的設計規范應該有:字體規范、主體色規范、圖表規范、圖片規范等不同分類。

           

           

          視覺規范(工具:Photoshop)


          切圖

          網頁設計師通常不需要為前端工程師切圖。因為前端工程師通常需要掌握PS軟件技能。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需要我們切圖時,我們可以使用諸如Cutterman、Zeplin等切圖插件中的Web選項為前端切出網站所使用的圖片。

           

           

          從PSD中提取出來的切圖(插件:cutterman)

           

          前端代碼

          前端工程師會用代碼重構我們設計的頁面,把圖紙變為靜態頁面。然后和后端工程師對接調取數據接口,一個網站就活了起來。工程師們為了方便了解網站是不是達到了我們要求的數據,也會進行埋點。埋點就是在頁面代碼里插入一些統計代碼,方便我們之后確定哪些頁面訪問量高,哪些沒有達到預期。在此后其實還會有測試工程師介入來發現編譯完的網站是否存在一些漏洞等,這里省略。


           

          前端工程師代碼編譯(工具:Notepad +)

           

          項目走查

          網頁設計完成后還需要設計師進行項目走查,來確定網頁還原度是否有問題。如果發現有和設計稿出入很大的,就需要要求前端工程師進行調整。這個步驟非常重要,因為網站的成品才是我們最終的輸出,不要認為設計稿很漂亮而實現后的頁面就不需要我們負責了。


           

          將實現后的截圖和設計稿進行比對(工具:Photoshop)

           

          網站種類

          網站的分類按對象來劃分可以分為To C端和To B端兩種。To C端就是面向用戶和消費者,例如門戶網站、企業網站、產品網站、電商網站、游戲網站、專題頁面、視頻網站、移動端H5等,均是面向用戶和消費者的產品。由于是面向用戶和消費者,所以設計上一定要可以吸引人,并且以用戶為中心考慮體驗設計。而To B端作為一個需求量很大的類別,其實往往被設計師所忽視。什么是To B端項目呢?比如電商網站供貨商的后臺、Dashboard、企業級OA、網站統計后臺等這些面向商家和專業人士的網站就是To B類網站項目了。這些項目的要求和To C端網站的要求大相徑庭:To B類項目最重要的是效率而不是體驗,因為說白了我們在設計使用者工作的工具,我們在設計時必須首先要保證操作者可以地完成他們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那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網站的不同門類吧。


           

          門戶網站

          門戶網站國內比較知名的有新浪、騰訊、網易、搜狐;國外比較知名的如Naver、Llinternaute等。我們可以看得出,門戶網站都是大而全包羅生活萬象的。比如騰訊網就有新聞、財經、視頻、體育、娛樂、時尚、汽車、房產、科技、游戲等不同頻道。門戶網站的門檻很高,必須要有雄厚的實力才可以建立起一個門戶網站,而門戶網站需要的設計師數量也驚人。首先門戶網站需要產品方向的界面設計師以迭代的方式維護迭代網站首頁、二級頁面、底層頁等網站基石。然后需要各個頻道的設計師來處理日常需求:比如巴黎時裝周需要負責時尚頻道的設計師來設計對應的專題、世界杯小組出線需要負責體育頻道的設計師來設計對應的專題等。地球上的每一天都有大事發生,那么門戶網站中的設計工作就不會少。另外,具體對接頻道的設計師也需要有一定擅長之處:比如對接體育頻道的設計師起碼應該熟悉足球籃球等體育項目、時尚頻道的設計師要懂得各個大牌的設計風格、佛學頻道的設計師需要懂得基本的佛學知識和忌諱、文化頻道的設計師需要對傳統文化有所涉獵。所以基本上門戶網站的設計師可以分為產品組和頻道組兩種。


           

          韓國門戶網站Naver

           

          企業網站

          每個企業都需要有一個網站來對外展示自己的能力、介紹自己的產品等。現在接觸一個陌生的企業時,很多老百姓都會上網搜索一下其官方網站驗證真偽。網站已經是中小企業的標配了。企業網站設計時通常會有網站首頁、公司介紹、產品中心、公司團隊、在線商城、聯系我們等這幾個模塊,企業網站會展示很多諸如公司環境、團隊成員、企業文化等實際的照片,配合一些資料進行設計。企業網站通常也追求所謂“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風格,也就是為了達到讓消費者認同品牌這個要求。所以如果我們接到了企業網站的設計需求,不妨多去瀏覽參考一些更加大牌的企業網站作為競品來參考。


           

          美國通用公司官網

           

          產品網站

          從蘋果公司的iPhone介紹頁到小米手機8的介紹頁,我們會發現一種新鮮的產品營銷模式,就是產品網站。設計這類網站的內容主要是該產品的工藝、技術、設計、特點、構造、使用場景等。這樣的產品頁希望可以讓用戶有沉浸感,所以一般來說都是使用全屏布局,然后配合一些如視差滾動等方式讓我們感覺到這個產品的精細。由于中國互聯網和產品設計發展很快,所以產品類網站設計需求一定會越來越多。


           

          蘋果公司產品介紹頁

           

           

          電商網站

          電商設計師也屬于網頁設計師嗎?是的。如果按照平臺細分,無疑電商設計師所在的平臺大部分屬于網站。以淘寶、天貓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發展得太快了,以至于從內蒙的牧民到海南島的漁民,甚至臺灣、日本、東南亞的商人都開始在中國電商平臺上開店鋪了。店鋪其實本身屬于平臺本身的頁面。但是為了增強每個店的個性,平臺為商店開通了一些頁面自定義的裝飾功能,比如寶貝詳情、店鋪排版、banner頭圖設計等。這樣商鋪有一定權限在平臺規定的范圍內使用圖片和一部分css樣式代碼來裝飾自己的店鋪,電商設計應運而生。雖然帶著鐐銬跳舞,但是有很多店鋪因為設計精良而能帶動銷售。那么電商設計師當然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淘寶網首頁

           

          游戲網站

          游戲是一個巨大的產業,很多公司的收入大半壁江山都來自游戲產業。那么除了游戲需要制作精良之外,游戲的官網也必須設計精美。不要忘記,每一個玩家都需要訪問你的游戲官網才能完成下載、充值、社交等重要操作。國外游戲網站比如暴雪娛樂公司(https://www.blizzard.com)的官網設計得極其精美,每個游戲的官網都是一個精品。比如魔獸世界、星際爭霸2等游戲官網,頭部都是視覺沖擊非常強烈的動畫。然后網站界面的元素都帶有游戲的風格,仿佛登錄這個網站你就在游戲之中了。

           

          暴雪公司星際爭霸2游戲官網

           

          專題頁面

          當然不管是電商還是門戶網站,在節日都會需要設計師來設計一些專題頁面增加曝光。比如兒童節、情人節、母親節、圣誕節等節日往往會有促銷、專題報道等各式活動。專題設計生命周期很短,上線后基本過了流量的那個點就基本沒用了。所以我們找不到前幾年的618或者雙11專題頁面,因為過了特定的時期專題頁面就無人問津了。所以在那么短的生命周期怎么抓住人的眼球?當然不能使用現代主義設計那種性冷淡風格,而應該在頭部盡量刺激用戶,用刺激對比強的色彩、復雜立體的造型、沖擊感強的文字吸引用戶來看。畢竟每個人可能只會看一次,不能放過這個機會。所以專題設計和產品設計正相反,專題設計必須刺激。


           

          極有家淘寶專題頁面

           

          視頻網站

          視頻網站的訪問量驚人,并且用戶的黏著度更高。很多視頻網站除了購買版權之外還有很多UGC內容。多說幾句,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指用戶產生的原創內容,很早之前web1.0時代用戶主要是單向瀏覽網站,web2.0提出的UGC概念就是說用戶不僅在瀏覽也會上傳內容。那么視頻網站為什么會火呢?首先要感謝帶寬的發展。在今年我們國內點擊視頻就立馬可以播放了,而在幾年前需要等待幾分鐘才可以加載夠緩存。視頻網站的設計主要是要考慮應用場景:視頻是用戶主要觀看的區域,所以視頻區域首先要足夠大,另外顏色應該以暗色為主,因為亮色會干擾到用戶觀看視頻。然后其他的區域圖片比例應都為16:9的視頻尺寸,方便后期編輯在后臺添加。視頻網站的設計師同樣也可以分為產品組和運營組兩個種類來處理產品方向和運營方向的不同需求。


           

          騰訊視頻播放頁面

           

          移動端H5

          你一定在朋友圈被《穿越未來來看你》、《淘寶造物節》等H5刷過屏吧?平時我們經常被這種好玩兒的H5刷屏。其實H5全稱是HTML5,并不是僅僅指移動端,而是網頁前端的開發語言,由于約定俗成的概念,我們現在常常把手機中的集合視頻、動效、互動的這種營銷形式成為H5。其實它的本質是運用網頁技術運行在手機瀏覽器或內置瀏覽器內的網頁。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H5顯得越來越有傳播價值和份量。微信、瀏覽器等平臺級產品在手機端中火爆促進了依靠入口而傳播的H5的發展。如果設計出色,你的項目可能會在朋友圈產生病毒傳播的效果。


           

          使用前端語言編譯的適合手機瀏覽的H5界面

           

          移動端H5尺寸

          設計移動端H5項目的時候,我們一般以用戶量較高的iPhone6/7/8的尺寸:750x1334px 為準,然后我們要在頂部預留出微信或者瀏覽器導航區域。主要內容區域就可以自由設計了。一般H5的操作是上下滑動。字體方面使用蘋方字體,并且字號設置為24PX以上,渲染方式設置成銳利。英文則需要使用SF-UI代替。當然H5可以調用背景音樂、視頻、鏈接等多媒體,讓體驗更佳。除了讓前端小哥哥們開發之外,其實還有一種方式可以無需代碼生成簡易版的H5,就是通過H5工具生成。目前比較火的H5生成工具有:MAKA、iH5、兔展等,如果我們要自己生成而不是通過前端開發,那么我們設計稿的尺寸需要設置為640x1008PX。這些工具較為簡單,注冊后將PSD上傳即可對每個原件進行動效的設置了。但是如果需要復雜的動效和交互,還是需要前端工程師的配合。


          H5項目的尺寸


          后臺網站

          后臺網站又叫Dashborad,中文翻譯為儀表盤。其含義就是有一大堆數據與統計信息。后臺網站是To B類型,那么首先的需求就是能快速地顯示給操作者他需要掌握的數據??墒菙祿浅?菰?,我們可以使用諸如“折線圖”、“餅狀圖”、“曲線圖”、“表格”等不同方式來展現這些繁瑣的數據,這種圖形表達數據的方式也叫做數據可視化。后臺網站不需要特別可愛的插圖以及卡通形象,最重要的是效率。所以如果您經常處理To C類的需求,接到了To B類的產品需求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后臺網站因為需要更大的畫面,通常會使用全屏式排版,也就是撐滿整個畫布。那如果小屏怎么辦呢?前端會使用相對布局縮小各個元素,排版的位置也會用百分比來確定。

           

          微信公眾號后臺

           

          CRM系統

          CRM即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翻譯過來是客戶管理管理系統。CRM是企業對客戶進行信息化管理的一種形式,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對客戶信息進行收集、管理、分析,對企業的銷售、服務、售后進行監控。常見的功能有員工日程管理、訂單管理、發票管理等。我們在設計這種項目時一定要將信息按所屬的邏輯關系分類,加強對比、對齊、重復、親密性的原則,使操作者在使用的時候感覺到便利。

           

          Admin CRM dashboard by Divan Raj

           

          SaaS

          如果我們服務于為企業搭建CRM、ERP或者OA等系統的第三方公司,那么我們可能會老聽到SaaS這個詞。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即軟件就是服務。其他公司會來提供SaaS服務的公司定制系統,然后服務公司會為客戶提供從服務器到設計一體化的服務。這里提到這個詞是防止設計師誤解它的定義。

           

          企業OA

          企業OA,即(Office Automation),也就是辦公自動化系統。在六七十年代就興起了一場使用電腦來改變傳統辦公方式的革命。在大型企業時常會面臨人員眾多、地域廣袤、辦理公司事宜手續冗長等問題,那么企業OA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通過企業OA可以完成請假、調休、離職、查詢公司規章制度、請示、匯報等工作。這樣減少了很多窗口成本和員工的時間成本,增強了公司辦事效率?;ヂ摼W公司更是提供給員工除了企業OA之外的交流功能,比如建立員工BBS和留言板等,在上面大家可以對公司提出建議和意見。企業OA一般出于安全和保密性的原因,很多公司都更加愿意自己開發。設計師在設計此類項目時同樣要以操作者的體驗和效率為重,讓操作者輕易可以找到在當前頁面中最重要的功能。

           

          Robo Advisor - Projection, List and Questionnaire by Michal Parulski

           

           

           


          網站組成部分

          了解了網站的不同類別后,讓我們來看看組成一個網站需要哪些部分吧。網站是由不同網頁通過超鏈接連接而成的,而不同網頁也是由不同模塊組成的。我們設計的是一個像蜘蛛網一樣的網絡,而不是一張海報。所以我們在設計網站時要格外考慮從用戶角度出發看到的網站,而不能孤立地把它想象成一個平面作品。

           

          首頁

          訪問一個網站時第一個我們觸及的就是網站首頁。首頁別名叫作Index或者Default,是索引和目錄的意思。在網站發展的前期階段,網站并不是富媒體,而是類似于一本書一樣:首頁類似書籍的目錄,需要查看哪個子網頁就點擊鏈接即可進入。到了現在,網站首頁仍然是引導用戶進入不同區域的一個“目錄”,這個目錄除了導航功能外也要露出一部分內容給用戶來吸引點擊,露出的部分一定要有一個“更多”按鈕來指引用戶找到二級頁面。

           

           

          首頁原型圖

           

          二級頁面

          在邏輯上,首頁是一級頁面,從首頁點擊進入的頁面均為二級頁面。二級頁面之后還有三級頁面等級別。從點擊的概率上來說,自然是越靠前訪問量越高,頁面層級越深越不容易被用戶找到。一般網站有三級頁面,就是為了避免用戶迷失。為此還會在頁面中加入面包屑導航。面包屑導航就是在頁面第一屏出現的諸如 首頁 > 體育 > NBA頻道 這樣的超鏈接結構,方便用戶理解自己在那里,并且點擊可以回到其他頁面。

           

           

          二級頁面原型圖

           

          底層頁

          在網站結構中最后提供用戶實質資訊的頁面就是底層頁。比如,在門戶網站首頁或二級頁面中我們點擊感興趣的標題后,在底層頁中才會看到全部的資訊。待用戶閱讀完底層頁的信息后可以順勢在左側或右側的側欄尋找用戶可能感興趣的相關內容;在底側可以看到網友的評論;底側也會有分享按鈕、贊功能等;如果側欄用戶轉化率比較差,最底部還可以再次出現推薦相關資訊的功能。總之,在用戶閱讀完自己喜歡的資訊后,要繼續吸引用戶順勢閱讀其他的資訊或者回到頻道。

           

           

          底層頁原型圖

           

          廣告

          門戶類網站如何盈利?廣告是變現方法之一。網站的廣告一般由負責運營需求的設計師負責,但是也可能由頻道設計師、產品側設計師來完成。在網站中常見到的廣告圖形式就是banner。banner一般尺寸巨大,在網站之中非常顯眼。因此也不一定是外部廣告,也有內部活動、推薦資訊等。那么banner圖的尺寸有固定嗎?答案是沒有。Banner的寬度有兩種,一種是滿屏(1920PX)、一種是基于安全距離的滿尺寸(1200px或1000px)。高度要注意了:一般以1920x1080px為基準的用戶屏幕,加上瀏覽器本身與插件和底部工具條等距離,留給網站的一屏高度大概為900px,所以banner不可以做得很高,否則第一屏信息會顯示得不夠。你可能會說,那就讓用戶往下拉啊。但是在網站的訪問用戶之中,第二屏觸及到的用戶比第一屏會少很多。也就是很多用戶可能點擊網站后就會跳走或者關閉,那么第一屏的信息真的非常重要了,可謂是寸土寸金。所以我們的banner不應該占據過大的區域。比如站酷網的Banner區域為1380x350px。那么除了首頁巨大的banner廣告位,網站還有哪些廣告形式呢?

           

          對聯廣告。在門戶網站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網站左右安全區域之外會有連個隨屏幕滾動的像“對聯”一樣的廣告,通常banner也會是一個廣告內容,并且居中會彈出由HTML5技術或Flash技術制作出來的彈窗廣告。這種廣告一般組合售賣,也就是說一進網站你就會被全面轟炸,無法不注意到這個廣告的存在。這種廣告點擊進入還有配合的專題頁等,可見需要設計師配合的地方非常多。

           

          對聯廣告形式

           

          信息流廣告。信息流廣告是埋在信息流中的一種廣告形式。這種形式利用了格式塔原理,用戶會不自覺地閱讀起廣告的內容,原因是因為它的形式和其他信息一樣。比如朋友圈、知乎、Facebook都采用了信息流廣告,信息流廣告的效果非常強,但是會犧牲一定的用戶體驗。信息流廣告的尺寸與信息流相同。

           

           

          知乎APP中信息流中的廣告

           

          以上從廣告的形式上簡單介紹了三種常見的網站廣告形式,如果我們在閱讀需求時看到了cpm、pv等單詞是什么意思呢?他們是廣告的收費模式。cpm是指按照廣告pv來收費,cps是指按照用戶消費收費,cpa是指按照用戶注冊數收費,cpc是指按照用戶點擊付費。針對不同的收費模式,在設計時也會采取不同策略來增強廣告需要達到的目的。

           

          Footer

          在網站具體的頁面設計中,底部會有一個區域我們稱之為footer。一般footer的顏色都會比上邊內容區域要暗,因為footer的信息在邏輯的級別上是次要的。footer區域的主要功能是版權聲明、聯系方式、友情鏈接、備案號等信息。在設計時一定要降級處理,不要讓footer變得特別明顯。

           


          技術原理

          網頁設計師在做項目之前必須了解網頁背后的技術原理,技術決定了哪些設計和交互是可以實現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同時技術原理也決定了我們需要如何配合前端工程師來完成一些復雜的交互。其實在過去網頁前端工程師和設計師是一個崗位,就叫做網頁美工,這個職位需要在完成視覺設計后把頁面做成靜態網頁交給下面的環節。隨著分工越來越細致,產生了網頁設計師和前端工程師兩個工種。但是網頁設計師不可以脫離技術局限天花亂墜地去設計。下面讓我們來了解網站的基本存儲原理:在您的電腦C盤保存一個叫logo.jpg的圖片,然后在瀏覽器打開這個網址:C:\logo.jpg你看到了什么?對,就是這張圖片。這就是網站的原理:網站的資源和文件存儲在一個類似我們電腦的東西里,那就是服務器。我們通過域名來調取網中不同的頁面和文件,如果服務器關機了那么網站也就癱瘓了。每次當我們通過瀏覽器訪問網站時,敲擊一個網址,這時這個域名會轉向一個IP地址,這個IP地址就是服務器所在的門牌號碼。找到了以后,我們的瀏覽器會從服務器上下載網站的代碼并把代碼翻譯成我們能看懂的界面,比如文字、邊框、表格等實際上都是代碼的形式。瀏覽器還會把網站中所需要的圖片、視頻等單獨下載到緩存里。當我們通過表單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時,我們的信息就會上傳到服務器中,服務器處理完(比如登陸成功這個信息)然后再下發給我們的瀏覽器。所以平時我們訪問網站時,我們的電腦和瀏覽器要通過互聯網與服務器進行多次“握手”。當然老“握手”會造成加載速度變慢,于是我們聰明的瀏覽器會把已經下載過的資源緩存下來,避免浪費。這個機制就是“cookies”:瀏覽器會自動存儲你訪問過的網址、網站圖片、視頻、表單信息等。

           

          基于鼠標的手勢操作

           

          基于鼠標的交互

          在不久的未來,個人電腦可能通過多點觸控、語音交互等方式與我們交互,但目前網站設計最主流的交互方式還是鼠標和鍵盤。來讓我們看看鼠標有什么結構吧!我們對鼠標的使用無外乎移動、左鍵、右鍵、拖拽四種方式。我們在頁面中的大部分操作都是通過鼠標左鍵點擊完成的,所以網頁也是點擊的藝術。右鍵一般會喚起右鍵菜單,但是很多網站與網頁應用程序也會將右鍵自定義設計一些操作和交互。與鼠標發生交互的主要是超鏈接與按鈕。那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超鏈接的四個狀態吧(前端術語是:超鏈接標簽的CSS四個偽類)。

           

           

          按鈕與文字的不同狀態

           

          Link是指超鏈接正常的時候的狀態。一般超鏈接需要與普通文字區別開來,比如換一種顏色或者加下劃線。當然下劃線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方便弱視群體區分超鏈接與普通文字。Link默認都是藍色的(色值:#72ACE3),但是為了增強網站的品牌性我們也可以把鏈接顏色更換成另一種顏色??傊欢ㄒ谛问缴吓c普通文字產生差別才可以。

           

          Visited是超鏈接被點擊以后的狀態。比如新浪網新聞非常多,所以點擊完一個新聞后用戶可能不知道自己看過沒看過這條新聞了。所以新浪網使用了Visited屬性,點擊后的新聞顏色就不一樣了,方便用戶區別自己哪些新聞還沒有瀏覽。

           

          Hover:是超鏈接鼠標經過狀態。這個狀態是連接中最為重要的狀態。其實不只超鏈接,按鈕和圖片以及視頻等一切可交互的元素都應該設置Hover屬性,也就是鼠標懸停時的狀態。一般來說變換顏色和放大是Hover狀態的基本方式。

           

          Active:是指超鏈接的激活狀態。點擊后超鏈接可以通過CSS加載一個狀態。

           

          同樣的鏈接樣式也可以應用在圖片、按鈕、表單之上。點擊、鼠標懸停、鼠標按下都可以設計成不同的樣式,方便用戶通過鼠標感知這個物體是被我按下去的,這種給用戶的暗示我們也叫做“點擊感”。當然按鈕會和鏈接稍有不同,按鈕除了具備正常和鼠標懸停等狀態,還有一種狀態叫不可點擊。這種狀態將按鈕置灰,提示用戶這個功能因為條件不滿足不可以點擊。好了,您可以舉出幾個點擊感Web設計的例子嗎?

           

          靜態網頁

          了解完基本技術背景、鼠標的交互之后,讓我們來聊點真格的。我們一般看到的網頁都是靜態網頁。靜態網頁是由HTML編譯的,我們在服務器上存儲的網頁代碼基本都是HTML格式。HTML全稱是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標記語言?!俺谋尽笔钦f這種語言內可以包含文字元素以及調用圖片、鏈接、音樂等非文字元素。HTML語言對于沒有編程的人來說可能會很頭疼,但是它已經是所有編程代碼中最簡單的一種了。別緊張,你可以把它當做摩爾代碼,它是服務器和瀏覽器之間的密語,瀏覽器會將這些密語翻譯成我們能看懂的色彩和鏈接等。那么如果我們用HTML語言寫一段文字會是什么樣呢?

           

           

          模擬代碼編譯過程

           

          沒錯,代碼就是這么一點一點編起來的。在任何網站空白處右鍵點擊查看網頁源代碼你就可以看到網頁的HTML代碼啦。HTML這種代碼是由一個國際組織 - W3C發布和維護的。W3C創建于1994年,是網站國際中立性技術標準機構。W3C已經發布了HTML的諸多版本,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HTML4版本。而HTML5簡稱H5則可以說是劃時代的版本了。H5的標簽更加接近現代,并且本身可以播放視頻,這就可以淘汰掉Flash插件了。(Flash插件帶來了比如系統漏洞、加載速度過慢等問題)同時H5對多平臺支持很好,所以適應移動端為王的當今時代。H5甚至還可以變成游戲、Webapp(在網頁上如本地程序一樣工作的網站,比如藍湖等)、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墒怯捎贗E瀏覽器這類不支持HTML5效果的瀏覽器在用戶中占比還很高,所以造成了HTML5發展的制約。瀏覽器可以理解為一個代碼閱讀器,由于它對HTML5代碼的翻譯工作不好就會造成所謂“兼容性”的問題。比如HTML5中可以通過代碼給一個DIV添加投影,那么在某些瀏覽器中就顯示不了這個效果。不難理解為什么有程序員會穿著 i hate IE字樣的T恤了吧。在每次做完一個網站項目時,測試工程師都會用Chrome、Safari、Firefox、Opera、IE、Edge等多個瀏覽器測試網站的兼容性,這時通常讓前端工程師非常頭疼。因為代碼動一發牽全身,經常這個好了那個又不行了。但是針對這種問題也有一些解決方案,比如減少對用戶占比不高瀏覽器的支持、對不好搞的瀏覽器單獨加載特定的適配代碼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呀。

           

          其他前端語言

          有了HTML這個骨架,加上圖片和多媒體后,網站的發展速度就更快了。但是服務器的損耗很大:所有用戶都需要重復地來服務器下載代碼和圖片等資源進行“握手”,而且很多HTML代碼都是重復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比如,如果我網站的頭部都是黃色的、鏈接都是藍色的,那么每個頁面都會啰嗦這幾句代碼。這個問題沒多久就被一種嶄新的代碼解決了:CSS技術。CSS是層疊樣式表的意思:我們可以理解為現在把網站的樣式(顏色、大小、位置等樣式信息)也就是CSS和網站的內容(文字、圖片、鏈接等內容信息)也就是HTML完全分開,并且一個網站可以下載一份CSS然后不同頁面都調取這份CSS的緩存,那么就節省了服務器資源。另外,由于網站需要一些交互效果,比如點擊和菜單等,那么需要前端工程師使用Javas cript代碼來配合。Javas cript是一種比較短小精悍的語言,構建一些基于瀏覽器的非常順手。所以目前主流的網站配置是HTML5+CSS3+JS代碼的組合,當然為了兼容那些低端瀏覽器也可能使用HTML4+CSS+JS的套餐。這取決于我們的主要目標用戶群在使用什么樣的瀏覽器。當然,我講這些并不是要求您去學習HTML、CSS、JS代碼然后進行前端開發,因為在現代互聯網公司里已經有專業的前端工程師了。我們了解這些主要是要理解前端工程師的工作以便更好地配合他們。

           

          主流形式:HTML + CSS + JS

           

          動態網頁

          了解完靜態網頁還不夠,現在讓我們談談網站如何動起來。動態網頁不是說它有狂拽酷炫的動畫,而是動態網頁會隨著時間、內容和數據庫的調用而產生動態的網頁。比如今天看到的新聞網站和昨天的新聞肯定不一樣了,可是網站首頁的HTML代碼并不需要人去手工修改,而是讓小編通過后臺錄入新聞、上傳圖片就好了。小編上傳后臺的過程就會輸入數據庫,而動態網頁又是調取數據庫內容顯示給用戶的一種形式。動態網頁會隨時調取數據庫中的信息給用戶,而對用戶來說似乎靜態網頁和動態網頁長得都是一樣的。那么最傻瓜的判斷方式是看網址結尾,靜態網頁結尾是html或htm,而動態網頁由于使用了高級網頁編程技術,結尾則是Asp、Php、Jsp等。Asp、Php、Jsp、Aspx、Cgi都是動態網頁的語言,當然有的時候為了讓網站效率提升也會使用偽靜態結構,結尾和靜態網頁就一致了,但是實際上是會在用戶訪問前調取一遍數據庫的。同時動態網頁的網址會有一個特點,含有?符號。動態語言目前最火的是Php,較早而現在比較少見的是Asp、Cgi,最安全的是Jsp,所以很多銀行采用JSP編譯。了解完這些,我們基本就弄清楚網站的運行原理了。

           

           

          主流后臺編譯語言:PHP ASP JSP CGI

           

          雪碧圖

          我們經??吹骄W站中會有動畫,那么動畫實現的原理一般有如下這么幾個:第一,HTML5視頻播放;這種方式缺點就是不兼容低端瀏覽器。第二,Flash Player播放器播放;這種方式的缺點是Flash安全性很低而且效率慢。第三,動畫使用Gif格式;這種方式的問題是動畫長度不夠,并且這個格式僅僅支持透明和不透明兩級屬性。那么像Google首頁Doodle的動畫是怎么實現的呢?這種技術叫做:雪碧圖。CSS雪碧 即CSS Sprite,也有人叫CSS精靈,它是一種CSS圖像合并技術。它本身調用的圖片是支持多級透明的PNG格式,然后把動畫并排排列出來。比如一個卡通人物的動畫每幀寬度是100px,那么就把它的動作1 動作2 動作3 動作4 并排放在一張寬度是400px的PNG圖片里。然后代碼在一個100px的寬度框子內背景圖調用這張png,我們就看到了動作1,然后過一秒鐘代碼會悄悄移動100px我們就看到了動作2。由于速度很快就讓我們看到了連續動畫。雪碧圖也有自身的缺點:如果幀數太多,會消耗很大的內存。所以幀數一定要控制少。如果你的動作設計了12幀,那么我建議你可以試試將2,4,6,8,10刪除,保留一半的動作。

           

           

          雪碧圖

           

          視差滾動

          視差滾動是一種運動速率不一樣的設計效果,用以實現空間感。比如密爾沃基警察局官網就大量運用了視差滾動效果。其實現原理是,代碼判定網頁滾動,滾動時頁面中三層圖片運動速率和位移距離不同。這樣給人造成的視覺體驗仿佛是我們在物理現實中看到的空間感一樣。視差滾動已經不是什么高新技術,如果你的網站比較適合視差滾動,請大膽設計并和前端工程師提需求,相信前端工程師可以滿足你的要求。我們需要準備的就是運動速率不同的分層靜態PSD文件。


          運用了視差滾動效果的密爾沃基警察局官網(milwaukeepolicenews.com)


          網頁設計規范

          終于,經歷過長篇大論網站的原理與組成部分后,我們要談談網站設計的規范了。網站設計并無具體平臺限定的風格,也沒有必須要設計的系統級導航欄和工具欄。所以網站設計更加靈活,然而因為太靈活也會讓我們的設計師無從下手。那么接下來我將介紹網站設計的規范,在您工作的時候可以參考。注意,在設計之前一定要和前端溝通我們使用的尺寸、字體、交互等,這樣有助于后期不會有誤會。

           

          畫板尺寸

          因為網頁尺寸與用戶屏幕相關,而用戶屏幕的種類難以統計。所以我們的設計稿只能主要顧及主流用戶的分辨率,其他分辨率用適配的方式來解決。在版Photoshop網站Web預設尺寸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常見尺寸(1366x768px)、大網頁(1920x1080px)、最小尺寸(1024x768px)、Macbook Pro13 (2560x1600px)、MacBook Pro15(2880x1800px)、iMac 27(2560x1440px)等。這些是主流尺寸,而我們如果做網站時建議按主流的分辨率1920x1080px來設計。所以我們通常設計網站時的網站寬度為1920px,每個屏幕的高度約為900px。為什么是900px呢?因為1080還要減去瀏覽器頭部和底部高度,大約就是900px了。內容安全區域為1200px (或1000px / 1400px)。以這個尺寸來設計相對標準。當然在設計網頁前需要知會前端設計尺寸,因為對于適配的方式和后續配合他們更有發言權。

           

           

          網站的尺寸規范

           

          文字規范

          我們現在都知道了網站上面的文字是通過前端工程師重新寫在代碼里的。那這種文字在瀏覽器上的渲染與系統和瀏覽器有關。比如在蘋果電腦上看到的文字效果和Windows系統電腦上看到的文字效果就有所不同:蘋果會對文字進行渲染,而windows的文字幾乎充滿了像素顆粒。按照用戶占比來說無疑Windows的用戶是主流,所以盡管我們可能使用蘋果電腦設計網頁,但是設計出來的網頁效果也應該和Windows顯示一致。否則我們設計完漂亮的設計稿,程序員無法還原成我們設計的樣子。另外,字號的大小也非常重要。網頁的顯示區域決定了文字不可以過大,在網站設計中我們的文字大小一般來說是12-20像素。為什么不能比12px更小?因為如果比12像素更小的中文無法放得下復雜的筆畫了。而且奇數的文字表現和適配都不好做,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使用偶數的字號來設計。那么總結一下:文字使用宋體、大小為12px、渲染方式選擇無。稍大一些的字體使用微軟雅黑、大小為14-20px、渲染方式選擇Windows Lcd或銳利。另外,英文和數字需使用Arial字體,渲染方式選擇無。

           

           

          網站字體規范

           

          圖片規范

          網站設計中的圖片常用4(寬):3(高)、16(寬):9(高)、1:1等比例。具體圖片大小沒有固定要求,但整數和偶數為佳。主要是考慮到一些適配的問題。作為內容出現的圖片一定需要有介紹信息和排序信息。圖片的格式有很多,比如支持多級透明的png格式、圖片文件很小的jpg格式、支持透明/不透明并且支持動畫的gif格式等。在保證圖像清晰度地情況下文件大小越小越好,如何讓網頁使用的圖片更小呢?


          第一種方法,給程序員切圖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縮小圖片文件的大小。比如Photoshop中存儲為web所用格式就會比快速存儲文件更小。


          第二種方法,可以嘗試使用例如Tinypng、智圖等工具再次壓縮圖片。這些工具會把圖片中的多余信息刪除并且壓縮,而圖像質量不受損失。


          第三種方法,Google研發了一種Webp格式,它的圖片壓縮體積大約只有JPEG的2/3,能節省大量的服務器寬帶資源。比如Facebook、Ebay還有我們設計師常用的站酷圖片存儲都是使用了Webp圖片格式。


          第四種方法,瀏覽器和服務器握手時需要下載網頁所調用的圖片資源,那么如果一個網站有一百張圖片的話,瀏覽器和服務器就得握一百次。第一會耗費服務器資源,第二訪問速度就會慢一些。所以前端工程師們有一種做法,就是把網頁中所使用的圖片拼成一大張png。然后每個調用圖片的元素都調用這張圖片然后分別位移一點兒,顯示的那塊區域移動到一大張圖片中所需要的那個圖像。


          在線壓縮工具Tinypng網站


          按鈕

          按鈕的風格在過去的十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一開始的“斜面與浮雕”風格過渡到后面的“擬物風格”,現在更流行的是扁平風格。如果按鈕在一張圖片中,為了不影響圖片的美觀性,會去掉填充只保留邊框,這種設計方式叫做幽靈按鈕。注意在設計按鈕時記得同時設計好按鈕的鼠標懸停、按下狀態。

           

           

          不同時代下不同的按鈕風格

           

          表單

          在網站設計中我們經常需要使用一些輸入框、下拉菜單、彈窗、單選框、復選框、編輯器等。這些都是系統級的控件,一般是直接調用系統設計的。但是系統設計有時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系統內置的表單高度不夠,點擊起來不舒服;不符合網站整體設計的品牌感等。那么我們可以通過CSS給這些表單增加樣式,包括顏色、大小、內外邊距等。所以我們遇到涉及到表單的需求時也可以進行自定義設計。

           

           

          表單不同風格的設計 UIDE Kit  by Mateusz Dembek

           

          柵格

          我們把整體寬度定義為W。然后整個寬度分成多個等分單元A。每個單元A中有元素a和間距i。所以他們之間的關系就是 (A×n)-i=W。當然每個應用的尺寸不止可以整除成一種柵格,這就要看我們內容排版的疏密程度了。之后,我們將過多內容的柵格和另一個柵格相加得到更大的排版空間;其他元素都須老老實實呆在自己的柵格內,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布局非??茖W的設計了。 比如


          如果網頁寬度是1000px,我們可以使用:


          20列每列40px和10像素間隔

          20列每列30px和20像素間隔

          25列每列30px和10像素間隔

          25列每列20px和20像素間隔

           

          如果網頁寬度是990px,我們可以使用:

           

          11列每列80px和10像素間隔

          18列每列35px和20像素間隔

          25列每列45px和10像素間隔

          33列每列20px和10像素間隔

           

          如果網頁寬度是980px,我們可以使用:

           

          14列每列60px和10像素間隔

          14列每列50px和20像素間隔

          28列每列25px和10像素間隔


           

          柵格系統具體有以下優勢:能大大提高網頁的規范性。在柵格系統下,頁面中所有組件的尺寸都是有規律的。另外,基于柵格進行設計,可以讓整個網站各個頁面的布局保持一致。這能增加頁面的相似度,提升用戶體驗。


           

          網站的柵格化會使網站看起來更有秩序感


          適配Retina屏幕

          2012年蘋果發布了Retina Macbook Pro,Retina屏幕的電腦占有量越來越高了。Retina屏幕簡單地說就是屏幕密度是傳統屏幕的兩倍,擁有更大地清晰度。甚至可以滿足我們視網膜最高的識別度,所以也叫視網膜屏幕。這種屏幕下我們設計的安全距離大約為1000像素的網站就顯得非常粗糙了。所以如果我們現在Retina屏幕下顯示一個400X300PX的區域,實際上我們需要提供給前端一張800X600PX的切圖才行,因為Retina屏幕一個點頂過去兩個像素。那么我們的用戶是視網膜屏占比更多的用戶,比如設計師群體,那怎么兼顧高清屏幕和普通屏幕呢?

           

          首先我們需要以視網膜屏幕大小完成設計稿,建議是傳統設計稿的兩倍。之后切出兩套切圖(非Retina屏幕用戶如果也加載雙倍大小的資源會很慢),普通的切圖命名為如logo.jpg,Retina切圖命名為logo@2x.jpg。前端用代碼來識別,如果屏幕是Retina就加載雙倍尺寸,不是則加載普通尺寸。前端可以使用Retina.js(https://retinajs.com/)提供的技術進行識別。

           

          自適應與響應式網站

          我們看到有些網站使用電腦端或者手機端甚至iPad去瀏覽時體驗都非常好。這就需要我們為了用戶體驗而進行網站的自適應或響應式布局了。響應式與自適應的原理是相似的,都是通過代碼檢測設備屏幕寬度,根據不同的設備加載不同的css。

           

          自適應網站

          自適應網站的設計稿是一致的,但是設計稿需要考慮屏幕變小時的變化方式。比如一個網站的內容有5個區塊和4個間距,那么如果寬度縮小成900時需要如何變化,這就是自適應布局。比如站酷網、Dribbble等網站都采用了自適應布局。

           

          響應式網站

          響應式網站則需要設計不同版本的設計稿,然后根據不同的設備提供不同的CSS樣式。比如判定你設備的寬度是750px,那么網站就知道你使用了手機來訪問,就會給你導入一份手機才有的樣式;如果是電腦的寬度就給你導入電腦的CSS樣式。對于設計師來說,自適應需要考慮網站在不同設備寬度下的整除與排版;響應式則需要設計電腦、平板、手機等至少三套設計稿(但這三套設計稿的內容是一致的)??傊赃m應和響應式都是網站為了用戶體驗所適應瀏覽設備而做出的努力。

           

          適配的規范

          手機方面:適配手機頁面時,我們一般以iPhone為畫布標準。原因是iPhone相對顯示比較清晰,并且要求較高。而且用戶占有量也很高。在適配時我們一般以750x1334px尺寸為主,然后將網站導航改變為手機APP常常使用的漢堡包+抽屜式導航的形式。同時網站里的按鈕也需要變為手機APP中我們看到的左右幾乎滿屏的按鈕,并且每個按鈕要大于88PX,方便手指的點擊。字體方面,我們要把網站的字體全部改為蘋方字體,并且字號設置為24PX以上,渲染方式設置成銳利。英文則需要使用SF-UI代替。也就是將網站改變成一個類APP的手機網頁,這樣才可以保證手機用戶體驗良好。如果用戶使用安卓手機,那么前端代碼則會基于設計稿的設計適度加大圖片與間距來適應安卓屏幕。

           

          iPad:iPad的尺寸為1024x768、2048x1536px等,無論怎么變基本與電腦屏幕尺寸類似。所以在iPad上瀏覽網頁是基本舒適的。因此,很多網站并沒有專門為iPad做適配,如果我們希望iPad用戶用的更爽,可以從文字大?。?4PX以上)、按鈕大?。?8PX左右以及以上)、交互形式(抽屜式導航、導航不隨屏幕滾動)等方式入手。

           

           

          不同設備的注意事項

           

          總結

          無論您面對的項目是To C的還是To B的網站產品,我們都應該首先確立設計風格 > 尋找設計素材 > 建立情緒板 > 完成視覺稿 > 切圖標注 > 建立視覺規范 > 進行項目走查。

           

          如果設計一般網站的頁面,可以按照1920 X 1080px尺寸設計。每屏高度900px,字體使用宋體 12px 無 和微軟雅黑 14-20 Windows LCD。Banner盡量滿屏,但是圖片需要按照4:3或16:9等比例來設計。做網站時可以建立柵格以更好地進行自適應和響應式布局,我們也要為超鏈接和按鈕設計不同的相應鼠標的狀態;另外我們也可以多多嘗試在網站設計中加入視差滾動、雪碧圖動畫等好玩的交互。

           

          如果設計手機端的頁面,可以按照750X1334PX尺寸設計。字體使用蘋方 24PX以上 銳利。英文字體使用SF UI。按鈕和點擊區域需要大于88PX方便手指點擊。并且頭部需要預留出微信或瀏覽器的導航區域。

           

          怎么樣?閱讀完本文您是否有所收獲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哦。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日歷

          鏈接

          個人資料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www.syprn.cn

          存檔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