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22 資深UI設計者
網格系統是針對于平面的,而不是網頁設計和移動端的設計。網格系統、柵格系統、網格基線和網格基數,應用層面完全不同,大家跟著學慢慢就會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平面中的網格系統非常龐大,網格基礎就分為很多部分,如:網格的基礎知識(認識網格)、網格的元素、網格的類型、網格的應用等等。
這些知識掌握后就要去理解網格都應用在哪里?如:宣傳冊和小冊子,插畫書,雜志和報紙,包裝,海報等等。理解了網格系統都會使用在哪里后,就要去理解網格系統的具體結構,又分為兩類:結構網格和解構網格。它們倆的知識又細分為:模塊網格、比例網格、復合網格、分層網格、欄式網格等等。
理解了網格系統的結構就要去理解網格系統的設計思維,如:避免呆板的設計、留有呼吸的空間、用色彩來編碼、讓讀者參與運用組織規則等等。這篇文章先來講一下網格系統基礎中的基礎。
這里我引用了蒂莫西·薩馬拉和德里克·博德薩爾,兩位大師對網格系統的理解。蒂莫西·薩馬拉認為:「在文字問題全部解決之后,網格真正的成功取決于設計師是否超越網格結構所蘊涵的整體性,然后用它來創造一部分動態的視覺表述,這些部分可以讓讀者保持對整本書中每一頁的興趣?!沟吕锟恕げ┑滤_爾認為:「在版式設計中,網格是最容易引起誤解和誤用的元素。網格只有在你想用的素材上時才會有用。」
另外再了解一下羅伯特·勞森伯格先生對網格的理解:網格是用來給讀者組織空間和信息的,它給整部作品提供了規劃。網格給信息提供了圍欄,同時也是規定和維持秩序的一種方法。雖然網格已經使用了許多個世紀,但是很多圖表設計師還是把網格與瑞士人聯系在一起。在 20 世紀 40 年代的時候,人們熱切希望維持秩序,因而創造了這種可以提供視覺信息,并且更加系統化的方法。幾十年后,網格設計被認為既單調又乏味。而如今,網絡設計再次被看作是基礎性的工具,無論是行業新手還是具備幾十年經驗的老手都依賴此種工具。
我這里再引用一下《秩序之美-網頁中的網格設計》這本書中所闡述的對網格系統的觀點,網格就是在混沌中建立規則。再引用《塑造和突破網格》書中的觀點根據以上觀點做結合得出:「在混沌中建立規則,突破網格結構并打破規則」,就是網格系統的核心概念。這些觀點結合起來,這就是我理解的網格系統的概念。
網格構成的概念:網格包括一套獨特的對齊關系的原則,用于指導如何在一個版面中分配各個組成部分。版面中包含若干個不同的部分和構成,每個部分都有著不同的用途和功能。設計師也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將某些部分從整體結構中去掉,這一切也取決于設計師如何理解材料、市場和讀者的需求。網格的構成:版面、版心、外緣留白/外頁邊距、訂口、欄目、欄間空白、底部留白/底頁邊距。
網格的構成 – 大體結構:
網格的構成 – 局部結構:
在網格系統中有兩種度量:絕對度量和相對度量。網格系統本身有自己的絕對度量單位,例如英寸(inch)或磅(Pt,印刷字體大小的一種單位,1pt等于0.01384英寸,約1/72英寸)。在網格內部中很多元素可能會使用相對度量,來表示它們的大小和其他元素之間的關系。
運用網格系統時,可以從起始點就開始使用坐標。紅色的線條是基線,它們之間的間隔為 12p 磅。首行、分欄一起構成一個坐標。一個模塊單位有 13 條基線,每條間隔為 12 磅,因此版心高度是 156 磅(13×12)。
1. 網格的度量 – 文字
文字經常以絕對單位磅來計算的。對于確定的長度,絕對單位能提供一個固定值,這便意味著設計師能有效地控制文字和基線之間的關系。文字和基線通常使用磅值(pt)來進行計算的,用毫米算也行,但要注意的是將文字和基線放在同一個度量單位下進行計算。
上圖中就有一個兩欄文本塊。在這個例子中,一旦建立起網格系統,說明元素的度量可變性更強了,絕對度量單位便不是那么重要了。
2. 網格的度量 – 圖像
數碼圖像被用于設計時,通常是按照百分比縮小的,或者可以在程序中重設尺寸以適應特殊的空間要求。盡管如此,為了保證良好的印刷質量,印刷時圖像的分辨率至少要保持在 300dpi。而在屏幕上顯示,其分辨率則至少要保持 72dpi。
就像上圖所表現的這樣,圖像也能占據單個模塊或覆蓋一組模塊。
網格系統與當代藝術運動有著緊密的關聯,例如立體主義、構成主義和其他一些偏愛嚴謹結構的當代藝術的分支,都與網格系統有些緊密的聯系。為了創造出流暢并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文本和圖像的不同組合被當作表現形式來使用。如同畫家在畫布上構圖一樣,設計師也用相似的辦法來吸引讀者的注意。不同的表現形式能有效吸引讀者,并形成一系列的聯系。
上圖介紹了一種設計觀點,利用元素的放置位置可以創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設計對象既可以在頁面中占主導位置,也可以被小心翼翼地插入頁面的一角;既可以建立相互之間的關系,也可以被清楚明白的獨立出來。
1. 分組
聚合成組的元素能使相關的信息聯系起來。而不同的設計元素對應排列,也有助于建立起它們之間的聯系。分組的方法就是將圖像和文字置于單頁、通頁甚至整個出版物的特定模塊或空間區中。
2. 邊界
在設計中,為了使邊框保持整齊和美觀,設計師常常使用元素的遠離來與邊框保持一定的距離。盡管如此,對于邊界的利用仍能有效的創造出具有設計感和活力感的版式設計。
3. 水平
當設計師要利用網格來引導讀者視線橫跨一個單頁或通頁時,設計元素便會依照這種水平運動的趨向來進行編排。也可以運用出血印刷和橫跨訂口的圖片,形成水平的運動感。
4. 垂直
當設計師通過運用網格中的各個元素來引導讀者視線在頁面上下瀏覽,就是垂直形式的最好表現。垂直形式的垂直線不一定要在中線的位置。在平面中設置一個軸線,元素按照這個軸線做重心的平衡這種表現形式更好,這樣不對稱的版面具有一定的動勢和張力,也更有沖擊力和躍動感。
5. 斜角
把網格傾斜一定的角度,一般會傾斜至 30°、45° 和 60° 這三種角度,這些傾斜的網格發揮的作用原理與水平網格相同,但由于它們是傾斜的,設計師便能夠以不同尋常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創意。因網格可以設置成任何角度,往往這樣有角度的網格更難設置也更難處理一些。
6. 軸線
網格中的軸線是一條隱形的平衡線或重力線,會貫穿整個設計作品,這個作品就是利用軸線網格來做的,它產生并受控于頁面元素的位置和布局。
在設計中改變圖像或文本等元素的比例,頁面就能營造出躍動率和動勢。在平面中運用元素之間的比例關系,就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展示同一個主題。元素在沒有經過比例調整的情況下,元素之間的比例只是按照它們固有的樣式出現,這時它們之間存在一種消極的關系。相反,元素之間的對比關系存在,比例經過調整后,它們之間存在一種積極的關系。
這里的積極和消極可以理解為「動與不動」,頁面元素沒有變化就給人感覺死氣沉沉的,版心上下留白一致也會給人這種感覺,這種布局適合用于古典書籍和較為傳統的平面設計中。不動且沒有變化給人感覺沒有動勢和張力并很消極,動而有變化給人感覺靈動活躍并很積極。
通過改變元素之間的比例關系就會存在積極的關系。相對較大的元素層級更高,并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
設計師利用層級的概念,通過比例大小或布局結構來定義作品,并呈現作品中最重要的信息。
1. 消極
下圖所示中的頁面是處于消極的狀態,兩大欄目沒有對比關系。尺寸一致顯得整體頁面很平靜,也沒有表現出動勢和張力,文本之間也不存在層級的關系。但要注意的是,采用這種排版布局,讀者的視線會自然的從左到右依次閱讀,并被帶入作品所傳遞的信息中。
2. 位置
對設計元素的布局能明確設計中的層級關系。下圖中的標題獨立放置在了左頁,來突顯出它的優先級與重要性。
3. 位置和尺寸
位于頁面入口處的元素被放大,它與下面元素的間距也被拉大,就形成了這個元素在層級中的重要性。
設計師會利用網狀網格或點狀網格來輔助對設計元素的布局。使用網格之前,必須理解它們是如何輔助設計師進行設計的。要思考犧牲對布局的多樣性,換來多少設計的連貫性,而且也為實踐留下了更大的空間。
1. 網狀網格
網狀網格是基礎網格,它由一系列的水平線和垂直線組成的,以此來引導設計元素的布局,使設計師能快速布局并變得連貫而準確,它常被運用在設計定稿之前的草圖中。
2. 點狀網格
點狀網格同樣是一個基礎網格,用來安置不同的設計元素。它們也可以用來補充頁面元素的布局,例如文字和圖片之間的空白等。
文章來源:優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