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address id="ttjl9"><nobr id="ttjl9"></nobr></address>
      <form id="ttjl9"></form>
        <em id="ttjl9"><span id="ttjl9"></span></em>
        <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form id="ttjl9"></form>

          首頁

          Bs界面設計之四: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博博


          前言


          鍵盤,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一個信息錄入的硬件設備。但你卻不清楚完整的鍵盤當中,字符按鍵只占到了整個鍵盤數量的 60% (完整鍵盤共 108 鍵,字符鍵 65 鍵)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你會發現,鍵盤除了打字之外,還會有其他很多用途。快捷鍵,就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注:完整的快捷鍵會包含,快捷組合鍵與快捷按鍵兩部分,文章就不做過多糾結,意在討論這樣的交互形式,這里簡單統稱為快捷鍵。)

          無論是設計師常見的三件套:Photoshop、Sketch、Figma,還是很多協作類型的產品:Word、PPT。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快捷鍵,仿佛早已是許多產品的標配。但是我們在做 B 端設計時,又時常忽略掉快捷鍵這一特殊的交互形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B 端產品與快捷鍵之間的關系。

          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如何設計快捷鍵?我會產生這些疑惑:

          • 一款 B 端產品,有必要去設計快捷鍵嗎?
          • 快捷鍵是否會增加用戶的使用門檻?
          • 如果想要去做快捷鍵設計,究竟應該如何設計?

          我們就帶著問題一起來了解快捷鍵之間的差異。

          老規矩


          開始之前,還是先科普一下桌面端與移動端,雖然他們之間存在很多差異,比如,頁面布局、交互方式等等… 這些咱們以后再聊。但是今天想貼合主題,聊聊錄入設備之間的差異。

          在移動端的設備當中,我們多數情況下,采取的是軟鍵盤的形式,也就是手機錄入是以虛擬鍵盤的形式存在。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這樣也就導致虛擬鍵盤存在一些常見問題

          1. 缺少快捷鍵:虛擬鍵盤無法通過組合鍵,實現快捷操作
          2. 錄入門檻高:不能對鍵盤進行精準定位,無法實現盲打鍵盤的快捷錄入
          3. 功能按鍵少:在錄入標點符號等信息時,需要切換頁面進行實現

          總結下來就是整體信息錄入效率低,準確率低。比如我們最常使用的復制粘貼,到了手機當中,只能夠通過點擊光標的方式來解決。對于桌面端鍵盤而言,由于我們錄入信息的方式是通過雙手與實體鍵盤進行交互,可以實現更多信息的點擊。因此快捷鍵就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時候就會很好奇,快捷鍵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我們簡單回顧一下計算機發展的早期,發現快捷鍵設定其實是源自 “硬件設計上的無奈”。早在 1980 年,IBM 所研發的個人電腦 Acorn,在當時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在電腦產生系統故障過后,它都需要通過手動重啟,并且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進行內存測試,驗證計算機是否出現問題。但在公司內部進行系統測試時,并不是需要這樣的一個機制。因此工程師 Bradley 在當時創造了一個快捷鍵:Ctrl+Alt+Del 可以在不需要內存測試的情況下將系統進行快速恢復重置。

          我們現在回顧,當時作為工程師,他在快捷鍵的設定上也是進行了很多思考,因為 Ctrl+Alt 鍵靠得很近,但 Del 則在鍵盤上的另一邊,這樣可以避免一些用戶在日常使用的過程當中進行誤觸。

          而后續 Windows 電腦遭遇藍屏死機,而 Ctrl+Alt+Del 這樣一組快捷鍵便留在很多人的心中。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隨著個人電腦的不斷發展,你會發現快捷鍵的設計也越來越復雜,因為我們想要了解如何設計快捷鍵,必須先知道,常見的按鍵分類有哪些?


          常見快捷鍵的分類


          目前共有 Windows MacOS 兩大操作系統,在快捷鍵的設定上也會有著許多差異化,文章部分會將 Win/Mac 的系統統一進行講解,大家可以優先看看關于兩個系統之間的映射關系: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想要知道我們快捷鍵的差異,我們必須了解每一個按鍵的基本定義:

          Ctrl / Command

          Windows 系統當中的核心快捷鍵,可以理解為是各項操作的快速觸發。

          我們可以使用它去實現各種組合快捷鍵,比如使用 Ctrl + C(復制) Ctrl + D (創建副本),算是用戶使用最高頻的快捷鍵。

          同樣,在 Mac OS 當中,你會發現 Mac 的 Control 幾乎很少使用,因為系統本身就沒有給它 “安排太多任務” 取而代之的是飽經風霜的 Command 鍵。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Command 作為 Mac 獨有的按鍵,它的地位幾乎等同于 Win 當中的 Ctrl,并且兩者的快捷鍵方式都極為類似,因此也就造成兩個系統當中的按鍵差異。

          Shift

          Shift 也叫上檔鍵,可將其意為連續的按鍵,因為在連續選擇時會用到,它的功能主要有兩點:

          在中文輸入的場景下,可以組合按鍵進行中英文的切換

          在文件選中的場景當中,對文件的內容進行快捷選擇的操作

          Tab

          Tab 也叫制表鍵,不過現如今已不再是制表的含義,更多可以為切換按鍵,比如我們經常使用 Command + Tab 來對軟件進行切換。其用途主要有兩點:

          在信息錄入時,按下 Tab 鍵來實現字符的縮進

          在表格頁面當中,通過 Tab 鍵實現對單元格的快速切換

          Alt / Option

          Win 系統當中的 Alt 與 Mac 系統的 Option 基本一致。他們的主要用途有兩點

          WIN:呼出菜單或點擊按鈕的組合鍵

          MAC:快速訪問系統偏好設置中某個選項的組合鍵


          如何設計快捷鍵,是否需要快捷鍵


          在我們的設計快捷鍵之前,需要考慮清楚是否真的需要快捷鍵。就像我們在網上沖動消費一樣,購買的東西總會有當時覺得有用,然后立馬吃灰的產品。所以明確需求的目的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 B 端產品存在太多產品類型,在每一個產品類型當中,我們也會有不同的使用場景。這里我總結了幾個維度去思考。

          1. 高頻使用

          俗話說得到,好鋼得用到刀刃上,快捷鍵的設定,一定是需要用戶使用頻率高才會有意義。因為快捷鍵的使用本身就會有使用門檻,如果你做在一些用戶本身就不會頻繁操作的地方,對于用戶而言感知并不強烈。其次你也不想自己花費了精力,到頭來設計思路并沒有落地。

          2. 核心功能

          這里的核心功能其實是針對不同的角色。比如一個在線教育的產品,老師需要每天在產品當中去點評同學們的作業,也就意味著老師需要高頻的在點評學生作業,這個時候其實作業點評就是老師的核心功能。那你對這個功能上的操作進行優化,大概率就不會存在太多問題。

          比如我們以 figma 為例,如果它現在在 Darfts 首頁增加了很多快捷操作,如:Command + N 新建畫板 、Command+O 打開通知。

          但是 Figma 并未對核心功能,編輯區域頁面當中添加快捷鍵,我想這對于很多人而言,就是一個糟糕的設計。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3. 沉浸場景

          B 端產品的使用大致會分為三種狀態:暫留、沉浸、配置(這里就不展開講了)。而最常見的便是專注于用戶使用的沉浸場景,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讓用戶在沉浸場景下使用產品,這些快捷鍵才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沉浸及專注,專注就需要高效,因此高效使用快捷鍵就顯得合情合理。


          歸納整理快捷鍵的訴求


          當我們明確真的需要快捷鍵的訴求過后,我們可以去思考,究竟應該設計哪些快捷鍵?哪些操作是屬于高頻操作?是否會存在操作之間的先后順序?

          首先可以通過實地觀察,先去判斷用戶在某一頁面當中,具體使用順序或者流程,然后通過流程圖將數據內容進行整理。這其實是我們設計快捷鍵的基礎依據。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然后通過對頁面當中不同操作進行數據埋點,能夠得到用戶具體的操作信息。通過這些數據信息,能夠保證我們在做的設計都是有理有據,而不是拍腦袋的自己隨意 YY 出來的。最后拿到數據進行分析,在數據當中并不能夠單純的去看它的點擊量,而是要深入了解這個數據它背后的意義是什么?

          這也是我不建議初級的設計師去做數據埋點的原因。因為我見過有太多設計師拿到數據過后直接不分析上手就看,導致出現太多數據背后的問題。


          避免沖突


          在快捷鍵的設定,我們應該考慮避免與其他快捷鍵重復。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搞清楚,產品究竟采取什么架構方式。通常會分為 BS 架構與 CS 架構。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 BS 架構與 CS 架構的區別

          BS 架構:(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web 應用,可以實現跨平臺,但是個性化能力低,響應速度較慢

          CS 架構:(Client/Server,客戶端/服務器模式)桌面級應用,響應速度快,安全性強,個性化能力強,響應數據較快

          可以簡單理解為,目前產品是否需要通過瀏覽器才能夠打開。需要瀏覽器打開,那就是 BS 架構,不然則反之只有我們確定了具體的產品架構之后,你才能夠知道你設定的快捷鍵是否與瀏覽器本身到快捷鍵有所沖突。因為瀏覽器自身的快捷鍵權限肯定是會高于你頁面當中的快捷鍵,所以在設計上我們需要格外留意。

          這里總結了一份瀏覽器的快捷鍵匯總,可以通過這個方式避瀏覽器的踩坑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但客戶端的快捷鍵設定,相對會更加開放,因為客戶端不會受到瀏覽器的限制,在快捷鍵的設定的空間則會大很多


          快捷鍵的設定


          明確清楚上面的訴求與限制過后,接下來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對快捷鍵進行設定:

          1. 語義法

          在電腦快捷鍵設定的早期,最常使用的辦法便是通過翻譯英文單詞首字母,進而實現快捷鍵的設定。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 Command+D 進行復制,D 便是 Duplication 的首字母、Command+N 進行新建,N 便是 New 的首字母。這樣的設定方式其實源于國外,同樣也是我們日常設定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

          2. 流程法

          流程法就是去思考整個快捷操作的具體流程,比如我們最常使用的 Command + C 與 Command + V 就是一個例子。

          因為如果按照常規的設計思路,粘貼在大家的印象當中一定會是 Paste,但是由于復制、粘貼本身就是高頻操作,并且兩者按鍵相互關聯,再加上 P 也是 Paint 的縮寫,Command + P 有打印的含義,因此通過用戶使用流程上的思考,最后將粘貼放在字母 V 上面。Viscidity 的縮寫,它是一個名詞,具有粘聚性、黏性的意思。

          3. 競品法

          如果假設目前設計的產品當中已經存在許多競品,它們就已經有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案,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借鑒直接競爭對手的按鍵設計,因為你可以通過這樣的競品設計,讓你的用戶的切換成本更低,也能夠讓他們快速上手。

          舉一個例子,比如 Sketch 與 Figma,Figma 的出現本身就是與 Sketch 進行競爭,因此沒有必要在快捷鍵上進行特立獨行,反而會增加用戶的使用門檻。


          在哪使用快捷鍵


          既然上面講到了如何設計,咱們還是不得不提一提在 B 端產品當中,哪些地方可以使用快捷鍵?好方便在讀文章的同學們直接抄作業,用在自己的系統當中。

          1. 詳情頁編輯

          詳情頁幾乎是每一個 B 端產品必備的頁面。它能夠幫助用戶進行詳細數據的閱讀,其核心訴求會分為兩種:

          對表格頁當中的信息不太清楚,想要通過詳情頁進行更為仔細的閱讀;

          對存儲的數據有所質疑,想要更改幾條數據;

          因此,分析完了這兩種情況過后,我們可以使用快捷鍵,去滿足用戶對詳情頁編輯的訴求,進而可以實現對某一個頁面的快速操作。具體做法我們可以按照上一章節講的,如何設計快捷鍵的思路。我也舉幾個例子

          比如現在對紛享銷客這樣一款 CRM 產品的詳情頁進行編輯時,除了思考初級 B 端設計師需要處理的視覺部分之外,你還可以使用快捷鍵,將詳情頁的編輯,與按鍵的字母 “E” 進行綁定,這樣可以配合鼠標來完成頁面的快速操作,提高 “高級用戶” 的操作效率。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這樣的優化就算是完了么?

          其實這也是市面上絕大多數教程不會涉及的點。因為他們缺乏 B 端的實際工作經驗。也就導致只會教大家如何依葫蘆畫瓢,教學員去實現某一個頁面的具體布局,根本不考慮實際的項目當中的各種訴求與邏輯關系。這也可能是我上課只喜歡去畫草圖的原因,因為 B 端的“形”很簡單,有太多的組件可以支撐你進行設計,但是 B 端的“意”則會過于復雜,很難理解。

          說了這么多,我們來看看究竟應該如何進行優化?也就是在這個功能新增之下,還會有哪些存在的漏洞?

          簡單列三點:

          1. 在用戶進入到詳情頁,但并沒有編輯權限時,點擊了按鍵 E 應該怎么辦?
          2. 在整體的頁面當中,就只綁定編輯操作嗎?其他操作需要綁定按鍵嗎?如果需要你會怎么設計?
          3. 讓用戶知道快捷鍵的存在?是簡單的信息外漏?還是會有一整套 “機制” 來去輔佐進行解釋。

          這樣不斷完善,設計方案才能更加完整。

          大家要記住,雖然得到一個設計結論很簡單,但是 B 端系統本身就不是簡單去刪除列表,去增加更多視覺上的引導。而是你增加了一個功能模塊過后,有沒有考慮到它在整個產品當中的合理性,是否有具備思考完整的設計思考。不扯那么多了,我們繼續~

          再舉兩個真實落地的例子:

          1. 在網頁端的 B 站視頻播放頁面(你可以理解為是視頻的詳情頁),用戶可以通過點擊 W 為投幣、D 為彈幕開關、E 為添加收藏夾、F 為全屏播放,實現對視頻的快速操作。而投幣、彈幕開關、收藏夾、全屏播放都是屬于 B 站最為核心的功能操作,因此這樣的設計非常的贊。

          但 B 站的處理,還是會有小小的瑕疵。會有很多用戶對于這樣的快捷操作并不知情,可以考慮在入口提示上,進行對應的簡單優化。當然這樣的產品還會有很多,比如 Youtube、抖音網頁版都采取了這樣的設計,大家可以自己去查看總結一下不同產品的特點。

          2. Salesforce,還沒開始對它進行調研的時候,我其實就能夠猜到作為世界上如此出名的產品,肯定會有快捷鍵的設計。但隨著調研的深入,發現在早些年間,它并沒有進行快捷鍵的設計,因此受到很多用戶的 Diss。隨之便有人自行開發一款瀏覽器插件來實現對應的功能。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而在后續的產品迭代當中,SF 逐步更進了這一功能,通過快捷按鍵,可以實現多個功能。逐漸將快捷鍵的方式放在整個系統當中,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目前形成了這樣的一個完整快捷鍵體系。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表格頁新建


          在表格頁當中,我們最常使用的便是新建操作。同樣可以按照詳情頁的思路,將整個頁面當中的新建操作進行鍵盤按鍵綁定,實現快捷操作的效果。

          比如在飛書管理后臺的成員與部門頁面當中,我是否可以通過點擊 N 實現快速添加成員的操作?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保證,用戶的快速按鍵操作。其實這里還可以將問題再稍稍加深,我們是否還可以考慮一些新的方式?比如全局新建,在整個系統當中提供一個全局新建的入口,讓入口更為統一,甚至可以實現全局鍵盤操作的“夢想”。又或者是通過快捷鍵呼出全局搜索,進行實現對應的操作?類似于 Notion 這樣的產品,這些都是可以去思考的方向。


          導航菜單切換


          在 B 端產品當中,導航菜單的設計是最痛苦的一件事。因為一個員工,想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必定會在不同的導航菜單之間進行來回切換。在 2022 年的趨勢這篇文章里也講到,越來越多的 B 端產品開始變得臃腫。也就意味著用戶需要不斷尋找、不停的切換導航菜單,來完成這個角色自身的工作,因此針對臃腫的 B 端產品,我們可以使用快捷鍵來實現導航菜單的切換。這里給到幾個產品的思路,大家可以學習借鑒一下:

          比如常見的飛書,因為本身是 CS 架構(客戶端),因此可以通過組合鍵的形式,來實現對導航菜單的快速切換。

          飛書通過按住 command + 1、2、3 … 來實現切換。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釘釘則在這部分就缺少了這樣的設計。而薪人薪事的做法則會有所不同,它的入口非常特殊,采取全局導航的形式(這個后面會單獨出導航菜單的文章來進行講解),將整個入口進行綁定,通過雙擊 command 對導航中心進行呼出,并且后續可以支持更多導航菜單的切換,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思路,值得大家借鑒。


          全局功能


          在你的系統當中,一定會存在一些全局影響的功能。它會影響到系統當中的每一個角落。比如 CRM 系統里面的通訊錄、消息、郵件。它本身和主營業務差別不大,但是由于業務發展等其他關系,需要單獨處理。因此會有很多全局使用的功能,這時候便可考慮將其與快捷鍵進行綁定。比如明道云,因為在明道云的整體設計當中,消息、通訊錄都是游離產品架構之外的一些協作內容。因此名道云將其通過快捷鍵的方式進行查看,進而實現頁面的快速呼出,能夠加大用戶的使用效率

          B端設計指南:6800字干貨幫你掌握快捷鍵設計


          總結:


          分享了過后,最后再嘮一嘮我的自己感受。其實快捷鍵是一個非常立竿見影的設計提升方式,我們除了去想清楚快捷鍵應該如何設計之外,更多還需要讓用戶能夠發現有這樣快捷鍵。雖然 B 端產品我們可以通過客戶培訓、新手引導、幫助文檔的方式來教會用戶,但是快捷鍵這樣的一個功能本身是針對中、高熟練度的用戶,也就意味著,你需要不斷的去培養用戶養成快捷鍵的習慣,這樣才能夠保證,快捷鍵能夠真正的被用戶所接受。

          其實現如今出現了很多無障礙的設計,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討論如何脫離鼠標進行快捷的操作。其實比起無障礙,快捷鍵應該能夠出現在更多 B 端產品當中。

          最后做個總結:

          我們常見的常見快捷鍵會分為:Ctrl、Command、Shift、Tab、Alt、Option

          如何設計快捷鍵?

          首先要去判斷是否需要快捷鍵,共有三種判斷方法、高頻使用、核心功能、沉浸場景。其次要去歸納用戶的快捷鍵訴求,想清楚快捷鍵的使用場景,避免與其他軟件沖突。接著去想想究竟怎么設計快捷鍵?可以使用語義法、流程法、競品法。最后我們可以在哪使用快捷鍵,能不能抄一抄作業?可以在詳情頁編輯操作、表格頁新建操作、導航菜單的快速切換、以及全局的功能操作。

          作者:CE青年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魏華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更多精彩文章: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十: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博博


          前言


          在后臺系統、數據類產品、B 端產品中,表格作為最常用的一種數據整理的組件,其重要性不用過多贅述。但如何更好的設計表格呢?想必多數剛接觸 B 端的設計師都有過這個困擾。

          今天,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份關于表格的攻略,希望能幫到你。


          什么是表格


          表格是一種數據可視化的一種形式,可以查看和處理大量數據,它主要承載了數據的收集、整理、組織、展示、對比和歸納。

          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表格的設計原則


          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1. 易讀性

          表格的層級一定要劃分的非常清晰,層級分明。你要讓用戶更關注的是數據本身,而不是花里胡哨的樣式。

          2. 可尋性

          列表以易于瀏覽的邏輯排序,提供合適的搜尋組件幫助用戶快速查找信息。

          3. 高效性

          表格要用最短的時間告訴用戶想要得到的信息。

          4. 靈活性

          可以讓用戶根據自己的習慣及興趣自定義自己的表格展示,比如排序、篩選、調整表頭順序等功能。


          表格的構成


          外部區域:標題、操作區、篩選區;

          內部區域:表頭、表體、表尾。

          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介紹完表格的構成,我們再來把每一個元素拆解出來詳細介紹。


          表格元素解析


          1. 標題

          標題是整個表格內容概述的名稱,此名稱盡量簡潔明了,不要太長,能兩個字寫清楚絕對不用三個字。如果標題名稱難以理解的話,可以加二級提示,有兩種常用樣式:tooltips(常用)、二級提示語。標題的位置一般在左上角。

          2. 操作區

          對表格內容的增刪改等操作的區域。

          使用建議:

          有且只有一個主操作

          特殊情況下可以沒有主操作,但不能有兩個主操作。

          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樣式統一

          同一個產品中,操作區樣式規范要保持一致。

          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操作的優先級

          根據使用的優先級,把常用的操作放到一級展示,不常用的收到二級展示。

          不同操作狀態區分要明確

          不是所有的操作都是可以直接用的,比如有的操作在沒有選擇內容的時候是 Disable 狀態,那這時候就要和其他可操作的有明顯的樣式區別,否則容易讓用戶分不清可不可以操作。

          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刷新按鈕

          有很多同學對這個操作是不是有些疑惑?有人覺得瀏覽器都有刷新功能啊,干嘛還要多此一舉再加個刷新。其實這個刷新功能還是很有必要的,這個刷新只針對于列表內的內容。在有的后臺管理界面中,因為數據量很大,如果每次刷新都用瀏覽器自帶刷新的話,他會重新加載整個頁面的內容,很不好用。很多情況下,用戶只想重新加載一下列表的內容,那這個刷新就很好用啦。

          同時刷新后要有即時反饋,告訴你點完操作后目前處于哪個階段中。

          導出功能

          此功能可以把列表內容導出為你想要的格式(一般為 word / pdf)。

          數據量較大的列表中,導出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把自己過濾的內容下載到本地進行其他需求的查看。

          導出內容的范圍是哪些一定要事先想好,一般下載內容的范圍包括以下幾種:

          • 當前頁所有列表內容(常用,而且實現難度很低);
          • 經過二次過濾后,導出所有頁上的列表內容;
          • 所有頁的列表內容(不常用,而且實現及數據處理難度會非常大,慎重選擇)。

          導入功能

          既然可以導出,就有導入。導入報表對文檔會有要求,一般都是固定格式的文檔,而且文檔與列表中的字段都可以一一對應上,才可以完美導入。導入功能中 word 和 excel 是最常用的格式。需要注意的是,導入文檔后最好有二次確認提示,告訴用戶上傳了哪些內容,同時該內容是否與現有的列表字段有沖突。

          自定義內容

          自定義分兩種:

          可以設置某列內容是否展示(需要注意的是:列內容展示數量可以不設置上限,但必須設置下限);可以設置每一列內容的左右排序。

          如果表格內容比較多的情況下,這兩個功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內容少,則可忽略這兩個功能。

          那怎么區分內容的多與少呢?我的理解:常用分辨率下,一屏可顯示完整內容的話為內容少;反之則內容多。

          3.  Tab(標簽切換)

          可以快速切換不同維度下的表格內容。

          使用建議:

          • 不同狀態區分要明顯;
          • Tab 數量不宜過多,如果不可避免的數量過多的話,一般有兩種方案:最多顯示出 5 個 Tab,超過 5 個 Tab 放在“更多里面”;交互上支持左右滑動 / 切換 Tab。
          • Tab 只放文本,最多可以放個 icon,盡量避免其他干擾信息;
          • Tab 信息要精簡。
          4. 篩選區

          篩選區是對表格數據的主觀再處理,用戶根據篩選功能可以得到更精準的信息。

          搜索功能:

          1)模糊搜索 or 精準搜索

          搜索首先要確定哪幾個字段可以被搜索到,名稱?編號?等等…

          模糊搜索使用的頻率居多,畢竟有時候用戶不一定可以精準的記住想要搜索的準確信息。不過也不是絕對的,兩者皆可選擇,根據產品選擇即可。

          2)單字段搜索

          輸入單字段進行搜索,比較常用的方式之一。

          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3)多字段組合搜索

          可以輸入多個字段進行組合搜索(取并集),一般交互方式為回車完成書寫。此方式比單字段搜索更加精準,數據量過大的時候優勢就很明顯了。

          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4)切換類別搜索

          可以設置幾個常用的類別來快速切換搜索的維度,方便用戶使用。

          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5)多類別組合搜索

          多類別組合搜索適合更加復雜的列表內容,并且類別名稱會展示出來,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到用戶用的哪種類別名進行搜索的。

          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篩選的樣式

          輸入框、下拉選擇、日期選擇器、單選、多選。

          5. 表頭

          每一列列表的小標題,是對整列內容的描述。

          表頭區域比較常用的幾個功能:排序、過濾、進一步解釋/說明、拖拽排序、拖拽增加 / 縮小列寬。

          6. 表體

          表體承載了表格的主要內容,它的內容形式有很多:文本、icon、進度條、標簽等等。表體樣式分為兩種:斑馬線和線條分割。

          使用建議:

          • 內容決定表格的高度,一般設置 2~3 種行高就可以滿足大部分場景了;
          • 把全局唯一且最重要的字段放在第一列,比如:名稱。同時可以把名稱固定在列表左側,就算列表橫向內容過多的時候,也可以第一時間看出區別;
          • 要設置最大寬度和最大高度,避免特殊情況下的內容展示;
          • 對齊方式:普通文本左對齊,數字類右對齊(記住就行,這是規范);
          • 最多支持二級列表,不可再多;
          • 可以把一些常用的操作放出來,放在列表最后一列。
          7. 表尾

          表尾主要是展示表格的統計信息、分頁、跳轉頁面等。每頁顯示條數常規情況下默認為 10/頁,最多 200/頁,再多的話加載速度會變慢,影響使用體驗。


          列表詳情交互展現


          1. 彈窗

          模態對話框:用戶在當前頁面彈出一個彈窗,除此彈窗內容外不可操作其他區域內容,產品的主觀意識較強。

          非模態對話框:也是彈出個彈窗,但是與模態對話框不同的是它不打擾其他用戶操作,此彈窗存在的時候,用戶同時也可以操作其他區域,產品的主觀意識較弱。

          2. 抽屜

          抽屜現在使用的頻率也是蠻高的,它的好處很明顯:在當前頁面彈出個抽屜,可展示的內容區域比彈窗多了很多,同時如果區域不夠用的話,還可以增加 Tab 來展示更多信息。而且不同資源的抽屜切換也比較方便。

          缺點就是:并不能完全讓用戶的聚焦于某個信息的詳情,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干擾。

          3. 跳轉頁面

          直接跳轉個新頁面作為詳情,好處就是可以展示更多的內容信息以及可以讓用戶更聚焦于當前內容。

          缺點就是:新開頁面這種操作本身就比較重,如果在當前頁面可解決的事情,切記不要讓用戶新開頁面。

          4. 嵌套

          嵌套就是上面提到的二級列表,它一般用于一級列表的內容補充,并且內容不宜過多。


          在最后


          在數據可視化中,表格是最常見的一種,它的知識點有很多,本篇文章只是到目前為止我的一些認知,如果有漏掉的知識點歡迎指教,我們都是學生,都要學習。

          作者:生活因你而火熱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魏華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更多精彩文章: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一:可視化大屏設計快速入門指南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九: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十: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九: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博博

          各位數據可視化設計師們大家好,鑒于平時有很多同學對我們的可視化大屏的設計知識點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阿勇決定花一些時間去詳細剖析一下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全部都是多年工作經驗所得,絕對有料。

          整個合輯一共有 10 篇文章,分別涉及到設備篇、風格篇、字體篇、色彩篇、組件篇、布局篇、版式篇、視覺篇、團隊篇、技能篇十篇文章,具體展開來講一講可視化大屏設計的知識點。(我命名為可視化設計十要素)

          同時也會包含    同學們問我的問題以及我搜集的問題,將會以問答的形式去給大家講一講,如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出,我們一起探討進步!

          文章較長,請仔細閱讀,基本涵蓋:設備信息,分辨率尺寸,大屏適配,投屏事項,掌握本文可應對日常可視化設計設備方面的知識。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設備分類

          1. LED 屏幕

          政府大屏主要以點間距去區分屏幕的精細度,點間距越小,造價約昂貴;面積越大越整體,造價越高。離屏幕越近顆粒感越強,設計效果也就越不清晰,LED 顯示屏表面不平整是導致 LED 顯示屏圖像失真的主要原因。LED 顯示屏表面粗糙度的好壞主要取決于生產工藝。

          屏幕介紹:按照不同點間距進行分類,P1.25、P2.5、P3、P4、P5、P6、P8、P10、P12、P20(間距越小,圖像越清晰,價格也越高,一般政府 led 屏基本都在 P1.25-P6 之間)。

          最佳視距=像素間距/(0.3~0.8),這是一個近似范圍。如 LED 顯示屏 P16mm,最佳視距為 20~54 米。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2. 液晶拼接屏

          拼接屏相比于點間距比較小的 LED 屏,價格方面會更便宜一點,拼接屏設計時最主要就是拼縫的處理,注意拼縫,設計時非必要情況下,都要跳過拼縫,尤其是“圓”這個造型。

          拼接屏:46 寸,55 寸 物理分辨率:1920*N 1080*N(n 代表屏幕數量),1.7mm、3.5mm、0.88mm、0.44mm、無縫隙;企業常用(1.7mm 和 3.5mm)

          大屏拼接縫隙:設計時應盡量不要跨屏去設計,會使畫面交叉,不重疊,尤其是圓形。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3. 大屏拼接處理器

          大屏拼接處理器主要功能是將一個完整的圖像信號劃分成 N 塊后分配給 N 個視頻顯示單元,完成用多個普通視頻單元組成一個超大屏幕動態圖像顯示屏。大屏拼接處理器輸入信號數量和類型取決于用戶需要,輸出信號數量等于顯示單元數量。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4. 視頻矩陣處理器

          矩陣是將多路輸入信號切換輸出到多個顯示設備,一般來說輸入信號數量要大于輸出信號數量。(我們想在 9 塊顯示器上同時監控 100 個攝像頭傳來的信號,就用矩陣來實現即可)

          視頻矩陣是指通過陣列切換的方法將 m 路視頻信號任意輸出至 n 路監控設備上的電子裝置,一般情況下矩陣的輸入大于輸出即 m>n。有一些視頻矩陣也帶有音頻切換功能,能將視頻和音頻信號進行同步切換,這種矩陣也叫做視音頻矩陣。

          模擬視頻矩陣的輸入設備:監控攝像機、高速球、畫面處理器等很多個設備,顯示終端一般為監視器,電視墻,拼接屏等(通常視頻矩陣輸入很多,一般幾十路到幾千路視頻,輸出比較少一般 2-128 個顯示器;例如 64 進 8 出,128 進 16 出,512 進 32 出,1024 進 48 出等)。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總結:矩陣只能負責信號的切換,不能處理,不能做效果。大屏拼接處理器功能十分強大,具備矩陣功能的同時,還可以實現任意開窗、漫游、疊加、場景保存與輪換。

          5. 液晶拼接屏的優勢 – 拼接處理器預設場景

          4*2 大屏展示端,我們通過控制端,借由拼接處理器可以對大屏進行隨意開窗,漫游,疊加,畫中畫等效果。在控制端拖動布局,大屏會隨之改變布局,非常方便。下面我就借由我以前做過的一個項目幫助大家理解一下拼接處理器的優勢以及如何設定不同場景。

          如果你們企業還在因為屏幕適配以及尺寸問題而糾結,或者想展示:開窗,漫游,疊加,畫中畫等效果,毫無疑問你們應該選擇拼接處理器,這比傳統投屏方式更合適,更沒有比例不對的困擾。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預設場景一:

          把控制端的分屏進行編號,接下來移動控制端對應的編號區塊,就可以對大屏進行重新布局,圖中展示的正是我們的預設正常場景。場景為居中布局,左右兩側為圖表展示。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預設場景二:任意窗口布局

          對控制端進行隨機布局,將主視覺模塊移動到左側四塊屏幕,圖表都集中在右側,由此我們就由預設場景的居中布局變成了左右布局,左側為主視覺。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預設場景三:任意窗口漫游

          可以隨意的關閉大屏某個模塊的漫游,通過控制端進行屏幕的顯示以及不顯示。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預設場景四:任意窗口平移

          畫面的任何一個模塊都是可以進行平移操作的,我們將模塊一和模塊五可以平移拖拽到任何一個位置。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預設場景五:任意窗口疊加

          畫面的任何一個模塊都是可以進行疊加到屏幕任何一處,還可以控制模塊置頂和置底,非常靈活。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6. WEB 端大屏

          基于 web 網頁端的展示方式,通過在 web 開發,有需要時會投屏到大屏上去展示。設備比例一定不能差距過大,比如 16:9 的投屏到 32:9 的大屏就不是合適,解決方案可以是外接一塊 1920 的顯示器即可。

          此處要注意 web 端演示時,記得全屏顯示,瀏覽器邊框滑動條等可以不考慮,前端會做相應的瀏覽器細節考慮,設計按正常分辨率即可。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7. 觸摸屏

          觸摸屏(Touch Panel)又稱為“觸控屏”、“觸控面板”、“觸控臺“,是一種可接收觸頭等輸入訊號的感應式液晶顯示裝置。

          當接觸了屏幕上的圖形按鈕時,屏幕上的觸覺反饋系統可根據預先編程的程式驅動各種連結裝置可用作控制端操作大屏,原理等同于 iPad 控制,只是載體不同。

          設計規范以及按鍵反饋等交互體驗與 iPad 類似。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8. 滑軌屏

          滑軌互動屏系統——又稱為滑軌電視、滑軌播放等,通過特殊設計的機械滑軌控制裝置,結合高清液晶拼接幕墻,實現對屏幕內容的互動控制?;瑒拥讲煌恢闷聊徽故鞠嚓P信息,包括圖片、文字、視頻等,是一種全新的互動展示形式,可與觸摸同時使用。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9. 虛擬沙盤

          虛擬沙盤/數字沙盤就是用計算機通過投影儀或者 LED 大屏顯示屏動態/靜態三維顯示: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農業、智慧物流、智慧停車、智慧公交、智慧公安、智慧交運等模型,這是一種高科技的模型操作員通過程序,可以隨意調整沙盤的尺寸、規劃區域、區域布置,快速展示多種全新的創意。

          具有三維顯示效果,并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創意模型,篩選創意方案。注意虛擬沙盤和實體沙盤的聯動效果,實體沙盤為底,虛擬沙盤做效果疊加。

          分辨率:物理實際分辨率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設備適配

          Q:原本設計尺寸是 1920*1080,使用場景是 PC 端,同時在大屏中展示,尺寸為 3840*1080,該如何適配?

          A: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適配最主要的痛點就是:靈活,復用性高,可延展。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圍繞這幾個點我們可以通過模塊化開發去做,將每個模塊單獨開發。我們設計師做這種需求之前,就需要提前去構思,在設計各模塊時,盡量使用可擴展和可自適應的圖形,這樣面對適配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移動,縮放這些模塊,來完成適配。盡量避免二次設計以及開發,提升時間成本。

          圖形放大適配: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圖形位移適配: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Q:如果是 16:9 適配非 32:9 是否也是這么去適配的?如果是特殊的形狀或比例該怎么適配?

          A:我們適配一定要記住靈活,減少工作量這些原則,如果不遵循這些原則,那么我們做適配的初衷就錯誤了。這樣我們還不如直接就重新開發一套了。就好比我們通過控制端去控制大屏,如何用開發一套的時間去適配兩個甚至是多個終端,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當然考慮到一些實際情況,會有一定程度上的修改,但是一定是要從節省工作量去出發的。

          尺寸計算

          場景一:拼接屏分辨率計算,已知某項目設備分辨率為寬高 4*2 拼接屏,設計稿我們該如何去定義分辨率?分辨率又是多大?

          從命題我們可以看到 4*2 的拼接屏,我們可以通過一塊屏幕為 1920*1080 去計算,那么通過計算分辨率應該是 1920*4 &1080*2,也就是 7680*2160,這樣就計算出我們的分辨率了。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場景二:LED 屏分辨率計算,已知某項目 LED 屏幕物理尺寸為寬 15 米,高 4 米,設備分辨率未知(可以支持 4K 或者 2K 輸出),那么如何去制定分辨率?

          工作中相信不少同學都遇到過這種只知物理尺寸而不知道分辨率的項目,那么我們只能通過計算大概的設計分辨率來出初期的設計稿件。

          可能一:屏幕支持 4K 輸出,既然支持 4K 輸出,保證畫面輸出的清晰我們可以將設備的高度設定為 2160

          此場景下公式為:15/4=X/2160 X=8100 那么可以大概得出寬度大概為 8100 像素(只是我們通過計算大概得出來的)

          可能二:屏幕支持 2K 輸出

          此場景下公式為:15/4=X/1080 X=4050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重點來了,不要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我一直強調的可視化設計師為什么一定要在現場,為的就是方便各種測試。剛才我們只是通過計算得出的大概數值,此時我們可以在紙上畫一個正方形,并投到設備上,如圖。

          • 結果一:如果正方形比例不變,設計尺寸無限接近于大屏實際比例;
          • 結果二:如果正方形比例被拉伸,設計尺寸小于大屏實際尺寸;
          • 結果三:如果正方形比例被壓縮,設計尺寸大于大屏實際尺寸。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此處圖片上主要是為了測試計算出來的分辨率究竟是拉伸還是被壓縮了,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測試設備大概的分辨率的大小比例,在我們產出效果圖之后,也可以投射設計圖的方式看看屏幕是否是完美適配,這種方法可以在未開發之前,盡可能確定屏幕對設計圖的影響,從而避免對開發造成大規模修改。

          注意:這樣做也只是在不知道設備分辨率的情況下,去大概計算設備分辨率,僅供參考!

          投屏事項

          1. 電腦直接投屏

          使用場景:會議室,展廳等

          等比例投屏,投屏電腦投到 2*2 大屏(4K)

          投屏電腦支持輸出 4K 分辨率,投屏電腦分辨率以 3840*2160 作為設計,投到 4K 拼接屏上,大屏會完美展示,并且畫面非常清晰。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投屏電腦支持輸出 2K 分辨率,投屏電腦分辨率以 1920*1080 作為設計,投到 4K 拼接屏上,只會以 1920*1080 進行輸出,因為輸出像素只能支持 2K,也只是 1920*1080 的放大。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此處需要了解兩個概念:輸出像素和顯示像素,輸出像素指的是投屏電腦的最大支持分辨率,顯示像素就是我們大屏的支持的最大分辨率。

          我們實際項目中最好以顯示像素的尺寸進行設計(就是以大屏尺寸為主),但是也要看輸出設備的像素大小。

          2. 硬件投屏本地運行

          使用場景:科技展廳,以及一些帶主機的設備。

          此種情況,一般我們的大屏會自帶主機,大屏本身就可以看成一個顯示器非常大的電腦。我們如果需要進行可視化演示,那么我們直接就可以通過顯示器的尺寸去做設計,這樣就是大屏的設計尺寸。

          一般這種靠硬件的投射,都是在拼接處理器的處理下,將多個屏幕拼合成一個大的顯示器,再通過拼控系統(硬件投屏)進行輸出。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一般我們可以將我們大屏的(UE4 或者 U3D 開發)應用程序打包,打包成一個后綴為.exe 的應用程序,在大屏電腦上直接點擊,程序就可以在大屏上完美的跑起來,也不需要去進行電腦投射大屏。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3. 控制端操控大屏

          如果通過控制端去控制大屏,那么投射設備就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去展示了,可以是手機、平板、觸摸屏、手勢控制、體感控制等等。

          這種情況下投射設備的尺寸就按照本身設備的規范去設計就可以了(比如 750*1334,2048*1536),設計尺寸就是我們大屏本身的分辨率就可以了。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4. 多主機多信號投屏

          此種情況主要使用場景:屏幕寬度非常高,并且內容可以分很多模塊展示,模塊彼此之間不受影響獨立展示,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通過此種方式去投屏。通過多個主機分別去投射大屏的同等大小區域,比如圖中的場景模塊被我分成了四等份,我們就可以通過四臺主機去分別投射四個模塊,形成一個完整的大屏。

          此種大屏設計尺寸我們以輸出設備的尺寸為主要參考,四臺主機那么整體寬度就是 1920*4=7680,高度就是 1080(如果設備支持 4k 輸出,那么提升相應的設備尺寸*2 就可以了)。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5. 不同比例投屏及解決方案

          Q:如果遇到一個設備是 16:9,投屏到一個 20:3 比例的大屏幕, 那我設計尺寸以 16:9,還是 20:3?

          A:我們要記住,如果面對的是正常比例投屏到非等比的大屏,我們需要遵守的規范一定是:一切以大屏展示為主。所以我們設計尺寸一定是按照 20:3 來設計的,大屏展示正常才是我們的唯一標準,投屏電腦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我們只能妥協(投屏電腦可能只能展示很小的一部分,但也是沒有辦法的)

          那么我們遇到這種是否就沒有辦法了呢?在這阿勇給大家提供了三種解決辦法,在實際工作中,我也遇到過這種問題,所以在這給大家分享一下。

          方案一:外接顯示器(外接多個顯示器,一般主機可以另外外接四個顯示器,這樣就可以解決投屏電腦顯示不全的問題了)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方案二:采用拼控系統,而不是用純粹的設備投屏(拼控系統完美解決了尺寸不一致的難點)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方案三:設計兩稿,16:9,20:3 我們都去做設計(做兩套系統,相當于做的適配)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Q:請教大家一個問題,電腦的分辨率是 3840*2160,單個大屏的分辨率是 1920*1080,拼 9*6 的大屏,設計尺寸該設置多少???這樣設計尺寸會不會太大了,如何優化這個設計稿尺寸?

          A: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介紹過拼接屏的尺寸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答:1920*9/1080*6,這個就是設計分辨率,通過計算得出,最終設計稿尺寸為 17280*6480??梢钥闯鲈O計分辨率確實太大了,設計的時候如何去優化設計尺寸呢?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通過命題我們可以看出電腦分辨率是支持 4K 的,就是說輸出分辨率和顯示分辨率我們都是可以上 4K 的,而 4K 的分辨率一般會做 3840*2160,再結合設計稿尺寸 17280*6480,可以將整個效果圖尺寸縮小三倍,也就 5760*2160。設計可以按照這個分辨率去出圖,最終交付給開發的就是切三倍圖,并提示開發是縮小三倍做的。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總結:不管在面對什么尺寸的設計,都要記住,萬變不離其宗,一切以大屏完美展示為準則,所有的一切都是要在大屏上觀看,為了完美展示,投屏電腦,設備控制等頁面可以適當的讓步。

          全篇知識點

          通過以上的知識點總結,不知道大家對于數據可視化大屏設計是否有了新的認識,數據可視化對于設備的尺寸,設備的信息,以及投屏注意事項,都要有更多的了解才可以。下圖就是總結本篇文章的知識點。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作者:生活因你而火熱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魏華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更多精彩文章: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一:可視化大屏設計快速入門指南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九: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十: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八: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博博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我們毫無疑問已經處在一個大數據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在快速產生和積累數據。 本文結合 UED 團隊過去所參與 B 端數據可視化項目分享一些經驗及思考。


          背景


          “得益于計算機技術和海量數據庫的發展,個人在真實世界的活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記錄……社會科學將脫下‘準科學’的外衣, 在21世紀全面邁進科學的殿堂?!? 雅虎首席科學家Duncan J. Watts

          “大數據的影響,就像四個世紀前人類發明的顯微鏡一樣……而大數據,將成為我們下一個觀察人類自身社會行為的‘顯微鏡’?!?– 麻省理工教授Erik Brynjolfsson

          從數據,到海量數據,再到大數據,對人類的做事和思維方式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一書中,作者歸納了大數據的三個特點:

          • 更多:不是隨機樣本,而是所有的數據;
          • 更雜: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
          • 更好: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 [1]

          當前對大數據的研究涉及計算機科學、數學、生物學等多個領域。大數據尤其是對數據存儲、數據挖掘等提出了重大挑戰。而數據可視化也將在大數據時代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數據可視化可以將紛繁復雜的大數據集、晦澀難懂的數據報告變得直觀易讀、易于理解,通過圖表將雜亂的數據進行科學有序的呈現,使用戶找到數據的變化規律以及潛在價值,幫助用戶作出決策。就數據可視化的應用來看,應用范圍極其廣泛,如政府應用、商業決策、公共服務等等。


          什么是數據可視化


          顧名思義,數據可視化就是將數據轉換成圖或表等形式,以一種更直觀的方式呈現數據。通過可視化的方式,我們可以將大量復雜的數據通過圖形化的手段進行有效地表達,幫助用戶發現規律和特征,發掘數據背后的價值。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1 @Marco Zemolin Siresia Bagnoli


          數據可視化的應用價值


          1. 易于理解,有利于發現信息特征

          使用可視化的方式來表達復雜的數據,可以確保對關系的理解要比那些混亂的報告或電子表格更快。通過圖形化的表現方式,我們可以以清晰和連貫的方式解釋大量的數據,從而讓我們理解數據,得出結論。

          案例:流媒體平臺節目數量的變化

          以下圖為例,當用戶希望了解 2011 至 2020 下圖四大流媒體平臺節目的數量變化情況時,以表格方式呈現效果如下圖: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未經可視化設計的表格數據圖

          如果通過可視化設計處理后效果如下圖: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經可視化設計后的數據圖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文字信息表達的方式,所有的數據在文字信息的表達中都只是零散的個體,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對列舉數據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更不用說發現特征得到結論了;而在可視化表達中則不同,所有的元數據通過圖表形成一個整體,數字信息被轉化為視覺信息,通過可視化圖表,通過觀察點的位置和顏色即可感知到數據的差異,原本需要通過計算數字大小完成的對比,變成了肉眼可見的點的顏色與間距對比,我們可以迅速了解到近十年四大流媒體平臺每年節目數量、每年不同平臺節目數量的對比以及各個流媒體平臺節目數量的增長趨勢等。

          2. 將數據轉化為更具吸引力的故事

          據研究發現:人腦處理圖片信息的速度顯著快于處理文字信息,例如一篇 300 字的小故事,看一遍需要數十秒,而轉化成圖片后則只需要一眼即可記在腦海里。

          這表明,在信息的類型中,人腦對圖片信息的接收和處理效率遠高于文字信息。而數據可視化則可以將數據通過可視化的方式轉化一個以圖片形式展示的故事,幫助用戶快速接收、處理信息,激發用戶聯想并產生情感共鳴。

          案例一:新冠病毒如何通過空氣傳播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個地區的蔓延,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已經成為了每個民眾的頭等大事 。Mariano 和 Javier 用可視化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傳達了新冠病毒是如何通過空氣傳播的以及可以通過哪些措施來降低傳染風險。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2 @Mariano & Javier

          案例二:在敘利亞,誰和誰戰斗?

          許多不同的團體之間的關系可能很難理解 – 尤其是當有11個這樣的團體存在的時候,這些團體之間有的結盟,有的敵對,這讓人難以理解。但是,Joshua Keating 和Chris Kirk通過表格的形式和熟悉的視覺效果和色彩,將這些數據簡化為一種簡單的、易于理解和可互動的形式,讓人們可以輕松了解這些團體之間的關系和故事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3 @Joshua Keating and Chris Kirk

          3. 幫助人們作出決策,加快決策過程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人是視覺學習者,他們傾向于在與視覺元素相關聯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并與信息互動。[2] 人類大腦識別并理解一張圖像最快僅需 13 毫秒。[3] 因此,相比起閱讀和理解文本,大部分人更容易通過圖表或其他可視化形式來理解數據,合理的數據可視化設計可以提高他們作出決策的速度。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4 @Bea Vaquero


          如何做好 B 端數據可視化設計


          1. 明確客戶需求

          設計師在設計數據可視化項目的開始階段應該盡量與客戶進行深入溝通,確定他們的業務訴求,也可以理解為確定客戶的初衷與目的,從企業客戶對數據可視化的需求看來,通常會有兩種類型:

          • 側重于匯報展示,主要用途是為了對外宣傳、對內展示等,對于這類需求,設計時可強化視覺效果的呈現,對數據進行場景化設計,嘗試讓數據以一種新的載體,有趣的互動等形式結合展現。
          • 側重于數據分析和協助決策,對于這類需求,一定要清晰了解需求方的業務內容和重點指標,重點關注數據的維度、種類、數量等信息,視效設計上應該優先滿足業務訴求。

          明確客戶訴求,通過設計手段幫助客戶達成目標,這才是 B 端數據可視化設計的關鍵所在。只有當我們了解客戶的需要,我們才能快速推導產品結構、關鍵數據、視效風格等信息。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5 @Daria

          2. 確定關鍵指標與優先級

          關鍵指標是對一組或者一系列數據的統稱。一般情況下,一個指標在屏幕上獨占一塊區域,所以通過關鍵指標定義,我們就知道數據大屏上大概會顯示哪些內容以及數據大屏會被分為幾塊。

          那么關鍵指標的選取依據是什么呢?我個人認為主要還是依據客戶訴求,數據可視化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客戶達成業務目標。需要思考的是,哪些數據通過何種呈現方式能夠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達到目的、滿足他們的期望,選擇出一系列關鍵指標。

          對于這些選取出來的關鍵指標,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優先級的排列,一般來說,主要指標能夠呈現業務的主要邏輯,一般放在顯眼位置,用重點元素標識;次要指標圍繞主要信息進一步闡述;輔助指標是對主要信息的補充,一般放在非核心區域,或者二級結構中。

          通過合理優化關鍵指標并進行優先級排列,能夠保證數據可視化的核心設計的重點,避免數據空洞散亂。

          3. 合理使用數據圖表

          在選擇圖表展示相關數據指標時我們要思考各個指標的主要呈現,更進一步的講,是我們想通過可視化表達怎樣的信息。下面這張圖就清晰告知了我們如何從數據的展示目的出發,選擇合適的可視化方式來呈現數據。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6 翻譯自@Stephen Few

          4. 合理進行頁面布局

          數據可視化頁面布局的設計是相對靈活的,為了保證數據呈現最佳效果需要結合實際需求來合理規劃。關注核心數據的比例和位置,橫向布局最為常見(人眼的水平運動比垂直運動快,會先注意水平方向的事物),核心數據場景劃分在中心位置,占較大面積;其余的指標按優先級遵循人們的瀏覽習慣在核心指標周圍依次展開。將類型相近的指標放一起,這樣能減少觀者認知上的負擔并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布局設計案例

          5. 制定設計方向

          在定義設計風格的階段,從項目背景出發,綜合行業類型、產品定位、品牌傳播等因素,提取關鍵信息,構建設計框架。

          數據可視化的設計風格主要根據客戶要求、行業特性、數據指標等因素決定。通常我們很容易看到的可視化設計以深色為主,是因為相比于淺色基調,深色背景設計能夠有效緩解視覺疲勞,其次深色設計能夠更好地營造對比差異以及數據層級,再者深色設計更容易呈現豐富的動態效果,營造出強烈的空間感等。配色的設計使用應該充分考慮項目背景以及項目屬性,例如黨政機關類項目會慎重考慮用色,應當確保設計嚴肅,莊重。

          數據可視化的設計除了對數據進行合理設計,還需要注重場景感的塑造,例如,我們通過場景化設計可以讓某大數據平臺成為大型“圖書館”,查看數據的過程就跟圖書館看書一致,場景化設計的優勢是能夠讓用戶能夠以一種具象的互動方式來理解十分抽象的業務數據,當然合理的構建動態數據效果能夠讓數據具備“生命力”。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7 @Gan Gryc

          6. 設計對比

          除了尺寸和位置,我們還可以通過配色來突出數據。

          無論是通過顏色或形狀對比設計,容易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8 @Bureau Oberhaeuser

          利用明度的對比,我們可以用深色烘托鮮明的色彩,或者用鮮明的色彩襯托某一塊暗沉的色彩,亮色靠附近的暗色襯托顯得更加鮮明,其色彩特征表現得更加充分;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9 @Zoey Shen

          正確的對數據進行配色,讓數據傳遞出的信息更清楚、更明白,例如國內 A 股,紅色代表漲,綠色代表跌(美股綠漲紅跌)如果給國內的股票、金融等相關客戶做數據可視化設計時,需要避免不同地區文化所產生的差異。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10 @Dima Groshev

          7. 選擇 2D or 3D?

          隨著數字孿生概念的火熱,越來越多的企業熱衷于打造自己的 3D 數據可視化產品,那么 3D 可視化就一定比 2D 強嗎?

          數據可視化設計本身就是為了高效傳達數據信息而服務的,相比平面呈現,3D 最大的優勢在于多了空間維度,適合那些需要跟空間結合的數據呈現,例如地理信息、建筑樓宇、工業生產等場景。那么 3D 數據可視化相比 2D 就一定能夠展示更多的信息嗎,顯然不是絕對的;需要根據實際業務需求出發。

          通常我們所說的數據 3D 可視化,就是把大量復雜抽象的數據信息,通過 3D 模型以視覺方式呈現出來,幫助人們理解和分析數據。相比于數據 2d 可視化,數據 3d 可視化具有以下的優勢:

          • 展示空間相關的數據,因為空間數據具有三個維度,如果想要將其以視覺方式直觀呈現出來,就必須要借助 3d 模型。例如顯示一棟大樓不同樓層的人員分布情況,此時只有 3D 數據可視化能夠幫助我們達到目標;
          • 視覺沖擊力更強,相比于 3D 可視化從視覺上表現力更強;
          • 場景/對象仿真,在一些需要高度仿真的項目,例如與軍事、地理勘測相關的項目中,數據 3D 可視化就不可或缺了,無論宏觀態勢還是細微結構的精密運行,數據 3d 可視化都可以將相關信息清晰呈現給使用者,將真實的環境、對象搬到屏幕上,降低使用者的認知成本。

          在一個實際的數據可視化產品項目中,有必要應用 3D 數據可視化的情形;

          • 需要展示多維空間數據
          • 需要通過對場景/對象進行仿真,減少使用者的認知成本和學習成本
          • 需要依靠 3D 效果來提升視覺沖擊力

          相比 2D,3D 的設計與開發成本相對較高;其次 3D 場景會容易產生視角遮擋以及操作成本等問題,那么從實際項目出發合理選擇才是最重要的。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亞信數字樓宇@PRD MO UED

          8. 設計還原

          設計稿完成了并不代表設計師在這個項目中的工作就結束了,在后續的開發工作中,設計師還要與開發人員合作,減少上線產品與設計稿的差異。

          這個階段的工作也并非聽上去那么容易,尤其是 3D 可視化設計,我們會使用相關 3D 工具制作設計效果,但 3D 設計工具與最終開發引擎存在著色、渲染等差異;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靈活運用開發引擎特性,提供對應的美術資源。作為設計師同樣需要了解相關引擎著色器知識,幫助設計效果實現同時也提升對接效率。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亞信數字樓宇@PRD MO UED

          9. 調優與測試

          測試客戶終端上線是否正常,有無適配所造成的兼容性問題;排查有無視效及體驗問題,同時也要考慮極端場景下所產生的問題及應對方案。

          對于大型 3D 可視化場景會存在性能卡頓,加載緩慢等問題,在保證視效基礎上盡可能壓縮相關美術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效果計算和內存占用量,根據實時效果需要不斷優化性能提升產品體驗度。


          數據可視化發展趨勢


          趨勢一:數據可視化 ╳ AI人工智能

          隨著企業發展數據量日益龐大,通過人腦分析復雜數據變得越來越困難,我們需要借助 AI 人工智能的幫助。AI 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強大的算法快速識別分析數據,為企業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和資源,目前人工智能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醫療保健服務、銷售、供應鏈、客戶分析和欺詐預防的數據可視化項目中。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IBM 數據可視化專家 Mauro Martino 創建的儀表板,允許用戶可視化新聞中出現的主題

          趨勢二:數據可視化 ╳ XR

          AR 和 VR 技術的應用可以增強數據在空間上的感知,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使用數據。通過結合 VR、AR 技術,用戶能夠更好,更快地理解、分析數據。最近進行的許多研究表明,VR 和 AR 具有較強的感官體驗,可以促進更快的學習和理解。幫助用戶對業務問題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并更快速地找到解決方案。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11 LM9000@5puj47980xk

          趨勢三:數據可視化 ╳ 實時數據

          在數字時代,事物變化很快,企業需要對數據告訴他們的信息做出快速反應——正因為如此,實時可視化數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企業能夠迅速作出反應更加重要。各國政府和衛生當局已經使用實時數據可視化來跟蹤感染情況并據此進行調整。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將實時數據集成到他們的產品中。

          實時數據可視化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形式,如實時更新的折線圖或使用新信息(如銷售)快速更新的交互式地圖。

          B端產品如何做好數據可視化?收下這篇7000+的干貨!

          圖 13 @Esri & The Science of Where Podcast

          趨勢四:數據可視化 ╳ 全面體驗設計

          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是一種重要趨勢,將用戶放在第一位,然后是數據。無論處在哪個行業,設計師都應該遵循類似的思考過程,從思考用戶需求及其痛點開始, 用戶正在嘗試解決哪些問題,以及他們面臨哪些可能的困難?他們需要什么信息和功能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如何以最佳方式為他們打造數據可視化?

          最新的趨勢之一是將用戶的工作流與可行的見解、建議、預測以及針對當前任務或決策的最佳后續操作合并,幫助用戶進一步鉆研數據并發現模式、趨勢和相關性。


          結語


          數據可視化是一門同時結合了科學和藝術的復雜學科,其核心意義在于清晰的敘述和藝術化的呈現,這些需要依靠數據工程師和設計師的精心策劃而不是僅僅考慮如何實現炫酷的效果 ,只有最終達到幫助用戶理解數據和做出決策的目標,才能發揮它巨大的價值和無限的潛力。

          作者:AsiaInfo Design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魏華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更多精彩文章: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一:可視化大屏設計快速入門指南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九: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十: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七: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博博

          在如今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信息和內容呈現開始依賴數據驅動,也開始有更多的場合需要信息圖來輔助呈現,對于可視化數據,從來沒有像現在的要求這般高。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周圍充斥著大量錯誤的圖表呈現,希望這篇文章提供的 20 條建議能夠幫你設計出更好的信息圖。


          1、選擇正確的圖表類型


          不同的圖表類型所承擔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不合理的數據呈現會容易讓用戶誤讀。同樣的數據可以使用不同的圖表呈現出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設計信息圖之前,先理清需求,再來選擇使用哪種圖表能夠更好地呈現。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2、根據數據的正負值選擇正確的繪圖方向


          當使用數據在0的左右波動,產生正負差異的時候,請使用基線來正確反應正負關系,不要在同一側來呈現數據,這樣很容易帶來誤讀。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3、始終從0處開始繪制條形圖


          和折線圖不同,條形圖如果從非 0 的位置開始,確實更容易反應趨勢,但是給所體現的數據量級和特征是失真的。比如在下面的案例中,B看起來是D的3倍以上,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兩者差異并不大。所以需要從座標 0 處開始呈現數據,這樣會更準確。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4、折線圖應該清晰呈現Y軸上的趨勢變化


          對于折線圖,需要考慮一下 Y軸上的尺度,因為如果單位太大,那么折線圖所呈現出來的波動幅度不夠大,趨勢的表達也不夠清晰。這個時候,建議調整Y軸上的單位大小,確保折線的波動幅度大概占整個Y軸的 2/3 即可。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5、使用折線圖的時候注意時間


          折線圖是使用線條連接特定時間節點的特定數據的一種數據呈現形式,它有助于說明隨著時間推移,某些情況的變化,但是當間隔時間頻率不對,參差,缺失,那么折線圖的數據可能會無法對應,這個時候使用條形圖其實是更容易呈現的。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6、不要使用平滑的折線圖


          平滑的「折線」在視覺上看起來是愉悅,但是它歪曲了背后的實際數據,也很難讀到關鍵的轉折點數據。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7、避免讓雙折線互相交叉


          通常,為了為了節省可視化設計的空間,設計師會采用雙折線來呈現數據,但是在數量級不對等的情況下,折線圖會很難讀,甚至容易會誤導用戶,這個時候,建議分開使用2個不同的座標系來呈現,更加易讀,同樣可以看的出趨勢,也不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8、限制餅圖中的扇形的數量


          餅圖是最常用但是也是最容易誤用的圖表之一,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條形圖是更好的選擇。如果你決定使用餅圖,那么這里有2個基本的建議:

          不要超過7個不同的扇區,讓餅圖盡量簡單
          你可以將額外的片段分組到「其他」的扇區中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9、在餅狀圖中直接標注對應的數據


          沒有合適的文本標簽說明的情況下,無論信息圖設計得多好都沒有意義,直接在圖表上進行明確的標識,才會對觀看者產生價值,需要觀看者自己去關聯的設計是失敗的。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10、不要在扇面上做標注


          不要將數值直接放置在餅狀圖的扇區上,在較小的扇區塊上數據會非常難讀,相反,使用引線來指引數據對應的區塊會是更好的方法。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11、控制餅圖中扇面的排序讓其方便閱讀


          對于餅狀圖的切分方式,有2種常見的順序:

          將最大的一塊置于12點鐘方向,然后順時針按照大小來排布所有的塊
          將最大的一塊置于12點鐘方向,然后在右邊放次大的塊,右邊放置再次的塊,基本上就是越大的扇區約靠上。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12、避免隨機排列


          同樣的建議也適用于其他的圖表,不要使用字母順序來進行排列,不要使用筆畫排序,而是按照數據大小來進行排列,水平條形圖就將最大數據放在頂部,垂直排布則將最大數據的放在左側,減少閱讀的時候的信息分辨的障礙。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13、不要犧牲信息圖的可讀性


          餅狀圖通常是最不容易讀的圖表,因為它很難對相似的數據進行對比,所以在將它設計成環狀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輔助的數據來呈現,但是一定不要犧牲彩色扇區的可讀性,這樣看起來高級但是并不具備基本的可讀性。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14、視覺效果不要影響數據的呈現


          不要讓不必要的視覺效果來分散用戶的注意力,這可能會導致用戶對于數據產生誤解,通常你應該避免使用:

          3D元素和陰影
          漸變和失真的色彩
          斑馬紋或者過多的網格線
          裝飾性過強的字體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15、選擇和數據屬性匹配的配色


          配色是可視化設計當中繞不開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在設計的時候可以考慮以下三種不同的配色方案:

          使用定性的配色方案,不同的色相對應不同的元素,確保在整體配色的可訪問性
          使用符合一定順序(比如明暗)的近似色的配色,呈現出一種連續的色彩變化
          橫跨冷暖色調的配色方案,將中性色置于中間,用來呈現存在正負關系的數據變化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16、使用無障礙的配色


          根據目前的統計數據,大概 12 人當中有一個人存在視覺障礙,有的是色盲,有的是色弱。你的圖表設計需要確保兼顧到這一部分用戶的需求。

          在配色方案當中使用不同飽和度和明暗的色彩
          使用去色效果來校驗你的配色的對比度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17、關注內容的易讀性


          在信息圖的排版易讀性上同樣是有要求的,要避免分散用戶的注意力,不會制造視覺障礙:

          選擇清晰的非襯線字體,避免使用襯線體和過度裝飾的字體
          避免使用斜體、粗體和全大寫字體
          確保和背景之間的信息對比度
          不要旋轉文本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18、使用水平條形圖來優化傾斜標簽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技巧,能夠確保用戶在閱讀的時候足夠輕松,不會因為傾斜的文本扭傷脖子或者加重落枕的癥狀。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19、事先選好你的圖表庫


          如果你的設計項目是面向 Web 或者移動端的交互式圖表,那么你需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用什么樣的圖標庫。如今不同的圖表庫在功能模塊和規則上各不相同,你需要在一開始就基于你的需求和設計想法,做出選擇。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20 、不只停留在在數據靜態呈現上


          信息圖本質上是在對數據進行優化處理、呈現的基礎上,幫助用戶進行探索,最大化地從數據中獲得信息洞察,讓數據發揮價值。在下面的 iOS Health 應用就是在最大程度地反映數據應有的意義和功能。

          想把數據可視化做好?這 20 個超實用的經驗總結一定要先看過!


          結語


          對于所有想要在數據的可視化設計上有所建樹的同學而言,強烈建議閱讀一下 Dona M.Wong 所撰寫的《華爾街日報信息圖設計指南:呈現數據和事實的注意事項》,本文中很多內容都受到了這本書的啟發。

          作者:陳子木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魏華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更多精彩文章: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一:可視化大屏設計快速入門指南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九: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十: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六: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博博

          數據可視化的目的,是要對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以能夠明確地、有效地傳遞信息?!?——Vitaly Friedman

          如何讓人們在海量的數據中,發現數據的規律,或者清晰的發現特異的數據,那數據可視化是一個有效的表達方式。

          數據可視化主要旨在借助于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如圖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馬克·吐溫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字?!比藗兘洺G鈹底?,謊言并不是源于數字本身,而是錯誤或不負責任的使用數字的人,向他人展示數字的時候,你有責任展示出真相。——《數據之美》

          數據真相的展示離不開數據圖表的合理選用,那么如何正確的選用呢?就來聊一聊基礎數據圖表類型的選用及辨析。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常用的基礎圖表類型


          第一部分:選用合適的圖表類型


          在數據可視化設計工作中,折柱餅圖表是最常用的,同時也是最容易混淆的。一組數據既可選用折線圖,又可選用柱狀圖的時候,設計師的內心往往會產生“我該選用哪種圖表能更好地將數據傳達給用戶呢”的疑惑中。

          基于上述疑問,下面給大家一些設計指引供參考。

          1. 柱狀圖 VS 折線圖

          折線圖主要表示一段時間內數據變化趨勢,柱狀圖用于描述分類數據之間的對比。如果不需要展示數據的變化趨勢,建議不要使用折線圖,而選擇柱狀圖。

          相較于折線圖,柱狀圖更多的關注數據之間的對比而非趨勢。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2. 柱狀圖 VS 條形圖

          在大多數情況下,折線圖和柱形圖是可以互相替換的。

          1)用戶針對橫向長短的敏感性高過豎向,涉及到排行時最好使用條形圖。

          2)標簽較長時,使用條形圖。例如:城市人口流入量的數據展示,由于城市名稱文本比較長,建議使用條形圖。

          3)當圖表畫布高度大于寬度時使用條形圖,利用高度空間的富余,展現更多的條形。

          反之,建議使用柱狀圖。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3. 柱狀圖 VS 餅環圖

          基于人的認知特征,人對面積、角度的敏感性沒有對長短的敏感性強。當類別的值接近時,不建議使用餅環圖,除非是強調單個數據在總體中的占比,突出數據在群體中的特點。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4. 折線圖 VS 面積圖

          通常情況下,面積圖是折線圖的一種衍生。在面積圖里,數軸和線之間的區域通常用顏色或陰影來增加易讀性。面積圖數據集之間差異化部分在視覺上得到突顯。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5. 餅圖 VS 環圖

          從本質上來看,餅圖與環圖屬于同一類圖表類型。但二者在數據可視化的表現上各有側重。從圖形映射角度來說,弧長比面積、角度更易被識別、更有效。因此,相對餅圖,環圖讓數據更具可讀性,同時,可以將強調數據放置在環圖中部,引起用戶關注。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6. 堆疊柱狀圖 VS 餅圖

          如果在餅圖或環圖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多數據的對比,就需要引入堆疊柱狀圖。相較于餅圖,每一個單個堆疊柱狀圖就是一個餅圖的變形,可滿足用戶的單一數據的部分之間的對比關系。將堆疊柱狀圖橫向排布,就實現了整體數據之間的對比,而餅圖是不能進行整體數據的對比。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7. 堆疊面積圖 VS 堆疊柱狀圖

          堆疊面積圖強調數量追隨一個數據變化而變化的程度,同時強調部分和整體的變化趨勢。

          堆疊柱狀圖強調的是整體的對比,也可以直觀的看出每個系列的值,尤其是當需要看某一單位的綜合以及各系列值的比重時,最適合。

          當日期數據點較多時,比如展示近50年某一組數據趨勢的變化時,建議使用堆疊面積圖,可動態交互,如X軸放大縮小可較為直觀的展示數據。當日期跨度較小,如近7天、近3天某一組數據的的變化關系時,建議使用堆疊柱狀圖。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第二部分:應用中需要注意的細節


          1. 折線圖

          1)為了可讀性,折線圖線的數量建議不要超過5條。當折線數量超過5條時,可在圖表默認狀態中高亮最重要的部分。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2)為了數據的易讀性,建議折線視覺效果使用實線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3)慎用曲線。單折線圖中線條是唯一的主題,線條的每一個點都真實的反應數據的起伏,一般建議使用折線。

          若線條趨勢不需要非常精確呈現,且需要消除個別差一點和整體的趨勢,可以用平滑曲線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4)折線圖可以處理大量數據,非常適合給用戶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數值,建議添加比較數據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2. 面積圖

          面積圖作為折線圖的一種衍生,可用來展示連續性數據,可很好地表示趨勢、累積、減少以及變化。堆疊面積圖更擅于展示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或趨勢,而不是傳達特定的值。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3. 柱狀圖

          1)柱子之間的間距不要過大,增加數據易讀性。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2)使用合理的數據油墨比,降低用戶獲取數據的認知成本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4. 堆疊柱狀圖

          堆疊柱狀圖的數值必須能相加,相加無意義的數據不建議使用堆疊柱狀圖。如圖,同一區域的人員年齡相加,是沒有數據意義的,如果將年齡改為人員數量,就可以橫向對比不同區域的人員數量,是具有實際意義的。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5. 條形圖

          分類數目是固定的,空數據也要展示。如果省略部分空數據節點,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同時,數據的整體分布狀況也不能完全表達出來。同理,柱狀圖也是一樣。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6. 餅環圖

          1)若計算百分比,每個切片的數值不能為負,餅圖切片的大小與其相應的值成比例,所有切片相加必須為100%。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2)通過扇形區塊的面積,弧度和顏色等視覺標記,展現部分與部分之間以及部分與整體的占比關系。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3)餅環圖各切片有序排列

          想做好數據可視化?先掌握常見 5 類圖表的特點和設計細節


          寫在最后


          雖然,數據可視化通常會讓人聯想到商業的分析師,但它通常比想象的更具創意并且豐富多彩。從業務儀表板、公共健康可視化到流行文化趨勢分析,數據可視化涵蓋了廣泛多樣的應用情景。

          隨著數據可視化的發展,數據表現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如在Echarts中有近40個大類的圖標樣式介紹。如?;鶊D、雷達圖、地圖等等。一些之前比較少見的圖表類型,也越來越常見,如玫瑰圖(南丁格爾玫瑰圖),通過人民網在疫情期間的應用,也為大眾所熟知。

          一般來說,相較于基礎圖表,目前發展的數據可視化圖表,應用場景相對來說比較局限,同時制作方式也較為復雜,不同于基礎圖表,通過Excel就可以實現,復雜圖表的制作需要比較專業的工具,或專業人員來實現,如需要專業的數據分析師通過Tableau、Qlikview、FineBI等數據分析工具來實現,有較高的學習與應用成本。

          好的可視化設計一定集易讀、突出數據價值、易于分析、美觀為一體的,最終讓數據變得更加簡單,方便交流,反之,不僅讓數據變得更復雜,而且還會帶來錯誤誘導。因此,如何讓數據分析變得輕松、流暢并且易讀,從而提高用戶的工作效率,降低用戶的工作負擔,則成為設計師的重要責任。

          本文只是介紹了部分基礎圖表的應用經驗,后續有機會將繼續完善可視化圖表應用經驗的沉淀及分享。

          作者:弘毅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魏華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更多精彩文章: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一:可視化大屏設計快速入門指南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九: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十: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五: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博博


          前言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呀?。暶鳎骸蹲煮w篇》文章中所有的字體規范都只針對可視化大屏設計,后臺可視化以及 B 端可視化的字體規范與其不同)

          最近產出了很多東西,但都是以零碎的知識為主,主要是在社群進行分享,因此有需要的小伙伴歡迎加我交流。


          整體架構


          今天就帶大家好好聊一聊可視化大屏設計中的字體、字號、字重、字體優化等一系列注意事項。字體篇主要分為四大模塊:字體選擇與字重、字號規范與應用、字體優化與交接、常用字體與推薦。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字體選擇與字重


          文字是界面中最核心的元素,是產品傳達給用戶的主要內容,它的承載體即是字體。從字體的最基本屬性(字族、字類、字重、字號等)說起,熟悉字體的那些特征,了解字體在界面中的作用。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1. 襯線體與無襯線體

          襯線體

          襯線又被稱為“字腳”,襯線體就是有邊角裝飾的字體。我們常用的西文字體 Times New Roman 等;中文比較常見的比如宋體、明體等。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無襯線體

          無襯線體則與襯線體相反,通常是機械和統一粗細的線條,沒有邊角的裝飾。最具代表性的 Arial、Helvetica 的西文字體,中文比較常見的比如黑體,微軟雅黑等。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總結

          無襯線字體所具備的技術感和理性氣質,更受科技型企業或品牌青睞,騰訊谷歌等互聯網企業都是選用的無襯線體;襯線字體的優雅與復古,則常用于藝術性文字,時尚品牌等。

          因此在具有濃厚技術的可視化氛圍中,體現科技感和數字感,結合我們的觀測體驗,展示形式等,我們統一選用的字體是無襯線體。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2. 中文字體

          字體選擇

          在使用數字屏幕閱讀時,字體的選擇要選用無襯線體(比如黑體,微軟雅黑)厚重一點,不可選用襯線體(比如宋體,書法體)比較單薄。

          注意事項

          標題可以用 Bold,更厚重,更加醒目,且不需要長時間觀看;正文由于需要長時間觀看,因此采用 Regular 字重,觀感以及體驗更佳;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3. 英文字體

          字體選擇

          英文字體類型的使用,英文選擇更明顯的粗體,因為要展示數據,使得數據展示更加直觀,依舊是選用無襯線體,比較推薦:D-DIN 字體。

          注意事項

          字重用 Regular,更加纖細精致,英文字體分為大小寫,一般推薦使用純大寫模式,因為大寫可以保證字體本身整齊,并且寬高都是一致的,對于排版以及展示會更加友好。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4. 數字字體

          字體選擇

          數字字體類型的使用,考慮畫面的字體的種類不超過三種,并考慮到字體的統一性,數字的字體與英文字體保持統一,比較推薦:D-DIN 字體。

          注意事項

          數字字體的字重盡量使用 Bold,因為展示更加明顯,數字的展示一般都為數據展示,在界面的展示中,一般數字字體會比同字號下中文小 4-6px,因此展示是保證數據清晰顯示,數字的字體大一點數據才能更清晰,更符合數據可視化展示。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數字字體盡量選用等距字體,比如數字“1”和“0”,有些字體的間距會相應的縮小,我們要選用的就是等距字體,這樣在做一些列表數據對齊的時候,數據展示更加友好。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字號規范與應用


          政府類客戶對于文字大小粗細的追求可以說是非常的偏激,字體加大加粗幾乎成了標配,這種需求下,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原有規范的基礎上盡量去提升字號和字重。

          1. 常規 16:9 屏

          常規 16:9 指的是 1920*1080 的分辨率

          在字體大小的選擇上,參考了頁面上常規大小,定義了一套關于不同尺寸下的標準字號,正常 1080P 頁面,最小字號不小于 16px。

          此處字號并不是絕對,因為考慮到目標群體適老化的原因,我們主動提高了字體的大小,一切都是為了提高客戶的觀測體驗,具體字號大小還需要參考設備清晰度,環境燈光,視距,人為原因等因素。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2. 常規 32:9 屏

          常規 32:9 指的是 3840*1080 的分辨率

          在字體大小的選擇上,其實是兩塊 1080P 的屏幕進行拼接,因此如果畫面內容較多時,定義最小字號不小于 16px。

          如果畫面內容較少時,具體字號大小還需要參考設備清晰度,環境燈光,視距等因素,對字體進行相應的放大,比例合適即可。

          此處字號并不是絕對,因為考慮到目標群體適老化的原因,我們主動提高了字體的大小,一切都是為了提高客戶的觀測體驗。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3. 特殊尺寸屏

          特殊尺寸指的是非主流的分辨率,比如 2880*1920 的分辨率

          這塊的字號大小比較難定義,因為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總體來說字號大小如果高度在 1080px 左右,那么就按 16:9 的字號規范來算。

          如果高度高于 1080 且很多,則需要等比計算或者放大,具體實踐出的準確數值還得需要根據大屏的實際情況來綜合考慮,這里只是提供一些基礎計算方式。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4. 字號影響因素

          字號的大小受到屏幕大小的影響;字號的大小受到界面內容的影響;字號的大小受到觀測距離的影響;字號的大小受到設備性能的影響;字號的大小受到主觀人為的影響;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字體優化與交接


          給開發的字體太大怎么辦?如何優化?開發采用默認字體去開發怎么辦?開發用部署電腦沒有這個字體去打發你又該怎么辦?

          1. 優化字體

          給開發的字體太大,占用內存該怎么辦?

          其實我們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對原有的字體包進行優化,比如英文字體,我們可以刪除非必要的中文字體和數字,符號,只保留一些必要的英文字母。具體方法如下,我們可以用 FontCreator 軟件去進行字體的優化與刪減,并修改字體細節,重新命名發布。

          同時如果有意向的同學,也可以用自己設計的字體去應用到開發,這樣的操作不是一舉兩得嗎?

          優化字體教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2311138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2. 開發交接問題解析

          開發采用默認字體去開發怎么辦?

          默認字體開發可能有時候會出現文字換行,或者文字放不下的情況,因為不同字體的字間距以及大小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初期就需要跟開發協調好,跟設計效果圖的字體保持同步,這樣才能保證設計效果的還原。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本地部署電腦沒有字體該怎么辦?

          字體的存放一般是有兩種,一種是放到單獨的服務器然后每次加載去服務器訪問字體,另一種是跟代碼放到一起。對于字體大小的要求。本地存儲不需要考慮字體包的大小,云存儲需要考慮字體包大小。

          云存儲一般字體包大小的話可以限制在 2、3M 左右,5、6M 的字體包就已經非常大了,太大會影響我們字體的讀取,畫面加載很慢。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最優解就是在部署本地的電腦上安裝你需要的字體,這樣的話程序就自動讀取,可以識別本地部署的字體;如果不支持本地化部署的,字體是存放在服務器或者是跟代碼打包放一起的,可以要求開發在全局代碼中多寫幾個備用的字體。

          比如你是 Windows 系統,那么自帶的就是微軟雅黑,iOS 系統自帶的就是蘋方平臺,會自動根據寫出的代碼按順序篩選自帶的系統字體。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常用字體與推薦


          一些特別好用的字體,會在設計過程中提升畫面視覺,因此給大家推薦并分享了一些可以做可視化大屏的商用中英文字體。附件下載。

          1. 可視化常用中文字體

          中文字體包含了一些可以做標題的一些造型比較好看的字體,比如優設標題黑,站酷高端黑體,盧帥正銳黑體,胡曉波男神體等等??勺稣淖煮w的比如,蘋方簡體,思源黑體等等。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2. 可視化常用英文/數字字體

          英文字體和數字字體主要是分享了一些數據展示比較奇特的造型字體,比如:DS-digital、Furore、以及正常數據展示的 D-DIN 字體家族等。

          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字體篇


          全篇總結


          字體的最基本屬性:字族、字類、字重、字號,通過四種基本屬性為切入點,精準的去講述大屏可視化的字體規范和樣式。

          在可視化大屏設計中,字體更加偏向于無襯線體,無襯線字體所具備的技術感和理性氣質,更受科技型企業或品牌青睞;

          在可視化大屏中,展示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注意中文、英文、數字字體的選擇以及注意事項,一切以數據展示更加明顯為前提;

          在不同屏幕中,可視化大屏的字號大小規范是有區別的,并且需要結合影響字號的五大因素:屏幕大小、界面內容、觀測距離、設備性能、主觀人為去制定字體規范;

          通過 FontCreator 軟件去對字體進行優化,掌握字體的刪減發布以及交付開發的方法;

          了解開發存儲字體的兩種形式,一種是本地化部署,一種是與代碼打包服務器云存儲,以及了解兩種方式的優缺點;

          了解可視化開發關于字體交接時的注意事項,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去解決工作中的關于字體的問題;

          推薦了常用的可視化大屏的字體:中文字體、英文字體;

          如果畫面內容較少時,可以適當提高字號,反之亦然,比例合適即可;

          可視化大屏設計字體規范不存在絕對字體規范。

          作者:生活因你而火熱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魏華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更多精彩文章: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一:可視化大屏設計快速入門指南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九:超全面的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設備篇

          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之十:數據可視化必修課:表格篇














          網站設計之一: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博博

          編者按:周一無水文!這篇好文將給同學們科普何時能用單頁網站,設計時有哪些技巧,有哪些優秀范例可以借鑒,以及文末推薦一大波專業的單頁網站資源,干貨份量絕對足,充電時間到 >>>

          @十萬個為什麼 :單頁設計,是一項處理小型網站的絕佳技巧,甚至有些網站你可能認為一張頁面搞不定,也同樣適用。從易于維護,到減少帶寬占用,使用單頁網站的好處不勝枚舉。

          假如你應對的是個小型網站,通常只有幾個頁面的那種,可以考慮使用單頁設計,看看它是否能簡化項目,對用戶更加友好。繼續閱讀,你將了解它的益處,何時使用(或不該使用),還有一些你該遵循的絕佳慣例。


          單頁設計的益處


          很顯然,單頁設計并非所有項目的理想選擇。但假如可能的話,有一大堆理由使用它。

          直觀易用

          默認情況下,用戶要瀏覽單頁網站,只要知道如何滾動就行。你也可以加入箭頭或其他瀏覽暗示,但除了少數例外,其實滾動就足以讓用戶在各部分間穿行。


          Green13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完全不用擔心用戶身陷多層導航中,無休止地尋找他們所要的東西。如果頁面上有多個部分,頁頭或其他導航鏈接通常很有幫助,不過即使沒有它們,網站仍然是可用的。

          維護起來更快速、更簡單

          這點并非既成事實,編碼良好的單頁網站,或許編寫起來比多頁網站更快。設計過程有時可以花更少的時間,盡管這取決于單頁網站的復雜程度。


          Andreaballerino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一旦你腦海中有基本的布局,單頁網站還能利用某些特定的設計約束來加快進程。尤其較之于多頁網站而言,單頁網站各個部分要保持無縫銜接。如果你已經明確哪些能做哪些不能,這類約束的確能加速頁面開發。

          維護也更簡單。當你只需要處理一個頁面,維護工作就大大簡化了,只要網站本身編碼良好。

          它迫使你進行簡化

          這條構筑了上面一點。當你只有一個頁面要處理,你不得不把一切簡化為它們最基本的形態。不再需要一頁頁毫無用處的市場宣傳。你必須直截了當、開門見山。


          Varsity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更具SEO潛力

          高質量的站內鏈接,是網站在搜索引擎中的表現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搜索引擎并不是很多網站必須的最大流量源,它們仍然重要。

          單頁網站的鏈接總是指向自己。搜索引擎抓取時,這可以增加網站的權重。

          敘事的手法促使用戶有所行動

          單頁網站往往從敘事角度出發,這點多頁網站可不擅長。這可以促進轉換,激發用戶采取行動。


          Wild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人們習慣于聆聽故事,不論在線上還是線下,所以這點有著顯而易見的用戶體驗優勢。我們兒時就開始閱讀和聽故事,于我們而言,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易于組織

          再也不需要組織一列列數不清的頁面和子頁面了。無需多慮每個頁面是父級還是子級。也沒有龐雜的導航菜單和子菜單。所有都在一頁上。是要包含導航鏈接,還是讓用戶滾動,這取決于你,就看是否有助于提升用戶體驗。網站如果有多個頁面,是絕對不會這么考慮的。

          Stefansohlstrom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減少帶寬占用

          盡管不像從前,對服務器而言已經不成問題,不過想想近年來有多少用戶通過移動設備訪問你的網站。減少網站的帶寬占用,會贏得流量有限的用戶的感激。

          消滅了移動版網站

          當然,響應式設計不只限于單頁網站。但即使采用了響應式設計,網站越復雜,讓它適應小屏幕還是愈發困難。單頁網站并不復雜,這是必然的。運用響應式設計總體來說更容易。簡化導航和類似改變,也更容易成就適用于小屏幕的設計。


          Bearonunicycle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要不要用視覺差滾動?


          視覺差滾動可能是互聯網中發生過的最美妙的事情,也可能是個被濫用的噱頭,來蹂躪我們瀏覽器,這取決于你怎么看。無論你站在哪一方,它似乎近期并不會消失。

          就我而言,我希望有時間和地方來實現視覺差滾動。這個效果對于某些單頁網站大有裨益,而對于另一些則是噱頭,甚至更糟:難以使用。關鍵是要明確一點,你使用視覺差滾動真的能提升網站的易用性嗎,還是因為你覺得它看起來很酷?

          如果要使用視覺差滾動,還要考慮一件事,使用Javascript還是純CSS技術來實現。關于這兩個選擇,請參見資源部分了解更多信息。


          何時使用單頁網站,何時不用?


          雖然有單頁網站大有益處,但它們也不是完美的全尺寸適配方案。雖然很多時候單頁網站比多頁網站更合理,但也有很多時候不應該使用單頁設計。

          總之,假如你的網站只有少數頁面,單頁網站或許是最佳選擇。將一切濃縮在一個頁面上,能讓網站整體具有更現代的外觀,如果內容精簡,那么單頁網站可以讓它看起來更豐富。

          單頁網站的另一個普遍案例,就是發布預告頁面。它們通常是單頁網站,帶有新聞郵件的注冊表單。多數情況下,發布預告期間面向大眾的信息很容易組織在一個頁面上,所以,設計這些頁面時優先考慮這種風格是很合理的。


          Clientsy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產品單一的電商網站,也是單頁網站表現優秀的領域。如果你只賣一種產品,無論它是實體或是虛擬的,何必勞煩使用多個頁面呢?一個簡單的單頁網站才是更好的銷售工具。


          Franzsans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可能你覺得更復雜的電商網站不適合用單頁網站,但它仍然可行。當然,有十多種產品的網站中我會避免使用,不過單張頁面也足以輕易支撐一個簡單的在線商店,通過彈出窗口來承載產品詳情和支付流程。


          Simplygum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不該使用單頁網站的情況十分明確:龐大、復雜,或必須保有海量信息的網站不適合做成單頁網站。在這些情況下,使用相對傳統的網站結構更加明智。


          混合型網站


          雖然有大量的單頁網站存在,但也有很多混合型網站。它們給人印象是個單頁網站,但通過ajax、彈出窗和類似技術,它們事實上包含了多頁內容。

          網站Dang & Blast就是這方面的絕佳案例。


          Dangblast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如果無法讓所有東西徹底融入單個頁面,這會是和很好的解決方案。

          說到單頁網站,某些站點用了某種“取巧”的辦法。它們的主站是個單頁網站,但在其他域名下也有個博客(有時是Tumblr或托管在WordPress.com的網站)。這么做沒有問題,它能突出主站的信息,也不用舍棄博客帶來的好處。


          單頁網站的絕佳慣例


          優秀設計的多數準則,在單頁網站中仍然適用,其實也適用于任何網站設計。還有一些額外的東西需要牢記,其中有些之前已經提到了。

          保持簡單

          設計如果對于你試圖表現的內容而言過于復雜,對你和你的用戶都沒有任何好處。相反,要盡可能簡化設計和內容,還能表達出你要的信息。


          Petertoth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導航鏈接還是有幫助的

          正因為用戶可以通過滾動來瀏覽你的網站,但并不意味著這是最友好的方式。如果你的網站很長,有很多部分,這點尤其正確。除非有特別好的理由,還是應該加入直達特定部分的鏈接,來使你的網站更加友好。


          Fraudforcesummit


          分割內容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分割內容

          單個頁面不代表一整個冗長部分。實際上也不該如此。將內容根據邏輯劃分為幾大塊,用戶才能更容易找到他們所需。


          Ritchiejacobs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讓所有的背景都有所作為

          單頁網站常常有大幅背景。當然,有時候這些背景很樸素,或帶有平鋪紋理;不過也有單頁網站利用所有的空間來揮灑創意。前面提到了,這也有助于劃分內容。背景未必要是單一的圖片??梢允且幌盗袌D片,如果這樣做與內容更相符的話。

          相關資源:


          Johnjacob


          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單頁網站的資源


          單頁網站的資源成百上千,還包括模版;我們這里重點關注表現突出的幾個。

          PureCSSParallax Scrolling:Keith Clark的這篇文章闡釋了如何通過純CSS打造視覺差滾動效果。如果你不想用JavaScript(或者不懂)的話,這是個很好的選擇。

          Skrollr:“為剩下的人準備的視覺差滾動”。這是個獨一無二的庫,適用于移動端和桌面。不需要jQuery,只有原生JavaScript。

          Stellar.js:Stellar.js是另一個簡單易用的視覺差滾動庫。它提供了很多設置選項和iOS支持。

          One Page Website Wireframes:如果你不確定如何構建你的網站,這個單頁網站線框圖集是很好的出發點。免費下載。這里(Graphicburger)還有第二集可供下載。

          One Page Love:One Page Love是首屈一指的單頁網站集合,里面有超過5000個網站案例,并且一直在更新。他們還主打大量模版和其他資源。

          Start Bootstrap:Start Bootstrap集成了海量的免費單頁網站Bootstrap主題。主題適合機構、自由職業者、作品集、著陸頁等等。

          One Page Love Templates:除了豐富的網站集合,One Page Love也提供免費和收費的模版。

          One Page Mania:One Page Mania提供獨特的網站和模版集合,供你下載或購買。


          結論


          對各種網站來說,單頁設計都是非常棒的選擇。盡管它們不是小型網站的唯一設計方案,對很多項目而言它都是值得考慮的。思考使用單頁設計的理由,然后也思考不用的理由,再做決定。

          作者:程遠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魏華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更多精彩文章:

          網站設計之一: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網站設計之二: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網站設計之三: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網站設計之四:另辟蹊徑談創新!提升網站設計形式的幾種方法

          網站設計之五:經驗分享:移動網站設計應該避免的“七宗罪”

          網站設計之六:4000 字快速回顧20多年的網頁設計發展史!

          網站設計之七:騰訊出品!2021-2022設計趨勢報告:動態篇

          網站設計之八:為什么千萬別隨便學國外的極簡設計?

          網站設計之九:高手出品!2020~2021年UI界面設計趨勢

          網站設計之十:如何做好網頁頭部內容設計?來看 58 設計師的總結!






          網站設計之二: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博博

          編者按:酒店預訂網站大多功能繁多,在視覺美觀上有天生劣勢,想平衡兩者非常考驗設計師的功力,借鑒相關的優秀網站是捷徑,今天@AnyForWeb_UED 從眾多在線預訂網站中提煉了10條設計的技巧 >>>


          一、用戶需要一目了然的重點


          進入酒店預訂網站或是板塊的用戶一般來說目的性很強,他們心里其實已經有了很完整的設想,而來到網站只是為了完成計劃。因此,讓用戶在首頁就直觀的看到他們需要的內容,并且盡可能的減少其他不重要內容的出現,這是一個提升用戶體驗的好方法。


          Agoda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正如Agoda的設計,網站首屏以令人浮想聯翩的風景圖作為背景,酒店預訂的快捷入口最為搶眼,就連公司口號標語也只是簡短的出現在頁面上方。首頁設計以熱門內容為主,根據大多數用戶的喜好和點擊查詢量列出推薦,這樣的想法確實很好,但是底部顯示的“熱門國家地區”和“熱門城市”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二、用合適的大圖作為背景


          用美觀的高清大圖作為網站背景似乎已經成了一種萬能的設計方法,一張大圖搭配簡單的文字,就能輕輕松松讓網站變得莫名的高大上。在圖片的選擇上,“是否足夠美觀?”可能是我們一味的關注點,而“是否合適”也許對我們的整體設計更重要。這里所說的“合適”包括很多方面,色彩、布局、大小,甚至圖片中表達的含義。

          如何選好圖片:《設計師找圖技巧!如何快速準確找到合適的網頁背景大圖?》


          Airbnb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Airbnb的網站的圖片使用方面很值得借鑒。首屏主要以大圖片為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男一女快樂的行走,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下半部分分別使用了具有各地特色的照片作為背景,讓用戶能更直觀了對當地風俗有初步了解。


          三、切換圖片時減少誤點可能


          在酒店詳情頁中最受關注且最先出現的是關于酒店的一些圖片,而這些圖片內容對用戶來說可能又愛又恨。當用戶正在瀏覽的時候會覺得圖片表現完整但有些雜亂,而當用戶沒需求的時候又會因為一些正常的操作造成誤點。如果網站能先展示一部分圖片,讓需要查看更多圖片的用戶點擊進入一個專門的圖片板塊,并且對這些圖片進行分類,便于用戶有針對性的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這樣的設計才更符合用戶體驗。


          游多多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游多多的詳情頁圖片使用了鼠標懸停后放大圖片的效果,另外設有“全部圖片”按鈕。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點擊“全部圖片”出現彈窗,左側顯示關于圖片內容類型的分類,供用戶自行選擇;右側顯示圖片和縮略圖。這種形式讓圖片部分的條理十分清晰。


          四、完整詳細的酒店信息


          酒店信息詳情頁中的信息內容都大同小異,但一些細微的差別卻能令網站的用戶體驗大相徑庭。大多數網站的介紹以“酒店簡介”之類的官方信息作為首要內容,其實,用戶實際需要的并不是這些官方資料,與其息息相關的實用型內容才是他們最關注的。


          住哪兒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住哪兒網酒店詳情頁的內容排序與大多數網站不同,文字介紹部分以“酒店設施”、“酒店政策”、“酒店介紹”…的順序排列,真正按照用戶的實際需求來做設計。


          五、特別信息應該特別標注


          這里所說的特別信息并不全部特指重要信息,也可以是一些網站方認為需要引起用戶注意的優惠信息、贈送項目,或者數量提醒等。


          Booking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Booking是一個專業的全球酒店預訂網站,網站中的設計都比較人性化。正如案例中顯示的酒店預訂環節,使用的文字及其色彩都以使用者角度出發,對用戶可能會感興趣的內容作了不同顏色的顯示,這種做法很利于促成銷售。


          六、圖文并茂的生動點評頁


          其他用戶的點評是很多正在選擇的用戶都會關注的板塊之一,這些點評意見可能會對他們的最終選擇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因此這部分的設計更應該被重視。常規化的劃分會讓用戶覺得沉悶單調,嘗試著設計一個活潑生動的點評板塊,讓用戶更容易接受和認可。


          到到網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到到網的點評部分設計成了對話框的形式,并且支持圖文并茂,增加用戶的信任感,也讓用戶在瀏覽的時候更有參與感。


          七、情感化預訂日歷


          預訂日歷雖然只是一個很細小的環節,但是用戶很容易在這里產生混亂,所以給予用戶及時的交互反應變得格外重要,色差顯示或小批注都不會顯得多余。但在這部分的設計中也要注意,區域始終應該保持整潔,不能因為內容多而疏忽視覺感受。


          去哪兒網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去哪兒網的預訂日歷設計表現的十分體貼。在選擇日期的時候顯示淺藍色底紋,并且用小標識告訴用戶總計天數,很大程度的減少了用戶的思考時間。


          八、互動產生反饋


          用戶在瀏覽任何網站時都喜歡有一種“我不是一個人在瀏覽”的感覺,所以每次鼠標懸停產生的一個小動作都會讓用戶覺得很溫暖。


          藝龍網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藝龍的首頁交互效果做的很充分,幾乎每一處懸停都會有反饋。但雖然案例網站的交互反應比較多,卻也不會令人感到多余和復雜。這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發:當一個頁面中交互動作多的時候,需要注意產生的反應最好在一個指定的范圍內,一旦超出范圍影響到其他版塊,就會令人覺得過于繁瑣。


          九、拆分復雜的流程


          酒店預訂的流程大多不會很復雜,和一般網上購物的流程大致類似,但首次預訂的用戶可能會少了一些安全感,而拆分并且顯示整個過程就是消除用戶不安的最好方法。


          同程網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同程網站很仔細的對整個過程做了拆分。將每個比較重要的環節用口語化的文字表現出來,讓用戶不僅能夠對之后要做什么有了清楚的了解,同時增加了網站的親和力。


          十、減少輸入框和必填項


          滿屏的輸入框和標記著紅色星號的必填項與生俱來著一種令人反感的視覺體驗,而很多網站恰巧就是這么做的!為什么一定要讓用戶必須先注冊才能預訂或者購買?這種強制性的行為要求會讓用戶覺得自己處于很被動的位置。如果網站能以柔和的態度解決登錄注冊問題會不會更好?


          途牛網


          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比如途牛網的做法,“登錄或注冊可以獲得更多優惠”,這樣的引導也許更容易讓用戶心甘情愿的接受。

          作者:程遠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魏華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更多精彩文章:

          網站設計之一: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網站設計之二: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網站設計之三: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網站設計之四:另辟蹊徑談創新!提升網站設計形式的幾種方法

          網站設計之五:經驗分享:移動網站設計應該避免的“七宗罪”

          網站設計之六:4000 字快速回顧20多年的網頁設計發展史!

          網站設計之七:騰訊出品!2021-2022設計趨勢報告:動態篇

          網站設計之八:為什么千萬別隨便學國外的極簡設計?

          網站設計之九:高手出品!2020~2021年UI界面設計趨勢

          網站設計之十:如何做好網頁頭部內容設計?來看 58 設計師的總結!






          網站設計之三: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博博

          @喪心病狂十六夜貓 :極簡風格能幫助用戶簡化操作,兼容性好,載入頁面快等等優點,不過雖然看起來簡單,我們需要考慮的東西可一點都不少。這一次,就讓我們一邊學習簡約風格的原則,一邊將它應用到實際網站制作中去吧。

          詳細從以下開始。


          什么是簡約風格的網站?


          扁平設計、英雄形象和漢堡包菜單等等許多這些現在流行的設計趨勢,都是于2000年開始逐漸受到極簡風格的影響才誕生的。

          「這里的英雄形象指的是:在網站首頁上使用的大尺寸圖片。在日本,作為視覺的關鍵,也被稱為主視覺。在Bootstrap中也有命名為「Hero unit」的組件而被大家廣泛使用著?!?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現在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服務的google,它的主頁也已經有15年以上沒有變動過了。

          谷歌一直被評為采用簡約風格的Web界面的先驅,自20世紀90年代所提供的測試版以來,一直都很重視界面的簡潔性。

          關于簡約風格的討論還在繼續,但也有一些很多設計師都認同的共同點。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看一看簡約風格究竟有著哪些特征吧。


          只有必要的元素


          簡約風格的哲學非常簡單,即“少即是多(英文:Less is More)”。在網頁設計中,只使用真正有必要的要素,就可以實現更多的事情。簡約風格的網頁設計策略,就是刪除用戶操作時不必要的內容,以實現接口界面的單純化。

          屏幕上的要素越少,所留下的要素就會變得更強。如果在屏幕上的設計要素只有一個,信息就能很準確的傳遞給用戶。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極簡風格是刪除所有讓用戶無法專注于內容的元素。但與此同時,為了防止刪除或者隱藏了對用戶來說真正必要的內容,而讓用戶的操作感到困難,你需要仔細地檢查。對內容的周圍加以設計,使用戶不會感到混亂,讓我們留下一些輔助元素(如導航菜單)吧。


          留白空間


          簡約風格的最常見的元素,就是什么設計元素都沒有。簡約風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負空間或留白空間,這些將有助于引導用戶的視線。在設計要素的周圍留有許多留白空間,就可以很好的將用戶的視線集中起來。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留白空間對簡約風格來說是最重要的元素。


          視覺特性


          在簡約風格中,每一個設計的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介紹一些在設計中可以靈活使用的要點。

          平整紋理(英:flat textures)

          在簡約風格的界面中,簡單的紋理和圖標是經常被使用的圖形元素。在界面中,不管是清晰高亮的效果、模糊陰暗的效果還是給UI 元素添加上光澤表現3D的效果都是沒有必要的。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色彩鮮艷的圖片

          圖片是簡約設計中最醒目的要素,可以渲染出作品的氛圍。然而,我們也需要謹記,必須要使用抓住了簡約風格特點的圖片。選擇了錯誤的圖像(如亂七八糟不能集中的圖像),它會抵消采用了簡約風格界面的好處。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 簡約風格中最搶眼的英雄圖像

          用最少的顏色

          在簡約風格中,無需添加設計元素和圖形,只使用顏色便能引起視覺上的關注,將視線集中到元素之上。因為使用的顏色數量必須很少,所以必須做出具有創意的視覺性層次感效果。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 用戶所能利用的有效情報很少,配色就會變得顯眼,對網站也會有著顯著的影響。

          印刷字體

          大膽的印刷體,側重于將瞬間描述所記載的詞匯和內容作為焦點,以達到更有趣味的視覺效果。當你使用引人注目的具有魅力的印刷體時,使用文字來傳遞情報是非常有效的。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想傳遞信息時,請使用具有魅力的印刷字體吧。

          對比度

          由于使用了比平時較少的設計元素,當你想創建一個具有視覺性層次感的畫面時是非常有創意的想法。在下面的案例中,白色的背景與黑色的寶石作為視覺性的要素被使用,實現了經典的簡約風格。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簡約設計中,多數情況下只使用一種顏色作為重點,那個顏色可以強調重要元素。


          簡約Web風格的實踐總結


          對于簡約風格,請不要以為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就會很容易。使用的設計元素很少,界面也變得簡單,所以有必要給用戶提供在同一平面內舒適的體驗。

          一個屏幕,一個焦點

          遵從“一個頁面一個概念”的原則,以單一的視覺要素為中心傳達一個概念為吸引點,在各個頁面都用心設計吧。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將魅力展現在首屏

          充分配合留白空間的重要內容,然后隨著滾動不斷提高內容的密度吧。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簡單易懂的宣傳詞

          《The ELements of Style》作者Strunk先生與White先生,提倡“省略不必要的單詞(英: Omit needless words)”。將完成的內容再編輯,選擇傳遞信息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單詞吧。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讓導航菜單變得簡單(但不是隱藏)

          簡單易懂的導航菜單一直是網頁設計中非常重要的要素。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將它隱藏起來。

          在使用漢堡菜單簡化界面之前,讓我們先確認為什么要使用它。漢堡菜單會讓菜單的各個項目變得很難找到,這是你所必須注意到的。在多數情況下總是顯示的導航菜單是有效的。讓我們比較一下下面的案例。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 上面的案例是點擊才會顯示導航菜單,而下面的則是總是顯示導航菜單。

          嘗試使用動畫

          由于使用動畫效果的機會越來越多,尚未使用動畫效果的簡約風格的網站人氣恐怕會下降。但是,這些新的效果也需要遵守簡約風格的原則,謹慎小心的使用。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為著陸頁和投資網站保留簡約風格


          「這里的著陸頁指的是:在互聯網營銷中,引導頁就是當潛在用戶點擊廣告或者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后顯示給用戶的網頁。一般這個頁面會顯示和所點擊廣告或搜索結果鏈接相關的擴展內容,而且這個頁面應該是針對某個關鍵字(或短語)做過搜索引擎優化的。」

          重視內容,所有的網站都可以使用,但不一定都是合適。簡約風格的目的非常簡單,正如下面的例子,他適合著陸頁(英:Landing Page)和投資網站(英:portfolio sites)這類內容相對較少的網站。

          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 設計師Brian Danaher的投資網站,對大多數設計師來說是一個典型的簡約風格的例子。

          越是復雜的網站想使用簡約風格的效果,就越是困難。內容豐富的網站,由于缺少設計要素恐怕將會給用戶帶來混亂。在這種情況下,創建具有簡約風格的著陸頁,可以幫助你的用戶瀏覽到他需要瀏覽的詳細內容。


          與簡約風格相關的工具


          Minimalist Color Palettes
          :一些簡約風格的配色方案,將幫助你脫離標準的黑白設計創造更多的組合。

          Color Contrast Checker:輸入前景色和背景色,計算機自動幫助你計算百分比,輕松的就能創建很棒的顏色組合。


          最后


          簡約風格的網站,通過刪除不必要的設計元素和與用戶目的無關的內容,將網頁的接口變得簡單。為了使這一類型的網站變得具有非凡的吸引力,精煉的設計與簡易的操作相組合是非常重要的。能更簡單地誘導用戶的網站,會成為非常強有力的交互工具。

          作者:程遠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魏華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更多精彩文章:

          網站設計之一:怒馬!超實用的單頁網站設計指南(附大量資源)

          網站設計之二:旅游網站設計分析!教你10個小技巧

          網站設計之三:實例教學!如何將極簡風格的原則運用到網站設計中?

          網站設計之四:另辟蹊徑談創新!提升網站設計形式的幾種方法

          網站設計之五:經驗分享:移動網站設計應該避免的“七宗罪”

          網站設計之六:4000 字快速回顧20多年的網頁設計發展史!

          網站設計之七:騰訊出品!2021-2022設計趨勢報告:動態篇

          網站設計之八:為什么千萬別隨便學國外的極簡設計?

          網站設計之九:高手出品!2020~2021年UI界面設計趨勢

          網站設計之十:如何做好網頁頭部內容設計?來看 58 設計師的總結!






          日歷

          鏈接

          個人資料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www.syprn.cn

          存檔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