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7 資深UI設計者
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設計師,他在業內被譽為是“信息可視化設計”領域的天花板。一提到信息可視化這么高大上的詞,相信大家都多少有些了解,在日益復雜的信息交流活動中,將信息圖表化已經是一名設計所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了。
舉些常見的例子,比如在公共場合中,我們看到的交通標志,以及用來顯示地理位置的地圖、將時間具象化的時刻表等等,這些數據都以某種圖形化的形式呈現在我們周圍。
而信息可視化領域也不僅僅是將簡單的數據繪制成圖表那么簡單,比如要弄清楚社會中隱藏著的各種問題,從而促進新觀點的提出和對問題解決的思考。這種并不以信息為主導,而是著重于根據創建者的主題來選擇要傳達的信息,并尋求接收者的主動解釋。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設計大神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 中野豪雄 TAKEO NAKANO 圖形設計師
1977 年出生于東京都。武藏野美術大學畢業,師從著名設計師勝井三雄。2005 年設立中野設計事務所。以信息的構造化和上下文的可視化為主題,在各種領域探索圖形設計的可能性。日本 typographic 年鑒大獎賽,同最佳作品,造書裝幀比賽經濟產業大臣獎等獲獎。入選世界海報三年展和拉哈蒂國際海報雙年展等。作為邀請作家參加了國際泰晤士報雙年展“首爾 2011”。文藝博物館永久收藏。武藏野美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教授。
咱們先來看看中野老師平時的作品都長什么樣吧!
是不是很厲害!但說實話,這種信息的密度,工作量絕對是巨大的!而在一些訪談中,中野老師也明確指出,自己更傾向于采用更宏觀的視角去做設計,因為這樣不僅能夠達到傳達目標,同時也由于對比的存在,進而產生嶄新的視角。
圖中我們現在看到的信息可視化海報,是 graphic trial 2015 的一次展覽。老師一共設計了五張 B1 大小的凸版印刷海報。內容是關于地震的四年時間里,哪些話題被人們報道直到事件完結,然后回歸到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大數據為主的信息社會中,思考有關制作印刷物的意義。
人們在地震發生時,所接受到的信息,就像圖中展示的這樣,是從喧囂到日常化的推移和演變,老師會考慮到,促進這個過程的因素和推動力是否能夠被可視化。從當代語言推動社會發展的角度去考察,想象著是否能將這個語言本身地圖話。從而建立起一個提供人們思考的平臺,這也是平面設計能否引發輿論爭議的關鍵。
首先我們從信息收集的角度來向大家講解,這張圖是國立情報研究所的北本先生制作的數據圖,搜索關鍵詞是“受災地”。圖中折線展示的是,受災四年間,相關詞被搜索的高峰和頻率。
接下來我們來看這張語言地圖是如何被延展出來的,常規情況下,我們形容時間的話,當然會使用線性的橫向時間軸。而中野老師的解決辦法,是將時間軸以環形的方式呈現,并且將起點與終點之間的差異可視化。
五張海報,分別從受災后第一個月、半年后、一年后、兩年后以及四年后展開。呈現出由遠到近的視角變化,第一張海報中,展示的是受災后 31 天內的變化,逐漸到最后一樣,受災后 1460 天時,人們對于這個事件的關注轉變。
老師從北本先生那里得到的數據,大概可以劃分成四個種類,分別是時間、主題的力度、語言關鍵詞頻繁出現的次數以及與東日本大地震的關聯度。時間就是剛剛提到的,以環形角度的方式呈現。話題的力度越高,就會離中心越近,反之就越遠。頻率則是按照關鍵詞出現的數量,以圓的大小來呈現。另外也通過顏色來區分與地震話題相關的詞語。
△ 一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四年
最終就呈現出了這樣的畫面,首先這個項目是單人項目,所以合成這樣圖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過程當中老師也請到了一些研究者對這個項目進行一些幫助。整個海報的重量據說非常重,拿起來大約有二十四千克。
如果使用常規的四色印刷的話,也就需要利用青品黃黑去合成不同的顏色。不過這樣最終的效果并不理想。
于是老師選擇了專色印制,也就是每一種顏色都單獨去印制一版。單獨印制一張海報,就需要反復印刷 16 版。
其中的黑色,也就是全部 16 版疊壓到一塊的效果,可以說是黑中之黑了。當然這個黑色也是有所比喻的,也就是龐大的信息是無法單獨存在的,當所有信息混在一起,才能比對出彼此的聯系。
第一張圖展示的是災害發生時的第一個月,畫面中展示了很多的圓圈,大部分都發生在外圓,也就是說當時各種各樣的搜索關鍵詞,與災害相關聯,被搜索的頻率非常高。在色彩的區分中,我們也能感受到相當強大的熱度。
這是兩年后的情況,也就是說圓的一半就是一年,左半邊就是第二年,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前半年使用的暖色是比較多的,當來到了后半年時,話題熱度逐漸冷卻的樣子。
來到第四年的時候,也就是圓的四分之一是一年。右半邊展示的是過去來年的樣子,而左半邊就是又過了兩年之后的樣子。整個圖標展示的是起點“311”大地震動開始的日期,直到截止四年后的 3 月 11 日。
可以看到暖色的部分逐漸變得零星起來。為什么會有這樣比較有規律的分布呢,那是因為暖色出現的位置都是所謂的紀念日,也就是人們會想起那次事件的日期。
比如其中煙花這個詞,就是從災難過后才開始頻繁出現的,它代表了人們對于災難的一種寄托,人們期盼著生活能夠回歸正軌。
這樣的可視化設計,意義在于人們能夠通過它,俯瞰全局,通過使用宏觀的視野來連接新的視角,讓人們意識到它們沒有注意到的觀點。各個詞語,會根據時間軸的變化與聯動,起到喚醒記憶的作用。通過這個設計作品投影人們過去的經歷。
它是從整體到部分之間的一種信息差異。就圖的整體視角來看,它表示了“人們遺忘的節奏”,進而對遺忘進行批判。另外從圖的部分視角出發,它表示了“記憶的意外發現”包含了對回憶的期待。
看到這是不是覺得中野老師很厲害呢。那么接下來,咱們再來看看他的成長經歷
成為一名設計師的契機有很多,比如父母是設計師,或者是有看過一部激動人心的電影海報,想要成為一名從業人員??芍幸袄蠋熯x擇設計這個專業時卻完全不是這樣的。
他選擇的了一種極度理性的方法,逐一排除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但這種做法本身就很難,最終中野猶豫著要不要選擇美術專業。始終沒有鼓足勇氣的他,還是向附近的預備校老師請教了這個事情。
聽了中野的情況后,老師的評價是,他覺得中野很適合平面設計這個專業,還問他要不要試試呢?
因此在報考志愿里,中野寫下了武藏野美術大學和多摩美術大學。如果按照主角光環的劇本,這個時候,中野老師應該就已經平步青云,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了。
然而現實卻是,在第一次考試中,他卻落榜了。作為“差生”的他,周圍都是什么樣的人呢?插畫、攝影甚至編程,這樣的擁有特殊技能的人幾乎占據了大多數。在這樣的環境里,中野老師當時卻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特長,對于不善于表達的他,在當時感到很無奈。
那時的他一直在問自己。我的特長是什么?我的興趣點是什么?有次散步的機會,他終于得到了靈感。那就是雖然自己沒辦法做出特別厲害的作品,但踏踏實實的繪制圖形卻是可行的。
當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后,于是在一次研究宋體(明朝體)的過程中,就產生了做一本書去記錄這段悠久歷史的想法。他想通過探索歷史的過程,去尋找屬于自己的興趣點。
當從宏觀角度看待一段歷史的進程,通過推演,人們總能或多或少看到未來的一些可能性。通過研究書籍的過去,會發現最初的書籍形態起源與泥板,也就是說,從人類發展初期就存在了書的概念。
就是這樣一步步的研究,信息的宏觀樣貌,如果從宏觀的視角來看待的話,會發現人們通常能夠了解到的信息其實并不多,當從更高的維度看到相同的事件時,是能夠展現出事物本質的。所以在之后做視覺圖表作品時,中野就開始有意識的展現從整體到局部之間的相互對照。
我們接下來一起看看中野老師還有哪些精彩的作品吧!
以信息結構和文章脈絡的可視化設計為主題,探索各個領域中平面設計的可能性。
△ 這是中野老師從 2012 年到 2013 年期間,為建筑雜志設計的封面,因為是月刊,所以在兩年時間里,一共做了 24 本。
雜志的內容主要和災害相關,比如第一版,是關于日本東北地區的一些內容、第二本是關于海嘯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關于建筑產業、能源、以及關于福島災難重建等問題。
每本雜志都有各自的特征,數據來源主要由政府以及大學中的一些數據研究者們提供。當接收到這些信息之后,中野老師需要甄別哪些內容是需要保留的,哪些是需要刪減的。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思考”怎樣才能將這些數據清晰的傳達給讀者”這類問題。
這個展覽是 2018 的時候,中野老師在印刷博物館策劃的一個天文學與印刷的展覽 。主要展覽的是 15 世紀到 18 世紀的書籍和印刷物。希望能夠以全新的視角,向大家展現天文學與印刷之間的關系。畫面中左上角的同心圓,是哥白尼提出的太陽中心說,從此人們開始以全新的視野觀察這個世界。
這是這個展覽的宣傳單頁,博物館的宣傳單頁通常都是 A4 尺寸的,最初老師設計了八張相同的傳單頁面。
隨后最終通過局部特寫的方式,構建出了八種不同的傳單樣式。如果全部收集完全,可以拼接成完成了一個大畫面。
從天文學和印刷術之間的關系開始發展聯想,結合了天文學,哲學、數學等等一些學科,統一展現出了宇宙的這個概念。老師分別從三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分別是“秩序”“整合”“規格”。
如果把文字去掉,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張插圖,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需要做成這個樣子。
這里的橫軸代表著時間,豎軸代表著規模,畫面頂部展現的是關于宇宙的圖像,而下方主要以人的視角,展現了地球的圖像。學術本身是建立在各種各樣的理論之上,前人建立起的理論,可能會被后來者推翻重建,逐步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天文學。
這個展覽中會展示各種各樣的宇宙學理論體系,通過各種各樣的宇宙論,去展現這個世界的演變。讓人們隨著時間的進程,在各種學術體系中了解了文明的變遷,通過圖像讓觀賞者提前在腦海中呈現出視覺化的內容。也就是說,我們從看到這個宣傳畫面的那一刻起,這個展覽的內容就已經開始了。
這個展會的名字叫《改變世界的信息》,畫面長度有 12 米左右,這個畫面是展會的入口處。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受到貧困和災難的人群,占據著百分之七十的人群。
中野老師針對這一點,將世界各個地區以及不同的國家,把其受災的程度和數據都集中到了一塊。分別是水資源、糧食、能源、醫療、住房、交通、識字率、通訊等問題。一共有一百多個國家。
通過這個圖,我們會發現這其中每一個問題都是相互牽制,相互影響的。比如說水的問題就和所有的內容都有關系。整個圖標并非是想要解決某些問題,而是希望人們在看到它們時,能夠從中發現到一些問題。
通過人們的議論,去碰撞出全新的思考。由此可以知道,圖表設計其實是對社會非常有幫助的設計領域。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文章來源:花瓣 作者:研習社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