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6 資深UI設計者
2019年7月20日,UXRen北京舉辦了《如何通過體驗設計賦能產品增長》的沙龍分享,本文基于嘉賓 何曉頔(搜狗高級用戶研究工程師)的現場分享總結而成。
何曉頔2015年開始從事用研工作,2018年加入搜狗,目前在搜狗搜索擔任用戶研究工程師;期間支持搜狗搜索相關產品的用戶研究工作,完成搜狗閱讀app、搜狗搜索app、搜狗圖片搜索改版研究,搜狗醫療搜索系列研究,搜狗翻譯app調研等項目;擅長全局思考問題,綜合考慮各方訴求,通過研究方法的熟練運用,需求的深度解讀,結果的產出,不斷提升用研的影響力及價值。
由于用研資源的緊張,傳統研究模式周期長,使得用研游離在項目邊緣,融入難,導致時效性跟不上整個項目的推進,出現信息不對等的情況,從而造成研究方向的偏差,而且研究結果也會和設計、產品的需求脫節,造成落地難的問題。
敏捷用研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它可以很好地融入在項目的各個階段中,能夠在3-5天內地完成調研需求,真正融入到整個項目的流程中,在每個階段都以結果導向的解決問題,形成每個階段的連接器。所以說他以用戶思維為核心,通過用研的驅動性,增加用戶在整個項目中的參與度和體驗感,不僅能夠實現成本的減少,還能提高響應的效率,實現信息層面的對等,還原用戶的真情實感,性價比高的同時還提升了用研的價值。
敏捷用研可以在敏捷項目的各環節中發揮作用,而且在不同階段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2.1 改版前
需求分析
用戶點擊行為研究
書城結構布局研究
2.2 改版中
用戶需求挖掘
搜索行為探索
2.3 改版后:改版效果評估
2.4 項目合作模式
3.1 招募策略——健全流程
招募問卷設計
招募渠道
招募用戶特征及數量
獎勵機制
3.2 研究策略——模板化、透明化
模板化:搭建問題包,分門別類、系統整理,隨時調用、整合
過程透明:邊訪談邊總結,根據需求,隨時調整、直到數據樣本趨于穩定
3.3 溝通策略——循序漸進
結合迭代研究模式,從小范圍調研起步,與客戶及時共享研究進度和成果,循序漸進:
3.4 參與策略
3.5 小結
敏捷調研不是為了快而快,而是快速解決產品需求和設計問題打造好的體驗!
問題1:內部用戶招募。國企,公司logo優化調研, 因為時間和成本的關系,邀約的是公司的內部員工(年齡集中在40-50歲區間段),調研的結果內部員工更偏好原logo的微小變化的版本,與設計方期望差別非常大,想知道是否是不應該找內部員工測試。
回答:就上述問題,不建議找內部員工測試。
內部招募是一種短平快的用戶招聘渠道,但是,
問題2:概念測試。概念型產品可以用電話訪談的形式進行測試么
回答:概念型產品,由于屬于市場上未出現產品,很難在電話中通過語言描述的方式讓用戶理解和想象出來,因此,概念類測試不建議用問卷和電話訪談的方式,建議通過面對面訪談+高保真原型展示的方式進行測試,如果實在滿足不了高保真,哪怕線框的示意圖都比單薄的語言描述更強。
問題3:用研考核機制。用研的輸出建議,有些被采納,有些不被采納,采納的建議到產品成型很多已不是建議的“原型”了,如何衡量用研結果的直接作用。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