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address id="ttjl9"><nobr id="ttjl9"></nobr></address>
      <form id="ttjl9"></form>
        <em id="ttjl9"><span id="ttjl9"></span></em>
        <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form id="ttjl9"></form>

          首頁

          你們要的Echart系列,今天它來了,教你一招快速上手echarts的屬性設置,手把手教程系列

          前端達人

          一、echarts簡介

          以前的百度echart(echarts.baidu.com),不過現在的ECharts 正在 Apache 開源基金會孵化中,因此域名(echarts.baidu.com)已不再使用,請訪問 echarts.apache.org。

          ECharts,一個使用 JavaScript 實現的開源可視化庫,可以流暢的運行在 PC 和移動設備上,兼容當前絕大部分瀏覽器(IE8/9/10/11,Chrome,Firefox,Safari等),底層依賴矢量圖形庫 ZRender,提供直觀,交互豐富,可高度個性化定制的數據可視化圖表。

          現在廢話不多說,官網地址:https://echarts.apache.org/

          二、echarts的下載、安裝與使用

          點擊上面的網址就來到了echarts的官網了,最新版的Apache Echarts 是5.x的版本了。
          官網大概就長下面的這個樣子。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然后點擊快速入門,我們先去把echarts安裝一下,按下圖所示進行操作。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作者的demo環境是用的vue-cli3的腳手架,將Echarts安裝到項目里

          運行命令:

          npm install echarts --save
          //or yarn add echarts  
          
          • 1
          • 2
          • 3

          安裝整個包到項目里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在項目里使用,先寫個測試用例,看看是否安裝成功了。

          <template> <div id="charts-container" /> </template> <script> // 引入基本模板 import * as echarts from "echarts"; export default { name: "LineCharts", props: { options: { required: false, type: [Object], default: () => {}, }, }, data() { return { }; }, mounted() { this.init(); }, methods: { /**
                   * 初始化charts
                   */ init() { // 基于準備好的dom,初始化echarts實例 let myChart = echarts.init(document.getElementById('charts-container')); var option = { xAxis: { type: 'category', data: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Sun'] }, yAxis: { type: 'value' }, series: [{ data: [120, 200, 150, 80, 70, 110, 130], type: 'bar', showBackground: true, backgroundStyle: { color: 'rgba(180, 180, 180, 0.2)' } }] }; myChart.setOption(option); } } }; </script> <style lang="scss" scoped> #charts-container { width: 100%; height: 410px; } </styl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我們使用了一個官網示例的代碼,是最簡單版本的Echart原型。

          https://echarts.apache.org/examples/zh/editor.html?c=bar-background
          測試圖表

          三、舉個echarts的需求例子

          舉個栗子,假如我們拿到的UI的設計圖如下,需要我們做一個柱狀圖,這個柱狀圖需要下面的這種樣式(本文不做100%的還原,僅做常用屬性的舉例子)。
          UI圖例子
          其實看到這里,可能覺得我們剛剛寫到的測試Demo和UI的設計不一樣。所以才有了我們怎么樣將官網的簡單Demo配置成UI圖一致。

          怎么快速完成這個UI圖的還原呢?首先我們要做的是找到這個UI圖所屬的Echarts類,如下圖中所示,找到“示例”,再找到“柱狀圖”。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柱狀圖中再找到基礎配置項。就是如Demo中的一樣。
          官網示例
          接下來就應該進行下一步的配置了,在配置這些屬性之前,你要先明白一點你的需求是啥。先看UI圖里的柱狀圖哪些地方是需要修改的,目前的肉眼所見“網格的樣式(需要改成虛線,全且顏色有變)、柱狀圖的顏色、需要有圖例、X和Y軸的刻度線不一樣”等等。
          測試圖表
          下一章節快速記住配置項的屬性。

          四、echarts屬性速記

          首先我們記住這些屬性,就要對這些屬性進行一個分類。其實在官網中的《配置項手冊》已經分類的很細了,但是由于Echarts的靈活度非常高,就導致了配置項手冊的東西看起來就越來越多了,看久了就會導致“眼睛疲憊”。

          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始,其實這些英文單次就對應的屬性,稍微英文好點的就可以輕松點了,
          按項目里常用的屬性排序,如下:

          一級屬性(options.xxxx):

          • 網格設置 ----- grid
            變色的部分就是網格
           { grid: { borderColor: "rgba(222, 48, 48, 1)", show: true, backgroundColor: "rgba(188, 71, 71, 1)"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X軸設置 ----- xAxis
            x橫軸設置
          { xAxis: { type: 'category', data: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Sun'], axisLabel: { //坐標文字 color: '#24253B', interval: 0 }, axisLine: { lineStyle: { //坐標軸顏色 color: '#C6C9FF' } }, axisTick: { //坐標軸刻度 inside: true, //朝內 lineStyle: { color: '#A3A8FF'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Y軸設置 ----- yAxis
            y軸
           yAxis: { type: 'value', axisLine: { show: !false, lineStyle: { //坐標軸顏色 color: '#E6EAF9' } }, splitLine: { //網格設置 lineStyle: { color: '#DADCFF', type: 'dashed'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系列設置(系列的數據) ----- series
            系列數據
            也不難理解,就是你需要設置哪種圖表的數據樣式,就在里面找到對應的type
          • 全局字體樣式設置 ----- textStyle
            全局的文字
            這個也不難理解,設置的就是當前這個圖表全局的字體樣式,設置之后會覆蓋默認的字體樣式,這個也會有一個優先級別,就是 單獨的子屬性設置 > 全局樣式 > 默認
          { textStyle:{ color:'#f00' //設置全局的字體為紅色 } }  
          
          • 1
          • 2
          • 3
          • 4
          • 5
          • 圖例設置 ----- legend
            這個位置就是圖例
            圖例就是對應的每項數據的標識符,讓你知道某種顏色對應代表某種數據。
          option = { color: ["#003366", "#006699", "#4cabce", "#e5323e"], //這個是四個圖例的樣色。 dataset: { source: [ ["type",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Forest", 320, 332, 301, 334, 390], ["Steppe", 220, 182, 191, 234, 290], ["Desert", 150, 232, 201, 154, 190], ["Wetland", 98, 77, 101, 99, 40] ] }, legend: { itemStyle: { color: "rgba(249, 0, 0, 1)" //這里的子屬性設置會覆蓋上面的設置 } }, xAxis: { type: "category", axisTick: { show: false } }, yAxis: {}, series: [{ type: "bar", seriesLayoutBy: "row" }, { type: "bar", seriesLayoutBy: "row" }, { type: "bar", seriesLayoutBy: "row" }, { type: "bar", seriesLayoutBy: "row"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標題設置 ----- title
            標題設置
            這里的標題可以分為主標題和副標題,可以使用show屬性去控制顯示隱藏。
          { title: { text: "Main Title", subtext: "Sub Title", left: "center", textStyle: { fontSize: 30, color: "rgba(225, 15, 15, 1)" }, subtextStyle: { fontSize: 20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提示設置(鼠標懸浮到圖上的交互樣式)----- tooltip
            提示組件
            這個就是提示組件,一般情況下設置的就是鼠標懸浮到圖表上面的樣式。
          • 工具欄設置 ----- toolbox
            工具欄
            上圖箭頭所指區域就是工具欄了,功能就是配置圖表的常用工具,例如下載、圖表切換等等。

          二級屬性(options.xxxx.xxx)

          • 是否顯示某個樣式 ----- show(布爾類型)
            是否顯示
            重點記住這個show就可以了,大部分一級屬性都有這個屬性,就是控制顯示與隱藏的,需要就為true,不需要就為false。
          • 坐標軸網格設置----- splitLine(x軸和y軸都有的屬性)
            坐標網格樣式設置
            這個屬性也不難理解,就是設置x或者y軸在網格中顯示的樣式,grid在全局就是所有的,這里設置就是針對每個坐標軸的詳細設置。
           yAxis: [{ type: "value", splitLine: { //坐標的網格設置 lineStyle: { width: 5, type: "dashed", color: "rgba(244, 23, 23, 1)"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字體設置----- textStyle
            text屬性
            這里可能有些誤解了,子屬性的textStyle樣式一般是指在某個具體的熟悉里的字體樣式設置了,同js設置字體樣式的一樣。
            設置舉例
           yAxis: { type: "value", axisLabel: { //刻度標簽文字設置 fontSize: 18, // color: "rgba(235, 33, 33, 1)"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圖形樣式設置 ----- itemStyle
            樣式舉例
            這個屬性的設置也是大部分屬性設置都有的,可以理解為設置某個屬性的幾何屬性。
           xAxis: { axisLine: { lineStyle: { //坐標軸軸線樣式設置 color: "rgba(228, 13, 13, 1)", type: "dashed"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線的樣式設置 ----- lineStyle
            視覺引導線
            這個屬性主要就是這種這種視覺引導線的樣式的。
          series: [{ type: "pie", labelLine: { lineStyle: { //引導線的樣式設置 color: "rgba(231, 16, 16, 1)", width: 2 }, length: 20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本標簽設置 ----- label
            label標簽屬性設置
            文中所標記部分就是為某個標簽的屬性設置,一般是指顯示在圖表數據中的文字。
           series: [{ name: "Sale", type: "bar", data: [5, 20, 36, 10, 10, 20, 4], label: { show: true, fontSize: 16, color: "rgba(65, 215, 35, 1)", fontStyle: "italic", borderWidth: 0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標簽的視覺引導線設置 ----- labelLine
            這個屬性前面寫lineStyle的時候就已經提到過了。
          • 顯示的位置設置 ----- (left、right、top、bottom)等,都是同定位屬性一樣
            位置設置
            這里不難看出我們將原來在頂部居中的圖例移動到了左側往下一點的位置,就是通過這個幾個屬性來控制的,大部分與數據無關的提示類都有這些屬性,如:工具欄、標題、標簽等。
          • 透明度設置 ----- opacity
            設置某個顯示的透明度
            這也很好理解,就是想要哪個部分透明,就往哪里寫。
          legend: { itemStyle: { opacity: 0.1 } },  
          
          • 1
          • 2
          • 3
          • 4
          • 5
          • 格式化設置 ----- formatter
            格式化顯示

          上面這些都是常用的一些屬性設置,你學廢了嗎?

          五、本文總結

          其實通過上面的一個小節不難看出,Echarts的一些屬性設置都是很有規律的,只要找到這些規律即可快速的上手Echarts了。這作為一個Echarts的系列的文章,主要目的是讓學習Echart的朋友可以快速上手,會持續進行更新的。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部分借鑒自:csdn  作者:狼丶宇先生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app界面賞析+圖標分享 ——— 北京藍藍設計 移動端UI設計資源分享(二十五)

          前端達人

          App界面設計對于設計師而言一直是盛久不衰的話題,尤其是如今越來越多的流量轉移到了移動平臺,使得更多的UI設計師涌入移動端領域,甚至出現了市場飽和的言論,對于從事移動端的UI設計師來講,充滿壓力的同時又面臨無限機遇,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滋生出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站穩腳跟。

          摹客想在這方面給各位設計師朋友做點什么,除了提供簡單好用的設計工具,我們也整理了非常多的優秀設計案例,希望可以對設計師朋友有借鑒意義。這將會是一個系列的專題,我們以月為單位,整理了國內外設計師的優秀APP界面設計案例,我們是搬運工,更是好設計的傳達者,希望你會喜歡。

          接下來為大家分享精美的app UI設計案例:


          jhk-1622423276928.pngjhk-1622423323185.pngjhk-1622423333147.pngjhk-1622423403566.pngjhk-1622423482016.pngWechatIMG1944.jpegWechatIMG1945.pngWechatIMG1948.pngWechatIMG1947.jpegWechatIMG1946.png


          --手機appUI設計--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



            更多精彩文章: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一)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二)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三)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四)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五)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六)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七)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八)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九)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十)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十一)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十二)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十三)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十四)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十五)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十六)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十七)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十八)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十九)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二十)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二十一)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二十二)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二十三)

               手機appUI界面設計賞析(二十四)



          今年汛期北京地區降水量將比去年偏多1至2成

          seo達人

          6月1日,北京正式入汛。在2021年北京市防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經與國家氣候中心、華北區域省(區、市)氣象部門聯合會商,預測今年6-8月,華北大部地區降水量比常年同期略偏多或偏多。其中,北京地區降水量為410~450毫米,比常年同期(373毫米)和2020年同期(367毫米)偏多1~2成;出現大雨及以上量級(日降水量≥25毫米)降水的日數為4~5天,比常年同期(3.6天)偏多。此外,預測6-8月全市平均氣溫為25℃左右,比常年同期(24.5℃)略偏高;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日數為8~10天,比常年同期(7.7天)偏多。

          eaf81a4c510fd9f9a76768cd65a942222934a4aa.jpeg

          同時,今年以來降水總量略偏少,時間分布不均。今年以來(2021年1月1日-5月31日),全市平均總降水量為71.5毫米,比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值,下同,79.6毫米)偏少10%。降水月際變化明顯,其中2月、3月降水量均偏多,分別是常年同期的1.5倍和3.6倍,但1月、4月和5月降水量均偏少。5月以來,我市共出現了5次強對流天氣過程,比去年同期(4次)偏多1次。其中,5月22日出現了今年第一次[Q1] 局地暴雨,石景山八大處站最大小時雨強達40.9毫米/小時。

          大風天氣偏多偏強,沙塵天氣頻發。今年以來,北京各區平均大風日數達13.6天,比近十年平均(5.7天)明顯偏多。其中,有11天出現8級以上陣風,局地達9~10級。全市平均沙塵日數達7.5天,比近十年平均(2.5天)明顯偏多。3月15日出現了近10年來最強沙塵暴天氣,最低能見度達500~800米。

          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高,但月際變化較大。今年以來,全市平均氣溫為7.4℃,比常年同期(6.7℃)偏高0.7℃,接近去年同期(7.8℃)。但氣溫起伏變化大,1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0.4℃,2月和3月較常年同期分別偏高2.7℃和2.5℃,4月接近常年同期,5月較常年同期偏低0.8℃。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解麗

          編輯/毛羽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微信圖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2021年UI設計發展新趨勢,你Get到了嗎?

          seo達人



          本文主要從以下5個方面介紹2021年UI設計發展趨勢,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趨勢一:極簡

          一份來自微軟的調查數據表明:2000年,人類的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平均在12秒,而到了2015年,變成了8秒。而另一個研究發現:有47%的用戶希望一個網頁能在2秒之內加載完成。

          但事實上,目前網頁的平均加載時長達到了8.6秒,而在移動端,則變成了22秒。

          網站的加載速度會受到很多原因的影響,UI設計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更少地使用圖形元素和更簡約的UI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一個網頁的加載速度,同時更明確的「指引」和元素的區分也更能讓用戶快速熟悉網頁的交互,甚至,簡約的網站還能影響其搜索結果排名,Google 在今年就開始建議網站的加載時間不應超過3秒,并將其加入到搜索排名的影響因子中。

          ui設計趨勢


          趨勢二:微動畫

          今年是「全面屏」手勢的加入,讓廠商們發覺「跟手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用戶體驗到的品質感,于是許多國產廠商開始注重微動畫的設計來盡量對用戶在屏幕上的滑動產生回應。

          但僅有系統層級實現的這些微動畫還遠遠不夠,當用戶進入到APP中,如果這些微動畫不復存在,那產生的割裂感會讓整個用戶體驗大打折扣。所以,安卓手機系統UI 的精細化會倒逼 APP UI 設計的進步,當然,對于那些「懶得設計,照著iOS 版再做一遍嘍」的廠商們,如果再不用心做,就要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了。

          趨勢三:重疊效應

          什么是重疊效應?簡單來解釋就是,通過把不同的元素(如色塊,文字和圖像)重疊地放在一起以達到說明內容和視覺引導的效果。

          本來由于對比度不足,重疊效應在LCD面板上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明度接近或者色彩對比不夠明朗的設計很容易讓用戶混淆不同的元素,同時一些低透明度的元素會讓LCD 面板對比度不足的缺陷徹底暴露。而在 OLED 面板上,這些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未來必然會有更多的設計師來更加得心應手地運用「重疊效應」以實現他們想要的效果。

          趨勢四:移動設備適配要優先考慮

          在去年,移動端流量消耗占比為 52.2%,實現了首次真正意義上的趕超PC(包括 Tablet 電腦)。并且這個趨勢在2021年會繼續保持。

          這意味著從今天起,一個網站(或互聯網產品)的UI設計需要首先適配移動端,從而滿足更多數的用戶使用場景。

          趨勢五:深度空間

          一個帶有縱深方向的空間必然要比平面具有更高的信息效率,更能在視覺上對用戶的操作進行正確引導。

          其中發展最成熟以及最高效的還是「陰影」相比于普通的高斯模糊以及高級點的「毛玻璃」,陰影的特點在于不光能在UI中把某一個特定的頁面提前,還能同時展現多個頁面并賦予它們對應的縱深關系,以及大多數的 UI 設計工具(如 PS、AI、Axure)對陰影的支持都十分友好。


          文章來源:傳智教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微信圖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UI中國App UI設計大賽

          seo達人




          UI中國App UI設計大賽

           

          • 千呼萬喚,UI中國App終于要來了!
          • 你想象中,TA應該什么樣?
          • 無需辭藻華麗,你的創意就是利器。
          • 你想要什么樣,就讓TA什么樣,
          • 這一次,做一回自己的甲方爸爸!
          • 一切準備就緒,U你來!

           

          大賽時間

          作品征集:2019.3.5-2019.4.7

          作品評審:2019.4.8-2019.4.10

          初賽公布:2019.4.11

          決賽評選:2019.4.12-2019.4.17

          最終公布:2019.4.18

           

          • 本次賽事分為2個階段,4月11日初賽公布16個獲獎選手,并公布優秀獎和三等獎,其余3人進入決賽,并在決賽評選階段補充最后2個頁面設計,4月18日公布最終一、二等獎結果。

           

          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

          千呼萬喚,U你來!| UI中國App UI設計大賽

           

          二等獎(2名)

          千呼萬喚,U你來!| UI中國App UI設計大賽

           

          三等獎(3名)

          千呼萬喚,U你來!| UI中國App UI設計大賽

           

          優秀獎(10名)

          千呼萬喚,U你來!| UI中國App UI設計大賽

           

          參與本次大賽的設計師均可以獲得:

          • ProtoPie 2周使用碼
          • 2個月墨刀2人版VIP會員
          • 摹客iDoc高級版本3個月使用授權
          • “字加”內字體參賽免費使用權限(僅限本賽)

           

           

          大賽評委

          千呼萬喚,U你來!| UI中國App UI設計大賽

           

           

          要求

          • 1.設計規范:參賽設計師需整理設計規范;
          • 2.尺寸:1125X2436px;
          • 3.元素尺寸: App設計中所用封面圖、banner等尺寸比例須和web端保持一致,下文有標注說明,如有遺漏可在大賽指定交流群反饋,亦可通過瀏覽器的「檢查」功能查看;
          • 4.字體要求:字體使用安卓或iPhone適配字體;
          • 5.頁面數量要求:小紅點標記的關鍵頁面必須設計,完成剩余會加分;
          • 6.交互原則:參賽設計師可以在保證功能和主要元素不變的情況下對交互、動效細節自由發揮,但大的交互改變有影響評獎的風險,需和主辦方產品負責人商討。大賽交流QQ群:700240526
          • 7.待定功能:第三個導航欄菜單——「靈感」由于時間關系原型待定,將于決賽階段公布,但導航菜單設計需按5個菜單設計。參賽設計師亦可自由發揮,為自己設計喜歡的功能
          • 8.注意事項:注意不要遺漏空頁面,網絡異常,加載動畫等設計;
          • 9.設計工具:工具不限(建議使用Sketch)。
          • 10.交互原型鏈接https://free.modao.cc/app/2a1595bec25f6300202d33f20da42291bdb1edbd

          活動規則

          • 1.作品截稿時間為2019 年4月7日23:59:59,請參賽者及時上傳參賽作品,逾期則不能參加評選。
          • 2.本次賽事分為2個階段,4月11日初賽公布16個獲獎選手,并公布優秀獎和三等獎,其余3人進入決賽,并在決賽評選階段補充最后2個頁面設計,4月18日公布最終一、二等獎結果。
          • 3.參賽者在提交作品前請確保已經閱讀并且愿意遵守相關比賽規則,參賽者提交的參賽作品均須未被商用且未授權他人使用,必須為參賽者為本次大賽單獨原創且未經發表的作品,參賽者須保證未自行使用或許可任何第三方使用參賽作品,未轉讓參賽作品的任何權益或在其上設置任何權利負擔或限制,否則主辦方及承辦方有權取消參賽者的參賽資格,并要求要求參賽者返還所獲獎金以及賠償主辦方和承辦方由此遭受的所有損失。
          • 4.如多人合作,需征得所有合作者同意并標明所有合作者姓名;同一用戶名可上傳多組不同參賽作品,評選結果以作品為單位,即同一用戶名可獲得多個獎項;同一作品提交多次的,以最晚提交作品為準。
          • 5.一等獎和二等獎獲得者,需配合主辦方簽署作品著作權轉讓協議,主辦方無須就該作品另行向參賽者或任何第三方支付任何費用、報酬或款項,且參賽者保證不再自行使用或提供或轉讓給任何其他第三方使用。
          • 6.三等獎及優秀獎獲得者需配合主辦方簽署作品著作權共享協議,主辦方無須就該作品另行向參賽者或任何第三方支付任何費用。
          • 7.其他參賽作品的版權仍歸參賽者所有。主辦方擁有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展示、報道、宣傳及用于市場活動的權利,且無需向作者支付任何費用。
          • 8.獲獎通知將在最終結果公布后5個工作日內通過郵件方式發送至獲獎選手的UI中國注冊郵箱,手機號碼注冊的選手請在個人資料頁綁定郵箱。
          • 9.獲獎選手請在3個工作日內回復獲獎通知,并根據郵件內容,配合主辦方完成獲獎作品源文件收集、作品作品知識產權共享協議簽署、獎金獎品發放等工作。若獲獎選手在限定時間內對獲獎通知未做回應或提供相關源文件,則視為放棄獎項,根據排名依次遞補。

          參賽網址:https://activity.ui.cn/uiapp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微信圖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貝佐斯的“70%法則”,幫你更快做出決策

          資深UI設計者

          導語:盡管杰夫·貝佐斯身上的黑料可不少,但是實事求是地說,亞馬遜在他的手上發揚光大,說明他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起碼在如何快速決策這一領域,他提出的“70%法則”還是很管用的。這一法則的意思是當你掌握了70%的信息后就應該立刻做出決定了??紤]到不少人總是在猶豫不決,這一法則其實可以算作是過度思考者的福音了。無論如何,要記住一個錯誤的決定總比沒有決定好,以及從來就沒有所謂的最終決定。


          盡管發型相同,但我不是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粉絲。這家伙是個混蛋,他對雇員非常嚴苛,逃稅,試圖通過金錢干預選舉,欺騙他的妻子,還有干了很多其他的壞事。

          但這個混蛋很聰明。他的一個個決策使亞馬遜(Amazon)從一家在線書店成長為一個富有的(甚至有點可怕的)商業帝國??紤]到商業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做出正確的決定,我認為我們應該偷師“暗黑貝佐斯”,從他身上學到點什么?!?0%法則”就是其中之一。

          一、什么是“70%法則”?

          很簡單,就是你應該在掌握了70%的信息后就做出決定。

          我知道你有很多問題,讓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二、為什么要提出這一法則?

          來,為了把問題捋清楚,我們把做出一個好的決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稱為“必要信息”。

          貝佐斯解釋說,高質量的決策需要90%的必要信息。明白了嗎?獲得這高質量的“90%”需要很多時間,而速度在我們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家里,如果你不趕快做出決定,你就會錯過很多機會。

          如果你和我一樣猶豫不決的話,在你決定如何使用那些在線優惠券獲取最大優惠之前,它們就已經過期了。你還因為忙著選劇而不是看劇,硬生生地把睡前一小時的放松時間給弄沒了。不過你也不要擔心,就算是商業精英,同樣也會有舉棋不定的時候。

          當Twitter提出4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時,Clubhouse的創始人猶豫了。不久之后,Twitter成立了Spaces——和Clubhouse功能差不多。突然之間,Clubhouse不再像以前那么熱門了。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諾基亞(Nokia)一直是移動行業的領導者。當時關注的重點是硬件,但當新的挑戰者出現時,關注的重點已經轉向了用戶體驗。諾基亞又足足過了7年才開始認真對待用戶體驗,只不過為時已晚,蘋果公司(Apple)早就主導了這個市場。

          以上所有例子都傳達了同樣的信息:“等待太久才做出決定很是糟糕?!?

          這就是貝佐斯提出“70%法則”的原因。他說:“在做出大多數決定時,你應該掌握你希望掌握的70%的信息。如果你想要掌握90%的信息,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可能會很花太多時間?!?

          三、犯錯總比行動遲緩要好

          在商業上,沒有所謂的最終決定。你可以隨時改變方向、停止行動或返回起點。

          “如果你擅長修正方向,那么犯錯的代價可能比你想象的要低,”貝索斯說?!叭欢?,慢下來肯定會代價高昂。”這就是發生在諾基亞身上的事情,以及Clubhouse正在遭遇的事情。

          所以,親愛的讀者們,當涉及到決策時,請記住,犯錯總比行動緩慢要好。

          四、過度思考者的靈丹妙藥

          這是一個那些過度思考者非常熟悉而且特別容易陷入的情況: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就變得越猶豫不決。這就是所謂的“決策癱瘓癥”,但“70%法則”可以幫助你打破這個困境。

          當你掌握了70%的信息時,你就和自己簽下了一個精神契約,這個契約會讓你避免陷入沉思模式。這就像把你的餅干盒搬到地下室,從而讓自己搞砸自己的健康的成本變高了,畢竟如果這下你想吃餅干的話,就沒那么方便了。

          五、最后,你怎么知道你掌握了70%的必要信息?

          你當然不可能準確知道自己是不是掌握了70%的必要信息,但你可以嘗試著估計一下。

          如下三種方法可以幫助你估計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70%的必要信息。

          • 測量時間而不是信息。如果你有十天的時間做決定,那么到了第七天,就不要再考慮你的選擇了,順其自然吧。這一招對文書工作、旅行計劃和創造性工作最有效。
          • 使用清單來量化信息。列出一份可以幫助你做出決定的需求清單。當你在列表中劃掉70%的時候,就該做出決定了。這一招在購物、求職和合作方面最管用。
          • 向外界尋求幫助。這就像是作弊行為,但很管用??梢詥枂栠M度稍微比你靠前的人?!澳阏J為我需要了解多少信息才能做出這個決定?”這一招幾乎適用于任何決定,但是難就難在不太容易找到一個可靠的人來幫助你。

          在這篇文章的結尾,我想強調一下關于商業決策的兩件事:

          • 一個錯誤的決定總比沒有決定好;
          • 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最終決定。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者:紙皮小火車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如何通過設計驅動產品的增長設計

          資深UI設計者

          在《增長黑客》中有這樣一句話“If you are not growing,then you are dying!”(如果企業不在增長,那么就在衰亡?。@話也適用于個人。人生畢竟不像企業,是非成敗,似乎都無可厚非,所以我們常常放飛自我偏離軌道,以至于有時候不得不提醒自己“不在成長,就在消亡”。我們來人間一趟,有沒有全力以赴想要成全的事?可以反復嘗試、不斷接近嗎?所以,我認為,增長它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在學生時代讀書的時候希望自己的分數與排名能增長,在企業上班工作的時候,我們希望我們的收入能增長,當我們創業的時候,我們希望自己企業的業績能增長,增長是長期伴隨著我們生活的一個指數。

          《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提出了“量化一切”的概念,即一切都可以用數據來衡量。其實,在“數字敏感”的互聯網時代,電商平臺“銷量”、電影票房、百大up主、文章閱讀10w+等等,我們其實早已在不知不覺中用數據丈量著一切。

          增長設計這個概念好像是最近幾年才廣為互聯網從業人員才熟知,成為每個互聯網er所討論的熱門話題,因為在過去的十多年,是中國經濟數字化騰飛發展的十年,我們90后更是親身見證著互聯網企業的成長,“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我們關于用戶增長也是在不斷的迭代的,從最早期的雛形AIDA法則,由路易斯提出推銷模式,西方推銷學中一個重要的公式,AIDA法則也稱“愛達”公式,然后到2007年的facebook,提出這個概念,即,我們知道我們的廣告費是浪費掉了,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于是,精于廣告投放的facebook便通過科學的,可復制性,可以被檢測的廣告投放可以幫助于其他企業做好用戶增長,然后便是我們知道后期比較流行的AARRR海盜模型這樣更加精細的用戶增長策略.


          2.1 關于增長設計


          在近幾年我們經歷了從互聯網市場在基本火熱到冷靜,尤其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開始消失,“增長黑客”與“用戶增長”這兩個概念開始慢慢火爆開來,我們國內互聯網企業互聯網從業人員也開始重視用戶增長。

          企業的增長,也可以理解為企業的成長,所以企業能否保持增長,是老板和員工都比較關心的一件事,因為企業只有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才能保證大家在未來繼續過上好日子。以前傳統企業做增長可能就是通過贊助冠名一個很火的電視欄目,或者請個明星作為企業產品代言人,都可以在一定時期內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實現快速增長。但是這幾年我們可能也發現了,傳統意義上的營銷手段似乎不太管用了。因為以前我們從在電視和傳統紙媒上獲取信息的用戶都慢慢轉移到朋友圈、B站、抖音等互聯網頭部平臺,過去的傳統營銷三板斧來拉動企業業績的增長,已經變得越來越難。

          所以我們發現,在2017 年可口可樂宣布取消 CMO(首席營銷官),由 CGO(首席增長官)替代,以增長為中心的各個職位在招聘網站上也如雨后春筍一般涌出。

          看到這里,這些好像和我們從事Ui視覺工作的好像關系并不是很大,而恰恰相反,我認為用戶增加設計并不是一套虛無縹緲的說辭,而是一種能夠與團隊協助的工作形式,在一個產品團隊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一些關于用戶增加設計方面的知識。

          我們所知道的產品是為用戶在服務,是為了滿足用戶的實際的需求,所以我們所理解的增長設計便是產品創造了價值,而增長設計是將產品的價值放大傳遞,讓更多的人去發現。


          2.20 關于以用戶為中心的增長設計


          而我們體驗設計師更多關注在做產品增長設計的時候盡可能的不去傷害到用戶,以同理心去思考做增長設計的策略。這個我們會稱為用戶增長設計(User Growth Design),即簡稱UGD,簡單的理解為用戶增長設計要以用戶為中心,以用戶的角度和思維方式去想問題,去做用戶的增長。

          讓產品簡單到“傻瓜”也能操作,是喬布斯和張小龍做產品的核心理念。坐擁10億用戶的微信之父張小龍說過,產品經理要有傻瓜心態?!拔乙涍^5~10分鐘的醞釀才能達到傻瓜狀態,馬化騰需要1分鐘,功力最深的是喬布斯,傳說他能在專家和傻瓜之間隨意切換,來去自如,即所謂的Stayfoolish?!?

          當然,此傻瓜不是彼傻瓜,而是一種跳出當下局限的外行心態,是站在普通用戶的角度是操作、帶有同理心去思考產品,這樣才會更容易發現產品本質上的問題和抓住真痛點,找到影響用戶增長的關鍵因素。

          2.30 設計師該如何去做設計增長


          我們設計師要想所做的用戶增長肯定不是去街上發個小廣告,去地鐵上拿著產品的下載二維碼讓用戶去下載我們的產品,我們設計師著手的設計增長范圍還是從用戶體驗去入手的,所以我們在考慮提升產品數據的時候也需要考慮用戶的使用體驗,例如,公司現在想要提升產品的成交額,我們設計師肯定不會提出的方案肯定不會是讓公司去請個明星代言來吸引用戶下單之類的,我們設計事所要思考的是如何提升用戶在下單過程中的流暢感,如何縮短路徑,讓用戶能方便成交,所以我們設計師的增長觀一定是在產品現有的基礎上,提升用戶的體驗,盡量讓用戶有良好的體驗下來提升用戶的數據增長。


          2.40 什么樣的產品適合做增長設計


          那我們產品都是來自五花八門的類目,那什么樣的產品適合做增長或者以什么樣的形式做增長合適呢?在增長設計概念最火熱的幾年,我聽過這樣的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做服務于醫療聚合類的產品的CEO去給投資人講他們這個產品的前景,其中講到他們通過如何通過增長策略去拉動用戶增長,如何留住用戶,投資人聽完,反問了一句,那們這個增長設計的策略是通過給城市投病毒導致那么多人生病的嗎?

          所以,世間萬物的增長都需要條件,用戶的增長需要內在的動力,不能浮于表面,需要認清內在動力這樣才能有助我們找到增長的關鍵因素,從而合理有針對性的部署資源和策略。


          (1)C端產品如何做增長設計


          C 端的產品,一般是個人消費場景,單一決策購買,所以我們需要給用戶持續使用產品的動力,即產品可以持續給用戶提供其他產品無法提供的價值。用戶在使用產品獲得價值提升,例如獲得友情、愉快、知識、優惠、收入等等,用戶才會繼續使用,甚至會給身邊的好友去推薦。

          例如我們的國民軟件微信,拉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帶來了免費通話和朋友圈和這個門檻最低的社交網絡,我們可以通過朋友圈去展示和表達,我們微信上的各種”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多少級的同學“群成為我們去維系友情親情的寶地,現在我們通過掃一掃便可以完成生活中很多事情,都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微信獨有的社交屬性促成了巨大的網狀人機關系,讓用戶自發的去加入,并難以離開。在2020年3月底QuestMobile提供的數據來看,微信活躍用戶180日留存率為95.5%,位于常用APP用戶留存率排行的首位,擁有如此高的用戶長期留存,可見微信為用戶提供的價值之大。

          所以C端的產品只有能為用戶提供價值,用戶才會選擇留下,甚至會主動傳播為產品帶來更多有價值的用戶,這才是最理想的、良性的用戶增長。


          (2)B端產品如何做增長設計


          B端的產品和C端的產品不同,B端的產品往往是群體決策,往往能決定購買的人并不是產品的使用者,他們只是負責采購的,所以他的決策鏈路會比較復雜,有的采購量比較大的企業往往和銷售的人脈關系掛鉤,

          但是阿里的團隊通過不斷的深耕B端的市場發現,雖然 To B 增長很難,但在 SMB(中小企業)的增長很有機會。SMB 中小企業,有可能是 2-3 人組成的小團隊,這類企業的客戶和用戶通常是同一類人,我們理解這也具有 To C 屬性。并且中小企業數量多,實驗數據也有保障。

          一句話總結:To SMB 中小企業客群的產品可以做增長。

          2.50 什么是用戶的增長設計


          用戶增長設計設計其實就是從吸引新用戶的注意力到產品能給用戶一些價值最后用戶認可我們產品的過程,這是一個從短期流量到長效流量轉化的過程,


          (1)用戶的吸引力(獲客)


          我們一般獲取用戶的方式最直接便是去投放廣或者軟文推廣,用戶通過點擊下載APP來訪問我們的產品界面,在我們的產品中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一直周而復始,直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反正,產品的內容沒能吸引用戶,這時候,用戶便會退出產品,也就是用戶的流失。


          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圍繞著三個比較關鍵的因素“使用者(人)”、“使用場景”、“用戶行為”,我們需要明確用戶的使用路徑中,產生行為的原因和流失的因素。


          (2)用戶的注意力(激活)


          我們在設計中怎么通過設計策略去避免用戶的流失呢?我們需要去引導用戶的注意力,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對我們產品有認可,都可以有效的去避免用戶的流失,


          ·如何引導用戶的注意力


          我們怎么去衡量我們的產品是否吸引了用戶的注意力呢?根據Alibaba Design Ucan 2020所提出的一個公式。用戶的注意力=心理需求*視線所及,用戶的注意力是用戶的心里所想和目標所看到的交匯,當產品給用戶看到的信息是用戶想要的東西的時候,這時候,用戶便會點擊進入,所以通常曝光率則可以驗證用戶在產品使用中的注意力。


          例如,我們在瀏覽商品的時候,我們的目標首先關注的商品的品牌然后是名稱和價格,我們用戶心里想的可能是哪個品牌會比較可靠,哪個的價值比較低,有沒有我常用的品牌,視線所及便是我們展現給用戶的列表,當用戶看到某品牌有我喜歡的明星的代言或者喜歡明星的同款,這便是用戶所想的。當滿足這些前置條件,用戶便會產生點擊行為。


          ·如何引導用戶認同我們的產品


          我們想要用戶去認可我們產品的價值,我們需要了解用戶,了解用戶可以從三個關鍵因素去入手,1.用戶群體,2.認同目標,3.說服用戶



          例如當新用戶進去拼多多后,界面會彈出新人的專享紅包,引導新人用戶的點擊,下一個頁面便是彈出手氣最佳的紅包,最后展示頁面出現現在限時下單全額度返利的banner,每一個頁面的場景關聯度極強。一步一步的去說服用戶去下單、有效的提升用戶點擊率。從而提升新用戶的首次下單的增長。


          (3)用戶的安全感(留存)


          張小龍曾提出一個產品觀叫“用完即走”,與我們常常提到的“留存”“粘性”的原則是背道而馳的,其實我理解的用完即走便是產品其實不想讓用戶離開,我們的產品能給用戶一個確定性的答案,無論是在產品的易用性還是在產品體驗層面,都可以保持高效,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有愉悅感,讓用戶遷移成本提升,便是用完即走后的戀戀不忘、

          例如早期的打車軟件和團購軟件,那時候用戶在網上打車和線上支付習慣還沒養成,對產品的模式的認同度還不夠,所以,那時候打車軟件和團購軟件給予人的確定的心理印象便是,你在我這里支付購買會便宜。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給用戶一個用了該軟件確實會便宜的心理安全感,從而實現了用戶的留存。

          我們平時準備出門或者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我們都會使用高德地圖或者百度地圖看下路上是否堵車,我們這次出行走哪條路需用用時多久,以方便我們去選擇合適自己的出行方式。

          我們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我們通過之前的數據,也可以分析出產品一些不一樣的改版點,我們能把一些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能更好的去度量我們的設計,所以設計師在學習如何增長設計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些關于產品的數據知識,我們分析一款產品的時候,通過比較關注的點是用戶、需求和數據。

          當我們的產品上線或者上新某一個功能的時候,往往用戶的意見反饋代表的是個體的聲音,而數據是用戶對于產品的客觀反饋,數據的變化能代表用戶對產品的態度,所以,設計師要是能讀一些數據報表,那么我們可以從我們的角度去給產品迭代的時候能提出不一樣的觀點,輔助我們企業的app的成長。


          3.10 數據是如何產生的


          數據如如何產生的,比較深的知識是不需要我們去深挖的,我們日常接觸到數據反饋都是來自產品的“埋點”,埋點需要提供兩個關鍵的信息:一是需要埋點的內容,二是埋點的名稱,這可以方便我們以后快速的找到相關的數據,當埋點完成后,產品上線就會檢測用戶的行為動作,當用戶進入我們的“埋點"界面或者功能的時候,后臺系統就會上報數據,我們就會收到數據反饋,但是在現實工作的場景可能比這個要復雜的多,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的場景在靈活應變。


          3.20 設計師為什么要了解數據


          我們對一款的產品的優化可能有很多層面的思考,但是我們去對用戶數據的分析則是對當前產品最有價值的參考點,數據的采集與分析無論是對產品的規劃還是對設計師下一步的工作開展都是比較重要的指標,因為用戶可能會因為一些客觀的原因可能不會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心話。

          例如我們去面試的時候,在一番精心的準備和問答之后,我們在面試結束之后,如果去問面試官“您覺得我這樣面試表現怎樣”,有的面試官可能會就你這次的變現去做出比較切合實際的點評或者建議,但是有可能你那場面試因為外部的原因會失常發揮,但有的面試官可能會照顧你的面子,可能會說表現的還可以之類的話來安慰你,但是面試官最后會不會錄用你這點他肯定不會作假,所以有時候我們在分析用戶行為及操作路徑的時候,一些用戶的數據表現便是我們對產品優化的關鍵因素。

          我們通常將數據的指標分為三大類:1.用戶相關指標、2.用戶行為指標、3.業務數據指標



          3.30 用戶相關指標


          我們常見的與用戶相關的指數有像DAU、MAU、新增人數等,我們需要了解的數據為1.用戶的活躍指數,2.用戶的留存率,3.人均使用時長。

          3.31 用戶的活躍指數


          在互聯網行業里,通常我們會通過拉新把客戶引過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可能就會有一部分客戶逐漸流失了。那些留下來的人或者是經?;卦L我們公司網站 / App 的人就稱為留存。

          在一段時間內,對某個網站 / App 等有過任意行為的用戶,稱之為這個網站 / App 這段時間的活躍用戶,這個任意行為可以是訪問網站、打開 App 等等。

          我們常見的用戶指標有「日活」 即日活躍用戶量,縮寫為DAU,,縮「周活」 即周活躍用戶量,縮寫為WAU,「月活」 即月活躍用戶量,縮寫為MAU。


          3.32 用戶的留存率


          留存率是最能反映一個產品是否對用戶有吸引力的指標,一般的留存率是基于某個時間段而得出的結論,例如我們常常聽說的次日留存和七日留存率。

          次日的留存率計算公式為:當天拉新的用戶中,次日留存率=在注冊的第二天繼續登錄/第一天拉新用戶的總數量

          七日留存率的計算公式為:在第一天拉進的用戶中,七日留存率=在注冊七天后還有登錄的用戶數/第一天拉新的用戶總數。




          3.33 人均使用時長


          人均使用時長通常是對內容和游戲類的參考價值的很大,它可衡量我們產品是否做的比較優秀,能不能留住用戶的注意力。如果我們做的是工具類的產品,例如計算機之類的,這個時候的人均使用比較長,說明我們的產品可能出現了問題,無法讓用戶在短時間內得到他想要結果。

          人均使用時長的計算公式為:人均使用時長= 總活躍時長 /總活躍用戶數。


          3.40 用戶行為指標


          用戶行為相關常見的指數有用戶的頁面訪問量率、轉化率等指標。



          3.41 頁面訪問量率


          我們對頁面的訪問流量的定義分為兩種,一種是PV(page View)即頁面瀏覽量,另外一UV(UniqueVisitor):獨立訪客數。

          PV(page View)也就是頁面瀏覽量,即你每觀看一次就會漲一個PV,類似于B站的播放量,我們每個賬戶只要點開觀看一次視頻,播放量就會增長一次,關閉在打開,也會在增長一次,所以我們每播放一次,便會漲一個PV值。

          UV(UniqueVisitor):也就是獨立訪客數,類似于騰訊視頻和優酷的播放量,每個賬戶點進去播放只會增長一個播放量,你再關閉再點進去也只漲一個VU值。在正常情況下是依靠瀏覽器的cookies來確定訪客是否為獨立訪客之前是否訪問過該頁面。


          (1) UV的類別


          在統計數據的過程中, 我們會將不同的點擊率來劃分,從而更好的可以來統計數據來分析。我們將UV分為:1.

          曝光UV ,2.點擊UV , 3.意向UV。



          ·曝光UV


          曝光UV即曝光在視野內的用戶數,例如我們在京東或者天貓去搜索某個產品進入了搜索的feed列表頁的時候,當我在當前的列表停留2-3秒的時候,都可以算一次曝光UV。


          ·點擊UV


          點擊UV即有點擊行為的用戶數,例如我們在京東或者天貓去搜索某個產品進入了搜索的feed列表頁的時候,我點擊某個商品進去了詳情頁,那么就可以算一個有效的點擊UV。


          ·意向UV


          意向UV即進入意向頁面的用戶數,例如我現在想去買一個Macbookpro, 我在B站看完關于Macbookpro,的評測視頻,在百度看完Macbookpro的參數后,我在去天貓和京東去搜索進行比價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就屬于意向UV,在舉個我們比價常見的例子,當我們在百度搜索寶馬的時候,排在前面的經常是各種五花八門的關于車的廣告,在百度看來,我們便是想去買車的意向UV,是有機會促成交易的。

          所以我們看用戶對我們的產品或者活動是否感興趣,便可以看看PV和VU的數據如何。

          3.42 頁面的轉化率


          頁面的轉化率是任何一個企業都比較關心的數據為,我們的任何運營活動和產品的推廣都是為了轉化用戶的時間或者金錢,我們費盡心思的用戶點擊進來,也都是為了轉化用戶的購買。

          用戶的注冊、下單、登錄和復購都可以用轉化率來進行量化,我們根據產品不同的情況來制定轉化率的指標。通常我們計算轉化率:產生購買行為的戶人數/總的用戶訪客* 100%。例如我們這個頁面訪問人數是1000,接下來有100人進行了購買的行動,那么我們頁面轉化率為:100/1000*100%=10%的轉化率。


          (1)意向用戶轉化率


          意向用戶轉化率,即意向Intention Click Value Rate,簡稱意向UV CVR,是通過直觀科學的角度去評判需求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意向用戶轉化率一般用來衡量用戶訪購行為,是可以通過該指數去發現問題中隱藏的核心問題的依據,非意向UV的轉化流失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而意向UV的流失往往跟產品體驗有更大關聯性,通常計算的方法為:產生購買行為的客戶人數/所有到達店鋪的意向訪人數* 100%。

          例如像民宿和酒店類的APP的核心轉化率是客房的預定量,像B站和西瓜的核心轉換率則是用戶評論和點贊。


          3.43  頁面的點擊率與意向率


          通常我們在曝光UV和點擊UV直接會有一個點擊率的關系,Click-thougphRate,簡寫為CTR,即點擊數占展示次數的百分比,通常的計算形式為,點擊率=點擊次數/頁面訪問次數,

          在曝光UV與意向UV之前也有一個比例關系,叫意向率,即意向UV占曝光UV的比例關系,通常用以衡量運營活動或者功能的導流能力,主要用來看用戶的質量,通常的計算方式是意向率=意向UV/占曝光UV。

          3.43 跳出率


          跳出率是在設計用的比較少的一個數據,一般是運營人員會關心的數據指標。指的是用戶通過搜索點擊進入該商品的詳情頁,只是簡單的瀏覽一遍就關掉了頁面,在該頁面沒有任何的活動行為我們稱之為一次跳出行為。

          跳出率的計算公式為:頁面的跳出率=一個頁面離開的次數/總的訪問次數*100%


          3.50 業務數據指標


          我們對業務的數據指標可以將他們分為兩類:一是免費供用戶使用的產品,例如微信、B站等產品,我們更多的關注用戶的使用時長和停留時長。二是需要用戶有購買行為產品,例如淘寶、拼多多和京東之類的,這里的產品我們更多關注的是產品的GMV和ARPU等指數。



          3.51 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簡稱為GMV,指標通常稱為網站成交金額,屬于電商平臺企業成交類指標,主要指拍下訂單的總金額,包含付款和未付款兩部分。

          GMV反映的是電商平臺直觀的成績,但在電商行業,GMV包括拍下未支付的訂單金額,GMV=銷售額+取消訂單金額+拒收訂單金額+退貨訂單金額,

          3.52 ARPU


          ARPU是 “The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的縮寫,譯為每用戶平均收入或平均每用戶收入。也可以理解為單個用戶的價值。

          通常的ARPU用來反映這個產品在這段時間內從單個用戶獲得的利潤和收益,通常用來計算用戶生命周期價值的作用:它是 App 成功的指標,是用戶忠誠度的反應,是預測用戶增長的工具。簡單來說,用戶生命周期價值是驅動移動市場預算的動力。它會告訴你每個用戶值多少錢;你應該花多少成本去獲取一個用戶。

          ARPU的計算公式為:ARPU=在指定時期總收入/指定時期的付費用戶的總數*100%。

          3.53 付費率


          付費率是用來衡量用戶轉化行為的指標,通常所有用戶和付費用戶之間的一個轉化比率。我們前面說到的ARPU值是付費用戶的人數來計算的,我們通常會把付費率和ARPU值放在一起分析。一般該產品的付費率越高,這說明用戶對該產品的認可度越高。

          我們的產品每個階段的增長指標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定義。每個時期所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對基礎的數據有了認識和了解之后,我們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怎么去實踐在我們自己的產品中。


          4.10 提升列表CTR的設計策略


          我們產品中很多時候,我們的設計做的是否合理,我們的商品類別該怎么去排序,都和CTR的數據去掛鉤,產品中的很多核心的數據也需要CTR等基礎數據去做支撐,那么我們一起來復盤下提升列表的CTR策略點:1.增加影響用戶決策的信息,2.梳理列表的信息層級,3.新增適當的交互,4.標題優化(非設計角度)

          4.11 增加影響用戶決策的信息


          平時我們在逛街的時候一定會發現這樣的場景,當一條街上開了很多店的時候,每個店鋪一定會派出自己店鋪長相比較甜美的店員或者比較擅長口播的店員在自己店前面進行“吆喝”,比較小的店鋪就算人手不足也會用音箱去反復播放店內的促銷信息,這些策略都是為了在眾多的店鋪中去吸引過往行人的注意力。

          那么我們做設計也是一樣的原理,我們在在做列表時候,想要提升用戶擊我們的列表進入詳情頁的意愿,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的用戶對什么樣的信息比較感興趣,我們將它整理并放出來,從而達到吸引用戶來點擊。


          4.12 梳理列表的信息層級


          我們平時去逛超市的時候,我們發現每個類目的貨架前都會擺放特價或者促銷力度比較的商品的合集,理貨員會將他們放在一起,這樣,對于價格敏感的會直接過去挑選。

          我們在梳理列表的信息也是一樣的,我們需要將用戶比較關注的信息或者產品的賣點信息層級抬高,減少用戶在挑選時候的跳出率。


          4.13 新增適當的交互


          我們想提升列表的點擊率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是入口,就是想辦法讓用戶在最短時間內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列表,讓質變產生量變,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改進交互的操作入手,讓讓用戶看的比較多的列表交互。


          (1)十字交互


          因為這種形式的設計他占用的位置比較少,且只需用用戶通過手指左右去滑動,便可以查看更多的信息列表或者產品列表。

          (2)隨機的列表


          在交互層面另外一個可以讓用戶看的更多的設計形式便是點擊就換一批,這樣可以讓用戶感受到我每次點擊過后的詳情列表和產品列表都是不一樣的,這樣每一次點擊都會有新的“多巴胺”去刺激用戶再次去點擊“換一批”按鈕,從而達到讓用戶看到更多的列表,已質變產生量變。

          4.14 標題優化(非設計角度)


          (1)美化標題


          我們經常上網經常瀏覽新聞的朋友一定知道有個詞叫做“標題黨”,簡單的來說就是標題經常以夸張、“故弄玄虛”的方式出現,UC是眾多平臺中運用標題“最好的楷模”,所以網民也會親切的稱之“UC震驚部”,所以一個列表流的標題對點擊量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2)字符限制


          另外一個角度就是當標題顯示不全的時候,用戶對信息傳遞無法感知的時候, 我們取再好的標題也是沒用的,也許關鍵信息會被省略掉,所以我們在設計標題的時候,也可以限制標題可輸入的字數,避免文字的縮略顯示,讓用戶可以完全看清標題的意思,提升用戶的點擊欲望。


          4.20 上新功能如何提升CTR


          我們產品在上新一個新功能的時候,我i們如何布局能去讓用戶從熟悉到使用我們的新功能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我們需要慢慢的去引導用戶,我們可以從一下策略去去入手:1.替換用戶習慣的功能,2.把控出現時間,3.用動態吸引注意力,4.合理劃分功能層級.、

          4.21 替換用戶習慣點擊的功能(按鈕)


          我們每個都會有自己的習慣性的動作,例如我們習慣左手寫字,右手拿筷子吃飯,我們每天回家習慣性的走同一條路,這些都是我們下意識的動作,是不需要經過思考的意識,那我們在軟件的使用中,也會有這樣的習慣,例如,通常底Tap欄的圖標第一個通常是首頁或者軟件的主要功能,而最后一個通常會放個人中心,這也是我們在軟件使用的中的共識,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人下意識的習慣將常用的功能與新功能去替換,用戶便會在下意識的慣性中去點錯,例如網易云音樂為了推廣“云村”功能,便會將以前在最后一個的“我的”給替換成“云村,會導致很多用戶的下意識的動作點錯而提升新上的功能”云村“的點擊率。

          4.22 把控出現時間


          我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當我路過一些小吃攤的時候會覺得街邊的小吃特別想吃,也特別有購買的欲望,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在勞累的工作了,下班的時間也正是需要吃飯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會看到街邊攤的小吃特別想吃,也特別想買,因為他擺攤的時間點和位置都恰好滿足了我們的需求,所以我們轉換到界面里也是一樣的,我們想要用戶去分享一篇文章的時候,一定要等看用戶在讀的時候,然后在出現分享功能,這個時候如果用戶讀到比較精彩的內容,便會和朋友分享這篇文章,例如用戶在進入商品也可以瀏覽的時候,我們這個時候可以出現滿減的紅包,這都是在適當的時候給與用戶想要的,把控好了出現的時間。


          4.23 用動態吸引注意力


          在一些靜態的元素中,突然有一個元素動起來,那么,那個動起來肯定是更吸引人的眼球的,所以我們在電商的頁面頁面中,會經??吹揭恍拥膇con和一些會動的膠囊導航,我能在付款頁面也可以看到一些立即付款的按鈕會忽大忽小的動起來,這都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引起我們去關注它的存在。


          4.24 合理劃分功能層級


          我們做設計排版的時候一定都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就是你什么都想突出,結果你卻什么都沒有突出,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運用對比,將次要元素與主要功能的要做好主次的對比,這樣的層次對比才有利于用戶的閱讀,可以分清主次。

          我們在ui設計中也是一樣的,要想用戶快速的找到想要的功能,高頻使用的功能和不常用的功能要做好強弱的設計區分,這樣才能讓用戶一眼能看到自己想找的功能,例如美團和支付寶,都是將用戶高頻的操作放大并放置于頂部比較顯眼的位置,方便用戶去操作。


          4.25 合理使用彈窗功能


          我們都知道,彈窗在軟件中屬于級別最高的通知,就相當于學校里面的校園廣告,只要打開軟件的人,基本都可以看到,所以我們想推廣一個新功能的時候,使用彈窗是流量比較大的,但是也是比較打擾用戶的,我們需要看情況而定。

          4.30 提升人均使用時長的策略


          軟件的人均使用時長代表用戶對我們人均軟件關注度和我們給予用戶的價值,當人均使用時長在增長的時候,說明我們的產品正在良性的增長,在提升人均使用時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策略入手:1.讓用戶忘記時間,2.弱化用戶的負面情緒,3.多變的板式消除疲勞,4.激發用戶的好奇心



          4.31 讓用戶忘記時間


          我們放假在家打游戲的時候,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打著打著不知不知的天就黑了,或者打著打著天就亮了,感覺時間過的非??欤俏覀冃枰⒁庖粋€細節就是一般打游戲的時候,游戲是會將頂部的時間狀態給隱去的,是為了給用戶更好的沉浸式的體驗,正因為我們看不到時間,所以便會忘記這件事情,一局一局的打著游戲。例如早期的抖音,在進去界面后變會隱藏時間條,讓用戶在刷抖音的過程中忽略時間,所以 ,我們想要提升人均使用時長,在一些娛樂性的產品或者模式下,可以嘗試著隱藏時間條,給予用戶更沉浸式的體驗,這樣用戶便會忽略時間這件事情。

          4.32 弱化用戶的負面情緒


          我們在飯店高峰期去餐廳吃飯的時候,一般會遇到餐廳客滿需要排隊拿號的情況,海底撈的做法是給排隊的客戶免費的小零食,外界對海底撈的服務評價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有求必應,無微不至,噓寒問暖,小恩小惠,中國有古話是這樣說的“伸手不打笑臉人”,也許我們在就餐中會有各種不滿,但是海底撈都可以用他的服務去抵消客戶的負面情緒。所以,我們一般在餐廳催菜是時候,不管菜做沒有,服務員都會對我們說菜正在做,都是抵消我們等待中的負面情緒,讓客戶不會在等待的過程中離開或者退菜。

          我們在做界面中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的APP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肯定也會遇到各式各樣異常問題,我們做設計的時候要為用戶提前給考慮進去,為用戶提供貼心、無微不至的服務。例如我們用戶可能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手機信號不好,有的頁面加載不出來,我們需要設計有趣的加載動畫和頁面加載不出來的時候的占位符,告訴用戶我們的APP還是在正常的運行中,不是宕機了。


          4.33 多變的板式消除疲勞


          我們都開車或者坐車經過高速公路,我們會發現高速公路在一條直道后馬上會迎來一個彎道,我們小學的時候都學過,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那么高速公路為了節省司機開車的時候,能否直接全部設計成直線的呢?答案是不可以,除了有些地方路線的規劃外,其次安全因素也很重要,經科學家研究表明在筆直的公路長期行駛很容易導致駕駛員發生事故,這是因為在筆直的高速上行駛,駕駛員的神經長時間處于放松狀態,容易麻痹大意,如果適當的時候來個轉彎會提醒駕駛員注意力集中,減速行駛,從而減少事故發生率。其次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駕駛員一旦在筆直的高速上行駛,容易產生飆車行為,誰都會想猛踩油門來追逐刺激,如果適當時候來個彎路,能夠抑制飆車行為的發生,從而減少故事發生率。

          所以我們在設計板式布局的時候,讓用戶盯著單一的布局形式,用戶很容易感覺到疲勞,從而會在頁面跳出。我們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讓用戶在瀏覽過程中能感受到板式的變化,而不是滑到底都是一樣,單一且無趣,很容易疲勞,我們設計者需要在單一的板式尋求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4.34 激發用戶的好奇心


          我們都比較喜歡看懸疑劇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因為情節一環扣一環,線索和劇情結合的比較緊密,劇情比較扣人心弦,能激發我們對真相的探索欲,這才是我們喜歡追懸疑劇的原因之一。

          所有,我們做設計時候也需要給予線索讓用戶去探索,讓用戶感受到內容源的充沛,用戶才會興趣去向下探索,從而提升用戶的使用時長,所以,大部分的APP在最后一個板式都會做成瀑布流的形式,因為他在滑動的時候會不斷給予用戶新的提示,告訴用戶你不斷往下滑,都會有新的內容。

          4.40 提升留存率的策略


          留存率是用于反映產品的的運營情況的統計指標,我們產品的留存越高,說明我們產品很活躍,真正穩步的向前邁進,那我們在優化留存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入手:1.優化初次上手體驗,2. 減輕用戶的使用負擔,用內容留住用戶,3.完善獎勵機制,4.增加沉沒成本

          4.41 優化初次上手體驗


          我們現在年輕人由于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在使用APP的時間往往都是碎片化的,用戶的持續注意力會越來越短,一個產品在初次上手的難度越高,能勸退的用戶就越多,用戶在上手一款產品的時候,首先會關注界面是否易于上手,能不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例如在登錄的時候設計驗證碼登錄或者第三方的快捷登錄,在新用戶初次進去的時候,對新功能有使用說明,用戶在初次體驗是很重要,有了第一次的良好體驗印象,用戶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回訪率,這也是提升留存的第一步。



          4.42 減輕用戶的使用負擔,用內容留住用戶


          減輕用戶的使用負擔是指在核心功能盡量能讓用戶能用最短的時間去完成,讓用戶感受到產品對用戶是有價值的,做到用完即走,例如,微信就算其他功能做在有趣,上手在簡單,它的核心聊天功能做的不好,用戶發一條要等很久, 我相信也不會有人去選擇用它去聊天,早期的米聊,其他的功能和想法都是比較超前的,微信也是根據米聊的模式改進,但是早期米聊在即時通信領域不是很擅長,在發送消息的即時性上欠缺,導致失了先手,在手機聊天領域輸了給微信。

          在產品做好了核心功能,能夠吸引一批忠實的種子用戶,這樣我們在一些附加功能,才是錦上添花,例如現在無論什么產品都喜歡做社區功能,就是希望用內容去留住用戶的注意力,附加功能一般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去設計布局的(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淫欲和暴食。)例如微信的搖一搖是利用人想認識新的異性,擴大好友圈,汽車APP的社區功能會經常發一些車站的車模,來吸引精準用戶的注意力,這些都可以提升用戶再次來使用我們的產品。


          4.43 完善獎勵機制


          我們在工作中,一定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公司會設置獎勵機制,當員工的績效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公司會給予員工一定的獎勵,反正則會觸發懲罰機制,這會使得員工為了完成目標而努力工作,從而達到目標得到的獎勵會觸發員工的“爽點”。

          這是因為這樣,所以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做自己的會員體系,在加入積分商城,最后在來個簽到獎勵,簡單來講,就是通過給予用戶一些“爽”的東西,來讓用戶幫我們的產品達成一些我們需要的商業目標,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戶的留存率.

          4.44  增加沉沒成本


          我們在去理發店去理發或者在去網吧上網的時候,他們都會希望我們去辦理一張會員卡,在往里面存在錢,有的是存多少送多少,當我們一但存錢辦理會員后,我們會惦記著我們有類似的消費的時候,都會想起我在那家店里會員還有余額,會員里的余額就是們遷移的成本。

          所以共享單車會推出月卡服務,視頻會員會有連續包月或者年卡套餐,甚至我們點外賣開通會員也能享受大額的折扣,讓用戶感覺占便宜的感覺,這些都是為了鎖定用戶,增加用戶的遷移成本,來達到讓用戶再次來我們產品來消費,從而提升用戶的留存率。

          4.50 提升產品活躍度發力點


          產品的活躍度也可以稱為產品的粘性,產品的留存率是計算單次打開產品的次數。而多次打開我們的產品也可以稱為產品的活躍度,或者用戶對我們產品的粘性,我們去優化產品的活躍的可以從以下幾個策略入手:1.讓產品看起來生機勃勃,2.主動與用戶溝通,3.讓用戶有自己的社交圈,

          4.51 讓產品看起來生機勃勃


          我們都會有湊熱鬧的習慣,看到街邊有人排長隊我們會不自覺的看過去,所以我們在新聞看到了網紅店會請人來排隊,都是為了營造該店看起來很有生機,人很多,很熱鬧。

          我們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需要在設計層面讓用戶看我們的產品也是很有熱鬧,很有生機,例如我們產品的運營區的圖片會經常更換,讓人感覺有人在運營,每天都是不一樣的,當我們的用戶關注的人比較少或者沒關注的時候, 我們需要給用戶去推薦質量比較高KOL去讓用戶去關注,有什么活動我也可以主動推送給用戶,這都是可以讓我們產品看起來有活力,從而讓用戶可以多次打開,提升活躍度。

          4.52 主動與用戶溝通


          我們小時候通常會被家長教導,遇到熟人和長輩要主動打招呼,這樣會讓我們看起來比較有禮貌,我們生活中也樂于和有禮貌的人去交往,因為對方會看起來比較有親和力,比較好溝通。

          我們做設計的時候也是一樣,我們的產品也需要主動與產品去溝通,讓用戶去了解我們,例如,我們評論去外露,是在告訴用戶我們這個商品已經得到了大多數的肯定,也可以讓用戶感受到我們這個產品其實用的人還是不少的,比較有生命力。

          4.53 讓用戶有自己的社交圈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無論是什么類目都有了自己的社區,淘寶有自己微淘,咸魚有自己的魚塘,求職找工作的APP也開放了求職討論專區,連墨跡天氣都開放了社區功能,讓大家可以拍自己的當地的風景來討論。

          為什么大量的產品開始做社區功能呢?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用戶能在自己的產品有自己的社交圈,只有用戶有自己固定的圈子,才會有用戶粘性,把路人用戶轉化為死忠粉,大家一起來討論,從而達到提升產品的活躍度。

          4.60 提升產品核心轉化率發力點


          核心轉換率一般我們的用戶需要走的流程比較多,我們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去刪減合并流程,來保障用戶無障礙的可以付款下單,我總結一下幾個優化策略:1.優化核心流程,2.豐富決策信息,降低轉化顧慮


          4.61 優化核心流程


          我們以前在放學的路上一定熟知自己家到學校的各種小道,在巷子的玩玩轉轉,比走大路要節省很多時間,節省了很多時間。


          (1)合并優化流程


          我們在做電商APP的時候,想要讓用戶快速下單購買也是需要提升用戶的下單效率,例如我們以前輸入完密碼還需要點確認才能付款,現在我們在輸入完第6位數密碼的時候就直接付款了,現在手機的升級了指紋和面容識別后都不需要輸入,就可以直接付款了,點外賣的時候,會有一鍵搭配購買,這都把以前復雜的步驟給整合優化,提升用戶的下單效率。


          (2)復雜流程分開顯示,提升放棄成本


          已經簡化到最簡單的流程仍然步驟還是很多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流程分開展示給用戶,例如我們的流程一共有12項,已經是優化的最精簡了,這個時候,我們每個頁面顯示4個給用戶去填寫,如果用戶在第二個或者第三個想放棄的時候我們這個時候提示他,馬上就要完成了,用戶想著我之前已經填寫一頁了,反正也沒多少了,我就在堅持寫一頁把,例如我們常見的電商產品,現在都是支持先選購商品加入購物車,在需要購買的時候在提升用戶登錄并付款,避免用戶還沒選商品就被登錄界面給阻攔了。這都是可以提升核心轉化率的策略。

          4.62 豐富決策信息,降低轉化顧慮


          我們在超市購物時候,一般會先看看產品信息和生產品日期,然后在看看品牌,最后看看產品的價格,覺得合適就拿走付錢了,就算我們有挑選的空間,也會在這這家超市買,因為往往兩家超市隔的都是比較遠的,跑來跑去比較費力,但是我們在網上購物或者選東西的,換平臺成本比較低,也不怎么費力,所以我們需要將我們的能有的優勢都展示出來,降低用戶的下單顧慮。

          例如自如租房的優勢就是有管家服務,服務比較全,這是它的優勢,也是我們租房的時候比較擔心的,有時候房間洗衣機或者熱水器壞了找人也找不到,另外就是我們商品的銷量好也需要展示出來,那么多人都買了都沒問題,我也肯定可以放心的下單購買,我們產品或者平臺有什么優勢都可以展示全,去盡力打消用戶最后的心理防線,從而提升下單轉化率。

          5.10 確定增長指標


          當我們想做增長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指標,經常我們會覺得提升哪個指標都會比較重要,然后我們在把各個指標一把抓的時候卻發現與目標卻是南轅北轍的背道而馳,最終是研究了很多數據指標,卻仍然沒做好增長設計。

          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我們每找到唯一的關鍵性指標,即OMTM,,全稱是 One Metric That Matters,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是《精益數據分析》這本書中提出的,后來肖恩·艾利斯在《增長黑客》一書將其稱為“北極星指標(North Star Metric)”,現在“北極星指標”已經稱為行業的通用詞匯。

          北極星指標即在紛繁的產品世界中照耀著我們去走向終點的指標,它是產品走向成功的關鍵且唯一的指標,我們整個組織的增長目標都應該統一指向北極星指標。那么北極星指標有什么作用?

          (1)明確目標:讓我們避免南轅北轍,,幫助我們確定現階段的產品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幫助我們找到清晰的目標,來促進用戶的增長。

          (2)集中資源:有助于減少內部的溝通成本,整合企業的人力、技術、資金等資源,明確方向,力往一處使,利出一孔。


          5.11 怎么確定北極星指標


          我們在前面說到北極星指標的重要性,我們前面也講到關于很多數據指標,我們怎么可以確定符合企業定位的北極星指標呢?

          北極星指標確立和我們自身的產品的屬性、行業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產品和行業也對應著不同的用戶和盈利模式,用戶價值的不同和商業模式不同,所對應的關鍵指標也會不同,因此,我們要確定北極星指標首先要了解產品的受眾和我們的產品可以給受眾提供什么樣的價值來盈利、

          在過去互聯網高速的發展的過程中,也衍生出了不同品類的產品。但是總體來說,我們大致可以把互聯網產品給歸類為內容產品、社交產品、電商產品、工具產品、游戲等幾大類目。我們可以看看不同的產品所對應的北極星指標。


          5.20 怎么拆解增長指標


          如果我們確定了產品的北極星指標,那么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任務的分配工作以及各部門的協作與協調,讓每位成員能夠能明確各自的職責,這樣我們設立的北極星指標才可能完成,這里我推薦一種在各大企業都開始推行的一種工作方式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工作法。全稱為目標和關鍵成果,是一套明確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OKR 這套系統最初由英特爾公司制定,在谷歌成立不久,被風投家約翰·都爾(John-Doerr)引入谷歌,并一直沿用至今。除了Google以外,現如今有很多公司在使用,國外Facebook,Twitter,Linkedin,國內我知道知乎,字節跳動,明道等在使用。

          通過這么多公司的使用充分說明了OKR方式的可行性,OKR在執行過程主

          要以季度為周期來進行管理。

          整個OKR制定是從上到下,逐級進行拆分的類似金字塔式結構,最終拆分到團隊或者個人OKR。


          OKR中的“O”代表我們這次工作的目標,例如:年度目標、季度目標、階段目標,“KR”是關鍵成果,就是這些目標可以通過哪些關鍵成功可以完成,然后還有一個Action(行動方案),這些關鍵成功需要通過哪些方案去達成。



          我們以一款內容社區類的產品為例子,我們這個產品的季度的北極星指標為提升用戶的粘性,那么可能分配到我們設計負責人手上的目標為提升用戶的留存率和簡化產品的操作留程,那我們設計師需要做的可能是新增一個簽到功能,讓用戶每天都記得簽到來領獎勵,或者簡化直達看帖區的交互步驟,讓內容能留住用戶

          所以我們北極星指標結合OKR工作法,如何在合適的階段做合適的事,如下圖所示


          5.30 GSM數據驅動


          GSM模型是Google的用戶體驗團隊提出的一種指標體系,與OKR工作法不同,OKR主要適用于整個企業的任務的排兵布陣,而GSN體系主要是用來量化用戶體驗的,GSM分別為目標(Goal)→信號(Signal)→指標(Metric),所以也簡稱GSM模型。

          但是由于我們國內的互聯網情況和國外的環境也是不一樣的,經過本土化的改良,我們國內的GSM被精細化為6步。

          我們來結合實際的案例來看下吧!

          例如我們我們公司的一款民宿的產品,我們的產品團隊接到的需求是提升我們產品的活躍度。


          (1)數據目標


          那我們的數據目標便是提升產品的活躍度,我們接下來的工作便是對產品的現狀進行分析,以方便我們開展接下來的設計工作。


          (2)用戶分析


          用戶分析主要是對我們現在的用戶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分析,了解我們用戶群體的使用習慣,發現用戶主要的查看內容和用戶的痛點,以方便我們做針對性的設計策略

          (3)發現問題

          我們對用戶問題的采集主要是通過軟件自帶的用戶意見反饋和APP store 的用戶評價,從這里去獲取的用戶對產品的評價都會是比較客觀的。

          我們通過評價可以發現,用戶對產品存在的一些隱形的坑的體驗不好,例如附近有裝修會影響人睡覺的之類的,那我們怎么去幫助用戶去避免這些問題呢?我們可以讓一些經常住民宿的人去寫一些住店的體驗日記,方便我們用戶去查看。


          (4)用戶表現


          有了住店日記,我們的用戶表現是什么樣的呢?我們的用戶在決定入駐一些民宿的時候,可以去多方位的去查看其他人發入住日記??梢宰龆喾矫娴膶Ρ?,這樣用戶不僅可以減少踩到坑,在對比的過程中,在使用我們軟件的時間也會更長了。


          (5)設計策略


          那我們怎么可以讓一些入住過用戶去寫一些入住日記呢?我們可以針對愿意寫的用戶寫的好的用戶的日記進行曝光,他可以獲得自己的粉絲群里,然后,你發一篇日記,我們會獎勵給你相應的金幣,這些金幣在積累后可以獲得優惠券,在下次入住后可以減免相應的入住費用,然后我們的產品可以發現寫的比較好的日記推送給沒有住過的新用戶,或者有意向、搜索過的用戶,方便用戶橫向對比,從而提升用戶的活躍度

          (6)衡量指標

          因為活躍度它是比較抽象的一個概念。我們怎么去驗證我們的設計策略呢?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用戶的金幣的積累去驗證我們數據,這樣就會比較直觀。只有當有有用戶去發表住店日記,他才能獲得金幣的獎勵。


          增長設計需要精準的界定用戶的痛點,這是用戶增長的重要基礎,然后在聚焦核心的業務,不斷的強化痛點來驅動用戶的增長。

          隨著行業的發展,現在行業對Ui設計的要求也是水漲船高,我們每一次改動需要給企業去提供一個能說得通的理由,我們也需要不斷的去學習行業里的新的知識,來豐富我們的思維,這樣我們才能在寒冬中走自己的坦途,一起加油!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來源:站酷   作者:Endings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日歷

          鏈接

          個人資料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www.syprn.cn

          存檔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