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音樂故事
我大概2011年左右了解到網絡上有一種音樂概念叫“古風”,用到了很多民族、東方古典、戲曲元素,創作人員大部分都是業余音樂愛好者或者音樂專業學生,在acg論壇、貼吧、微博、分貝網、yyfc、5sing發布作品和交流。后來有一定影響力的創作團隊開始舉辦線下演出,古風圈開始吸引更多年輕人 。2018年在北京召開中國國風音樂發展研討會,包括古風圈的墨明棋妙等。國風音樂有更多的可能性,那么它是如何制作出來呢?
1.2音樂制作流程
音樂制作從盈利性上分為商業音樂制作和非商業音樂制作,區別在于商業音樂的制作目標之一為盈利;非商業音樂不用做商業用途,制作目標因人而異。
制作流程如下:
1)策劃和制作人有區別,制作人除了完成策劃的內容,音樂素養更高,會在制作上提出更有建設性的修改意見。策劃更多情況下只負責確定制作人員和項目進度跟進。
2)作曲、作詞、編曲的先后順序根據制作人員不同會改變,內部達成共識即可。
3)樂器實錄指在錄音室錄制樂器音軌,非必須環節。如果不選擇實錄表現,則用音源代替。4)編曲給出的分軌文件就是由音源表現。
5)和聲的編寫有時是作曲、編曲負責,有時也由歌手發揮,順序不一定排在主旋律錄制后。
6)混音如果涉及同張專輯的多首歌曲,需要母帶師介入完成整體調整。
1.3用戶群體
獨立音樂人:包括在校音樂專業學生或者已工作的業余音樂創作者。希望通過音樂表達自我,記錄生活,結識朋友,提高演奏及創作能力,因此帶有弱社交目的。
音樂團體:社團、樂隊、團隊、工作室、制作組。
音樂制作委托方:有制作適合自身音樂的需求,包括策劃、導演、制片、制作人等。
2. 痛點及情境
2.1痛點
從制作音樂的契機分為自發制作和委托制作,其中涉及到幾個角色:自發制作者、委托方、受托方。
自發制作者(音樂人):
1)音樂人之間缺少了解,難以構建信賴關系
2)很難找到相似風格的音樂人互相交流
3)想找能長久合作做音樂的朋友或團隊
自發制作者(樂隊/社團):
1)想找能長久做音樂的拍檔
委托方(企劃負責人/比賽舉辦方):
1)企劃對音樂人的特化需求(對風格、完成度的需求)
2)比賽的題材限制,音樂人工種的篩選
受托方(音樂人/團隊/工作室):
1)受托方對素材的特化需求(對風格、題材的需求)
2)受托方對企劃的信任從何建立(對企劃介紹、企劃進度、作品數量、作品質量的需求)
2.2使用情境
一名在校大學生Y在為自己導演的短片尋找合適的配樂,因為周圍沒有音樂學院,班上同學也沒有這類技能,她找到了國風音樂圈這個APP,通過搜索風格縮小范圍,隨手點進一個音樂人主頁去翻閱他的作品和參與過的企劃,通過企劃推薦又找到了其他的音樂人及團隊。Y創建了自己的企劃,填寫短片的介紹,上傳樣片。
3.競品分析
3.1競品優缺點
分析5sing音樂人&騰訊音樂人&豆瓣音樂人&網易音樂人。
優點:
1)經營時間久,積累了很多小眾音樂人;
2)音樂更新頻率高;
3)有比較多的消音伴奏;
4)有beat(一種音樂素材)交易、詞曲交易。
缺點:
1)對某些工種分類缺失,導致相應工種曝光度很低,合作時不能第一時間建立信賴關系;
2)最近web端增加了音樂身份篩選,但依舊有些混亂,聽眾不適合放在音樂人中篩選,編曲和制作人有相似度,但職能完全不同;
3)在申請入駐時,無法選擇多個流派。
優點:
1)下屬音樂平臺多,可以搜索到很多作品;
2)有詞曲出售。
缺點:
1)沒有促成音樂制作工種間合作的功能(不清楚入駐后是否有該功能)。
優點:
1)音樂風格分類很廣泛;
2)根據聽眾關注列表來推薦,能幫助相近喜好的聽眾找到感興趣的音樂人。
缺點:
1)部分音樂人自定義的頁面布局板塊混亂;
2)沒有音樂人間交流合作的功能。
優點:
1)網易會推出一些音樂策劃項目,促成創作者間合作;
2)網易云音樂個性化推薦增加音樂人曝光度;
3)有創作者社區;
4)有beat、詞曲交易。
缺點:
1)對身份的分類太少,只有制作人、作詞、作曲、編曲、演唱。
3.2總結
幾個平臺對音樂人來說,都沒能給出一條流暢的制作鏈,音樂人簽署授權協議后,和平臺的聯系變強,但和合作者的聯系幾乎就和聽眾與之的距離差不多。音樂人有向部分人展示demo或beat的需求,還無法滿足。有平臺促成社區,效果待觀察。
4.流程及功能
4.1流程
根據第2部分的情境分析出流程如下:
選擇合作者流程
4.2功能結構
尋找合作者功能結構
5.頁面展示
故事的開篇:開始尋找合作者
5.1招募
若已有合作者,可在創建企劃/團體時添加成員。發起人有修改企劃信息的權限,可以轉讓企劃或退出企劃,若發起人未轉讓直接退出,則企劃結束,所有成員都會看到該結束狀態。流派風格可以多選,在主頁最多展示5項。
招募有時限,可以避免太多廢棄招募占據招募首頁。創建完成后,可以添加已有的合作者為企劃成員。發起人可以選擇企劃來發布招募。
動效說明:這里展示的是策劃(制作人)點擊+號進入創建企劃頁面的過程。文字出現時配合圖標的彈性變化,微微下沉再恢復。切換頁面時速度曲線為漸緩。
動效說明:這里展示的是添加已有成員進企劃名單。選擇工種。選項框展開有彈性變化。選項拉到底時,會有位置偏移再回彈。選好以后的工種滾動入場。
5.2搜索
音樂人搜索的需求包括按個人、按團體、按作品、按企劃。根據音樂制作的流程,得到對個人的篩選條件最主要為工種。按作品篩選的下級篩選條件是流派風格。按企劃篩選的下級篩選條件是題材。按團體篩選的下級篩選條件是流派風格、題材。
5.3標簽和身份
標簽在搜索、主頁展示、作品展示都有著視覺分流的作用。該應用中涉及到的標簽包括:流派風格、工種 、題材。
流派風格標簽
用戶身份按結構分為個人和團體,按需求分為委托方和受托方。
按結構分,個人:策劃/制作人/監制、作詞、作曲、編曲、歌手、樂器演奏、混音/母帶、畫師、視覺設計、PV師;團體:樂隊、工作室/團隊、比賽舉辦方。個人身份間可以多選組合。團體身份不可和個人身份多選組合。
按需求分,委托方:策劃/制作人/監制、比賽舉辦方;受托方:作詞、作曲、編曲、歌手、樂器演奏、混音/母帶、畫師、視覺設計、PV師、樂隊、工作室/團隊。
結合兩個維度,得到4種身份類型:個人委托方、團體委托方、個人受托方、團體受托方。
以下是關于身份的幾點考慮:
畫師/視覺設計/PV師
狹義的音樂制作本身不包括宣傳(如封面設計、海報設計、PV/MV制作),所以畫師、視覺設計、PV師等工種視具體情況會刪減。
樂隊
考慮到組建樂隊主要為樂器演奏者和歌手兼任作詞、作曲、編曲,所以在團體中把樂隊單獨列出來的,權限和工作室、團隊一樣。
音樂聽眾
一開始整理用戶身份的時候,對音樂聽眾這個身份的取舍思考過。保留的原因是這個應用主要面向音樂制作人員,但音樂制作也是一個交流的過程,不單與音樂專業人士,與聽眾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去掉的原因是聽眾這個身份的門檻較低,如果在用戶中占比過多,就失去了做音樂制作交流平臺的意義。
工種標簽
身份與工種的關系:身份有時對應一個工種,有時對應多個工種形成的集合。如身份A->策劃,身份B->作曲/編曲/混音。
題材標簽
5.4主頁
除了用戶主頁,企劃也有主頁。在企劃主頁的簡介中,會展示企劃的父子級關系圖,幫助音樂人了解該企劃的發展。企劃關系由發起人編輯。音樂人也可通過查看推薦的相似企劃尋找感興趣的項目。在個人主頁還會推薦相似的音樂人、相關企劃,團體主頁推薦相關音樂人(團體成員)、相似團體團體和相關企劃。
動效說明:以選擇的企劃的頭像和名稱作為轉場銜接。招募列表數據項快速退場。企劃主頁作品列表快速入場。加關注按鈕在卡片信息完整出現后再入場,提示用戶可以關注該企劃。
6.總結
作為系列的第一篇,介紹了國風音樂圈的項目背景、用戶群體,針對用戶分析其痛點并描述出尋找合作者的使用情境。以音樂人制作交流圈為切入點,分析相關競品。有了參考后給出流程和功能結構圖。從尋找合作者開始講起,展示招募模塊及涉及的設計點。
原文地址:黑馬家族(公眾號)
作者:黑馬青年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