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25 純純
為什么覺得英文比中文字體排版好看?
1.結構
中文由漢字組成,漢字由不同多樣的筆劃組成,多直線、直角、銳角。英文以26個字母組成,字母以直線和圓弧組成,小寫的字母大多可以用一條連筆線條完成,大寫也不過4筆;漢字在結構上更加復雜多樣,英文結構則更加簡單和諧。
2.包含的信息量
漢字是以象形為原始基礎,也就是每個字都具有特別的意義,一個簡單的字可能在遠古時代就代表了一個復雜的生活場景,是世界上最形象的文字,傳遞的信息量也比英文字母更多。
視覺上和心理上都會讓人覺得漢字更復雜,英文更簡單。
3. 規律性
英文中,26個字母的反復組合出現,使整個句子有一致和諧的感覺(相反,不一樣和突出的東西都會迎來視覺沖擊,同時也增加用戶的視覺負擔),中文字體雖然也有規律(例如:相同的邊旁結構等),但是由于中文單個字體結構過于復雜,規律性的東西并不顯見。
英文的組成的句子比中文的句子看似更有規律和組織性,視覺上更加輕松舒適。
4. 節奏感/呼吸感
本身單個漢字就比單詞更加飽滿,每個漢字像是被筆劃填充飽滿的方塊;
單詞是由橫向的一組字母組成,單詞里輔音多為豎長,元母多為短圓,結合起來大多都高低起伏,不會看似一個填滿的明顯長方塊,更像是律動的線條,整個單詞之間仿佛流通著空氣感。
5.句子組織方式
中文由漢字組成句子,字與字之間一般不留太大空隙,影響閱讀的連貫性。
英文以單詞組成句子,單詞與單詞之間需要一定的小空隙,不然會影響單詞的理解。
對比之下,英文句子比中文句子,視覺上會帶來更好的節奏感和呼吸感。
6.認知/文字的識別度
首先,我們看到圖形和文字的時候,會有不同的心里反映,看到圖形會想著這個圖形好不好看,什么含義,看到文字的第一反映就是它的含義。雖然中文是象形文字,但我們是中文母語者,看中文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將他圖形化,而是直接快速看到文字傳遞的含義,不會對它的結構和形狀進行任何思考,跳過了圖形(包括圖形好不好看的想法)直接到字面意思。而看到英文的第一反應會更傾向于將其圖形化和符號化,會看到字體的形狀線條,會覺得它好看或者不好看,會把它當作視覺元素與整個畫面結合在一起。
另外,我們能發現,無論國內和國外的大品牌,他們都使用了自己的語言文字來做logo,但是他們都將字體進行了設計,讓人無法第一時間解讀出來,否則會讓人感覺更廉價。
舉個例子:左邊的英文給人感覺會聯想到蘋果公司的系列高端產品,簡潔大氣。右邊同樣的版式換成中文字就會在心理上給人一種廉價感。很像華強北某小商店打出來的廣告,讓人覺得不夠高級。
因此,英語更容易讓我們感覺到好看。一般的,在人們的認知中:圖形的美觀程度>字符的美觀程度。
其實博大精深的中文并不比英文遜色,只是在使用的場景不同下各有優劣勢,然而我們對中文的排版設計還知之甚少,更無法將中文的字體設計表達的淋漓盡致,所以會導致一個錯覺:英文排版(字體)比中文排版(字體)好看,下面欣賞幾張設計不錯的國內電影海報,看看他們是怎么做中文字體排版的吧~
▼
1.極簡化設計
這是一種以信息內容為優先的去風格化設計。
在這信息爆炸的時代,讓用戶聚焦信息的難度越來越高。如何減少干擾,讓信息有效傳達給用戶正是極簡化設計所推崇的。加大字號,拉大層級對比,增加留白,減少顏色以及不必要的裝飾等手段越來越多地在設計中體現。
極簡化設計的核心是圍繞信息內容本身而呈現的,因此這種方式首先在產品UI設計層面開始流行起來。 盡管極簡的設計風格導致很多應用的風格越來越趨同。但它是真正以用戶為核心的設計發展趨勢。設計不再作為獨立于內容之外的元素存在,而將著眼于內容本身,為用戶打造直觀的視覺體驗。
2.大投影
大投影,或是微投影,是指輕微的、若有似無的投影,它不易被立刻察覺到,因為不會給人厚重的寫實感,反而增加了設計元素的深度,更好地表現了扁平化操作層級。從iOS 11的App Store開始就使用了大投影的卡片式設計,它令設計元素更加獨立醒目,極好地抓住用戶的注意力。
3.粗標題
在扁平化設計中,文字排版影響著信息層級展示的清晰與否,通過文字的字號、字重、顏色等的對比去建立清晰的信息層級,而不用太多的裝飾元素。
4.留白
設計元素和元素之間保持足夠的間距,可以減少用來區分層級關系的不必要裝飾元素,例如分割線、邊框等,利用元素的排版、文本的對比和色彩的搭配建立一種更加簡單的設計風格。大間距的設計能讓界面具有呼吸感,大量的留白可以增加或減少元素的易見性,元素周圍的間距越大,元素和元素之間的獨立性就越強,每一個元素就越顯得醒目突出,有助于用戶把視覺聚焦在內容本身。
Airbnb是極佳的范例,它采用了一種既不是列表設計也不是卡片設計的極簡設計,大標題文本包含一組帶有圖片和描述的元素,組元素和組元素之間保持較大的間距,既保證了它們互不干擾,又不會令界面看上去顯得松散,因而帶給用戶非常輕松的瀏覽體驗。
5.生動明亮的色彩漸變
關于漸變色這一塊其實早在去年的時候設計圈中就有很多采用漸變色的設計手法,漸變色設計的優勢在于可以讓頁面層次感更豐富,突出頁面更加重要的元素,以及可以使內容相對復雜的一些圖片和元素更加統一,而且與此同時也增加了視覺上的感官,更加能起到吸引用戶的作用。
▼
1. 優化視覺圖片
在上一版的設計中大面積采用科技藍作為設計的主色調,看久了之后會給人一種稍顯壓抑的情緒。最新版在整體上做了一次大面積的改變,將原先的白色導航欄優化為深空藍,并加上微投影的效果。給人更專業和可靠的視覺感受。整體圖片拋棄了大面積藍色調,而是采用暖色調的圖片來給人更和諧溫暖的感受。在banner的文字排版和按鈕上都進行了優化升級,讓頁面更有呼吸感。整體界面給人更專業、嚴謹、溫暖的氣氛。
2.可視化圖表優化
在上一版頁面較為零散排布的基礎上進行了規整設計,讓頁面變成更易于閱讀的卡片式設計。在各個卡片的內部做了新的排版及布局優化。讓頁面給人更清爽簡約的感受。便于用戶更好的理解與獲取可視化圖表傳達的核心理念。
3.頁面表現形式優化
以調查問卷頁面為例,這個頁面將原先的設計做了一個打破的處理。為了重新尋找更優化的設計方式。這里采用的設計方式是將問卷連成一串,每個問題都可以進行點擊展開式的收縮設計,并且當用戶每答完一題,下一題會自動展開。旨在為頁面節省更多的空間,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用戶的困惑感,使問卷的形式更輕松的進行。同時讓原本需要兩個頁面顯示的問卷內容可以在同一個頁面更好的呈現。
4.流行趨勢的運用
這里以市場動態頁為例,整個PC端的設計都采用了卡片式及弱陰影的效果。在色彩上也是運用了較為舒適的明暗度的對比方式,在整體圖片的選擇上采用冷暖交替的對比手法,讓頁面更和諧、大氣又不失乏味。版式上針對上一版做了進一步的優化,讓文字的排版更透氣,圖文的結合給用戶更有點擊欲的感受。
作者:余盼Panda 來源:站酷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