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12 資深UI設計者
入行做車載 HMI 已有 2 年余久,也該沉淀輸出一些行業內容,HMI 行業還是一片藍海,很多設計師都不敢輕易的進入這個新型的行業,覺得有難度、門檻、視覺要求高、這篇文章先帶你入行,文章還是以一些 HMI 基礎知識作為講解,在設計規范方面的內容,我會添加很多干貨結合實際案例講解。
先給大家打一個預防針(規范是用來打破的,本篇文章只做為參考價值)
1. 設計規范包含什么內容
設計規范包含視覺規范和交互規范,本章節先說一下視覺規范,車載交互內容會安排在后續寫作中…
2. 視覺規范:
車載端設計和移動端、web 端設計顯示差別還是蠻大的,最主要的差異就在于布局的不同,接下來我們從文字、顏色、布局、圓角、圖標等角度講解,PS:偶爾還會穿插一些工作心得的內容。
文字是 UI 界面設計中重要的組成元素,對于文字的使用是檢驗設計師基礎功底的時候,用得好壞會直接影響到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的一個體驗,文字的使用從這幾個緯度出發:字體選擇、字號大小、顏色、字重、行高.
(我要做一個良心的博主,讓你們避免侵權問題,別再傻乎乎的犯字體侵權的錯誤了)
在做車機系統設計的時候,需要選定該款車機中文、英文、數字或多國語言需要用什么字體。如果在乙方公司呢,客戶會指定給到你字體包,插播一段小插曲(職場心得:當客戶選定字體后,如果該款字體是付費字體,你得先和客戶確認是否得到使用許可,避免后續官司糾紛)在甲方爸爸工作的同學一般會遇到兩種情況:
這邊肯定會有人問為什么不能用蘋果字體呢?它不是免費字體嘛?
普及一下:首先該車機系統屬于商業用途,未得到許可使用,這就是侵權,在 app store 上 發布的 app 是可以免費使用的,因為這是在蘋果生態下使用,所以不屬于侵權。
車機端的字號大小的制定也是要循規蹈矩
字號肯定要遠大于移動端和 web 端,為了確保文字信息的掃描性,結合了:基于 IDX & 同濟 (2020) 百度 Apollo 中控視覺基礎研究項目,設置清晰的文字階級參數,還有谷歌 Android Automotive OS 研究,以下是用字的規范(標紅色區域是他們之間的區別)
可參考谷歌:字體大小的遵循 4px 倍數大小增量
我們在做項目的時候,規定的字體大小維持在 4px,這樣有助于保持一致性和視覺層次感
用字的注意事項:
字體大小控制在 20px,這個要謹慎使用,一般都是使用在小標簽輔助類的文字上,最小的正文字號為 24px
設定文字規范有兩個好處:
字重是指一種字體的粗細樣式,下面展示字重的種類:
上實際案列講解:
謹慎使用中等字體粗細 ,盡量別用最粗的字體,這樣會使得頁面感覺差別很大,過度的不是那么自然,沒有了細膩、輕盈的感覺。所以在制定字體規范的時候就盡量將 Bold 字重去掉,如果你想通過加粗字體的方式來和下面信息作為區分,請選擇 Medium 字重(根據實際項目需求來定,我的規范只做參考價值)
為什么要加這一 pa,因為這個問題一直有小伙伴問到我,我就一次性解決了,文字模塊需要增加安全距離,這塊比較復雜。不行我后期錄一期視頻講解,下文也有詳細的講解。
字體文本的高度一直困擾著設計師,我該用什么方式去對接開發?在設計過程我們是否可以使用文字字號的高度進行對齊方式,而不是使用文字區域的行高?NO 肯定是不可以的。
微信朋友圈主頁作為案列:
文本的行高肯定是要大于字號的,個人動態的字號為 16px(在@1x 設計稿中)如果是多行文本的時候,微信是手動調整了文本行高(正常 Line:22px 微信實際 Line:20px),當行高為 20px 的時候,需要將文本上移 3px 才能使得圖片和文本視覺在一條線上面,如果按照這個進行開發的話,開發小哥需要在 CSS 屬性過程中注意圖片和文本之間的實際差異,這種左右高度不一致的設計,會直接導致在開發布局過程中變得更加繁瑣。
最后的結論:按照文本的行高來對接開發
普及一下小知識點:車載段落的行高一般為字號的 140%-180%的視覺呈現,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給到用戶(取整數)
下面是一些專業性的知識 了解一下:
在設計字體過程中,字體設計師一般都會給字體預留安全距離,讓字體展示更加穩定。
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將字號設置為 30px,但實際字體的空間是需要包含上下部分的安全距離,最終實際高度就變成了 42px(Font:pingfang) 穿插一個小干貨:在不同字體下相同字號,行高(Line height1)是不同的,Ant Design 的 30 號字,行高為 38px (詳見配圖計算方式)
場景:白天陽光暴曬(陽光強度有很多檔位早、中、下午) 、 梅雨季節陰雨連天 、夜晚模式、地下隧道等。
駕駛汽車在室外不確定因素會比較的多,光線強度的干擾尤其重要,照明會根據一天中的時間,天氣,窗戶的色調等等而有很大不同。當你設計的車載應用程序在現實世界中使用時,設計時在計算機上看到的顏色并不總是相同??紤]顏色亮度如何影響駕駛條件,以及低對比度的顏色在陽光直射下如何被洗掉。始終在多種光照條件下預覽您的應用以查看顏色的顯示方式。如有必要,請進行調整以便在大多數案例中提供最佳的觀看體驗。
最初車機廠商系統大多數都是偏愛深色背景,具有代表性的兩家系統谷歌的 Android Auto 系統和蘋果 Carplay 系統,我在做項目最初也是沿用了深色系。
我想用一句蘋果的官方話說:“配色可以提供交互性,提供視覺連貫性,并且對界面賦予生命力?!边@句話總結得真的非常到位。集中注意力認真聽,重點來了,UI設計中顏色的使用法則,在一個頁面設計中需要講究 60-30-10法則, 在60%+30%+10%的比例下創造一種平衡感,是為了視角能夠從一個焦點舒適地過渡到下一個點,避免給駕駛中的我們產生視覺落差很大的感覺。
一個項目車載系統的色彩規范,包括了品牌色、語義色、中性色。
品牌色:又稱為 “強調色“ ,通常一個車載系統只有一個品牌色,也是出現頻率較高的一種顏色,強調色一般使用場景為:tab 的切換選中,按鈕開啟狀態、音樂在播放中的音符小動畫等等 (拿我練習稿講解)
語義色:語義色需要在 UI 界面中承載著具有準確的信息傳達,在復雜場景里顏色的傾向性應十分明顯,減少用戶的理解成本和理解時間,給出行體驗者帶來良好的駕駛體驗。
根據交通標志的定義,紅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險,那么用戶需要在第一時間識別出這種信息,黃色為警示或不良結果等,綠色則代表通行、成功,上訴說的顏色為狀態色。下面要講一下功能色:說到鏈接色,大家第一時間肯定想到的是藍色。
中性色:主要用于除文字外,還被運用到背景色、分割線、置灰填充、邊框、等場景中 (注:根據背景色的變化,系統其余顏色也隨之而變,這是兩套用色規范切換)。
盡量使用較少的顏色,顏色飽和度不要過高,避免對駕駛的視覺干擾,吸引駕駛者的注意力,讓老司機翻了車。
避免讓交互性元素和非交互性元素使用相同的配色(如果交互式和非交互式元素具有相同的顏色,則很難知道在何處點擊)。
保持色彩一致性(請勿使用不同的顏色來任意區分單個屏幕中的重復組件。當顏色不能增加價值時,請謹慎使用)。
建立視覺層次(通過不透明度值或者是同一色系,但不要過多的使用不透明度或對比度)。
盡量使用深色背景,這是市面上很多車廠的選擇(不過蔚來、特斯拉、小鵬、carplay 都相繼推出了白色版本,來適配白天,我們項目中后期也加入白天模式,經過路測在陽光很刺眼情況下,黑色會反光,無法看清顯示屏幕內容),最終在實際各種照明條件下,對應用配色方案進行測試。
車載 UI 系統中使用足夠色彩對比度,上述在使用場景中有所提到。
繼續講干貨
(在后續文章安排里我會單獨拿出 WCAG 從感知,可操作性,易于理解和穩定性去詳細講解,這次先挑重點說)
WCAG 全稱是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lines(網頁內容無障礙指南)它們是一組是網頁內容更容易訪問的建議,主要針對殘疾人。一共分為三個級別 A(最低)、AA、AAA(最高)
講個概念:兩個白色的對比度是 1:1 , 白色(#FFFFFF)與黑色(#000000)的對比度為 21:1
做顏色對比的網站鏈接,搭梯子訪問:https://next.rsuitejs.com/en/tools/palette
要滿足 AAA 級準則,文本視覺呈現及文本圖像至少要有 7:1 的對比度,針對大號文本以及大文本圖像至少有 4.5:1 的對比度
總結:
對于顏色運用的細節,是證明了一位設計師的深度、且具備耐久力。上述內容對于顏色的規則不適用全部的設計方案,還是具體項目具體分析,用戶人群不同,運用場景也不一致,比如駕駛者和后排人的屏幕設計內容肯定會有差別。還有一個點在設計需要閱讀內容頁面,例如:微信發來的消息、設置中文本,最好能夠達到 AAA 標準。
HMI 的設計和其余終端設計,最大的差異就在于布局,布局是整個頁面設計的框架,也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在講該模塊內容,我會從實際項目案例出發。開始制作車載 UI 系統,需要和汽車廠商確認車載 UI 可在屏幕中,設計的尺寸區域(注:其中“屏幕”是指應用正常工作空間而不是到邊緣的全部空間,有的廠商把固定按鍵也鑲嵌這塊區域中)。
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熱門和主流車機分辨率。眾所周知我們車機上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種類可以說是種類繁多,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主要還是關注屏幕的分辨率是多少?( 需要我們設計的屏幕為儀表盤、中控、有的車載還包含有副駕駛和后排娛樂屏幕 )
特斯拉(Tesla)
Model3 1920*1200 15 英寸(底部控件的尺寸為 120 像素是固定 )Model S/X 用豎屏設計 分辨率 1200*1920
蔚來
ES8 10.4 英寸 分辨率 1600*1200 / ES6 11.3 英寸 分辨率 1600*1400
理想 ONE
比較特殊,它擁有 4 塊屏幕,儀表盤 12.3 英寸 1920×720 / 中控屏 16.2 英寸 2608×720
副駕駛娛樂屏 12.3 英寸 1920×720 / 再外加功能控制屏 10.1 英寸的 1280×720
小鵬
G3 豎屏幕 15.6 1920×1080 P7 控屏,在目前汽車產品中屬于分辨率較高的梯隊 2400×1200 精度超過 2K(普及一下 2K 分辨率標準為 2048×1080 像素)
接下來給大家觀看蘋果的 CarPlay 系統分辨率和谷歌車載系統
CarPlay 系統分辨率:800 * 480、1280 * 720、960 * 540、1920 * 720
相信大家已經找出規律了:在設計橫屏的時候高度基本都為 720px,其余橫屏幕按照比列縮小。
這塊內容非常重要,以至于關乎到后面整個系統的布局方式,蘋果的 CarPlay、谷歌 Android Auto、國內的百度 carLife+等都有自己的車載系統,如有的車企屏幕分辨率不一致,就無法適配成功,會出現拉伸等現象,除非通過定制化服務重新按照廠商的尺寸去重新搭建一套。我們項目中涉及到的屏幕和 CarPlay 尺寸大致很像,但布局方面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后面在自適應布局中會提到。
制定一組間距值,用于布局中元素和組件之間的固定縱向和橫向的間距,參考規格布局 8 像素點網格上構建,這意味著規范中的 UI 組件和元素之間相隔 8px 的倍數
谷歌 Android Auto 間距規范一共制定了常用的九種數值,P0 – P8
注意事項:提供 4px、12px 間距大小,是為了對齊較小的元素之間的距離,這兩個數值謹慎使用,在大屏幕車載系統內,也有很多間距需要大于 96px,因此在對于這些數值制定規范的要求就是 8px 的倍數即可使用。
說到這邊肯定會有人有疑問,我們在做規范時能不能將間距不設定成 8 的倍數,4、5、6……倍數是否可行呢,當然是可以的,“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是按照倍數疊加完全都 OK,如果選定一種倍數,就不能加入其他倍數,如果頁面出現多種間距會使得頁面沒有節奏感,打破了親密性原則。
這部分對于想接觸車載設計同學非常友好。講一下通用的布局,具體交互設計等待我后續更新文章,這次就簡單按照 1920×720 分辨率每個模塊我都會稍微帶一下。
講完前面每個模塊的大致布局,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下自適應布局,這個真的非常非常!!!超級重要,工作后期經常會遇到這個問題,甲方爸爸后續有增加屏幕分辨率的需求。我們前期在布局上花費的時間相對較多(但后期維護起來可以減少你很多工作量,前期需要你規劃好基礎框架)
下面拿實際做過的案列來陳述:拋出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將分辨率1920×720頁面的內容轉變成1280×720 呢?
(有同學說,直接丟開發然后他們寫自適應布局)導航相關頁面需要調用地圖的接口,這個開發是可以直接去寫自適應,但其余元素還是需設計師重新來排版。
(還有人說直接縮放比列,調整頁面布局)這個方案在比例相差很大的時候是行不通的,但同比例或者很相近是完全 OK 的,正巧我們項目上有 800×480 分辨率,和 1280×720 極其相似。
(還有人表示不服:折疊某塊區域內容,將該區域內容做成 icon 點擊后彈出來)該方法可以使用在部分內容。
有的模塊內容沒法降低層級,這個辦法就不行,遇到這類的情況我們就直接將這塊內容適配做成 1280×720 尺寸。
如果前兩種辦法都行不通,有的內容就得需要做彈性布局控件了,例如設置頁面,當中間空間很大的時候,放置到短屏中可以根據彈性布局拉伸該控件長度,拉至適配該屏幕的設計,如有需要請留言,后續彈性布局我會寫一篇文章詳細說明使用。
我們項目多種分辨率進行轉化基本都按照這些方案推進下去的,來一句雞湯:辦法總比困難多,真的只要用心做事情,沒有什么困難能難倒你的,還有不要做理想主義者,要做實踐者,實踐才會見真理。
不好意思,一下子說多了沒收住 ,進入正題。謹慎重新改變布局 : 第一是增加開發工作量,其次就是增加用戶的學習成本,當然,屏幕是豎屏的時候則就需要重新布局,因為橫寬比例變成了相反數值。(旋轉屏幕大家可以去看看比亞迪的唐、漢車型)
上述的內容都是我們一步一個坑踩過來的,“且看且珍惜”。
更圓的角和全圓角的使用
對主要動作和組件使用更圓的角(更大的角半徑 or 全圓角),是需要重點突出的,圓形對大多數直線形狀具有更大的視覺影響,如果在頁面有足夠空間的前提下,全圓角形式會和其他按鈕做出反差,鼓勵用戶去點擊。比如:全局消息通知按鈕、電話模塊中接聽、掛斷、下拉負一屏中的按鈕等 (下方是練習稿案列)
較低的圓角和直角的使用
對于不需要 or 低強調的元素,使用較低角半徑 or 0px 圓角=直角,例如:工具欄或列表可以用較小的圓角,專輯封面不需要再強調,所以直接將它降到 0px,我們項目音樂專輯大封面就用的直角,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去分析,像音樂控件的外輪廓就是帶圓角的,因此專輯封面在容器里面就必須帶有圓角,不然設計風格則就不統一。
還有一個模塊,就是在音樂分類的情況下會有很多專輯封面,我們對比一下兩種方案:有圓角 or 無圓角,兩張圖對比下來,帶有圓角的專輯封面有更明顯的邊緣產生了視覺差的感覺,而直角的專輯看起來就沒有,不易突出,因此不太可能引起我們的注意。所以在網格布局中,圓角的效果更好
谷歌對于圓角的定義
在設定圓角規則時,需要注意一個事項:大小種類不宜太多,不然顯得雜亂無章。
注意:即使應用布局是在 8dp 網格上構建的,但仍會提供 4dp 的半徑大小,以幫助在較小的組件中形成元素。該值應謹慎使用,因為它不是 8dp 的倍數
總結:圓角還是直角沒有對錯之分,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應用程序圖標
現在 HMI 的設計趨勢已經去掉了應用程序圖標,取而代之的是卡片化的設計方案,簡單說一下卡片式設計有兩大好處,第一,把學習成本降至最低,第二,增大的接觸面積讓駕駛時誤觸率也降到最低,給到用戶最直觀的體驗就是簡單易用。不過有的汽車廠商對這一塊還是有需求,我們就稍微再提一下。
我自己也負責過有應用程序圖標的項目,在 1920×720 中為 160px 分辨率和蘋果@3x 分辨率相同 ;在相對較小的屏幕中應該按照比例同比縮小,如同 800×480 分辨率中首頁中的應用程序圖標為 80px,這是如何計算的呢?
項目中還有一款車型的屏幕分辨率為 1280×720,由于屏幕變窄,應用程序圖標需要縮小到 120px,高度 720 and 480 有一個共同 240 的倍數,所以最終小屏幕的應用程序圖標為 80px,圓角大小也隨之而變:R:24/18/12。其余分辨率按照實際情況使用。
系統性圖標(后續 HMI 組件庫搭建文章中我會詳細的講解)
該系統提供了許多小圖標(代表常見任務和內容類型),供導航欄和選項卡欄中使用。最好盡可能使用這些內置圖標,因為它們是人們熟悉的。
大廠是如何制定圖標尺寸
很多博主在講到圖標尺寸的時候都是一筆帶過,拿著別人得出的結論,卻沒說怎么計算出來,對于車載來說,前期發布這些研究報告的內容極少,所以我對圖標的計算想找到了計算方式,如果大家想知道怎么換算的話可以查看:https://zhuanlan.zhihu.com/p/158099749
根據百度 IDX 駕駛體驗中心,在對于《車載 HMI 界面效果客觀指標實驗報告》在基于視距為 50cm,計算出最小圖標為 9mm 推薦使用 12mm。視覺上的 1cm 的實際像素是多少呢?這就是一個錯誤的想法,上面文章中也有提到屏幕分辨率無法與物理長度單位進行轉換,(實際項目工作經驗告訴我,因為相同的屏幕大小但是分辨率不一樣,所以得出的結果不能共用)
PPI 的計算
我就大概講一下計算原理,這個根據屏幕的分辨率,我做過一款相同屏幕尺寸的車機,都是 8 寸屏幕,但分辨率一個為 1280×720,另外一個則為 800×480,每一個格子為一個像素。
最小圖標尺寸計算
接下來找一下分辨率 1280×720 最大公約數為 80,最后得出結論屏幕的比列 16:9
兩邊比例的平方相加 = 屏幕英寸的平方
根據勾股定理 (16X)^2 +(9X)^2=8×8 最后 x 算出的結果為 0.4357
16:9 的 8 英寸屏幕 長度(單位:英寸)=0.4357×16 =6.9712 寬 =0.4357×9=3.9213
國際計算單位 1 英寸 = 2.54cm
所得出屏幕的長度(單位:厘米)=6.9712×2.54≈17.7cm 寬 =3.9213×2.54≈9.96cm
分辨率:1280×720 寬度約等于 10cm 來計算,720/10 = 72px
分辨率:800×480 由于他們屏幕大小一致(英寸)480/10=48px
得出結論:視覺上的 1cm 的實際像素是有所差距的。
按照設計規則:按 4 的倍數來制定,因此最小圖標為 40px(這個結論只是作為推薦使用,在做項目的時候,變數有很多,甲方爸爸就喜歡超級大的,你也沒辦法,所以還是按照項目來制定)
為了計算這個我還特地的回顧了高中學習的開根號、初中的最大公約數都搬出來了,幸好當時數學還算是個小學霸,哈哈哈~~~
下面展示一下:
谷歌 Android Auto 圖標大小規范
基礎的圖標:主圖標:44px 次要圖標:36px 第三方圖標:24px
頭像的使用:小頭像:56px 中頭像:76px 大頭像:96px
百度車載生態開放平臺下載了他們組件庫,進行了研究。
基礎為圖標:48px 次要圖標 40px(最小圖標尺寸)
這邊還要說一下,對于大圖標的尺寸設定,會有很多尺寸 icon,后續我還會在輸出關于車載圖標詳細的內容,敬請關注吧。
圖標觸摸區域分為駕駛中使用和靜止中使用
例如說駕駛中需要調節空調的內外循環,原本老車機的硬按鍵替換成了屏幕中的按鈕,原有的硬按鍵已經通過長期使用有了記憶性,有觸感并且操作硬按鍵大小適中,所以在操作中減少了操作時間,降低了危險系數。新能源汽車在設計的時候可以通過增大觸摸區域降低誤操作、無法點擊使得駕駛員視野長時間遠離方向盤的情況,研究表明視野超過 2 秒以上停留,就會存在危險。
靜止使用例如:在設置頁面中調節車輛設置中的屬性,巡航模式、電動尾門打開百分比的調節等等。
谷歌制定觸摸區域的規則
最小觸摸目標尺寸為 76 x 76px,需要在單個圖標設計基礎上再額外增加一塊觸摸區域,易于駕駛中可操作,在靜止使用的話,我們可以遵循蘋果設計規范中最小手指觸摸的區域為 44x44px
這是我根據實際項目并在車內進行路測(路測:駕駛中測試)中得出結論。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文字+圖標組合點擊區域,在 icon 很小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將文字也組合一起,增大點擊區域
之前經常有小伙伴問我,落地項目的 icon 切圖命名規范怎么制作?就拿我之前做的風格稿首頁來說,首頁音樂卡片中的“下一首”的圖標如何命名。
首先分析這個 icon 在哪個頁面當中 or 用在哪里,接下來就是他的屬性是什么 icon 還是 button,其次就是這個 icon 代表什么,這個 icon 的大小,因為在一個系統里面會有重復功能 icon,所以是有必要增加大?。ㄟ@塊內容是選填項),最后在增加這個 icon 是處于什么狀態下,狀態分為:禁用、常態、按下、選中
最后呈現:首頁_音樂_下一首_常態 ,對接開發應該是翻譯成英文。
有時候英文命名也可以用縮寫比如設置:setting 你直接可以寫成 set icon ic button bt(如果全局使用就使用 All)
聽完小米的發布會,是我觸動較深的一次,視頻彈幕中滿屏刷著““干翻特斯拉”,小米造車一誕生就背負著全民的期望,創始人雷軍已經功成名就,但還是愿意押上全部的聲譽和未來十年的人生,全力 all in,我心中只有敬意,祝小米早日造車成功,“干翻特斯拉”,我們設計師也愿意和這個行業賭一次,行業深耕下去,砥礪前行。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文章來源:優設 作者:設計界的影帝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